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英院士:国之所需即他之所向
李东英,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工程师。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主持研究成功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国家十二个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的研究”、“1986~2000年全国科技长远规划前期研究”分别获1987年、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制稀有金属材料 国家所需即他之所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当时我国各方面科技水平还很落后,只能生产8种有色金属。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的1957年,也仅能生产22种有色金属,尚有40多种稀有金属不能生产,这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和国民建设的发展。1956年,李东英在苏联学习选矿,为了国家需要,他毫不犹豫的改了专业,在苏联稀有金属研究院学习。两年后,李东英回国,作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技术部门领导者和学科带头人的他,提出了以研究稀有金属主流程为主,从工艺技术、专用设备、分析检验、控制技术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地发展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随后,李东英陆续建立起稀土、半导体材料、稀有金属加工和真空冶金、高纯元素分析等研究领域和相应的研究课题组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专用设备的设计、制造等研究室;相继研制出了一批属国内首创的真空冶金设备,如真空热还原炉、真空电弧炉、电子轰击炉、区域精制炉、单晶硅炉、多品种还原炉、细硅芯棒炉等。5年以后,我国全部解决了过去不能生产的40多种稀有金属的工业生产方法,并开始筹建稀有金属冶炼厂、稀有金属合金加工厂和半导体等新材料生产基地。这也为使国防尖端技术和“两弹一星”所需的稀有金属材料立足于国内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惧非议 开辟稀土农用先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稀土元素的应用主要是在钢铁、石油化工和玻璃陶瓷等领域,而对其他领域的应用尚未展开。李东英曾两次留学前苏联,他主张我国稀土资源利用,要立足于更广阔的的领域。那时正是粮食紧缺的年代,李东英把目光移向我国的基础农业。
1972年,他首先开展稀土农用的科学研究。在有研总院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李东英一遍遍做跟进施用和不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作物获得了显著增产,并取得了优质和抗逆的效果,并且经过对作物果实的高纯分析,证明稀土元素没有进入其果实,一系列的试验取得了配套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其间,这条路也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和质疑,但李东英无惧于此,用最终结果证明了这条路是行得通的。最终,稀土农用得以在全国大面积示范推广和应用。
1990年从一线退下来后,李东英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李东英将其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科研工作,多年来,李东英不知疲倦,从不停歇,75岁高龄的他仍奔波于祖国各地。“只要我还有用,我就不会回避工作”李东英如是说。
资料来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