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章打马上北坡,新坟更比旧坟多。新坟埋的汉光武,旧坟又埋汉萧何。青龙背上埋韩信,五丈原前埋诸葛。人生一世莫空过,纵然一死怕什么?”熟悉秦腔的人大概都会知道著名剧目《苟家滩》中的这段唱词,这段唱的正是王彦章。浚县东南和滑县交界处,有一条河流叫金堤河,也叫浚滑沟。金堤河在滑县白道口镇大刘营村东,历史上有一渡口,称青龙口。五代时的李存孝和王彦章两名勇将曾交战于此,并流传下来富有传奇色彩的李存孝力服王彦章的故事。梨园戏剧《王彦章撑渡》、《李存孝过江》都取材于此故事。滑县东北三十五里白道口镇王家庄村南一里处,有一处古今闻名的古迹十二眼井,俗传为王彦章将军的避兵洞。龙王庙内有一眼,其余四眼被黄土掩埋。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有七眼井,淤泥半埋破烂不堪。每井都是口小底宽,四壁用细石砌成,长宽均一丈,底皆铺石,光滑如砥。每井只隔一墙,有石门相通。井内设有石羊石桌石椅和石头雕刻的十二属羊。传说井下五米处有古墓。井内有洞,穿过金堤河,向南通往大刘营铁枪寺。
据说天旱祈雨,十二眼井最为灵验。光绪三年,天下大旱,寸草不生,颗粒不收。于是龙王显灵,给朱村朱员外托梦,要想生存,集中人力,带上供品,前去王庄掏井(王庄村十二眼井)。王庄人翻石帽,朱村人掏井。果然朱员外按梦中所办,来王庄淘井,翻石帽,结果掏完井后,在回家的路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就下起来了。从此以后,逢旱就淘井,翻石帽(现石帽还在庙院)就形成了惯例。
铁枪寺位于滑县城东北15公里大刘营村东,是1987年河南省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枪寺原名明月寺,建于盛唐永昌元年。五代时,后梁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曾屯兵在这里。王彦章曾与晋军激战时,曾驻军滑州明月寺(在滑州城东北)。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将明月寺改为铁枪寺。寺内有王彦章的画像,陈列有王彦章使用过的铁枪。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于庆历二年(1042年)任滑州通判,曾出巡铁枪寺,深为王彦章的事迹所感动,亲撰《王太师画像记碑》:“在梁以智勇闻,晋梁之争数百战……而晋人独畏彦章……”讴歌了这位忠心 不二的爱国名将。明代隆庆四年重刻欧阳修《王太师画像记》碑,只是画像没有了,铁枪也没了踪影。荒坡土丘,春草茂盛。“黄河余古岸,白马对长堤”。后人到此,无不顿生惆怅,清人魏惠洽在《铁枪寺怀古》中写到:铁枪犹在人已去,荒烟断霭凄凉助。残山暗淡剩水流,尽是古今伤心处。忠臣义士百战死,庙貌千秋空殷殷。食君之禄死君事,岂能俯首为臣掳。回顾徘徊无限情,野草萧萧飞孤鹜。王彦章(863~923),五代后梁勇将。字贤明,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少年从军,随梁太祖朱全忠征讨,以骁勇闻名,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因号王铁枪。屡立战功,由开封府押衙等职累进为行军先 锋马军使、检校司空、汝州防御使、匡国节度使、北面行营招讨使,封开国侯。
王彦章当年从军,一同去的有几百人。王彦章要求当队长,众人不服。王彦章说:“大凡健儿开口便言生死,但今天没有在两军阵前,我就让你们先看看我的脚上功夫吧。”王彦章光脚在蒺藜地上走了几个回合,没有人敢比。王彦章作战常使两条铁枪,一条挂在马鞍上,一条握在手中,冲驰如飞,斩关破垒,所向无敌。传说王彦章的一条铁枪有50公斤重,可见他臂力超人。当时天下纷争,晋是后梁的劲敌。王彦章驻军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晋攻破澶州(今河南濮阳),俘虏王彦章的家属,家属受到厚待。晋招降王彦章,被王彦章拒绝,其家属被杀害。王彦章生性耿直,遭段凝等人嫉妒。段凝与朝中重臣赵岩、张汉杰勾结排斥陷害王彦章。王彦章仰天长啸:“等我打败敌军得胜还朝,一定要杀掉奸臣,以谢天下!”奸臣恐惧万分。梁末帝听信赵岩等人谗言,自毁长城,罢免王彦章。王彦章回到京城,在梁末帝面前用笏板在地上画地形,陈述军事形势,分析退敌和取胜的战策,又遭到御史弹劾。龙德三年(932)夏,晋王军又攻取郓州,梁末帝震恐,复用彦章为北面招讨使。彦章至滑,佯作置酒高会,暗遣甲士600人,各执大斧与易燃物,乘船东下,他本人又暗率精兵数千人,直趋德胜渡。兵至,甲士断毁浮桥,彦章率精兵攻破南城。这时,晋王也带兵至黄河北岸。于是梁晋双方都乘木伐顺水东下,直趋杨刘(今东阿杨刘镇),在河中,两军且战且行,一日数战。至杨柳晋王军在博州(今聊城)东岸筑城,王彦章攻之不克,又回攻杨柳兵败,梁末帝听信谗言将王彦章罢官回乡。后来,由于晋王军攻兖州,梁末帝又召彦章入京,令他仅带500新募骑兵迎战晋军。众寡悬殊之下,他数战不利,退至中都(今汶上县境内),为晋王军所败,身受重伤被俘。王彦章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但最终也没能挽救后梁。王彦章被后唐俘虏后。唐庄宗李存勖十分欣赏王彦章的英勇,想劝降王彦章。
王彦章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很重名节。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最后英勇就义,葬于郑州管城,时年61岁。王彦章的忠勇深入人心,在浚滑交界处的白马坡一带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和传说故事,同时他的形象也活跃在后世的许多文艺作品中。备注:文中的晋,是指李克用、李存瑁被封为晋王,故称“晋”非五代石敬瑭所建之后晋。李存瑁乃五代后唐的建立者,史称“唐庄宗”。(根据网络整理侵权联系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