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话“送灶”
现在的人类学家们断言,学会使用火是人类摆脱类人猿的第一步,而当人类摆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后,灶便成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不可缺少部分了。有了灶,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精美可口的食品,同时,灶又是聚合一个家族、家庭的象征物。中国有句俗语——“分家不分灶,分灶即拆家”。以前,中国人崇尚“四代同堂”,“五世其昌”的大家庭居住方式,所谓“四代同堂”就是祖、父、子、孙组成一个家庭,居住在一个院内。当子女成年成家后,他们可以分户,但仍围着一个灶吃饭,如真的与家庭成员分灶吃饭,这就不是分户,而是分家了。可见,灶对一个家族、家庭的重要性。
灶既然于家族、家庭有如此大的凝聚力,祭灶之事也应该古已有之。《礼记·月令》、《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有这样的记录:“孟夏之月,其祀灶”,看来古代人祭灶是在夏日举行的。古人为何定于“孟夏之月”祭灶,如今似乎已讲不清楚了,也许,盛夏之炎热容易使人把熊熊之烈火联系在一起吧。
夏日祀灶的风俗在许多地方早已经消失了,而在上海及江南地区仍有流传,通常讲作“谢灶”,而“谢灶”分六月初四、十四、廿四三天举行,仪式比较简单,一般只在灶龛上供糯米团子和四种素小菜即可以了,所以民间有“三番谢灶,胜做一壇清醮”之谚,大意是六月份祭灶,其作用比请道士到家做道场的作用还大。六月谢灶的风俗也叫作“六月素”,在上海周边的农村中仍有流行。实际上我们可以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农历六月已进入盛夏,赤日当空,烈日炎炎,食物容易变质,而传统的祭祀活动离不开供品,而祭祀结束后,那些供品仍是被人吃进肚皮里去的。人们稍不留神将变质的供品送进肚皮里,轻则腹泻呕吐,重则丧命,灶王不但不能保佑人们的平安,反而影响人的健康,于是祭灶活动被归入腊月风俗,江南虽保持“夏日祀灶”,但供品一律改为不易霉变的素食,而数量也仅几碟蔬果,一盆冷团子而已。
上海及江南的夏日祀灶为什么会被固定在六月初四、十四、廿四进行,似乎早已讲不清了,明朝一位读书人认为:传统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火”排在第四位,于是与“火”密切相关的灶神的延辰也定于逢四的初四、十四、廿四,此只是古代文人的“自说自话”,我们也不必当真的。
《汉书·郊祀志》中讲:“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即屋檐的‘滴水’),庶人祖考而已。”古代的等级制度十分严格,一直到了汉代,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祭灶,而平民百姓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而已。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讲:
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妇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尝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一曰,灶神名壤子。
《酉阳杂俎》中讲:“灶神……尝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意是讲,灶神有一专职,就是每逢月底月就要回到天上,向他的“领导”回报百姓的所作所为,由此可见,灶王爷的“监察御史”职能在唐代已经有了。灶王爷升天,人们就要举行欢送仪式。记录北宋汴京(今开封市)风俗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中记:
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北方多旱地,交通工具以马车为主,所以祭灶时大多配以马或车,宋代范成大《送灶》诗中讲: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上天预言事。
云车风马尚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江南是水乡,轿子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上海人祭灶很少用“灶马”,主要是“灶轿”。灶轿的形制也是多种多样的,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愚民送灶之迷信》中讲:
俗传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期,以是居民俱于二十三晚(亦有于二十四者)备纸轿一乘(乡人或用竹油盏以纸糊之,谓为“显轿”)并汤团三果等物,竭诚叩送,欲乞灶神登天奏喜。
《图画日报》绘“愚民送灶之迷信”
送灶日之夜,人们把灶龛里供的旧灶君像揭下来,将其卷成如今日人们吃的“冰激凌蛋筒”样的尖椎状,塞到灶轿的轿厢里,点上一把火灶王九随袅袅上升的火烟升上天了。
江南民间常用的灯盏,腊月祭灶时,在使用了一年,已经破旧了的灯盏上插上一副筷子,就成了一只“灶轿”,送灶王爷升天。
灶君是一位监察官,灶君在时,人们不敢轻易的“违法乱纪”,当腊月二十四日灶君升天后,暂时没有人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了,人们稍有出格越轨的行为也显得无所谓了,上海人与其他地方的风俗一样,送走了灶王爷,没有了约束,人们可以放纵一下自己的行为,所以在旧时,腊月二十六是举行婚礼的好日子。
以前,城市和农村的家家户户有一口大灶,灶膛与灶台之间有一堵灶墙作隔离,在灶墙的顶部是一个平台,灶龛就设在这个平台上。灶龛的门楣上一般写有“定福宫”三字,这是灶王的宫名,两侧的柱上有一幅对联——“居家保平安,上天言好事”,寄托着人们供灶王的心理;大多数灶龛的门上挂有灶帘,通常是一种用纸扎的小元宝相串而成的帘子,也有木版印刷画,上海人称之“灶元宝”,《图画日报·营业写真》中也绘有“卖灶元宝”图,配画诗讲:
灶元宝,啥个好,买来多向灶堂吊。
灶君堂上当门帘,元宝原来灶君要。
灶君也喜夸有钱,累累元宝挂堂前。
莫怪世人有钱放在面孔上,
吹尽牛皮拉尽天。
《图画日报》绘“卖灶元宝”,灶元宝相当于灶龛的门帘。
祭灶的甜食品中最出名的叫做“胶牙糖”,顾名思义就是胶粘牙齿的糖,这种糖是腊月廿四祭灶专用的,所以也叫作“廿四糖”,这种糖是用粮食做的饴糖(上海人称之“麦芽糖”或“琼糖”)形状大致分二种,一种是方棱形,像古代的元宝,被叫作“元宝糖”,另一种类似古人讲的金条,长一寸左右的圆筒状,汉字“寸”与“称”谐音,这种糖就被叫作“寸(称)心糖”或“称心如意糖”。
《图画日报·营业写真》“卖元宝糖”的配画诗讲:
元宝糖,饴糖做,十几个钱买一副。
装入盆中供灶君,一年四季只一度。
灶君看见笑哈哈,元宝糖儿名很佳。
可惜神明无贿赂,不同阳世各官衙。
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是上海地区还有一些令人发噱的祭灶专用供品,我还是引一些旧时上海的竹枝词作说明:
栢枝冬青插遍桥,灶神酒果送朝天。
胶牙买得糖元宝,更荐茨菰免奏愆。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
肩筐挈簏入城呼,村里村蔬载满途。
底事茅檐齐橐解,料量祀灶买慈菇。
——张春华《沪城岁事衢歌》
北方的祭灶日一般在腊月廿三,这一天也被北方人叫作“小年夜”,而上海祭灶多为腊月二十四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从宋代以后,祭灶统一定为腊月廿四日,不少人争取赶在他人之前媚灶,后来民间流传“官三民四”之谚,即做官人家可以提前一天在腊月廿三祭灶,而平头百姓只能遵守旧制,在腊月廿四祭灶。也许中国的帝都长期设在北方,北方做官的人多,于是祭灶日也以“官三民四”而提前了一天吧。
灶君是玉皇大帝派驻在民间的“监察御史”,少了灶君,百姓就会失去监管而胡作非为,灶神也是家庭的“守护神”,没有灶神,老百姓失去了安全感,所以,灶君升天完成汇报的任务后还得回到民间,回到百姓家的灶龛中,老百姓也得举行欢迎灶君回家的仪式,这种风俗叫“接灶君”或“接灶”。各地接灶的日期是不统一的,有的地方定于除夕,有的地方定于正月初一,如吴谷人《接灶》诗序:“杭(州)俗,元旦接灶,其神号‘东厨司命’。”上海则定于正月十五的元宵,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
肉馅馄饨菜馅圆,灶神元夕接从天。
城厢灯市尤繁盛,点塔烧香费几千。
中国传统民居布局有“东厨西净”之说,即厨房一般设置在住宅的东侧,所以,灶王爷被叫做“东厨司命‘。这是”东厨司命“神马,祭灶时焚烧。
“元夕”就是正月十五,这一天要准备肉馅做的馄饨和菜馅的圆子。接灶风俗也早已消失了,但是在上海周边地区,元宵一定要做肉馄饨和菜圆子,这也是接灶风俗遗留下的影子。
薛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