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理拳法】 陈式太极拳一路“以身领手”,二路“以手领身”,对吗?

近日翻阅书籍,无意中看到一句话:"以身领手为体,以手领身为用"。就此想到了太极拳界对于“以身领手”和“以手领身”的争论,这种争辩由来已久,有很多习练者甚至是太极拳名家,也认为:陈式太极拳一路是“以身领手”,二路是“以手领身”。

笔者个人的观点,无论是一路拳还是二路拳,也无论各式太极拳,都应该是“以身领手”。因为拳论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以腰为轴”、“力由脊发”、“腰为车轴,四肢为轮”。

那么怎么来理解“以身领手为体,以手领身为用”这句话呢?

体,是练习。用,是实战、技击。前者“以身领手为体”是说:练拳时,用意念引导动作,有意识地练习以身领手,体验力由腰脊而发,达于手足,这种根节催劲的运劲效果。后者“以手领身为用”是指:在实战运用中,身体要根据手法的需要来合理调整,以保证以身催手、力由腰脊而发,经背肩而肘而手。此反应("以手领身为用")为“无意之意”,是在经过千锤百炼“有意识”地("以身领手为体")练习之后的自然条件反射。

“以身领手为体”中的“领”,领的是劲路;而“以手领身为用”中的“领”,领的则是被攻击目标的方向,其劲路当然源于根结至稍节的节节贯穿。可见,无论是“以身领手”,还是“以手领身”,其动力皆来自于我们的腰脊。这正符合拳论中“腰为车轴”、“力由脊发”、“稍节领,根节催”等太极拳理法。总之太极拳就是腰胯带动四肢的运动,以腰为轴,四肢为轮。轴为主动,轮为被动。而轴又是为轮而生,为轮而动。轮轴互动,才有了太极拳之“一动无有不动”。

再联想到网上一直讨论的“太极无手论”,其实与“'以身领手'还是'以手领身'”,同属一个命题。太极拳,既为拳,岂能无手?无非是主动与被动,先动与后动的问题。

在打太极拳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人体的躯干比作一艘船,四肢就如同船上的乘客。若船在走,岂有人不走的道理?既然人在船上,人的航向当然是由船的航向来决定的,而船的航向又是受人的意愿来控制的。这就是“以身领手为体”和“以手领身为用”的辩证关系。

文/田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