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千年的|“上善若水”?

道德经·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上善若水是智者文化,不是弱化文化,如何运用智慧来获得人生的成功?请看下文解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被误译千年的解析“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其实,真正的译法应该是“统治阶级(智者)应该像水一样充满智慧,统治万民却不与民争利。”但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来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师之滨莫非王臣。”所以整个国家的土地、百姓都是归统治阶级所有的,本句的实质是以不争的外在表现形式,行争的实质;以不争为手段,达到争为目的。

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

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只有不像普通人那样处“众人之所恶”之地才是真正的强者,众人所恶者往往是缺乏担当精神,“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能承担起一个国屈辱与灾祸的就是社稷主;能担当起一个家族责任的就是族长;能担当得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就是一家之主。“处众人所恶”包含的内容比较宽泛,但简单地说就是谁说了算、责任谁来担、利益谁来享用,只有真正的智者、强者才能扛得起这三点。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这段话老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必须谨记的七条准则。

①居善地:古代城市、村落选址往往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这样的城、村落因选址合适往往可以存在百年、甚至千年。对于大多数人普通人的现实问题就是在哪里买房、安家,这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人生走向与后代命运。个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复杂的要考虑父辈、出生地、上学之地、工作形式与内容、未来计划等。但就中国这片土地,同样的努力“孔雀东南飞”可以生活得更好。

②心善渊:心要像海洋一样深邃。一入侯门深似海深的不仅仅是庭院,更是人心,逢人要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因为你不知道对方到底怎么想的,也不能保证他未来会不会变。

③与善仁:与是“给予”,与善仁告诉我们帮助人要帮那些懂得感恩的人,不是见人就帮,爱心泛滥。历史上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事件在不断上演。比如当下比较火的“扶不扶”这一问题,在做好全程录像拍照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扶一把”是没有问题的。

④言善信:说的所有话都只有一个目,就是让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财力、威信,当你这个人被认的时候,其它也就都会被认可了。

⑤正善治:为官的政治素养是要善于治理,治理的目的在于民安,其方法是思想教化与赏(物质与精神奖励)、罚(监狱等)。

⑥事善能:做事情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熟不做、跨行往往被坑。

⑦动善时:要善于捕捉时机,据研究发现每个人的人生错失良机不下三次,尤其年轻时期时机尤多。当时机未到且不可心浮气躁要精心积累,听春雷、待时而动。

夫唯不争,故无尤。

又一个被误解千年的解释: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夫唯不争,故无尤。”是告诉我们如何以不争的手段,达到争的目呢?三个方面:对于比自己层次低的人要以不争、心平气和的心态展示胸怀,就好比没有人跟一条狗争抢骨头,也不会对一条狗的犬吠而费神,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对于与自己同层次的人,则要以不争来减少竞争的阻力,防止在成功的路上被劫杀,默默的积累力量直到一击必杀;对于比自己层次高的人则更要展示出自己是上级权力的一部分,是上层权力的延申与臂膀,依附于大平台、大资源、大人物通过联合来获得更大成功。下层人是人踩人、上层人是人帮人,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人要做到对下层人无视、无需求,对平层人谦虚、友好,对上层人依附、结合。

上善若水告诉我们要以不争的外在表现形式,行争的实质;以不争为手段,达到争为目的。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谁说了算、责任谁来担、利益谁来享用”的问题。那具体如何做呢?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在生活中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我们也要做到对下层人无视、无需求,对平层人谦虚、友好,对上层人依附、结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