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能被称作“天下第三行书”,命运多舛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与月秋萧瑟。卧闯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己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宋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被贬谪至湖北黄州,在这里他给自己取号“东坡”,虽然乡间自有情趣,但不知不觉3年已过,已经48岁的他觉得自己报国无望。恰逢寒食节,清冷有雨,这间岸边的简陋小屋犹如江上漂泊的小渔船,笼罩在茫茫的水雾中,苏轼触景生情,于是提笔写下了千古绝篇《寒食帖》。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在凄苦的怨诉诗文中,字迹也逐渐展开。前7行书家心境较为平和,书写中规中矩,而后随情感激越,用笔率意奔放,恣肆挥洒。尤其到最后一句,“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哭涂穷”三字陡然放大,让人为之一震,而“死灰吹不起”之后,笔锋又戛然而止。似乎可以明显地感到他那一瞬间巨大的悲哀。

“苏轼在《寒食帖》中情感波澜起伏。前七行书家的心境还比较平和,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用笔也逐渐沉着痛快,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特别是“哭涂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产生了令人心惊胆战的视觉冲击力。随着“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这是在某个纪录片中,这样描述了这幅作品。

也有一些大学的学生对它的讲解,讲的很细腻、动听,意思跟上面说的大概差不多,他们是这样说的:“《寒食帖》的书法艺术语言运用得炉火纯青、恰到好处。凝重与流动、豪放与平和,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果我们再把作者所表达的心境和书法综合起来观看,一幅日暮途穷,“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会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读着这样的文字,一股悲凉之气,充塞胸襟。在手稿的结尾作者并没有落上自己的名款,仅仅一句“右黄州寒食二首”便草草结束了。这在苏轼传世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千年之后,我们依然会面对这幅作品,感受到苏轼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古代书画能传到现在,身世大多辗转,历朝历代收藏它们的人经常会在帖后记录下作品流传到自己手中的经历,最早在《寒食帖》上写后记的人是作者苏轼的好朋友黄庭坚。他盛赞此卷曰:“于诗胜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他的《花气薰人帖》同样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此件作品写得极其潇洒飘逸,令人神往。

苏轼作为宋代书坛“尚意”书风的开山之人,终其一生推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他推崇二王书法的“绚烂至极,复归平淡”,王羲之那种不激不励、平淡深邃的书法风格是苏轼心中的最高典范。而苏轼对唐代书法整体上评价并不高,认为唐人一味追求形式,缺乏新意。“尚意”书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于唐代“尚法”书风都是一种背叛或者说挑战,但是在他需要明确指出一个他心目中最好的书法家时,苏轼却偏偏没有提及书圣王羲之、也没有提王献之,而是出人意料地把这个惟一的选择献给了唐代的颜真卿。

在唐代书家中,苏轼惟有对颜真卿情有独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总体评价时,他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他认为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至善至美,能达到他们的程度,大下所有之能事,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日:“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紫禁城,并列人《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个经典。

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被一个叫冯展云的人所得,冯展云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伯羲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为苏轼生辰,颜韵伯作跋记录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軲》寄藏于友人内藤虎家中一年有余。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的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下命人在日本访觅《寒食軲》,当他知道了下落后,便立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曾经在一次书画展中展出了一幅长达7.3米的《寒食帖》卷轴复制品,当时也算轰动一时,见者无不称奇。据说此种复制品只有10件,大部分被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博物馆珍藏,有两件则下落不明。1975年前后,日本友人著名的“东坡迷”山上次郎花巨资买下了台北展厅中的最后一幅复制品。1985年11月2日,山上次郎率日本“东坡参观访问团”来到黄州东坡赤壁,出于对苏轼的景仰,也出于对东坡赤壁的钟情,山上次郎慨然将其高价购到的最后一幅《寒食軲》卷轴复制品捐赠给东坡赤壁管拜处,这幅复制作品因而成为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珍品。1995年,又经山上次郎倡议,在东坡赤壁修建了“中日友好之舍”,首次公开展出了该《寒食帖》卷轴复制品。2006年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庆典,这件国宝再次与世人见面。

千年以来,长江边的这个小县城,不会因为一个被贬的官员而有任何改变。它的名字只是由宋朝时候的黄州改为今天的黄冈。1082年,苏轼这个北宋文坛领袖,已经在这个地方贬居三年,因为住在河东岸的坡地,他把自己的号改叫东坡。

这一年的寒食节,连绵的阴雨笼罩江岸,春江水漫,似乎就要冲垮家门。外面是冷雨,炉灶上是冷食,苏东坡裹在湿冷的被子里,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病了很久的人,己经被人遗忘。(苏轼自白):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

花是干净的,花是美丽的,花是高贵的。可是如果大家在书法中仔细看一看,落花的花最后一个字,跟下面一个字,就是泥污胭脂雪是连在一起,花跟泥是牵丝牵在一起。书法上非常奇怪可是他让你看到花跟泥是牵丝牵在一起。那这两个字如果放大,是非常惊人,觉得苏东坡领悟到,原来自己一直把自己当花,当花就娇贵,当花娇贵你就不能够下来。相信所有的知识分子大概都有这个洁癖,可是有一天你如果让最烂的泥土在你身边,你变成赃臭不堪的时候,你能不能过这一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