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那些事儿 | 昆曲成长录

昆曲那些事儿

昆曲发展简史

在如今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忽略。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去了解学习,就能发现其中包罗万象,别有洞天。

接下来就由三岁带大家来认识下我们的昆曲,并简单梳理昆曲在我国的发展脉络~

昆曲是一种容纳舞台演出与文人清唱的综合戏剧文化样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其声腔源自“昆山腔”,被称作“昆腔”,亦名“水磨调”,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用“昆腔”演出的戏剧被称作“昆剧”。

初步认识昆曲后,我们下面来了解下关于昆曲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吧~

元末

产于昆山

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早在元末明初之际,已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昆山一带出现了。

随后,明代杰出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结合南北曲,形成了新的声腔,即昆腔。

盛于明朝
百戏之祖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流布区域最初也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才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昆山腔一时间广受欢迎,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是流行于当时文人雅士间的精致艺术。想必大家或多或少有所听闻,梁辰鱼写作的《浣纱记》,就是用昆曲声腔演唱的第一部昆剧剧作。

我们大致可以这么认为,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18世纪之前的4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昆曲一直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富丽华美的演出程式,精雕细琢的歌词节奏,使得昆曲蔚然成风、风靡一时,但后来也导致昆曲逐渐走向繁难境地。

图为社团成员王妙兮、胡雅涵演出《西厢记》

拍摄于2018年清华大学主办的校园戏曲节展演活动

衰于清朝

暂退舞台

清朝时期,一直到乾隆嘉庆朝,昆曲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剧”。在清朝宫廷里,上演的主要声腔之一就是昆曲,皇帝也会唱昆曲。而且,全社会都痴迷昆曲,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说法。

清中叶以后,各种地方戏曲渐兴,它们粗犷的格调、旺盛的生命力、丰富多变的形式,被人们称之为“花部”(一般认为雅部就是昆曲,所谓“花雅之争”便是如此)。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民国时期,京剧和地方戏获得了欢迎。在它们的猛力冲击下,昆曲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也宣告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新中国成立后

昆曲重登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传统文化开始被重新扶持,而昆曲,也名正言顺地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重新步入了百姓的视野当中。

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观看两遍后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出好戏,剧团要奖励,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周总理也曾感慨地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成立了专业昆剧院团。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也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多元文化环境

昆曲如何发展

计入非遗名录,对昆曲而言无疑是历史性的转变,它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证与肯定。

虽说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迅猛,中西方国家的往来交流逐渐增多,伴随外来文化元素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上受到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年青一代,潮流文化似乎更能俘获他们的“芳心”,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则日渐式微。

如此环境下,中国传统戏曲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评论界甚至出现“戏曲夕阳论”“昆曲消亡论”。在艺术上,细腻幽雅的昆曲也开始显露出远离大众欣赏趣味的一面,精致雕琢的歌词、悠长缓慢的表演节奏让普罗大众渐渐不愿接受。

然而,昆曲这门艺术是600年来历代昆曲人的心血和艺术传承,能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所积淀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要传承甚至复兴昆曲,不可盲目通过“改革”来缩小或消除其与今天人们之间的代沟,否则真正的昆曲就真的消失了…… 我们一定要站在文化的高度来看,昆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所系,是现代中国人应当寻回的民族之根。

最后,我认为,传承和发展昆曲艺术,既要立足国内,又要放眼全球,要进校园,也要走出国门。其中前者尤为重要,也是北大附中开设昆曲研习社的初心,让昆曲进校园,成为美育建设的一部分,让青少年一代有一个平台去接触、了解昆曲艺术,让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表演体系,也有优美的舞台表演程式。

“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

正值今日雨水时节

愿能荡涤所有尘土

令中华大地勃发生机

致敬我们的医护人员

也祝愿所有人健康平安

请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哟~

文案:魏三岁

排版:魏三岁

(0)

相关推荐

  • 转载 | 艺闻 | 2021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新闻发布会在昆山召开

    9月24日,2021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闻发布会在江苏昆山召开.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发布2021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要内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胜梅介绍2021年戏曲 ...

  • 昆曲那些事儿 | 昆曲中的男子天团

       "生"行 生行是昆曲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 可分为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等. 其中小生又可分为大小冠生. 巾生(扇子生).穷生.翎子生等.     小生 主要扮演青年男性形 ...

  • 昆曲那些事儿 | 快来认识昆曲“女神”

    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不同的行当有着自己不同的表演程式和人物性格色彩.在观看戏曲表演时,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妆容服饰.性格气质.语言动作等因素来判断人物的行当 ...

  • 女儿成长录《心星闪悦》(五)

    五.浆糊丫头 随着悦茁壮成长,悦来悦发现咱这小丫原来还是个小浆糊,而且这浆糊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悦来悦浓. 一天下班,刚到家门口,就听屋里传来宝贝小丫悦清脆的朗读童声,心里不禁大喜,呵,这丫不是刚去幼 ...

  • 【轩哥成长录】以后找老婆要找会做饭的

    轩哥:妈,期中考试完这周没有要写的作业,苏老师要我们在家做个菜. 轩妈:只要做一个菜吗?要做就做整个午餐吧. 轩哥:妈,我年纪还小,只要做一个菜! 轩妈:就是因为这样,更要多学做几个菜嘛!你这样下去, ...

  • 【2019-04-30】每月一记“成长录”

    一年又一年,总在悄然间.一转眼又走过了一年光景的1/3,即将迎来热情的夏天.不过夏天未至,高温先袭,俺家的俩宝先后中了流感的伏击,体温分别高烧了几日.小宝昨晚还因肺炎咳嗽开始住院治疗,采了五小管血不说 ...

  • 【戏曲教程】上海音像资料馆资料:(昆曲)专题 昆曲表演艺术教材《旦角的扇子与汗巾》

    【戏曲教程】上海音像资料馆资料:(昆曲)专题 昆曲表演艺术教材《旦角的扇子与汗巾》

  • 《红楼梦》中出现了几十部昆曲,当时昆曲的业界地位有多高?

    今天稍微有些空闲,我顺便回顾了自己之前写的一些<红楼梦>系列的文章,也仔细阅读了读者朋友们留下的宝贵的评论.很让我感动的是,我通过<红楼梦>这部著作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历史 ...

  • 丫丫成长录之“取名”

    丫丫成长录之"取名" 作者│陈小敏 2016年9月,经过十个月的长途跋涉,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来到了美好的人间,走上了一条美好的人生道路. 当时我和先生正在外地搞笔会, ...

  • 丫丫成长录之“言而有信”

    丫丫成长录之"言而有信" 作者│陈小敏 丫丫一周岁之前基本上是育儿经验丰富的阿婆带的,每个阶段的体检都绝对符合标准,唯有体重超标. 丫丫还没有过周岁,外婆要去舅舅家带两个双胞胎弟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