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秦赋》都是真的,秦朝不会15年亡国,剧中多处违背史实
最近历史剧《大秦赋》热播,小佛所在聊天群中不少朋友都在追剧,小佛也不例外,闲暇的时候,大家还会讨论下剧情,有人将嬴政唤作政哥可亲切了。可是,剧中的嬴政形象明显是经过大量加工的,与历史上真正的嬴政相去甚远,而且,就目前剧情已经更新的部分,已经有太多地方违背历史。
小佛认为,如果一部电视剧被打上“历史剧”的标签,就应该尊重历史,而不是任凭编剧胡编,不然以后就会出现不少人将电视剧当作真实的历史,就像有些人看了《三国演义》就觉得《三国志》在胡诌。
作为历史爱好者,小佛看了不少史书以及研究论文、期刊等,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大秦赋》中那些严重违背历史的情节。
楚国百姓纷纷逃往秦国,秦朝不会15年亡
在电视剧中,楚国贵族屈、景、昭家封地中的百姓纷纷逃往秦国,楚军追到秦国边境,百姓说:“回楚国我们没有活路,我不要当楚民,我愿成秦人。我们整日干活却没有饭吃,我们要饿死了。”同时后面剧情中,也有各国在说百姓逃往秦国的情况很普遍。
如果历史真是这样,那么秦国百姓应该是在爱自己的土地、能吃饱饭,实际上真是如此,那么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不会在第15年头(前221年~前207年)就灭亡。秦朝灭亡是因为对百姓压迫极重,才有了大量起义军一起来推翻秦朝的统治。
实际上,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不是六国百姓逃到秦国,而是秦国人逃到六国,既有个体逃亡,也有集体逃亡。
在我国古代,一个政权的强大是需要有大量的人口,战国时期也不例外。人口越多,政权就能收到更多的税、招到更多的兵士,有更多人可以去服徭役。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执行严苛的律法,百姓生活相当困难,奴隶的死亡率很高,这才逃往六国寻求生路,秦国为了控制人员外逃,专门制定了《亡律》。
从岳麓秦简《亡律》可知,秦代人口控制十分严厉,黔首出县境都要得到官府批准。违者将受到惩罚,典、伍也要连坐。
岳麓秦简《奏谳书》中则看到母亲携带幼子逃亡他国,该国被秦占领后,母亡子存,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
城旦舂亡,複城旦舂。鬼薪、白粲也,皆笞百。
贵族封地家臣眼中没有秦王,绝对会受到严惩
郑国渠的修建在《大秦赋》中可以说是多次出现,在嬴政还未亲政之前,他去巡视郑国渠的修建,恰好遇到渭文君家臣与云阳县令、郑国之间起冲突,家臣直言:“甚法不法,这是我们家渭文君的封地,我们只认识渭文君之令……无领主亲令,任何人都不得侵占……封地治下,只认封主,大王管得了吗?”
如果真有人敢这样说,这人真是嫌自己活得太久,还会牵连自己主人。
有人指出,这一段的错误是秦国没有封邑,只有食邑,仅能够享受租税之权。实际,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的确是存在分封制,而是大多数都是实封,所封之地基本上是新占领的其他诸侯国土地。这一段剧情中存在的错误是渭文君家臣眼中没有秦律与秦王。
根据资料显示,违抗秦律与秦王诏令,会被列入危害政权类犯罪,哪怕是有封邑的功臣同样会被治罪。战功卓著的武安君白起为秦国攻占了那么多土地,秦王要他出兵,他借故不去,直接一贬到底。
(秦王)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
成蟜乱权得到华阳太后支持,历史上并无记载
成蟜乱权这一历史事件在《大秦赋》中可谓大书特书,期间不仅有吕不韦为了继续监国,故意让樊无期接近成蟜,怂恿其叛国,更有华阳太后大力支持。事实上,历史上对成蟜乱权的事件记载非常简单。
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 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鹖反,戮其尸。
按照剧情,如果华阳太后一直支持成蟜。以嬴政刻薄寡恩的性格,对帮助父亲和自己多年的吕不韦、赵太后都能下狠手,根本不会留着一个随时可能成为自己王位的威胁者,更不会重用自己的弟弟,让他领军出征,这显然也是不符合历史的。况且,历史上也没有关于华阳太后干政的记载,如果有干政前提,这件事可能还有的一说。
当然,《大秦赋》中违反历史之处还有很多,细节处则是更多。如果这不是一部历史剧,按照剧情需要,想怎么编都可以,毕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参考资料:
曹旅宁,《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亡律>公布的历史意义》;
岳庆平,《秦代列侯无封邑辨》;
张斌,《战国时期秦国封君的特点和法律地位析论》;
司马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