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六章霸王别姬》的编演

梅兰芳回忆录(第一部全集)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全集)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一)第三次入“双庆社”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二)《哭监》(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二)《哭监》(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4)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四)《三拉》(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四)《三拉》(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二)绘画和舞台艺术(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二)绘画和舞台艺术(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4)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5)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6)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四)吉祥园初演《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四)吉祥园初演《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五)武戏文唱,文戏武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五)武戏文唱,文戏武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六)在上海重演《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六)在上海重演《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一)为破除迷信编演新戏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二)新戏比旧戏更受欢迎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四)最后一出时装新戏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五)与陈彦衡谈创造新腔(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五)与陈彦衡谈创造新腔(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一)余叔岩的家世(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一)余叔岩的家世(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二)我和谭、余的交往(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二)我和谭、余的交往(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二)我和谭、余的交往(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三)善于学习,人皆可师(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三)善于学习,人皆可师(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三)善于学习,人皆可师(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四)继承谭派的雄心大志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五)与余叔岩初排《梅龙镇》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六)再排演《打渔杀家》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一)合组“崇林杜”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二)合演《回荆州》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三)《金山寺》的双剑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四)荒诞的《六五花洞》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五)合作中演出最多的《长坂坡》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六)《长坂坡》中的高妙手法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七)我最爱演的一场戏——《掩井》

“崇林社”在吉祥茶园演到一九二一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排演一出新编的戏《霸王别姬》。

杨小楼先生演过霸王这个角色,那是一九一八年四月初,杨先生、钱金福先生、尚小云、高庆奎在“桐馨社”编演了《楚汉争》一二三四本,这是我离开“桐馨社”以后的事。我曾看过这出戏,是分两天演的。我记得杨先生在剧中演项羽,过场太多,有时上来唱几句散板就下去了,使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虽然十面埋伏有些场子是火炽精彩的,但一些敷衍故事的场子,占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就显得瘟了。

我们新编这出戏定名为《霸王别姬》,由齐如山写剧本初稿,是以明代沈采所编的《千金记》传奇为依据,现在我们翻开《千金记·虞探》一出的词来看看就知道来历了。《虞探》第一支曲〔榴花泣〕:“金风飒飒,角韵动凄凉,时断续,暮云黄,乍明乍灭闪荧光,暮笳声,戍鼓残腔。”《霸王别姬》第三场虞姬出场念的“引子”:“明灭蟾光,金风里,鼓角凄凉。”就是从这里来的。他另外也参考了《楚汉争》的本子。初稿拿出来时场子还是很多,分头二本两天演完。这已经到民国十年的冬天,我们开始准备撒“单头本子”排演了,有一天吴震修先生来了,他说:“听说你和杨小楼打算合演《霸王别姬》,那太好了。”我就把头、二本《霸王别姬》的总讲拿给他看,并说:“您看了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您告诉我们。”吴先生仔细地看了一遍后说:“我认为这个分头二本两天演还是不妥。”这时候写剧本的齐先生说:“故事很复杂,一天挤不下,现在剧本已经定稿,正在写单本分给大家。”吴先生说:“如果分两天演,怕站不住,杨、梅二位也枉费精力,我认为必须改成一天完。”他说到这里语气非常坚决。齐先生说:“我们弄这个戏已经不少日子,现在已经完工,你早不说话,现在突然要大拆大改,我没有这么大本事。”说到这里就把头、二本两个本子往吴先生面前一扔,说:“你要改,就请你自己改。”吴先生笑着说:“我没写过戏,来试试看,给我两天工夫,我在家琢磨琢磨,后天一准交卷。”

当时我感到吴先生的主张很有道理,因为《楚汉争》就是分两天演失败了。《霸王别姬》的初稿,仍有松散的毛病,改成一天演,的确是高明的见解,但我又担心吴先生改本子没有把握。

两天后,吴先生拿了本子来,他对齐先生说:“我已经勾掉不少场子,这些场子,我认为和剧情的重要关子还没有什么影响。但我究竟是外行,衔接润色还需大家帮忙。我这样做固然为听戏的演戏的着想,同时也为你这个写本子的人打算,如果戏演出来不好,岂不是'可怜无益费工夫’吗?”齐先生听他这样说,也就不再坚持成见,而是和大家共同研究润色继续加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