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周慎经验方3

​湖南周慎经验方3

21.活胃逍遥汤
【组成】
麸炒柴胡10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薄荷6g,丹参15g,蒲公英15g,乌药10g,五灵脂15g,蒲黄15g(布包),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肝解郁,健脾活血。
【主治】
胃痛、胃胀之肝郁脾虚证,症见胃脘痞胀或痛,进食后为甚,伴嗳气,大便溏,易于疲乏,纳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方解】
此方乃逍遥散合失笑散加减而成。方中用柴胡、乌药、薄荷疏肝解郁,理气宽胀;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丹参、当归、蒲黄、五灵脂活血通络;蒲公英清解郁热,防止邪郁化热。诸药配合,共奏疏肝健脾之效。
【加减】
若胃脘局部喜温物覆盖者,加荜澄茄、荜苃;腹胀明显者,加大腹皮、隔山消;夜间痛醒或反酸水者,加乌贼骨。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慢性胃炎(见医案3);胃癌术后(见医案1)及消化性溃疡等病之因肝郁脾虚所致者。
【方剂歌诀】
活胃逍遥柴芍苓,草归乌术蒲公英,薄丹灵脂蒲黄配,痞痛便溏服之宁。
22.活胃六君汤
【组成】
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丹参15g,蒲公英15g,蒲黄15g(布包),五灵脂15g,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健脾益气,解郁活血。
【主治】
胃痛之脾虚瘀阻证,症见胃脘隐痛、刺痛,痛处固定,纳食少,大便溏,疲乏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加减】
若纳食减少明显者,加砂仁、麦芽;嗳气多者,加木香、隔山消;脘腹作胀者,加大腹皮、枳壳;反酸者,加乌贼骨。
【用方经验】
此方乃师传方,是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李孝斌主任医师拟定的经验方(原名胃炎1号方)。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见医案2);食管溃疡(见医案1);慢性胃炎(见医案3、4、6);消化性溃疡(见医案2);胃癌术后(见医案1)之因脾虚瘀阻所致者。
【方剂歌诀】
活胃六君隐痛伤,神疲纳少大便溏,主方选用六君子,灵脂丹英共蒲黄。
23.养阴益胃汤
【组成】
南沙参10g,麦冬10g,天花粉15g,玉竹30g,黄精30g,佛手10g,石斛10g,山药30g,香橼10g,麦芽30g,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滋养胃阴。
【主治】
胃痛之胃阴不足证,症见胃脘隐痛,时作烧心,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少,脉细。
【方解】
方中用沙参、麦冬、天花粉、石斛滋阴养胃;玉竹、黄精、山药养阴益气;佛手、香橼理气和胃;麦芽和胃助运;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滋阴养胃之效。
【加减】
若脘腹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脘闷而舌苔厚腻者,加茵陈蒿、莱菔子;烧心灼痛者,加蒲公英;胃酸不足者,加乌梅、木瓜。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慢性胃炎(见医案2)之因胃阴不足所致者。
【方剂歌诀】
养阴益胃麦沙花,斛竹黄精药麦芽,佛手香橼配甘草,舌红苔少隐痛嗟。
24.活胃温中汤
【组成】
党参10g,白术10g,干姜6g,乌药10g,陈皮10g,花椒6g,酒白芍30g,蒲黄15g(布包),五灵脂15g,炙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中散寒,理气活血。
【主治】
胃痛之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痛处固定,纳食不香,口干喜温饮,大便时干时溏,易于疲乏,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解】
此方乃理中汤合失笑散加味而成。方中用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和胃;干姜、乌药、花椒温中散寒止痛;陈皮理气和胃;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白芍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配合,共奏温中散寒之效。
【加减】
若烧心者,加川楝子、败酱草;夜间痛醒或反酸水者,加乌贼骨;黑便者,加三七。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慢性胃炎(见医案6)及消化性溃疡等病之因脾胃虚寒所致者。
【方剂歌诀】
活胃温中用干姜,乌陈参术芍甘良,蒲黄灵脂花椒配,冷痛喜揉喜温汤。
25.旋赭六君汤
【组成】
旋覆花6g(布包),代赭石30g(布包先煎),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竹茹10g,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健脾和胃,平肝降逆止呕。
【主治】
呕吐之脾虚肝旺证,症见呕吐每在进食后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可以再进食,纳食减少,脘腹稍胀,大便偏溏,易于疲乏,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方解】
此方乃六君子汤合旋覆花代赭石汤加减而成。方中用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和胃;陈皮理气和胃;法半夏、竹茹和胃化痰,降逆止呕;旋覆花、代赭石平肝降逆止呕;茯苓健脾渗湿。诸药配合,共奏健脾平肝、降逆止呕之效。
【加减】
若烧心、泛酸者,加川楝子、乌贼骨;胸闷、善太息者,加藿香梗、紫苏梗。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神经性呕吐、贲门失弛缓症等病之因脾虚肝旺所致者。
【方剂歌诀】
呕吐旋赭六君汤,旋花代赭布包良,竹茹加入六君子,脘胀纳呆并便溏。
26.清肠汤
【组成】
败酱草15g,厚朴10g,桃仁10g,冬瓜子30g,薏苡仁30g,木香5g,槟榔10g,白芍15g,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利湿热,行气导滞。
【主治】
腹痛、泄泻之大肠湿热证,症见大便稀溏不爽,夹有黏液,便前腹痛,便后肛门坠胀,有时肛门灼热,伴口苦,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方解】
此方乃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而成。方中用败酱草、冬瓜子清利湿热;厚朴、木香、槟榔行气导滞;桃仁活血散结;薏苡仁淡渗利湿,缓急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配合,共奏清利湿热、行气导滞之效。
【加减】
若肛门灼热者,加槐角、马齿苋;腹痛明显者,加蒲黄、五灵脂。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之因大肠湿热所致者。
【方剂歌诀】
清肠汤用厚朴桃,败酱槟榔薏苡饶,芍草木香冬瓜子,便黏肛胀灼热烧。
27.解毒宁肠汤
【组成】马齿苋30g,白芍30g,蒲黄30g,地榆炭30g,木香5g,青黛10g(后下),冰片6g(后下)。
【用法】
将前5味药放入瓦罐内,加清水适量,浸泡半小时,先在大火上煎沸,再在小火上煎20~30分钟,过滤取汁,调入青黛,再用小火将药液浓缩至80ml,倒入碗内,调入冰片。待药液温度降至40℃,倒入灌肠器内,行保留灌肠,灌肠后患者保持膝胸卧位半小时。每晚睡前1次。
【功效】
利湿清热,解毒敛疮。
【主治】
腹痛、泄泻之大肠湿热证,症见左中下腹胀痛、隐痛,大便稀溏,口苦,腹胀,小便黄,舌质淡红,苔黄厚而腻,脉弦滑数。
【方解】
方中用马齿苋、青黛清热利湿;白芍缓急止痛;蒲黄化瘀止血;地榆炭清肠止血;木香行气导滞;冰片散热敛疮。诸药配合,共奏清湿解毒之效。
【加减】
若大便带血者,加血竭、槐花;肛门灼热者,加白头翁、红藤;左下腹痛甚者,加延胡索、大黄炭。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灌肠之用。
【方剂歌诀】
解毒宁肠用蒲黄,黛榆马齿配木香,再加白芍冰片粉,左侧腹疼灌肠方。
28.升脾益肠汤
【组成】
黄芪30g,党参10g,土白术10g,陈皮10g,升麻6g,麸炒柴胡6g,青皮6g,诃子10g,赤石脂30g(布包先煎),补骨脂10g,花椒6g,吴茱萸9g,肉豆蔻颗粒(6g)1包,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健脾补肾,益气升阳,固肾止泻。
【主治】
泄泻之脾肾阳虚证,症见凌晨泄泻,大便稀溏,有气下坠感,便前有时腹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方解】
此方乃补中益气汤合四神丸、益黄散加减而成。方中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升麻、柴胡举阳举陷;青皮、陈皮理气和胃;花椒、吴茱萸温中散寒;诃子、赤石脂、补骨脂、肉豆蔻温补脾肾,涩肠止泄。诸药配合,共奏健脾升清、温肾涩肠之效。
【加减】
若肛门灼热者,加马齿苋、黄连;肛门坠胀不适者,加槐角、槟榔;泄泻日久不止者,加乌梅炭。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见医案1)之因脾肾阳虚所致者。
【方剂歌诀】
久泻升脾益肠汤,芪参甘术诃蔻尝,升柴补骨吴茱配,赤脂青陈共椒良。
29.理气宽肠汤
【组成】
生白术30g,火麻仁10g,厚朴10g,枳实10g,女贞子30g,莱菔子6g,瓜蒌子6g,乌药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理气宽肠,润肠通便。
【主治】
便秘之气滞津枯证,症见大便干结,如羊粪样,便前腹痛腹胀,有时矢气,口不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数。
【方解】
此方乃枳术丸加味而成。方中用生白术健脾润通;厚朴、枳实、莱菔子、乌药理气宽肠;火麻仁、女贞子滋养阴液,润肠通便;瓜蒌子化痰通便。诸药配合,共奏理气润肠之效。
【加减】
若口干咽燥者,加熟地黄、麦冬、玄参;大便软而难出,甚则虚坐努责者,加黄芪;老年体虚者,加肉苁蓉。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习惯性便秘的各种类型。
【方剂歌诀】
理气宽肠白术生,瓜蒌乌药配女贞,麻仁枳朴莱菔子,腹胀便干一服行。
30.清肝解毒汤
【组成】
麸炒柴胡10g,酒白芍15g,郁金10g,法半夏10g,丹参15g,茵陈30g,半边莲30g,虎杖30g,蜈蚣2g,薏苡仁30g,甘草5g。【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肝解郁,清湿解毒。
【主治】
胁痛、黄疸之肝郁湿热证,症见右胁胀痛、隐痛,嗳气后减轻,口苦,纳少厌油,脘腹作胀,大便溏,小便黄,或伴身目发黄,舌质淡红,苔黄厚而腻,脉弦滑数。
【方解】
方中用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白芍柔肝缓急;法半夏燥湿和胃;茵陈、半边莲、虎杖利湿清热,利胆退黄;薏苡仁淡渗利湿,使湿毒从小便而出;丹参活血通络;蜈蚣祛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疏肝解郁、利湿清热之效。
【加减】
若心烦便结者,加栀子、大黄;腹胀明显者,加大腹皮、莱菔子。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等病之因肝郁湿热所致者。
【方剂歌诀】
清肝解毒柴芍丹,虎杖茵陈半莲餐,郁半苡甘蜈蚣用,胁疼黄疸及乙肝。
31.解郁宁胆汤
【组成】
麸炒柴胡10g,酒白芍15g,郁金12g,川楝子12g,醋延胡索12g,茵陈30g,半边莲30g,冬葵子30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肝理气,清湿利胆。
【主治】
胆胀之肝胆湿热证,症见右胁胀痛、隐痛,嗳气、矢气后减轻,口苦,脘腹胀,小便黄,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方解】
方中用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白芍柔肝缓急;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茵陈、半边莲、冬葵子利湿清热,利胆退黄;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疏肝利胆之效。
【加减】
若大便结者,加大黄、决明子;口苦心烦者,加栀子;确实有胆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胁痛明显者,加乳香、地龙。【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石胆囊炎等病之因肝胆湿热所致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