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发物”具体指哪些食物?
中医说的“发物”具体指哪些食物?
食物是不能乱吃的,尤其是是在生病的时候更得注意饮食,因为生病期间有些食物不仅对病情好转没有帮助反而会加重病情,另外中医中也有“发物”一说,那到底什么是发物?都有哪些发物呢?马上给你介绍一下。
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中发物重要有以下这些:
1、食用菌类:蘑菇、香菇等,过食易致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2、海腥类: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3、蔬菜类: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易诱发皮肤疮疡肿毒。
4、果品类:桃子、杏、银杏、芒果、杨梅、樱桃、荔枝、甜瓜等,古人指出,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
5、禽畜类: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驴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鹅蛋、鸭蛋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老百姓口中,总会提到“发物”一词。虽然谁也不能说出发物的指代,但也总能说出几种常见的“发物”,他们多属于荤腥膻臊之类的食品。
发物一词,已经被许多临床医生频繁使用。比如病人正在生病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过程中,医生有时嘱咐一句,少吃发物!但多数医生也是模模糊糊的说出那么一两种常见的。那么这个发物到底是个什么鬼?小编今天就来讨论一下:
小编个人认为发物就是能引起人过敏反应之物,大家也可以理解成过敏原。发物除了能引起过敏反应,小编并没查到其他较为科学的理论。
那么基于过敏反应,就相对好理解一些。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过敏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是因人而异的。通常情况下,“发物”适量食用,是不会产生强烈副作用的,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或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人才会诱发过敏反应。
常见到的就是皮肤病,包括皮肤瘙痒症,皮炎等。
凡是所吃的食物能够直接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等,就能加重皮肤病的病情。这类食物我们可以统称为“发物”。例如,酒类、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都可以算。所以有皮肤瘙痒史的朋友,就要少吃这类发物。
另外,鱼虾蟹等往往也是起皮肤病发作的重要发物。因为鱼、虾、蟹类本身就含组胺,而组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水肿,从而导致过敏反应,加重皮肤病。
虽本身不含组胺,但是能引起人体组胺升高的也算。比如豆腐乳,豆腐乳滴在手背上,皮肤敏感人群会迅速引起红肿,瘙痒等症状,若正处于皮肤病发病期,则更会加重,所以也算作是“发物”。豆腐乳也是哮喘病的“发物”。
当然不仅包括皮肤病,哮喘,还包括发热,湿疹,肠炎等,都有相应的“发物”。
简单总结一下,常见的发物:
蘑菇类,鱼虾蟹等水产品类,桃芒果等果品类,竹笋韭菜等蔬菜类,羊肉狗肉等辛温燥热的肉类,豌豆、黄豆、腐乳等豆制品类,白酒、葱、蒜、胡椒等辛辣食物类,所以民间百姓将荤腥膻臊之类得食品一概视为发物也是不无道理的。
发物一定都是坏的吗?
也不一定,举个例子:比如病人处在麻疹初期,疹子还在不断的生长,这时候,如果使用一些所谓的“发物”,就能起到缩短病程的作用,比如食用蘑菇、竹笋等食物。
有哪些食物属于发物呢?
(1)食用菌类
主要包含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容易诱发或加重各种皮肤疾病。
(2)水产类
主要包含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蟹等,这类食物大多咸寒腥膻,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极易诱发如哮喘、荨麻疹等症。同时也是各类皮肤疾病的诱因之一。
(3)蔬菜类
主要含有椿芽、菠菜、南瓜、竹笋、芥菜等,容易诱发各种皮肤疾病。
(4)水果坚果类
主要包含杏、桃、银杏、花生、芒果、杨梅、樱桃、荔枝、甜瓜等,此类食物对各种皮肤疾病来说也是诱因之一。
(5)禽畜类
主要有公鸡、鸡头、鸡翅、鸡爪、猪头肉、鹅肉、驴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鹅蛋、鸭蛋等。
而鸡蛋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对于过敏、高热、肾脏病、高血脂、肝炎、腹泻的病人,更是不宜多吃。
因为鸡蛋内富含蛋白质,是一种“异体蛋白”,很大一部分人吃了以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加重或诱发疾病。
除了以上五类之外,还有酒酿、糟、白酒、蚕蛹、葱、蒜、韭菜等。有时也将一切荤腥膻燥的食物均视为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