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诗意盎然的南岩“新关中八景”

“槐古孔庙灰砖墙,梧桐深阴煎茶黄。会意清风帘有意,却洒墨漬扇面香。玄夜峨眉云中月,单寒才罢黄鱼尝。夜半传来声声嗑,疑是仲夏却秋凉?”读南岩这首诗,一幅今年古城长安仲夏秋凉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洽如他所画的曲江流饮,正坐对曲江回波,尽收眼底……一股诗醉还醒的人文清流把我的情绪带到了曲江池畔!

其实古代的文人雅士渔夫山樵,无论从唐代的王摩诘,还是宋代的苏东坡,元代赵松雪到近现代的吴苦铁、齐白石,哪一位不是诗书画皆能独领东方文人艺术精神的艺术大师呢?

再看南岩先生画的新《关中八景》,无论从构图到笔墨都和他的金石趣味极浓的石鼓文大篆书法个中味道一脉相承。

历史上魏晋以后的南朝时期,书法宗“二王”,绘画以书法用笔并渗入佛教艺术技法,山水画自成一科。到了宋代中期出现了以文人画的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趣味,不求形似的文人画风。时至元明,水墨山水画艺术又涉及到了文学艺术,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以诗作为绘画创作意向的延展,启发欣赏者的观感和联想,形成了文人画的体系特点。

到了近现代以八大山人把石鼓文大篆书法金石趣味极浓的用笔技法用于山水花卉翎毛的绘画中开始,经赵之谦、吴昌硕到民国的齐白石近三百年的艰苦探索,使文人画找到了新的笔墨技法,拓展了文人画崭新的表现形式和空间,形成了传统文人画演进历史的新绘画语言和表现符号。

到了当代,长安画派大师石鲁从吴昌硕画石的皴法中得到启发,用“拖泥带水”技法创新出了黄土高原山水的表现技法,成就了长安画派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天换地的中国乃至东方的社会巨变中,表现这一宏伟历史进程的主要绘画语言。遗憾的是这一技法只在方济众山水画中留下了绝响。

纵观时下的山水画,山被庸俗地意会成了“靠山”,水被意向成了“财源广进”……粗制滥造的恶山浊水,抛筋露骨、暴戾乖张的用笔,生搬硬套地表现西方造型艺术的绘画杂种怪胎,充斥着时下山水画画面,生出了污染的山,有毒的水和枯萎的树……这是抛弃传统中国文人画精神后,山水画结出的毒果。

我读过南岩的长篇小说《书院门》、中篇小说《一眼千年》、短篇小说《自杀》等。三年前又欣赏过他在少陵原华严寺举办的书法个展,他用石鼓文大篆艺术为根基修炼出的书法和绘画语言创作出的新《长安八景》让我看到了中国文人画精神的影子。

客观的说,我喜欢南岩文人画的纯粹,让人看了再看经久耐看。以水墨写意为宗旨,蕴涵的儒、释、道哲学思想,诗、书、画、印的结合,相得益彰,使有限的画面包含无限的寓意。在他构思之初有过困惑,我们也有过多次交流,尤其是对先贤们流传于世的“关中八景”唯恐不敬,我们一致认为,必须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不得不说,经过一阵痛苦的思考、创作以致创新,南岩终于完成了属于他的“新关中八景”,故一面世便订单不断,我也看到了他历尽苦难后的笑颜。

精于石鼓文大篆的南岩先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