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城开善寺·存世的八大辽代木构古建筑之一
开善寺天王殿,建于明代。
新城县设立于唐代,千年以来一直为县治所在地,1993年高碑店设市之后降级为新城镇。如今境内留存多处古迹,当地人称为“新城八景”,其中最古老的、级别最高的就是开善寺,有“先有大佛寺,后有新城县”的说法。如今的开善寺存有古建筑三座,即金刚殿(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三座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前两座为明代建筑,重修后保持了原样。
开善寺大雄宝殿,辽兴宗重熙年间(1032—1055),为目前存世的八大辽代建筑之一。建筑出檐深远,保留唐代遗风,给人以庄重、稳固、舒展、飘逸的感觉。
开善寺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坐落在两米多的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屋顶举折平缓,外檐斗拱硕大,出檐深远。殿外四周有露柱十六根,柱头卷杀明显,在普柏枋上置大斗来承托柱头斗拱,补间铺用作一朵斗拱,整座大殿显得简洁而古朴。
进入殿内,最明显的是四根粗壮的金柱,由于大殿采用了减柱、移柱造做法,使得殿内空间宽阔。早期的木构建筑,其梁架都显露在外,称为“彻上露明造”,这让我们有机会一览大殿的内部结构。大殿梁架结构中最特殊的一处是“推山大叉手”的运用:在正脊尽头斜出两根大叉手支撑在平梁的襻间枋上,以此省略了太平梁及蜀柱。
大雄宝殿内部采用辽代最流行的减柱法,全殿只有后面四根金柱支撑,前面无柱,空间极为开阔。
现存的唐代建筑实例都是直接用大叉手固定脊梁,这种三角形固定结构虽符合力学原理却对材质要求极高,年深日久后常会造成檐柱外倾。宋辽以后的建筑都会在大叉手中间加一条蜀柱支撑,增强了稳定性,而明清后的建筑由于大型木料被砍伐殆尽,用料越来越抠抠缩缩,因而大都只用蜀柱支撑。开善寺大殿正介于由唐至宋的过渡期,故弥足珍贵。
修复后的推山大叉手下端用钢筋固定,这是经过古建专家一致论证后才施行的维修方案,用以矫正梁柱倾斜,可以看到图中最上面的两根红色钢筋。
河蚌绘·开善大殿辽代结构转角铺作。
2001年落架大修之前,大殿的鸱尾、檐兽及窗棂都是清代样式,这次维修一律改回原样。鸱尾参照现存的辽代建筑式样恢复,窗棂采取唐代惯用的直窗棂式样。在唐代,造纸术还不是特别发达,糊窗户主要用麻纸或帘幕,窗棂较小且不可开启,宋代以后造纸术有了很大进步,窗棂也才变得繁复多样起来。
正脊鸱吻恢复为辽代样式,檐兽因为缺少参照实例,专家们讨论后仍未取得一致意见,于是决定不做恢复。
由于历经千年,大殿月台已经发生了明显沉降,维修时为了尽量少做改动就采取了地面挖深的办法,将整体恢复到原来的比例。大殿的原构件保留度在六成以上,更换的木材也是用相同材质的老料来替换,屋面上的更换的布瓦来自如今琉璃烧制技术最好的省份山西。在地面维修上,借鉴了国外先进的保护手法,只留一条中轴走道,其余地面用碎石子铺满,这样可防止潮气对建筑的损害,又可涵养水分,这也是国内第一次用这种保护手法。
修复前的开善寺大殿曾用作仓库,得以保存。
同行的友人几年间曾多次来到开善寺,和管理员大爷已经很熟了,寻访之后管理员拉着我们到他的值班室去看刘志敏主编的《新城开善寺》重修报告,书里完整地记述了修缮与保护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为后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管理员大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因为全程参与了修缮,如今也能将专业的建筑术语讲的滚瓜乱熟,为专业的建筑系学生讲解起来都游刃有余、问一答十,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开善寺自2001年开工至2009年修缮完毕历经了八年时间,其间专家们反复论证,秉承了“局部落架、保持原状”的原则尽量多地保存了各个时期有价值的痕迹,堪称国内文物建筑修缮的典范。从寺院遗留的石碑上可以看到,几乎每个朝代的鼎盛时期,都会将前人留下的古迹精心修缮一番。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古老的文明正是依靠这样精心的呵护才得以绵延不绝。
——2014 1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