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拜孔墓不肯下跪,孔子后人将碑文改掉3字,康熙立马下跪

【本文由賨人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康熙为什么要拜孔墓?

不管他是在作秀,还是真心诚意地崇尚儒学,至少他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态了,肯定了儒学的重要地位。

之前有人总是问:清朝到底属不属于我国的朝代,还有元朝呢?

其实,不管是清朝、元朝,亦或是汉朝、唐朝,哪个不是接受的中华文化呢?只不过临时换了一下当家做主的人而已。中华文化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根,没有它屈服于哪个民族的,只有所有的民族都屈服于它!能接受中华文化的,我们自然就把他当作自己人,不能接受的,我们早已经把他赶出去了。

所以,我们不要过于去纠结民族,今天能成为一家人的,我们都叫中华民族

清朝虽然阉割了一部分汉族文化,但它最终也无法自拔地融入了汉族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威力。

先进的文明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即便在短时间内被落后的文明摧毁,但它必将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获得重生,并最终将落后文明吞噬。

满清推翻大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即便他们占据了江山,也由不得他们按照自己的路子来,要坐稳江山,他们必须还得按照中华民族的规矩来。

什么规矩?

就是统治了中华2千多年的儒家之道。要尊重儒家,就得拜孔子

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康熙为了赢得民心,也特地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去祭拜孔墓。这期间就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话说康熙命人将一切祭拜仪式都准备好以后,就准备亲自到孔墓面前行跪拜礼了。但当他看到孔墓墓碑上的文字后,立马就犹豫了,迟迟不肯下跪。这是为何?

原来,孔墓碑文上写着: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这是孔子的谥号,是元武宗海山继位时给孔子加封的,但只是一个“王”的称号。而康熙贵为皇帝,怎么能向“王”下跪呢?于是,他便僵在了那里,场面一度尴尬。

关键时刻,一位孔子的后人走了出来,他叫孔尚任,他立马叫人拿来一块黄绸,遮住碑文上的“文宣王”3字,然后在上面书上“先师”2字,于是碑文就变成了“大成至圣先师之墓”。

康熙一看,拜王不行,但拜师可以,于是就欣然地进行了跪拜仪式,这一尴尬瞬间得到化解。

看来,孔子的后人还真是机智啊!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