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向孩子倾诉赚钱的不易, 他的童年就结束了
很多家长不愿意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东西,给孩子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多么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等,孩子由此收获到的是匮乏感和愧疚感,跟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父母在后台不停地咨询们思博来:孩子该如何教育?如何让孩子品行好?等等。在传统的教育里,我们在孩子面前说“粒粒皆辛苦”,说“不要乱花钱”,说“我们养家好辛苦”……其实这些并不能让孩子内心更加富足,品行更好,也无法让他们生活得愉快。
很多如今已经当了爸爸妈妈的人或许还记得在很早以前,可能是自己想要买一个价格不菲的玩具的时候,又可能是自己一不小心花光了所有零用钱的时候,爸爸妈妈这就开始喋喋不休了“挣钱不容易,这可都是爸爸妈妈用汗水挣来的......”“我们养你有多么不容易你知道吗......”。
曾经在知乎上刷到过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真正知道父母赚钱辛苦的?
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留言还有很多,但没有一条是说,当父母整天在我面前念叨赚钱不容易,我就真的知道他们赚钱不容易了。
蒙台梭利老人家早就说过,人天生就是用“亲身体验”来填满生命的物种,我们自己也曾如此深刻的体会过。
可当我们做了父母,竟然也会忍不住向孩子说这些老掉牙的话。
有个远房表姐曾经问我,如果养出来的孩子不懂事,为什么要生孩子?明明是找罪受!
“我为了孩子,工作忙得天翻地覆,就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我好不容易回到家想休息一下,安静一会,他竟然还要怪我从来不陪他玩。
这样的孩子,我生来干嘛?”
表姐在电话里忿忿不平,我也能感觉到浓浓的怨气,从手机屏幕那一头熊熊燃烧。
我问她,那你吼孩子了?
吼了啊,可吼了又有什么用?就会哭!
我能想象一副这样的场景,表姐下班累得瘫倒在沙发上,她3岁的孩子却在一旁尖叫:“妈妈,妈妈,怎么不陪我玩?”
表姐烦躁起来骂孩子:“还不是为了你?我每天累死累活你看不到吗?你不知道赚钱有多辛苦?就知道玩!”
真不是我的想象力夸张,我亲眼目睹过表姐用类似的方式骂孩子,但我也理解,她是真的太累了。
她希望孩子能理解她的辛劳,却不知道经常用这种情绪激烈的抱怨,激发的是孩子深深的内疚。
原来是因为我,妈妈才这么累的……
原来我这么喜欢玩,是不应该的……
原来我让妈妈陪我玩,也是错的……
这每一条逻辑,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日后成长的枷锁。
知乎上就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如果我们愿意站在公正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辛苦赚钱,生活不易,真的是为了孩子吗?
不过为了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罢了。
毕竟是我们要生孩子,不是孩子想让我们生他。
孩子,是无辜的。
拳王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教育儿子轩轩的视频。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轩轩把蛋糕和水混在一起,玩坏了蛋糕,妈妈冉莹颖认为,这叫浪费粮食。
她大声呵斥轩轩:
水是用来做什么的?要不要用钱买?蛋糕是用来做什么的?要不要用钱买?爸爸晚上要干什么?是不是要赚钱?
她想用爸爸赚钱很辛苦,来教育轩轩,不要浪费粮食。
可这种方式,其实是在逼迫孩子内疚和焦虑。
即便他很快能知道自己错了,但也很容易沉浸在内疚和焦虑的情绪里,不知如何面对错误,去解决问题,承担后果。
视频里的轩轩,一直无所适从,迷茫和害怕地看着妈妈,一直喊着,妈妈,妈妈。
他那年才5岁,大概已经知道,自己不再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犯错的孩子。
一位妈妈观察发现,给女儿买的玩具或手工材料,若教育说要爱惜,不要弄坏或浪费,基本上这玩具或材料就被女儿闲置,时间长了不是放坏了就是找不到了,完全违背当初买它们的初衷,造成更大浪费。还有妈妈反馈说,给儿子买了颜料和画笔,教育儿子不要浪费颜料,结果儿子只用画笔画画,不用颜料。
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非常敏感,父母传递的是制约和沉重感,孩子一碰到这个东西就能感受到,所以宁愿不碰。
孩子不会用头脑自欺欺人,无论大人认为道理多正确,孩子直接从能量层面感受大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如果父母持续不断以正确为理由强加各种负能量,孩子最终也就变得如大人一般,活得沉重压抑,制约在所谓的“正确人生道理”中。
当我们向孩子倾诉赚钱的不易,孩子的童年就结束了。
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而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一些身价千万的父母,去趟香港给孩子带一堆上千块的童装,因为这是父母想要的。而孩子喜欢的贴纸或摇摇车,却经常跟孩子较劲,给孩子制造匮乏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一些,容易变得欲壑难填,跑车名表攀比着买,也很难弥补童年的匮乏感。
所以诚意面对孩子需求,不跟孩子较劲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的心是那么纯净易满足。
一个女孩,从小学读到出国留学,都在听爸妈说,你要好好学习,家里的钱都给你读书了,我们赚钱不容易。
女孩的感觉是,我好像是为了爸妈在读书,每次考试一考差,就觉得对不起爸妈。
她在网上写到:
我妈说过最伤人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的成就,都是我用钱换来的。
一句话,否定我全部的努力。
如果不是为了你们,我早就不想活了。
如果孩子背负太重的内疚,反而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因为总感觉自己给父母带来的,是辛苦,是麻烦,是痛苦,是不堪……孩子会努力去做符合父母期望中的事情,讨好父母,让父母快乐。
在心理学上看来,这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控制。
经常听到父母说赚钱不容易,生活艰辛的孩子,的确会比同龄人更“懂事”,却是一种破坏了自己成长规律的“懂事”。
但也可能不堪重负,破罐破摔。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金·约翰·培恩,在他的《简单父母经》里曾写道:
父母要警惕自己对孩子说过的任何话,因为语言可以启发人,也可以伤害人。说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是真的吗?
够善良吗?
必须要说吗?
这三个过滤器,可以让一个家庭的“空气”更清新。
如果真的要说,我们只负责自己的感受就好,就事论事地表达:
今天下班回来,妈妈感觉很累,想休息一会,明天晚上再陪你玩好吗?
看见你把蛋糕玩坏了,妈妈很心疼,也很生气,晚上没得吃了,要重新去买一个,真的很麻烦。
……
内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受,当孩子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评判,他在做错事时,不需要我们去逼迫,他也会自然感到内疚。
精神分析心理学说,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通俗点讲,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
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心穷之人一旦拥有权力便容易穷奢极欲,这常常成为人们“思想走偏”的原因之一。所以爸爸妈妈们,停止吧,千万别在不停地给孩子灌输养孩子多不容易,挣钱多辛苦,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观念了。
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分享给他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
请不要再唠叨孩子珍惜花钱,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富足美好的物质生活;
请不要再倾述养家多辛苦,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
为了孩子未来精神和物质的丰盛,请收回我们对待生活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与丰盛传递给下一代。
你会和孩子“哭穷”吗?
你用什么方法
教孩子节约和珍惜物品?
留言者前三名
将获赠思博来一日父母工作坊课程
资料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