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四关于《一篇两千多年前先秦道家教诫》的解读
《素书》解读越到后面几章越是讲究社会经验体悟,所以越来也不好写了,沉寂两天换换脑子,今天就在歪解一番吧~~~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篇讲好!
今天咱歪解的是素书中的第四章“本德宗道章”,本章里面的一些立意与传统文化体系是相悖的。
夫志心笃行之术
如果有心学习素书,就要一门心思的去体悟书中的道理,一板一眼的去实践感受。
长莫长于博谋
子曾经曰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去知晓前因后果、利弊兴衰的原因,防微杜渐的去调和每一个有可能的不确定因素,以达到最可持续性的发展,不至于山崩于前而浑然不知。进一步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观察和这个事本身有关无关的任何关联,以确保这件事在必要时刻能够设变致权的去推动、化解、改变。
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
人是社会性的而本性能利益至上的
人处于世受难、受屈是谁也跑不了的,但是尤其是中国人骨子里是那种“可杀不可辱”使得很多不必要的伤亡成倍增加,商鞅说:“秦人勇于私斗怯于公战”也表现了中国人另一方面。没有什么原则性大问题,平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一些委屈受点就是了~~~(这点估计警察叔叔比我会教育O(∩_∩)O~)
前文说过“德是文化体系中在当下时节最能有效的产生能量的规则”,你立足这个社会就需要遵循他的规则、守他的底线~~~
而在众多道德文化体系中好善,如同前文讲的仁一样“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体系分隔的。仁是人们心中衷心为他人的表现,纵使其内在德体系不同,但不妨碍仁在人类社会中的广泛认可”是最受世界各文化所爱戴的~~~而这个好善又是修德最直接也是最无障碍的表现形式~~~
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
“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做什么事你只要至心一处,往往会有玄而不可言的效果,比如说化学历史中苯分子结构的故事~~~
这个世界的文化太多、道理太多,而且关键的是人口基数够多,一件事情不管怎么讲其中的道理都有足够基数的人口去印证,所以想活的明白就要去自己体会、寻找~~~
苦莫苦于多愿,吉莫吉于知足
人因为有欲望而产生进步,但也因为欲望太多无法满足而生痛苦。知足常乐并不是让人安于现状、不去进取前行,而是在我有我知足的心态下继续的积极进取那些符合实际的愿望。你梦想成为世界第一首富,你定十年二十年这是符合实际现实的,你只要去积极努力有可能实现,但是你定明天就是世界首富,而你今天却身无分文就。。。。。。
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
生活、学习、工作及办任何事情都要求人们精神专一、有韧劲,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朝三暮四、一会一个注意想法,进度条会走的异常缓慢~~~
病莫病于无常另外一种解释: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中,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这是唯一确定的事——这就叫做无常。要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在纵使全心细心的做事却还有突如其来、不可预见的失败中,不至于沉沦于不可自拔中。
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
一个人醉见不得光的就是本身中隐藏最深的贪婪性和黑暗性,而这又是人性中去除不了的。
《恃:依赖、仗着》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在自恃,老人仗着自己老,小孩仗着自己小,穷人仗着自己穷,富人仗着自己富,有学问的仗着自己知识渊博,没学问的仗着自己什么也不懂。。。。。。恃是人与人相处中产生分歧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有一个人总觉的自己与众不同,那他将无法融入这个群体~~~“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放开这个恃才能渐入道中。当然你可以就傲立于孤峰中,那是你的个人选择~~~(题外话:自恃跟佛家讲的“我执”在一定层面上是相同的)
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短莫短于苟得。
这个基本上就是白话了,发挥出来也跟劝善布道文一样,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