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是调动思维的“兴奋剂”,5个要素助教师提出好问题

有研究表明,课堂上35%—50%的教学时间都用于提问;神经科学家、中学教师朱迪·威利斯认为,提问就像给孩子的大脑注射“兴奋剂”。本文介绍了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5个要素,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能调动思维的有效问题。

本文共3744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常谈”正是因为它对于教学举足轻重。神经科学家、中学教师朱迪·威利斯认为,提问就像给孩子的大脑注射“兴奋剂”。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韩琴指出,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课堂提问需要教师注意五个要素:言简意赅、形式新颖、面向全体、因势利导、运用对比。

言简意赅,给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做示范

“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语言要做到精炼、简洁、清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的魅力,将深奥的问题转化为浅显易懂的问题,将抽象的、晦涩难懂的问题转化为具体形象的问题,将平淡无奇的问题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转化为引人入胜的问题。

第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精练。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简练精辟、富有哲理,知识性蕴含量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神圣而宝贵的,教师要“挤掉”提问语言中的“水分”,避免用冗长的话语进行提问,以防学生不能理解。

第二,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简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记忆或处理大量的信息。而教师总是期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简洁,会给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带来很大的困难。当然,化繁为简的同时也要考虑教学内容,不能因为强调语言的简练而牺牲所要传达的信息或思想。

我们可以从以下片段体会问题过于集中、信息量太大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列方程的经典例题。题目已知进入水位14.14米,超出了警戒水位0.64米,要求学生求出警戒水位,把三者的关系在黑板上用图进行标识。

师:(在图上标注今日水位14.14米,配合手势指出超出部分)这是超出部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求出警戒线多少米?老师现在想让你们从图中找出那几个关系式?谁来找一找?(点名学生A)

生A:今日水位是14.14米,超出水位是0.64米。

师:还有没有?好,刚才学生A说出了什么?说了一致的数量,还有没有不知道的数量?(点名学生B)

生B:警戒水位。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问题过多,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当教师让学生寻找三个变量的关系式,但学生的思路却局限在了找数量上。

第三,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清晰。首先教师要扪心自问:什么是清晰的问题?

一方面,清晰明了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例如,已知A>B,B>C,那么A与C哪个大?

另一方面,清晰明了的问题是指表述问题的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应该简洁明了,尽量没有无关信息。例如,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仍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推理与解决问题时仍然依赖于对象而不是假设,无关信息的干扰会让他们产生歧义,容易走入思维的误区。若教师给出的指令模糊,或者一次给出很多指令,学生就会处于茫然状态。

在教授《动画的奥秘》一课时,有这样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出示了一些动画,然后提出问题。

师:谁知道这些动画是怎么来的?

生1:老师制作的。

生2:几张图片连成的。

生3:从网上下载的。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能看到他们对老师的问题产生了理解上的分歧。生1、生3理解成了动画的来源,但问题的本意是动画的制作。只有当提问语言清晰、简洁、指向明确时,学生才能快速地理解题意,才能有针对性地围绕核心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寻找答案。

形式新颖,让有趣的问题层出不穷

从问题的形式上讲,课堂问题可以分为线性问题和立体问题。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立体式地分析、领会,并加以贯通。要追求有效的立体提问,就要将以往线性的提问转换为立体式的课堂提问,即把思路窄、跨度小、答案唯一的问题转变为思路宽、跨度大、答案多样的问题。

当教师能够通过新颖的形式提出问题时,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渑池之会”时,很多教师可以会这样设计问题进行导读:

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表现出了什么特点?(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哪里看出他的机智?哪里看出他的勇敢?哪里看出他的爱国?

应该怎么读出他的机智勇敢?

……

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却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读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秦王是打了个平手还是决出了胜负?问题不是直接引导学生认识蔺相如的特点,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和角度立体地了解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基于这个问题,学生边读边想,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这样的问题设计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导读面的广度,还是思维训练的深度,都远超过了上述几个问题。

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觉得“有奔头儿”

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才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在班里的讲课和作业评改中总是大量传递“谁又进步了”“某个小组又提高了”的信息,让班里产生一种人人都能取的好成绩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觉得“有奔头儿”。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同样需要面向全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和创造平等的成功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觉得“有奔头儿”,而不是将问答活动局限于几个精英。

在平常的课堂提问活动中,往往会形成“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表现积极踊跃,而其他学生只是在一旁等待别人回答”的僵局。美国学者盖奇克尔曼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学的策略,其中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努力做到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相当。这种态度和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可以减少和防止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除了上述情形,教师倾向于让自愿回答的学生回答问题也是课堂中常见的状况。实际上,有研究表明,叫自愿回答的学生回答与学生学业成绩呈负相关,可能的解释是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侵占了大多数的回答机会,危害了课堂教学中的“平等”原则。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和问题的精心设计,对学生的启发、鼓励、适当讨论等途径来扩大回答面,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但应该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平等不是指回答问题的机会绝对平等,课堂提问面向全体是要使每一个问题都能产生“群体效应”,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一些观点或看法,教师以这些观点和看法为起点因势利导地追问,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理解。

在《驿路梨花》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理清结构后围绕“究竟谁是房子的主人?”一问展开辩论。学生通过思考、议论、纠误,很快地把握“所有建屋与修屋的人都是主人”的中心,从而顺理成章地理解“雷锋精神到处传扬”的主题思想。

但也有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看法,例如将“雪白”“笔直”这类词看成是陈述式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如眼熟、耳鸣、嘴馋)。教师没有直接纠正,而是问:“雪白”是指雪很白,“笔直”是指笔很直吗?

学生回答:“雪白”是指像雪一样白,“笔直”是指像笔一样直。

教师接着问:那么,这两个词是陈述式合成词吗?学生顿悟:是偏正式合成词(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如红旗、血红、说明书)。

在这段对话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做出回答,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教师预先设计的“圈套”,最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因势利导提问法的使用,也需要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状态有充分的了解。

运用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对比这一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以语文教学为例,从宏观的角度可以将同一种文体的文章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不同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段。从微观的角度可以对字词、句段进行替换比较,引起学生对关键字词和句段的关注,以便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比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可否将“壮士”替换为“战士”或“烈士”,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即引导学生区分了近义词,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五壮士的壮烈之苦,进而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再如,在《荷花淀》一文中,水生告诉妻子,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武装队伍时,妻子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学生要真正理解它背后的感情并不容易,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比较句:

你总是这么积极!(略含责备)

你也太积极了。(含不满)

天底下就属你积极!(含讽刺)

教师进而提问:在这三个句子里的三个“积极”表达的预期、感情是一样的吗?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学生一致认为:水生嫂的话有对丈夫的褒扬,更充满了对即将参战的丈夫的依恋。这样的对比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欣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有效的提问是调动学生情绪、激发思维的“灵丹妙药”,要实现有效的提问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

文章整理自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丛书《课堂提问能力实训》,韩琴著

版权说明: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