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泰极 中医思维十 今天
我和大熊准备用1年左右的时间,一周直播2次的频率,用视频号免费直播的方式,带领中医爱好者系统学习中医入门课程。周二内容为中医基础入门,周三内容为五运六气。欢迎大家扫码关注“三世医老苗”视频号,锁定直播课程。
2021年8月10日
辛丑年丙申月庚寅日
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子,即为
——末伏
转眼间,我们就迎来了“暑气未消,秋凉未至”的末伏天。
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
末伏更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黄帝内经》有言:“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外部气候的寒暑变化,与体内邪气相应合,诱发一系列疾病。过好末伏,须谨记养生“六字诀”——去伏火、驱伏寒。
伏火并不是普通的上火,二者表现相似,性质却截然不同。
换句话说,如果人体内正气足够强大,伏火就不会产生。张景岳在注释《内经》“夏伤于暑,秋必痎疟”这句经文时,这样描述:“夏伤于暑,金气受邪,即病者乃为暑证,若不即病而暑汗不出,延至于秋,新凉外束,邪郁成热,金火相拒,寒热交争,故病为痎疟”。景岳先生说:“夏伤于暑,金气受邪”,这句话怎么理解?若是当时即病者为暑证,如果是当时得了这种病,发出来就是中暑的症状,如果当时没有发出来,“若不即病而暑汗不出”,也就是说当时没有发病,汗也没有出来,病邪没有走出来,在身体里边停留,延续至秋天,秋天的时候新凉外感,秋天又感于凉邪,一个身体里边的热,外面又有凉,这两个一交争,邪郁成为热,金和火相拒,外面是金,到秋天是金气,凉气,内在又是火,金和火一相拒,寒热一交争,因此病为痎疟,痎疟是什么,就是疟疾,一阵冷一阵热,就是寒热交争的状态,这就是痎疟。所以,针对“夏伤于暑”的情况,也就是人体内有了伏火,正确的做法是疏导宣泄,想办法让体内的伏火发散出来。今日介绍一款清暑益气汤,源自清代王世雄(王孟英)的《温热经纬》,故又称“王氏清暑益气汤”,方名即其作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以下内容参考方剂学教材)
材料:西洋参5-10g、石斛15g、麦冬10g、黄连3g、竹叶6g、荷叶梗15g、知母10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50-100g(即西瓜皮,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其用量)
做法:以上材料用清水洗净,浸泡20分钟;西瓜皮刮净表皮及红肉部分,洗净切小块备用;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或养生壶中,根据容器大小加水1-2L,煮开后改小火熬30分钟即可,煎汤代茶饮。
功效:西瓜翠衣不仅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能补水美白、消暑利尿、清热解暑、降血压等,荷叶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黄连苦寒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泄火滋阴;竹叶甘淡,清热除烦;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效,使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症自除。正如王世雄所说:“暑伤气阴,清暑气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
适合人群:适用于夏月伤暑、气阴两伤之证,症见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者;也可用于小儿夏季热等属气津不足者。也可根据自身症状进行加减变化,比如暑热不盛者可以去黄连。因本方有滋腻之品,故暑病夹湿者不宜使用。若有夹湿,舌苔白腻者,可去麦冬、石斛、知母,加藿香等。
《黄帝内经》讲:“阳气不足,寒伏于内。”
入秋以后,虽然体感仍然较热,但体内的伏寒却已伺机待发。男性发病,往往表现关节疼痛;女性发病,则多表现为畏寒或痛经。此时天气炎热,人体毛孔张开,容易受到湿气、寒气的侵袭。正因为如此,艾灸的能量也更容易透过皮肤作用于穴位经络。
单灸此处,就可以同时照顾到三个脏器,是养生保健不容忽视的一大穴位。
《黄帝内经》有言:“阴阳不足,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三十岁以上的人群,常灸足三里,可以有效调理阴阳平衡、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