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可给学生打分——斯特恩小提琴赛的开放路线

老师可给学生打分——

斯特恩小提琴赛的开放路线

原文作者 / Laurie Niles

翻译 / 乐迪

原载8月24日美国小提琴博客网


“上海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评委会成员与参赛选手发生师生关系的冲突时,采取了“彻底透明”的办法,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著名小提琴比赛都允许这样做。

2018年8月24日,晚上10时31分,上海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召集评委会成员开会,他们被正式告知,所有评委和选手都能彻底自由地参加这次比赛。明白一点说就是:评委会成员可以让自己的学生参加比赛,也可以为自己的学生打分。

参赛选手群像

这样的制度能使本次比赛公平有效吗?

几天前,我采访了评委会联合主席大卫·斯特恩(David Stern)先生,他是已故音乐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的儿子。当时我就是这样问他的,他回答我:我们的比赛是彻底透明的。

评委会在每一阶段最终给出的分数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比赛网站向全球公示;比赛期间,当地的电视台和中国的权威视频网站都在直播比赛实况。斯特恩表示他每天都会提醒各位评委注意这一事实:所有关注的眼球都在盯着,大家要坚决秉持公正客观的原则。

不仅如此,在每轮比赛结束后,都有两个小时的会谈,每个评委都坐在一张张单独的桌子前,在那一轮比赛中被淘汰的小提琴手,可以去找任何一个评委质询,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

评委会会谈,落榜半决赛的选手与评委随意交谈

当谈到陪自己的学生一起参加比赛的评委时,斯特恩说:“这是比赛规则允许的,因为实际上所有的小提琴比赛都没有办法阻止这样的事。”

斯特恩这样解释,小提琴世界其实很小,无论是我们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这样的师生关系总是存在着。如果禁止担任评委的小提琴老师在比赛中为自己的学生打分,那么其他类似的关系是不是也需要禁止呢?比如评委是参赛选手的姨妈,或者是亲密同事的学生,或者是一起上过大师班的学生,或者是以前曾同台表演过的忘年交,又或者是评委的父亲教过的学生的学生……我们怎么来界定这些关系,又怎么能把这些关系都搞清楚。如果不是完全都搞得清楚,那对于关系公开者又何来公正公平?

斯特恩的想法是,鼓励评委和选手互相公开关系,以诚实的态度去竞争奖项。

评委会联合主席大卫·斯特恩

斯特恩说:“我们最终决定允许评委给自己的学生打分,你给最高分都可以,但必须公开声明这个是他的学生,你偏爱。其实我们基本知道谁是谁的学生,我们也在看着他们打分。”

斯特恩介绍,在比赛程序中,所有参赛者必须写一份个人履历,其中要列出他们所有的小提琴老师。“最终,就是我对评委会成员说的这句话:你们的每一次打分都会经过审查,你给的评价和分数都是公开的,以后将无法抹去。如果你舞弊了,你将为此付出名誉的代价。“

评委会的另一位联合主席,小提琴教授徐惟聆曾告诫评委会成员:“如果你的学生确实没有拉好,就不要害怕打分结果对你的学生不利,更不要因为比分结果不好而感到对不住你的学生,因为一切皆出于事实。”

2018第二届上海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会,由大卫·斯特恩和徐惟聆共同主持,徐惟聆是上海和北京两地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

评委会联合主席徐惟聆

评委会的其他成员包括了:

著名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v)和上海交响乐团首席纪尧姆·莫尔科(Guillaume Molko),莫尔科在半决赛中取代了因伤病临时退出评委会的小提琴家奥古斯丁·杜梅(Augustin Dumay);

其他评委还有小提琴教授扎哈尔·布朗(Zakhar Bron)、多拉·施瓦茨贝尔格(Dora Schwarzberg)和丹尼尔·海菲茨(Daniel Heifetz)。上海四重奏组小提琴家李伟刚、艾默生四重奏组小提琴家菲利普·赛泽尔(Philip Setzer)、纽约爱乐乐团前首席格伦·迪克特罗(Glenn Dicterow)、慕尼黑爱乐乐团首席斯雷藤·克里斯蒂奇(Sreten Krstic)、艺术家经纪人马丁·卡普贝尔-怀特(Martin Campbell-White)和巴黎爱乐乐团演出总监埃马纽埃尔·翁德雷(Emmanuel Hondré);

中国小提琴界的领军人物俞丽拿和吕思清也出任了评委一职。

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教授扎哈尔·布朗

周五宣布的决赛入围者,有些选手与评委会成员熟悉,有些则没有。此外,有一些评委的学生并没能进入决赛,包括扎哈尔·布朗的一位学生,而他的另一位学生在2016年的第一届上海斯特恩比赛中曾获得了第一名。

为了保持透明度,所有参赛的评委和选手都实践承诺,公开了互相之间的师生关系,参与决赛的选手更必须这样:

中国选手陈家怡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评委俞丽拿在这所学校任小提琴教授;

捷克选手奥尔加·什劳布科娃Olga Šroubková)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维克多·皮卡伊增(Viktor Pikajzen)教授,目前在汉诺威音乐学院学习,师从阿达姆·考斯泰克奇(Adam Kostecki)教授,这两位老师都不在评委会里。

乌克兰选手戴安娜·季申科Diana Tishchenko)曾师从柏林音乐学院的乌尔伏·瓦尔林(Ulf Wallin)教授,在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跟随鲍里斯·库斯科尼尔(Boris Kuschnir)教授学习小提琴,这两位老师都不在评委会中。

加拿大选手丁章媛评委多拉·施瓦茨贝尔格是师生关系。她在维也纳音乐和表演艺术大学师从露琪亚·霍尔(Lucia Hall)教授,这位老师不在评委会里。

美国选手周颖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师从米利阿姆·弗雷德(Miriam Fried)教授,并视安妮·苏菲·穆特(Anne Sophie Mutter)为导师,这两位在评委会里也没有。

中国选手唐韵目前在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大学学习,师从皮埃尔·阿莫亚尔(Pierre Amoyal)教授,他不在评委会里,但评委俞丽拿是她以前的小提琴老师。

进入决赛的六名选手

进入了半决赛但没有进入决赛的参赛者,星期六早上有机会与评委会成员面对面交谈。

斯特恩说:“我非常看重评委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所扮演的角色,我们都不仅是给出一个分数,还要为每个人提供真诚的帮助,包括认真的倾听,考虑他们的所有表现。”斯特恩说:“比赛分数一直发布在互联网上,我们举行了两次评委与选手的对话会议。评委写下的每一点,都必须能够自我解释、经得起讨论。任何有职业素养的音乐家都会负责地帮助年轻艺术家,我们必须坚守并达到这个水平,决不能儿戏。如果你说你喜欢某人,你必须说明原因;如果你不喜欢某人,你也不能只说‘我就是不喜欢’。”

部分评委和工作人员合影

大卫·斯特恩对这个比赛规则有着非常诚恳的思考和解释,尽管上海斯特恩比赛的竞赛设计,主要是指处理评委会成员和参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条,与其他同类比赛很不同,但我认为这种新颖的评审方法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评委会成员与参赛者有机会面对面交谈,如果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规则,时间将会证明它的积极意义和有效性。

那么,我们能保证评委会都“做对了”吗?以及这场特殊比赛的那些决赛选手是否都名至实归,这始终是一个问题。

比赛中的所有选手都处于高水平,其中有些人很有才华。在我发出这篇报道前,全程聆听了三场艰苦的半决赛,并且听过之前36场1/4决赛中的每一场。我在博客中也写了,我不会鼓吹自己最喜欢的,也不会像赛马一样预测获胜者。我这样说:根据小提琴手们在技术、音乐和舞台方面的表现,根据我的观察我给出了我认为显而易见的前三名,他们是否进入决赛,是否得名次,对我判断评委会的公正性是最重要的依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