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话“送灶”

现在的人类学家们断言,学会使用火是人类摆脱类人猿的第一步,而当人类摆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后,灶便成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不可缺少部分了。有了灶,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精美可口的食品,同时,灶又是聚合一个家族、家庭的象征物。中国有句俗语——“分家不分灶,分灶即拆家”。以前,中国人崇尚“四代同堂”,“五世其昌”的大家庭居住方式,所谓“四代同堂”就是祖、父、子、孙组成一个家庭,居住在一个院内。当子女成年成家后,他们可以分户,但仍围着一个灶吃饭,如真的与家庭成员分灶吃饭,这就不是分户,而是分家了。可见,灶对一个家族、家庭的重要性。

祭灶风俗历史悠久

灶既然于家族、家庭有如此大的凝聚力,祭灶之事也应该古已有之。《礼记·月令》、《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有这样的记录:“孟夏之月,其祀灶”,看来古代人祭灶是在夏日举行的。古人为何定于“孟夏之月”祭灶,如今似乎已讲不清楚了,也许,盛夏之炎热容易使人把熊熊之烈火联系在一起吧。

夏日祀灶的风俗在许多地方早已经消失了,而在上海及江南地区仍有流传,通常讲作“谢灶”,而“谢灶”分六月初四、十四、廿四三天举行,仪式比较简单,一般只在灶龛上供糯米团子和四种素小菜即可以了,所以民间有“三番谢灶,胜做一壇清醮”之谚,大意是六月份祭灶,其作用比请道士到家做道场的作用还大。六月谢灶的风俗也叫作“六月素”,在上海周边的农村中仍有流行。实际上我们可以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农历六月已进入盛夏,赤日当空,烈日炎炎,食物容易变质,而传统的祭祀活动离不开供品,而祭祀结束后,那些供品仍是被人吃进肚皮里去的。人们稍不留神将变质的供品送进肚皮里,轻则腹泻呕吐,重则丧命,灶王不但不能保佑人们的平安,反而影响人的健康,于是祭灶活动被归入腊月风俗,江南虽保持“夏日祀灶”,但供品一律改为不易霉变的素食,而数量也仅几碟蔬果,一盆冷团子而已。

上海及江南的夏日祀灶为什么会被固定在六月初四、十四、廿四进行,似乎早已讲不清了,明朝一位读书人认为:传统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火”排在第四位,于是与“火”密切相关的灶神的延辰也定于逢四的初四、十四、廿四,此只是古代文人的“自说自话”,我们也不必当真的。

《汉书·郊祀志》中讲:“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即屋檐的‘滴水’),庶人祖考而已。”古代的等级制度十分严格,一直到了汉代,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祭灶,而平民百姓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而已。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讲:

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妇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尝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一曰,灶神名壤子。

江南常见的灶王爷画
这是文献关于灶神最早的记录,灶神的模样长的极标致,像一美女,他的夫人则生了“皆名察洽”的六个女儿,如果我们把六个女儿理解为昆虫的六条腿,这灶神一定是出没于灶间中的灶鸡或蟑螂,尤其是蟑螂,它的形状颇似一个小头大屁股的美女。
祭灶礼仪

《酉阳杂俎》中讲:“灶神……尝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意是讲,灶神有一专职,就是每逢月底月就要回到天上,向他的“领导”回报百姓的所作所为,由此可见,灶王爷的“监察御史”职能在唐代已经有了。灶王爷升天,人们就要举行欢送仪式。记录北宋汴京(今开封市)风俗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中记:

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汉字中的“司”是掌管的意思,古代职官有“三公”,分别是掌管土地、户口、赋税的“司土(徒)”,掌管军事的“司马”、掌管工程、建设的“司工(空)”,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军队中掌管发号司令的为“司令”,管炉子的火炉工叫“司炉”,掌管机器、车辆的驾驶员叫“司机”,掌管法律的机构叫“司法部门”等。引文中的“司命”可以理解为掌管、操纵人性命或命运的人,“灶神”被尊为“司命”,对人的影响和震慑力实在太大了。于是,腊月廿四是旧年与新年之交,都城里的人都要请和尚或道士到家里做法事,做道场,还要备酒菜、果子送灶神,送灶神时还要焚烧纸钱,把灶马帖到灶龛上,再把酒糟涂到灶龛的门上,就叫作“醉司命”。由于灶神在廿四夜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中所做的好事和坏事,灶马是提供灶神升天的交通工具,而“醉司命”的目的就是使灶神处于醉酒的半昏迷状态,使他无法“白人罪状”。

北方多旱地,交通工具以马车为主,所以祭灶时大多配以马或车,宋代范成大《送灶》诗中讲: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上天预言事。

云车风马尚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这“云车风马”就是纸扎的车马,或将马印在纸上的“纸马”。明朝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中讲:
亦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酥糕、枣粟、胡桃、炒豆祀灶君,以槽草祙灶君马。谓灶君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
廿四灶君升天之前,人们要取马槽里的草料喂灶君乘坐的马骑,这马并不是活的真马,而是纸扎或纸画的“死马”。

江南是水乡,轿子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上海人祭灶很少用“灶马”,主要是“灶轿”。灶轿的形制也是多种多样的,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愚民送灶之迷信》中讲:

俗传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期,以是居民俱于二十三晚(亦有于二十四者)备纸轿一乘(乡人或用竹油盏以纸糊之,谓为“显轿”)并汤团三果等物,竭诚叩送,欲乞灶神登天奏喜。

《图画日报》绘“愚民送灶之迷信”

贫穷百姓用早已用旧了的竹制的灯盏做轿身,用用旧的竹筷作轿杠,这种灶轿叫作“显轿”,上海县城或稍大一点的城镇都有一种专门制作风俗用纸工艺品的商店,旧时称之“纸扎作”或“纸玲珑作”,一直到腊月廿四祭灶日到来之前,就大量生产纸扎的灶轿,低档的灶轿一顶仅几十文小钱,而制作精良的灶轿可以买到一两银子。《图画日报·营业写真》专栏绘有“卖送灶轿子”画,画得很可爱,而配画诗写得更好:
送灶轿子纸糊货,指头一戳便要破。
买时格外要当心,一破灶君不可坐。
一家一个灶君神,须把轿儿一顶焚。
千顶万顶同时把天上,因何不闻天上轿子闹纷纷。
《图画日报》绘“卖送灶轿子”

送灶日之夜,人们把灶龛里供的旧灶君像揭下来,将其卷成如今日人们吃的“冰激凌蛋筒”样的尖椎状,塞到灶轿的轿厢里,点上一把火灶王九随袅袅上升的火烟升上天了。

江南民间常用的灯盏,腊月祭灶时,在使用了一年,已经破旧了的灯盏上插上一副筷子,就成了一只“灶轿”,送灶王爷升天。

灶君是一位监察官,灶君在时,人们不敢轻易的“违法乱纪”,当腊月二十四日灶君升天后,暂时没有人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了,人们稍有出格越轨的行为也显得无所谓了,上海人与其他地方的风俗一样,送走了灶王爷,没有了约束,人们可以放纵一下自己的行为,所以在旧时,腊月二十六是举行婚礼的好日子。

祭灶食品
中国传统的大灶,大灶左上侧的龛就是供灶王爷的灶龛。

以前,城市和农村的家家户户有一口大灶,灶膛与灶台之间有一堵灶墙作隔离,在灶墙的顶部是一个平台,灶龛就设在这个平台上。灶龛的门楣上一般写有“定福宫”三字,这是灶王的宫名,两侧的柱上有一幅对联——“居家保平安,上天言好事”,寄托着人们供灶王的心理;大多数灶龛的门上挂有灶帘,通常是一种用纸扎的小元宝相串而成的帘子,也有木版印刷画,上海人称之“灶元宝”,《图画日报·营业写真》中也绘有“卖灶元宝”图,配画诗讲:

灶元宝,啥个好,买来多向灶堂吊。

灶君堂上当门帘,元宝原来灶君要。

灶君也喜夸有钱,累累元宝挂堂前。

莫怪世人有钱放在面孔上,

吹尽牛皮拉尽天。

《图画日报》绘“卖灶元宝”,灶元宝相当于灶龛的门帘。

在送灶之前还必须举行祭灶的仪式,全国祭灶仪式大同小异,由于灶君升天是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善恶的,百姓做了好事,玉皇大帝自然会褒奖他们,保佑好人一生平安,而你做了坏事,自然会遭到惩罚,所以,祭灶仪礼大多是拍灶王的马屁,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讨好灶君,古人把祭灶也讲作“媚灶”,就是向灶王献殷勤,祭灶用的供品离不开“甜”和“粘”二个字,“甜”是希望灶君吃了甜的供品后多讲一些“甜言蜜语”,“粘”则直接封住灶君的嘴,用现代的语言——祭灶的食品犹如发射给灶君的一颗颗“糖衣炮弹”。

祭灶的甜食品中最出名的叫做“胶牙糖”,顾名思义就是胶粘牙齿的糖,这种糖是腊月廿四祭灶专用的,所以也叫作“廿四糖”,这种糖是用粮食做的饴糖(上海人称之“麦芽糖”或“琼糖”)形状大致分二种,一种是方棱形,像古代的元宝,被叫作“元宝糖”,另一种类似古人讲的金条,长一寸左右的圆筒状,汉字“寸”与“称”谐音,这种糖就被叫作“寸(称)心糖”或“称心如意糖”。

《图画日报·营业写真》“卖元宝糖”的配画诗讲:

元宝糖,饴糖做,十几个钱买一副。

装入盆中供灶君,一年四季只一度。

灶君看见笑哈哈,元宝糖儿名很佳。

可惜神明无贿赂,不同阳世各官衙。

元宝糖是一种饧糖制作的糖果,也是祭灶食品。一种是长约一寸的圆条状,俗称“寸心糖”、“称心糖”,另一种像粽子,俗称“粽子糖”。
祭灶的风俗在上海消失已几十年了,许多上海人阿根儿不知上海曾有祭灶风俗,不过,如今市场上仍有供应,还颇受上海人喜欢的“粽子糖”就是原来祭灶专用的“元宝糖”,一种外面粘有芝麻的饴糖也是旧时“称心糖”之变。

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是上海地区还有一些令人发噱的祭灶专用供品,我还是引一些旧时上海的竹枝词作说明:

栢枝冬青插遍桥,灶神酒果送朝天。

胶牙买得糖元宝,更荐茨菰免奏愆。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

肩筐挈簏入城呼,村里村蔬载满途。

底事茅檐齐橐解,料量祀灶买慈菇。

——张春华《沪城岁事衢歌》

上海人祭灶必须使用慈菇作供品,道理似乎也很简单,因为“慈菇”与“是个”在上海方言中的发声很接近,人们希望灶王吃了人们供的慈菇后,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时——废话少讲,只要回答“是个,是个”就可以了,南汇人倪绳中的《南汇县竹枝词》表述得更清楚点:
廿四家家送灶神,茨菇“是个”岂无因。
笑他买得糖元宝,胶住牙关舌不伸。
上海人很势利,不少上海人看不起在上海的江北人,而慈菇烧肉是江北菜中的常馔,于是一些上海人把慈菇叫作“江北菜”。这可谓数典忘祖,上海人的祖先是很喜欢吃慈菇的,而且还把慈菇列为祭灶供品。
“官三民四”和接灶

北方的祭灶日一般在腊月廿三,这一天也被北方人叫作“小年夜”,而上海祭灶多为腊月二十四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从宋代以后,祭灶统一定为腊月廿四日,不少人争取赶在他人之前媚灶,后来民间流传“官三民四”之谚,即做官人家可以提前一天在腊月廿三祭灶,而平头百姓只能遵守旧制,在腊月廿四祭灶。也许中国的帝都长期设在北方,北方做官的人多,于是祭灶日也以“官三民四”而提前了一天吧。

灶君是玉皇大帝派驻在民间的“监察御史”,少了灶君,百姓就会失去监管而胡作非为,灶神也是家庭的“守护神”,没有灶神,老百姓失去了安全感,所以,灶君升天完成汇报的任务后还得回到民间,回到百姓家的灶龛中,老百姓也得举行欢迎灶君回家的仪式,这种风俗叫“接灶君”或“接灶”。各地接灶的日期是不统一的,有的地方定于除夕,有的地方定于正月初一,如吴谷人《接灶》诗序:“杭(州)俗,元旦接灶,其神号‘东厨司命’。”上海则定于正月十五的元宵,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

肉馅馄饨菜馅圆,灶神元夕接从天。

城厢灯市尤繁盛,点塔烧香费几千。

中国传统民居布局有“东厨西净”之说,即厨房一般设置在住宅的东侧,所以,灶王爷被叫做“东厨司命‘。这是”东厨司命“神马,祭灶时焚烧。

“元夕”就是正月十五,这一天要准备肉馅做的馄饨和菜馅的圆子。接灶风俗也早已消失了,但是在上海周边地区,元宵一定要做肉馄饨和菜圆子,这也是接灶风俗遗留下的影子。

薛理勇

194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