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数十载,人一旦进入了中年,就相当于步入了人生的一道重要分水岭,是决定人生后半场的开端,也是人真正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年纪。

有人会问,人到中年而已,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古代的一位“心学大师”王阳明就对这一领域颇有研究,他继承发扬了前人的学说和理论,创立了独树一帜的“阳明心学”,不仅影响了国内的众多名人,还在海外流行开来。

王阳明的一生可谓是波澜起伏,早些年因为得罪了宦官被贬贵州龙场、仕途多舛,但反而是这段时间让他对心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他后来的改命做了铺垫。这便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龙场悟道”。

在中年时,王阳明通过官场上的种种际遇和对人生的感悟告诫世人:五十多“欲”,多半五福,人到四五十,要少做这2件事!

一、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放纵

王阳明说:“四十多欲,大势已去”。

历史当中程朱理学常告诫人们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这其实是与人性相违背的,人有七情六欲,想要灭人欲几乎是不可能的,王阳明就大胆的提出“人欲要存,天理也要存。”

人有欲望很正常,但是一旦欲望超过了自己的掌控,就会迷失自己的本心,失去人生的方向。被欲望所驱使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财运,还会让自己的福气越来越少。

因此,人到中年,我们要主动克制机遇,保持合理的欲望,我们便能平稳前行,反之,倘若你到了中年,内心的欲望依然高涨,此时要注意了!不妨把重心放在家庭上,平平淡淡,和和美美才是真理!

二、掌控自己的情感

王阳明说:“五十多情,鸡犬不宁”。

人一旦步入中年,就意味着人生的后半场已经开始,年轻气盛时容易多情很正常,但要是到了中年还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可能就会引来不必要的祸患,搞不好会造成家庭的落败。

因此,当我们步入到中年时,我们的重心就应该将情感转移到修身养性上,一来我们有了一定的年纪,身体各方面机能在下降,二来我们的家庭、事业方面已经趋于稳定,那么此时若是有些“风吹草动”,则对家庭、事业都不利。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态放平,把尘世当中的感情看淡一些,把自己的情绪都控制好,尽可能地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生无憾矣。

王阳明说:人须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人到中年,须克制欲望,控制情感,让简单的生活变得充实,让朴实的心灵感受到快乐,多关注一些柴米油盐,少纠结一些情感琐事,平平淡淡才是真。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自古以来有两个“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就是王阳明,他的命运坎坷,却将自己的经验总结运用在了生活中和官场上,让他受人敬仰。

即便已经过去百年,王阳明的心学依旧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连曾国藩、康有为等人都是他的“继承者”。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也公开直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身为21世纪的人,王阳明的学说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智慧锦囊,也是升官发财的制胜法宝,因此建议在座的各位都去看一看《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这本书整合了王阳明的作品,描绘了心学大师的峥嵘岁月,将王阳明心学与当下相结合,帮助在座的各位少走弯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