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对母子来到黄埔军校要求报考...
1938年,一对母子来到黄埔军校要求报考,招生指导员田某十分诧异,对母亲说“您已经39岁了,超过了招生年纪将近20岁,不能报考了”,母亲眼含热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都把我的独子送上战场了,你忍心拒绝我的报国之志?”,最终,在各方协调下,母亲被破格录取,和儿子共同入读黄埔军校。
这位母亲名叫周咏南,湖南省祁东县人,从小家境殷实,自幼跟随武术名家学习武术,11岁时便能应付三五个壮汉。除了功夫了得,周咏南文学功底深厚,吟诗作对、撰写文章样样精通。
19岁时,才貌双全的周咏南嫁给了民国著名学者、书法家黄矞之子黄延庆为妻,一年后生下了儿子黄天,可是不久后她的丈夫猝然离世,让周咏南悲痛万分,她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决心抚养他长大,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孤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咏南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十分痛恨日军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她下定决心要和儿子一起报效祖国。黄埔军校毕业后,周咏南分配到了第九战区湖南前线的第53军,黄天则被分配到了第六战区,战场上的周咏南一场勇猛,她将希望抗日的女家属组织起来,建立了一只女兵连,隶属于军团,平时进行军事训练,战场上奋勇抗日。
1943年津市保卫战中,周咏南部队共抵挡日军15次疯狂进攻,最激烈时双方拼起了刺刀。周咏南从小习武,以一敌三,其中一位日军拿刺刀凶狠地刺向了她的胸膛,被她灵巧地躲开,反手一刀直接将他毙命。不幸的是,另外的敌人依然连续刺中了她的腿部,周咏南战后被送往了129医疗站进行救治。伤愈后,周咏南直接当上了医院的新闻室主任,从事士兵的抚慰、教育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周咏南认为报国之志已经完成,毅然申请退出了部队,回到白地市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当时她的儿子在国民党部队当营长,还想继续升官。得知此事后的周咏南非常气愤,坚决不同意他参加内战,周咏南带着儿媳、孙子去找黄天,终于苦口婆心地劝说了他,从此黄天退出了内战。
建国之后,周咏南一直在祁东县一所小学教书,黄天出任祁东水利局局长,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性格刚毅的周咏南坚持自我,没能活下来,临终之前,她作诗一首“暴雨狂风冲破楼,苍松流泪柳摇头,从军抗日成深罪,不悔当年报国仇”。
周咏南明辨是非,精忠报国,不贪功不恋战,这种胸怀家国的志向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她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正因为有如此深明大义的母亲,儿子才没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