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夏桂成论治痛经六法(方剂、案例)

第 1653 期

作者 / 胡荣魁 谈勇 殷燕云 陈婕 夏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 / 许红红 ⊙ 校对 / 钱秀华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以下简称“夏老”)在其六十年妇科临证的医疗实践中,对痛经的诊治具有独到见解,他非见痛止痛,而是从调治月经周期节律的阴阳气血活动着眼,燮理阴阳,调畅气血,改善女性机体内环境的失调来治疗痛经。本团队将夏老诊治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等不同类别的顽固性痛经病例进行了对比,发掘夏老诊治痛经的理念及方法。

1病因病机

前人认为,经前期出现的痛经,大多为胀痛,属气滞为主,治宜理气;行经期出现的痛经,疼痛剧烈呈阵发性,以血瘀为主,治重化瘀,临床上较为多见。经将净或已净出现的痛经,坠痛、隐痛者,大多属于气血虚弱;疼痛明显者,虚中夹实,治宜补虚为主,或扶正化瘀。夏老认为,就疼痛的原因而言,一般归结于血瘀或者气滞。而气血壅阻者,大多与寒有关,血得寒则凝。且经水者,包含较多癸水,水得寒冷亦凝结为湿、浊、痰等病理产物,导致瘀阻不通的证候出现。近年随着医学-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夏老非常注重心神的作用。诸痛疮疡,皆属于心。心神的灵动性强,感觉敏锐,是以有些经行疼痛,可致昏厥。有些原发性痛经,因疼痛剧烈,患者每次行经均有紧张、恐惧的感觉,这又加剧了痛经的发作。同时夏老不忘肝的调理,他认为痛经发作时患者常有脉弦之症,脉弦主痛经,而属肝。《素问·举痛论》曰:“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脉绌急,外引小络,描述的是一种痉挛性的收缩状态,夏老认为与肝有着极大的关联。如《金匮要略》以当归芍药散治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并不通经活血,亦不宁心安神,而完全是养血柔肝以缓解痉挛。

2治法六则

2.1止痛:中医药止痛的方法与药物颇多,就治法而言,有化瘀止痛,有理气止痛,有温经止痛,有清热止痛。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化瘀止痛,夏老常用延胡、乳香、没药、琥珀粉、三七粉、五灵脂等药。夏老临症时,并不是将众多止痛药凑合成一方,而是根据临床需要及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制方。夏老擅长将温经、理气、止痛三种药组合,并加入调经之品以治痛经。若疼痛过剧时,可加入罂粟类麻醉止痛药物,中病即止。其他另有理气止痛法,重用广木香,甚则沉香、伽楠香等;有温经止痛法,重用肉桂,或与桂枝同用,温通表里;有清热止痛法,重用川楝子、赤芍、白芍等。

2.2通经:一般来说,月经来潮,是除旧生新的时期,即排除应泄之旧血,促进新血滋生。在除旧方面,要求全部彻底,所谓“留得一份瘀浊,影响一份新生”。陈旧性瘀血包括水液,如不及时排除,将导致痰浊停留。通则不痛,具体到痛经,夏老认为有三层意义:一是上面所述的陈旧性应泄之经血,必须全部排尽;二是应泄之水液,亦必须及时排出,否则停聚于内,形成湿浊,阻碍经血之排除;(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三是内阻之瘀血,还应化瘀,痛经者绝大部分均有血瘀内阻,有的因瘀血久而结成癥瘕,非易消散。通经活血的目的在于调畅气血,排除应泄之经水、经血及瘀血。从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来看,重阳必阴是行经期的特点,排经顺利通畅,重阳转阴亦顺利。这样经后期的阴长阳消也可顺利,经间排卵期的重阴必阳亦能顺利。所以活血调经,不仅调治痛经,亦有一定的调整月经周期的作用。夏老常用的五味调经散,由炒当归10g,赤芍10g,五灵脂10g,艾叶6~10g,益母草15~30g组成,与王清任治疗血瘀痛经的血府逐瘀汤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3验案举隅

3.1原发性剧烈痛经案:赵某某,女,23岁,未婚。2016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痛经8~9年,近1年来加剧,甚则昏厥。月经周期尚正常,近1年来落后,行经量有所减少,经色转黑,有较大血块,排经不畅。经行第1天,疼痛剧烈,小腹有冷感,腰酸头昏,大便亦欠畅。经前胸闷烦躁,乳房作胀,夜寐较差,寐则梦多。平时带下或多,色白带黄。经行第3天,疼痛始能缓解,由于疼痛剧烈,影响学习和生活,经针灸、药物治疗,有所缓解,并自服生姜红糖汤,尔后又有发作,疼痛更剧。适值经行,姑予经期论治,予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重剂治之,琥珀散加味。(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处方:琥珀粉(分2次另吞)6g,炒当归10g,赤芍10g,肉桂9g,木香9g,玄胡12g,五灵脂10g,莪术10g,青皮6g,红花10g,川牛膝10g,益母草15g。5剂。2016年10月25日二诊:服药后,经行疼痛稍缓,但不能令人满意,经行5天,头昏腰酸,夜寐较差,治疗当从经后期予以大补肝肾,宁心安神,方取杞菊地黄汤加减。处方:枸杞10g,钩藤(后下)12g,淮山药10g,山茱萸10g,熟地10g,炒丹皮10g,茯苓10g,茯神10g,淮山药10g,白芍10g,合欢皮10g,太子参15g,川断10g,菟丝子10g。10剂。2016年11月4日三诊:上方服药后,已出现锦丝状带下,量偏少,但有腰酸,夜寐较差,或有头昏,纳食一般,大小便基本正常。形体畏寒,腰臀部及小腹部有冷感,脉象细弦,舌质淡红,苔白腻。既然已进入经间排卵期,从补肾调气血入手,予以补天种玉丹加减。处方: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茱萸10g,熟地10g,莲子心5g,合欢皮10g,川断10g,杜仲10g,鹿角霜10g,五灵脂10g,杜仲10g,12剂。2016年11月21日四诊:上方连服12天,已进入行经期。月经来潮,此次因行经前感受风寒,又值毕业考试,故经行不畅,小腹疼痛剧烈,有昏厥之象,肢冷形寒,头昏烦躁,恶心呕吐,腹痛时欲便,解不畅,行经量少色黑,或排出较大血块,疼痛呈阵发性,血块下后,疼痛有所减轻,但又常发作,治当温经化瘀,止痉止痛,予以温阳止痛汤治之。处方:桂枝10g,肉桂(后下)5g,当归10g,赤芍10g,青风藤12g,葛根9g,木香9g,玄胡12g,川牛膝10g,徐长卿10g,全蝎6g,红花9g,琥珀粉(分2次吞服)5g,益母草15g。5剂。2016年11月28日五诊:服药后,经血畅行,血块减少,疼痛减轻,经行5日即净,净后稍有头晕腰酸,夜寐仍差,偶有心慌,从经后期论治,予以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以取静能生水之意,方取杞菊地黄汤合钩藤汤治之。枸杞10g,钩藤(后下)10g,山药10g,山萸肉10g,熟地10g,莲子心5g,茯苓10g,茯神10g,太子参15g,合欢皮10g,白芍10g,夜交藤15g,炒酸枣仁10g,菟丝子10g。12剂。上方服药后出现锦丝状带下,即服三诊之方,加重助阳之品,即在补天种玉汤方药基础上,加入紫石英、杜仲等。服12剂后,腰酸冷,小腹部不温等症状均有改善,经前乳房胀痛有减,烦躁失眠好转,遂月经来潮。此次经行腹痛发作不明显,但仍有行经不畅之状,仍服一诊时的琥珀散加减方,如是调治半年,痛经基本痊愈。按:此例是原发性痛经中疼痛较为剧烈的案例,其每至行经期间,大多因疼痛而致昏厥,每当发作时常被抬至我院门诊,先嘱针灸止痛,再予辨证论治。始则用琥珀散,琥珀散不仅可治痛经,而且可治癥瘕。(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但用后仍不满意,控制疼痛也不够理想,后来在一次感冒中发现患者寒凉之体比较明显,故从温经祛寒,解痉止痛角度治之,用温阳止痛汤,疼痛得到控制。但控制疼痛乃是治标之法,夏老认为,必须治本,才是解决此病的关键,故在经间期、经前期重阴转阳时,扶助阳气,用补肾促排卵汤、补天种玉丹、补肾助孕汤等,维持基础体温(BBT)高温相,故能获得佳效。其痛经中间之所以发作剧烈者,原由经前期适值大考,学习紧张,睡眠过晚,又过食寒凉食物,所以必须温阳化瘀,止痉止痛。用温阳止痛汤及四诊方药,方中温阳者,桂上加桂汤;止痉者,全蝎、青风藤、葛根之属。温阳止痛汤、加味琥珀散均是夏老临床上治疗痛经的验方,一者重在温经止痉,一者重在化瘀通络。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