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屏障的组成,破坏因素和修复方法

肠道表面是人的内表面,换句话说,肠道内部是人的体外。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内表面形成了一个精密神奇的有机屏障——肠道屏障。肠道屏障每天都与大量物质,包括食物成分和微生物进行复杂的信息交流,决定这些物质是否应该并能否进入体内。功能完好的肠道屏障是人体几乎所有器官和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I.       肠道屏障组成

肠道屏障主要由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四部分组成。

生物屏障由肠道共生微生物构成,消化道栖息的共生微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通过生物拮抗作用和免疫机能为宿主构起一道生物防线;

机械屏障是由肠黏膜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和上皮下固有膜等组成,是指正常机械屏障的黏膜上皮细胞及其细胞间的各种紧密连接(由多种紧密结合蛋白和钙粘蛋白等构成),它能够抵御外环境中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入侵肠黏膜,还能阻止细胞间隙中物质的渗出,是维持肠上皮选择通透性及屏障功能结构基础;

化学屏障主要由肠道分泌的各种消化酶、溶解酶、粘液等构成;

免疫屏障由肠上皮细胞、肠上皮内淋巴组织、固有层淋巴细胞、派伊氏结(PP)和肠系膜淋巴结等肠道组织及肠道浆细胞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构成。

II.      肠道屏障稳态

肠道屏障不像墙壁般固若金汤、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损耗和修复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在进食不同阶段,肠道的运动和分泌随时发生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由于饮食变化不断为生存竞争和繁衍。

②肠道黏液层厚度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生成和侵蚀的平衡之中自我调节;

③肠道上皮细胞会频繁更新,老细胞前仆,新细胞后继,并在免疫和其他机制调控下保持结构的完整。

④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链接如紧密结合蛋白,也看菜下饭地随菌群和上皮细胞的变化而变化;

⑤肠道免疫细胞也受菌群和进入物质的影响,不断分化,相当一部分随后会通过循环系统流向身体其他部位。

III.   肠漏及其影响

肠道屏障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2400多年前有先见之明的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万病始于肠道”。但由于这个屏障只在进口和出口受大脑直接调控,中间环节基本由肠道自行管控(人类难以看到意识到,也不能通过大脑直接调控),肠道屏障的重要性直到最近才开始被人认识。

正常情况下,肠道屏障能保证有益物质(适当的营养物质)进入而阻止有害物质(病原菌和毒素)进入;而肠道屏障受损,原本不该进入体内的物质入侵时即造成肠漏。短期肠漏可引起局部功能异常,长期肠漏则会通过人体循环系统,将破坏延伸到各个器官和系统。

食与心通过前述七期内容,详细介绍了肠漏在人体各种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人体各种消化疾病、代谢疾病、免疫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发育障碍、心理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皮肤疾病、睡眠障碍甚至衰老都与肠漏密切相关。虽然无法确定疾病起始中肠漏因素所占权重,但在各种疾病的发展恶化过程中,肠漏无疑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

肠漏,你必须知道的热知识(一)消化相关

肠漏,你必须知道的热知识(二)炎症,自免疫和过敏

肠漏,你必须知道的热知识(三)肾上腺,性腺,肾脏和心脏

肠漏,你必须知道的热知识(四)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发育障碍

肠漏,你必须知道的热知识(五)应激相关障碍

肠漏,你必须知道的热知识(六)其他慢性疾病和衰老

肠漏,你必须知道的热知识(七)皮肤及皮肤相关疾病

IV.   为何会肠漏

破坏肠道屏障的因素很多,不管是扰乱生物屏障、化学屏障、物理屏障还是免疫屏障的因素都会损伤肠道屏障功能;当某种破坏因素持续存在或多种破坏因素同时或相继出现时,肠道屏障稳态则容易被破坏。损耗大于修复时,就会引起肠漏。

相比与人自身遗传因素之下,日常生活中各种环境因素对肠道屏障的影响更为明显。

慢性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都会激活应激反应系统,释放多种压力激素,影响肠运动、分泌及肠道菌群组成。

②酒虽然为某些人带来好的感受,但酒精会直接破坏肠道上皮细胞扰乱肠道菌群,过饮和醉酒即可引发肠漏。

③各种慢性疾病状态下,肠道屏障功能也会受到损伤。

毒素(如重金属)和杀虫剂等因素会破坏肠道屏障。

⑤不健康饮食(高油/高糖/髙盐/过量好感觉食物/大量加工食品等)会破坏肠道屏障,增加肥胖和代谢疾病风险。

久坐不动熬夜等生活方式会破坏肠道屏障和血脑屏障。相比与人自身遗传基因,日常生活中各种环境因素对肠道屏障的影响更为明显。

⑦抗生素可治疗和预防病原菌感染,但抗生素杀菌时并不会区分有害菌和有益菌,而是通杀。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损害肠道生物屏障,幼年期使用影响更为长久和巨大。

⑧由于药物基本都是针对人类自身设计,大部分药物会扰乱菌群/生物屏障。

⑨调味剂增味剂代糖等各种食品添加剂,虽然能让头脑满足,却会让肠脑困惑,扰乱肠道细胞和肠道菌群,长期摄入也会破坏肠道屏障。

V.     如何预防和治疗肠漏

严格地说,肠漏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自身和人体微生物确立了互惠互利的共生伙伴关系;但近一百多年到几十年间,这种关系受到颠覆性挑战,人与人的肠道微生物似乎不再兼容,现代化的饮食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迫使微生物不断以超越稳步进化的速率发生巨大改变。

目前大部分中国人不需要担心吃不饱饭,而需要注意如何充分满足口腹之欲却又不引起疾病,因而食品工业发明制作了大量既能让大脑满足又能骗过肠不积累热量的食物。但食用后果是弄巧成拙,只能欺人头脑而无法欺人肠脑和菌,宏观层面貌似和谐而细胞水平上引起冲突;现代化的饮食方式直接破坏肠道生物屏障,使得大部分人的肠道屏障一直处于功能缺损状态;相比于工业社会以前的祖先,现代人的肠道屏障更为脆弱,因而更容易被各种因素扰乱而导致肠漏。

人体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肠漏发生,如果减少或抑制破坏因素,身体可自行调整恢复;肠漏状态下,破坏因素持续存在甚至不断增加,人体无法自我修复时,就可能出现各种更为严重的疾病。

短暂的肠漏并不可怕,因为肠脑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只要能了解问题所在,身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修复,一般都能恢复健康。修复肠漏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去除第四部分中会破坏肠道屏障的因素;

②暂时去除已经存在不耐受的食物;

③补充益生菌、补充益生元或进行粪便菌群移植重建健康生物屏障;

④健康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⑤肠漏修复后可逐渐对原有不耐受或过敏食物脱敏;

⑥保持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是肠漏修复过程中的最关键步骤,问题是应该怎么吃?目前中国有两种极端:一种是纯科学派,根据目前已有科学报道,极力推崇地中海饮食,鼓励中国人吃地中海饮食,少吃红肉,多吃橄榄油,参照地中海膳食指南吃饭;另一种则像是远古养生法,认为中国人应该全生素食,提出各种传统理论养生吃法,列举各种发物,甚至提倡所谓食物酸碱性理论。

食与心的研究室曾经在中国著名的长寿地区新疆和田做过研究,那里的老人不用冰箱,以馕和土豆南瓜为主食,常吃羊肉手抓饭、胡萝卜、坚果、干枣干杏,80-90岁的老人认知水平明显高于比他们年轻的城市老人。传统大量红肉的饮食如蒙古饮食,从前也并未带来什么大问题。食与心更看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健康食物;红肉的问题在于异常菌群,拥有健康的菌群时红肉同样也是健康食品,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食物的合理搭配,而不是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中国人想要健康长寿,并不需要吃其他国家的食物,更不能追求全国人口都要跟某长寿地区饮食相同。肠脑健康只要做到以下12个字即可:高纤维、低加工、多发酵、少糖盐。完全没必要迷信和盲从某一国家或地区所谓的长寿食品。切记:一方水土+一方菌=养一方人(低加工并不是说要回到远古时代,学习几万甚至上百万年前祖先的吃法,连火和盐都不要用,而是尽量食用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多吃新鲜地加工水平的食物)。饮食文化本应是人类进化和群体多样性的一种本能,如果不考虑地域环境微生物特点和族群特异性,而无条件地接受各种营养和加工食品,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10.11 修复肠漏的步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