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家财万贯,不如古代银锭子一件”
银锭从唐代 开始用于税收以来,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到了清末,银锭的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再是官府专营,而是私铸公监,所以清末才会有私人银号的银锭在世面流通。
铭文对银元宝的价值影响比较大。通常情况下,有铭文的银元宝要比没有铭文的银元宝贵几倍,名副其实的一字千金。银元宝上的铭文一般有三部分内容:时间、地点、银匠或银号的名称。从中可以提取一些信息,用来判断元宝的价格。清代有一类银元宝,上面有关赋、税、解、贡方面的信息,这类银元宝属官锭类,价格较为昂贵。
史料记载,中国银两的货币功能始于汉代以前,隋唐以前称之为“银饼”、“银笏”,宋元时期称为“银锭”。此前,银锭并没有以货币形式流通,多用于财政领域或对外支付。一直到明中后期,白银才在中国的流通领域体现出基本的货币职能。明代后期不但大宗交易用银,而且连小生意也都用碎银交易,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大额交易用银、小额用铜钱的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因此,明清两代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铸锭盛行。当今,通过对银锭的种类、作用、印记、铭文中,可映射出历代不同的经济特色,它见证了货币制度,税课制度,商业活动与民间交往的变化。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一石300~600钱。一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各种银锭因铸造工艺的不同,成型后的情况也不同,制假银锭,往往工艺与过去不一致,因此,成型后的情况也不同如果不是真银制假那更不相同。如一是五十两的双翅银锭,成型后双翅层次分明,宝气光亮;锭面中 心常常有一个小凹,但将型模倾斜固定于一边的中 心无凹状,这类器型底部和侧部一般有蜂窝状,又如锭面凸出无丝纹的银锭器形。主要有两广、云南槽银、牌坊银,河南腰锭、山西晋泰锭等,这类银锭的特点是锭面平滑、呈溢满状凸出,四边是圆弧状角,侧面有重纹,槽银底部蜂窝状有的不明显,甚至没有,但牌坊锭底部有蜂窝状。三是锭面凹陷无丝纹,中 心有奶头状的银锭器形,主要是以四川为代表十两圆锭型,底部蜂窝状明显。四是锭面微凹并有丝纹的器形,这类一般是碎银,银的成色达9成色以上就会有丝纹形,9成色以下者银的层色越低,说越无丝纹银。银锭的底部和侧的蜂窝状大小、多少、深浅是鉴别真假银锭的又一重要依据。凡蜂窝较深、较密、洞内圆润光亮,有回珠,有彩色光泽者必是真银锭,银合金银锭一般没有上述特征,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可能是铅等假锭。蜂窝状凡是自然形成的必然是口小洞大,深浅不一,人为制造的蜂窝状正好相反。
明代崇祯十年湖南衡山县禄米折色银伍拾两螺纹银锭一枚,铭文:“衡山县拾年分禄米折色银伍拾两 银匠金陈”,重量:1814.2克,明代财税史重要实物史料,中国历史银锭收藏珍品,甚为珍贵。2007年成 交价148960元。
我们目前看到的早期上解银锭的遗存,大多数铭文并没有打铸银号的名称,甚至直接加打“足色纹银”来表示成色的优劣。笔者按照打铸铭文的内容,将其分为五大类,其主要的变化在于铭文上对于时间或是人物是否省略。这类主要是指在铭文中没有明确的打铸出银锭的具体用途,在过去的认识中,人们往往将其认为是各地上解省城各个藩库的地方上解银,但是现在也有很多爱好者对其用途提出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