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巅峰之作,文化奇迹,隐藏千年的秘密
清代景泰蓝作品大多是阴刻的款识。另外就是在前朝无款的景泰蓝器物上打上前朝的款识或其他朝代的款典型的是清朝嘉庆以后至民国的几十年,由于内忧外患,本朝生产的景泰蓝极少,宫廷珐琅作几乎无事可做,大多处在收拾前朝遗物上,如重新鎏金,上蜡封砂眼,重新打款等。由于康熙雍正朝的景泰蓝几乎无款,乾隆朝也有部分景泰蓝无款。
数古历今,中国足以承载礼之高度的国宝重器,也唯有玉、瓷、锦、剑和景泰蓝这几种,而其中又以质沉、色艳、艺绝的国宝景泰蓝为尊。
清代的康熙、雍正两朝对瓷胎画珐琅的贡献很大,而景泰蓝流传下来的相对较少。直到乾隆时期,才将景泰蓝的制作推向了几乎与明代景泰蓝并列的另一座高峰。
明代的宣德皇帝十分重视对铜的冶炼和对铜器的制造,制造出了闻名遐迩的龙纹盖罐。这一时期,中国景泰蓝工艺已经成熟,制品多为宫廷御用和寺庙祭祀用的罐、尊、炉、鼎等。器物多以蓝色釉为地,上施彩色釉。
对于景泰蓝的痴迷,清朝皇帝无人能比乾隆皇帝更热烈。因为乾隆帝不惜成本发展景泰蓝工艺,所以景泰蓝也迎来了发展的巅 峰时期,不仅做工精湛,而且数量多,品类丰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乾隆朝的宫廷景泰蓝。
一件完整的景泰蓝需经历设计、制胎、掐丝、烧焊、煮活、重复多次的点蓝烧蓝、磨光及镀金后方能出炉。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