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强乡情乡愁系列其他传统节日(四)乞巧节与中秋节

乞巧节与中秋节

一.乞巧节。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牛郎织女的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所以现在人们普遍把农历的七月七日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但在坡刘村,围绕这个“七月七”的活动似乎与情人相会无关,相反,人们重视的是姑娘们的乞巧,所以大家称“七月七”为“乞巧节”、“女儿节”。民俗活动主要有:

1、斗巧。在七月初七的前十天左右,姑娘们会开始泡豌豆芽,就是抓一把豌豆放到碗里,倒入清水放到阴暗潮湿的地方,让它发芽生长,称之为“巧芽芽”。等到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姑娘们各自把自己泡的豆芽端出来,用红头绳分节捆扎,就像竖立着的发辨,然后摆放在井边的桌子上,比赛看谁的豆芽长,谁的最长谁就是村里最巧的姑娘。比赛时姑娘们还会唱乞巧歌:“巧芽芽,乞巧来,今年有个七月七,明年有个八月八;瓜桃梨枣,年年乞巧,尺子量、剪子括,看谁的帽个(女孩的辫子)长的多?”

2、乞巧。七月七这天晚上,姑娘们会在水井边摆上供桌,供上瓜果等贡品。姑娘拜祭织女之后,会双手合十,默默祝愿织女赐自己以心灵手巧,也让自己找到一个知冷知热的“牛郎”。供桌放在水井旁,是人们认为井水与天河水相通,在此许愿织女能够听到。

3、听牛女故事。农历七月天还很热,这个晚上各家各户都会把苇席铺在院子中乘凉消暑。一家人仰望着星空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听老人讲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据传说,织女和牛郎鹊桥相会时,人在葡萄架下会听到两个人的悄悄话。所以好奇的男孩子们就会真的跑去葡萄架下偷听。

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又叫八月节,但坡刘村人多称其为“团圆节”,因为在这一天,人们无论离家远近,都会尽量赶回家来与全家人过一个团圆之夜。中秋节除阖家团圆之外,还有以下习俗。

1、女婿外甥送月饼。中秋吃月饼是古来留下的不变的习俗。过去人穷,月饼多是自己烙的。一般是用反复揉好的面包上红、白糖、还有炒香的果仁末,芝麻等做的馅子,有的还要加上青红丝,再擀成圆如中秋月亮的坨坨,上锅烙熟。所以这种月饼又叫糖坨坨。

因为月饼是中秋的时令食品,所以中秋节前几天,出门的女子,还有女婿外甥等晚辈亲戚必须给娘家、舅家或岳父家送中秋节礼。所带节礼无论怎样必须有月饼。送给长辈的寓意是祝福长辈家团圆美满,生活幸福甜蜜。后来人们日子好过了,多是买的盒装月饼。除月饼外,一般还会有一瓶西风或者太白酒,再加上一些应时的水果。新婚女婿和未婚准女婿拿的礼品要重一些。

中秋节后,长辈亲戚要给女婿、外甥等晚辈亲戚追节。这是礼尚往来,不可缺少的。

2、愿月。“愿月”是坡刘村人的特殊说法,包含着两层意思,就是拜月和赏月。中秋夜晚,明月升空,家家户户都会在庭院中间摆个供桌,给供桌上献上月饼和瓜果,再点燃三支香插进香楼,然后跪拜。拜毕之后,一家人会围坐在院子里吃着自己做的四个小菜,对着月亮喝几盅小酒,这就是农家人的赏月。农家人虽然没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但也没有“对影成三人”的孤单。仔细想想,世界上恐怕没有比月圆之夜一家人团圆赏月最为幸福的事了。

 3、中秋拜老师、师傅。过去,每年中秋节到来时,学生要去拜见老师,学徒要去看望师傅,这也是过去必不可少的事情。拜老师、师傅所带的礼品一般就是月饼和美酒、瓜果等。特别敬重的,还会给老师或师傅带一包猪头肉。送给老师或师傅后,说些感恩戴德的话,表示一下自己努力学习的决心。届时,老师或者师傅也会炒一盘莲菜,调一盘豆芽,切一碟猪头肉与弟子们喝掉小酒,师徒共话学习成长的事情。现在,这种温馨的场面已经非常少见了。

4.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坡刘村人的中秋活动却与嫦娥无关,这大约与关中地区传统文化浓厚相关。在古老的传说中,嫦娥其实就是蟾蜍。古人认为,月缺了可以重圆,蟾蜍死了可以复活,人们惊奇于它们的这种神奇的能力,这就有了对月亮和蟾蜍的崇拜。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全文是“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姮娥就是嫦娥,这个嫦娥形象很不好,是偷不死灵药的女贼。所以,李商隐有诗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大约就是坡刘村人愿月不拜嫦娥的原因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