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这些“坑”你没掉,我倒立!

MRI多参数成像造就了其图像的多样与多变,使得各组织在不同的序列表现为不同的信号;同时由于MRI成像原理复杂,图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相应的伪影,如伪影掩盖病灶,则会造成漏诊,如错将伪影当作病变,则会造成误诊。所以正确认识磁共振图像变化特点及伪影特点对于提高MRI临床诊断水平非常重要。下面的这些“坑”,千万不要往里跳。
——01——
大血管搏动,引起的“占位性”病变!
在颅脑及肝脏多见,增强扫描比平扫多见,常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
改变编码方向或多序列对比解读可排除是否为占位性病变。
——02——
在小脑中脚的后外侧有一绒球状结构即绒球,绒球与蚓小结之间的纤维束为绒球脚,绒球脚和蚓小结、绒球即构成绒球小结叶。
绒球呈对称或不对称;即使对称在扫描定位时不可能完全的做到双侧对称扫描,此常被误认为小脑的病变,应与小脑旁占位鉴别。
在解读不对称解剖结构或很难做到双侧完全对称扫描的结构时应特别注意。
——03——
图1:SAG T1WI  FSE。腺垂体(前叶),在T1WI及T2WI表现为信号均匀,与灰质信号相当。神经垂体(后叶)内含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分泌颗粒在T1WI上呈高信号(图1箭头),常被误认为病变,应与垂体出血鉴别。
图2:SAG T1WI  FSE。垂体稍增大,常被误认为垂体微腺瘤,部分垂体稍增大属正常表现,应与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感染性等垂体炎鉴别。
值得注意的是如细胞代谢活跃,腺垂体内磷脂双分子与自由水的小分子结合可在MR图像的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如新生儿,孕妇,产妇的垂体前叶等。
再如:前交叉韧带
由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特殊的解剖结构及位置,其在PDWI或T2WI上可表现为稍高信号,信号增高的前交叉韧带常被误认为成韧带的损伤。
所以应注意微小结构/特殊群体或结构的特异性表现

——04——
部分容积效应或“刚好”遇见如箭头所示,由于扫描层面刚好在其血管层面或扫描层厚较厚(部分容积效应),常被误认为成占位性病变,应与占位、脑膜瘤鉴别。
改变定位层面或成像体位、减小层厚可避免。在解读图像时应多序列对比解读。
——05——
由于组织的某些固有的物理属性造成一些不应该有的结构,如:化学位移
如箭头所示,在水/脂界面常出现化学位移伪影,常会被误认为腰椎硬脊膜结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