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锷:骨科方】

丁锷,男,1934年出生,安徽省舒城县人,大学文化。自幼从师学医,早年从事内科杂病的研究,1963年以后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外科、伤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安徽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擅长中医骨伤科、内科疑难杂病,尤其对颈椎病、股骨头坏死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诊治方法,并受到大量病员信任。担任《中医骨病学》等多部高等院校教材及中医骨伤专著的编写工作,历任多部国家级中医药杂志的编委。

1.腰突散 I 号

【处方】 水蛭、土鳖虫、干地龙、全蝎各30 g,蜈蚣25条,(炒)枳壳、姜黄、木香、延胡索各20g,三棱、莪术各10 g,冰片6 g

【用法】  上方共研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5 g。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以便破裂的纤维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进行修复。疼痛严重者可配合新癀片4片,每日3次,温水吞服。

【功效】   宜行气活血、破积散结、疏通经络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

【加减】  腰部疼痛、压痛明显者,可配合接骨消瘀散(花椒、荜茇、五加皮、白芷、天南星、肉桂、丁香、乳香、没药、血竭、姜黄、冰片),蜂蜜调敷腰部。

2.腰突散Ⅱ号

【处方】肉桂10 g、土鳖虫、干地龙、全蝎各30 g,蜈蚣25条,(炒)枳壳、姜黄、木香、延胡索各20g,三棱、莪术各10 g,冰片6 g  共【用法】研末内服,每服5 g,每日2次。治疗期间避免久坐,可配带皮腰围下地活动行走,并加强腰背肌训练。

【功效】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化瘀解凝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慢性期

3.消瘀接骨散

【处方】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

功能:温经通络、行瘀止痛。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粉未,用少许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取该药膏适量敷于患处,外用洁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固定即可。每24小时更换一次,1周为1疗程。

【主治】各种急、慢性损伤后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

【加减】本方广泛用于骨伤科的急慢性损伤。急性腰扭伤以该药外敷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新鲜骨折复位后外敷10分钟止痛,1~2天即可消肿,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在慢性损伤中治疗髌骨软化症、跟痛症、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颈椎病、腰背肌筋膜炎等有良好疗效。在患处外敷的药膏厚度不得小于1毫米,一般2-3毫米,否则局部药物浓度不足,会影响疗效。夏季长期运用时,局部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搔痒、丘疹等过敏反应表现,停药后或改用外用药方骨疽拔毒散外敷即可消失。在更换药物期间,局部可予温水擦洗,配合同部按摩疗效更好。

4.疗伤理气汤

【处方】苏子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前胡10克、厚朴10克、旋覆花10克、甘草10克、川牛膝10克、五味子10-15克、出萸肉10-20克、代赭石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肃降肺气,摄纳肾气。

【主治】损伤性闭合气胸。

【加减】 胸腔积液加葶苈子10克、桑皮15克;肺热加桑皮15克、连翘15-20克、银花30克、鱼腥草30克;咳痰加川贝10克、枇杷叶15-20克;便秘加生大黄5-12克、苦杏仁10克;气阴不足加太子参15克、麦冬10-20克、沙参15-20克;胸痛加三七3-5克(研末吞,酒送服)、郁金15-20克。

5.利湿消肿汤

【处方】萆薢10克,薏苡仁30克,生黄芪30克,益母草30克,土牛膝30克,土茯苓30克,茯苓皮30克,车前子30克。

【用法】上药为1日量,水煎分2次服。

【主治】适用于膝关节滑膜炎导致的膝关节积液症。

【加减】急性损伤性滑膜炎加生地黄、牡丹皮、黄柏;慢性滑膜炎、滑囊炎、色素绒毛型滑膜炎加三棱、莪术;炎消肿退,积液减少,压痛减轻后加山茱萸;继发感染见局部红、热、痛或伴有身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大黄、牡丹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