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百病之母!一梳头,脚就疼,竟是湿热惹祸,令人拍案的故事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读者朋友,你见过臭水沟吗?
小的时候,文老师在农村长大。农村的臭水沟,我常见。
臭、脏,这些都不算什么。关键是,水面上还冒泡呢!仔细瞅,臭水沟里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生物。
这样的一幕,给我留下了“童年阴影”。
后来,我渐渐长大,并开始学习中医。我逐渐有了一个认识——所谓湿热之邪,蕴积在人体里,就相当于体内出现了一条臭水沟。
人会因此变得脏兮兮、油腻腻,生出各种怪病。譬如那痤疮,就是“臭水沟”冒出的泡泡。黄厚而腻的舌苔,就是“臭水沟”散发的味道。至于说人体由此而出现的各种疾病,就相当于“臭水沟”里孕育出的蚊蝇了。
来吧,我给你说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50岁。
这个人,以前身体还算可以。后来,有一天早晨,她在梳头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的右侧脚背疼痛,一跳一跳地疼。但只要不再梳头,她就不疼了。
这是怎么回事?他接下来又尝试梳头几次,发现脚背依然跳痛。
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她不可能不梳头啊。所以,这个事儿不能忍。在发病两个月以后,她就到医院去检查了。
当时,医生也没说出来什么,就告诉她,回去服用谷维素。结果,毫无效果。
怎么办?看中医吧。
刻诊,见患者脉沉弦,苔黄腻,舌红。细问得知,患者长时间以来小便黄。
了解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陈皮12克,姜半夏15克,茯苓15克,枳壳10克,竹茹12克,苍术12克,黄柏15克,川牛膝15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30克,甘草6克。
这个药,患者服用了16剂,痊愈,诸证悉平。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
这是一张奇证医案了。但是,你仔细品,会发现它说奇也不奇。
我们看看这个人的舌脉吧。脉沉弦,苔黄腻,舌红。舌红苔黄腻,这不用说了,是湿热之象。脉沉,主湿热在里,正气与之相搏,不得外发,故而脉沉。脉象弦,主患者气机阻滞,脉道不利。
由此可见,这个人的问题,在于有湿热。
湿热之邪,源于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才会化生湿邪。湿邪郁滞日久,才会生热。湿热蕴于中焦脾胃,是这个人当下的基本状态。
问题是,湿热,怎么就让此人一梳头,脚背就疼呢?原因在于我们的胃经。
你可以看看,我们的足阳明胃经,上到头颅,下行于脚背。承泣穴、头维穴,这些地方距离头发都挺近。冲阳穴,陷谷穴,都位于脚背。湿热阻滞脾胃,胃经经气不利,所以梳头的时候,患者的脚背就会疼。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既然是湿热阻滞,那为什么平时不疼,只是梳头的时候疼呢?因为你梳头,会刺激到足阳明胃经。湿热之邪,因为你的刺激而鼓荡,扰乱了经气,所以令人头痛。这好比一头睡着的狮子。你不碰它,它没事儿。你把它弄醒了,它就咬人了。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化掉患者的湿热。我们再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陈皮12克,姜半夏15克,茯苓15克,枳壳10克,竹茹12克,苍术12克,黄柏15克,川牛膝15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30克,甘草6克。
这里头,是温胆汤和四妙散的合方。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是四妙散,用于清热燥湿。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竹茹,这是温胆汤,用于化湿清而痰热。忍冬藤,清热疏风、通络止疼。
我这么说,你懂了吧?
等患者湿热之邪没了,整条胃经干净了,你再怎么梳头,也不会脚背疼了。
你看,一梳头就脚背疼。这看起来是很奇怪的办事儿,但实际上,却源于湿热。它的由来、病因病机,是十分清楚的。它看似稀奇,实际上就是湿热之邪,这条人体“臭水沟”蕴育出来的一只苍蝇。它的根儿,就在于湿热。湿热没了,这毛病就没了。
所以我说,湿热啊,真的是百病之母。它是疾病孕育孵化的温床。
我劝我的读者,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质。如果发现自己舌红,苔黄腻,尿黄,大便不爽,脑袋皮肤爱冒油,兼有口臭,你一定要警惕了。这个体质不改变,是容易生出很多病来的。怎么改善?清淡饮食,坚持运动,把自己从肉食动物,变成杂食动物,而且最好是以素食为主的杂食动物。烟酒不碰,绝不熬夜。千万不要等病熬成了,再去想办法。那样就晚了。
好了。这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