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古典音乐不安全情结”吗?

你听说过“古典音乐不安全情结”吗?

原文 / Miles Hoffman

翻译 / 风筝歌谣

原载4月26日《纽约时报》


译者按 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这篇文章读起来匪夷所思,至少在我们国内,很少听到有这种事,但美国的这位作者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现将该文翻译于后,给诸位爱乐者参考。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谈论音乐,他告诉我这么一件奇怪的事。他有一位朋友是生命科学家,他通过解析分子和人体免疫系统的途径,成功克隆了自己的基因,显然这是一位知识分子,并且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安排得很好。但这位朋友有一个现象,他喜欢古典音乐,但当他聆听古典音乐时,会有因音乐产生的强烈情绪反应,此时他会无法感知任何其他东西,周围的动态、别人的话语、环境的变动(比如下暴雨了)。

此人的情绪仿佛被控制了,细思极恐。

我朋友描述的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痛苦症状,这是一种跨越知识、社团和经济阶层的症状:古典音乐不安全情结。

毫无疑问,他在聆听古典音乐时出现的不完全是他自己的情绪反应,其实还有更多。在他听到的每一个音乐细节里,他都强烈感受着速度、音量、音高和音色的变化,他感受到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变化,以及作品的曲式。总之,由作曲家操纵的所有音乐成分都会刺激他的情绪,这是他情绪受到影响的原因。

他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是一名科学家,而不是音乐家。坦率地说,他甚至不知道他的情绪被刺激和控制,是因为哪些特定的音乐技术手段引起。

在英国《泰晤士报》上,以前也有过类似报道,一些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特别强,感受敏感、心理脆弱,容易接受音乐带来的各种情绪暗示而被“催眠”,结果就是肢体、思维和行为模式都改变了,

其实,正统的“催眠术”中就会用到音乐,比如进行曲具有“命令”、“统一”的含义,因此被用于“父式催眠法”中;而摇篮曲、一些奏鸣曲具有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会被用于“母式催眠法”中。

音乐是沟通心灵的艺术,某种程度上与催眠术用的心理暗示方法异曲同工,聆听音乐产生了类似“被催眠”的效果,应该不奇怪。

在催眠术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催眠的,而且进入被催眠状态的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催眠师的素质和技能高低,二是被催眠者接受暗示的程度强弱,以及对催眠术的信任态度。借鉴于古典音乐欣赏中,情况则差不多,作曲家手段是否高超,作品是否真的打动人,以及爱乐人对作品背景的了解深浅,对音乐的热爱程度,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干扰结果。

我们其实经常能在音乐会上看到,有些听众在某些曲子的演奏中会热泪盈眶,这种情况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一点也不奇怪,你说她是被音乐感动了也可以,说她被音乐轻度“催眠”了也可以。而大多数的优秀作曲家其实都掌握着情绪“催眠”的技术,当他们写了某段曲子后,往往能预期会产生怎样的心灵激荡,当“佐料”不够时,他们会下点“猛料”激化某种期待中的情绪。

在麻醉药没有发明之前,催眠术被西方巫师用于外科手术中类似麻醉的环节,甚至可用于截肢手术。那么,一段音乐勾起了内心的强烈情绪,会让人恍惚而忘却身外之事也就不奇怪了。

合法施以催眠术是施受双方认可的,而欣赏音乐,一则没有认为这是催眠活动,二则被音乐控制情绪的当事人完全不是出于理性选择,这就是“古典音乐不安全情结”的来源。这说明古典音乐确实具有影响人情绪的巨大能力,也提醒万事不能过头,好事也需适可而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