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陵墓(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是清王朝皇室的陵墓群。有帝陵五座一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慧陵(同治)。后陵五座,妃园寝五座,公主陵一座。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建后,136位嫔妃,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有单体建筑580座,神道总长14500米,陵园面积为78平方公里。
清东陵是清朝三大皇家陵园中规模最大、葬人最多、最具特色的一座。清东陵位于遵化市西北昌瑞山南麓,从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始建孝陵,到1908年菩陀峪建东陵(慈禧陵)全工告竣。清东陵是在中国独有的传统风水学理论指导下选勘并营建的,这里不仅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土质优良,植被繁茂,有着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其山川形势达到了“地臻全美”的境地,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从整体上看,以入关后第一帝顺治的孝陵为中心,其陵位于昌瑞山主峰南麓,处于至尊之位,其他陵寝则各依山势在孝陵东西两侧略呈扇形排列开来。该陵是清朝统治者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寝,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开始,探祖向北集中布置着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索阵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牌、三路三孔拱桥及东平桥、神功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这大大小小的几十座建筑,用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
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实现了“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给人以“高而不险、低而不卑、疏而不旷,密而不逼”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良好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受。由于该陵的营建准备不足,加之顺治皇帝停灵待葬,工程急迫,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内的一些明代建筑的材料和构件。该陵始建于17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历时330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坏下已经相当残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91年至1993年进行了全面的维修。
孝陵之左为康熙帝的景陵,次左为同治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乾隆帝的裕陵,次右为咸丰帝的定陵,左右对称形成子孙陪护之势。清东陵的15座陵寝,除昭西陵、公主园寝单成体系外,均建在昌瑞山南麓,孝陵左、右两边恰好各为6座,孝陵居中。同时这些陵寝都按辈分排列,辈较高的距孝陵近、辈较低的距孝陵较远,皇后陵和妃园初又都以本朝皇帝陵为中心,建在左右两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另成一个小体系,皇后陵的神道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神道又分别都与孝陵神道相接,在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神道网络,其统治传承关系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