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目标就是从不复制别人,而是创造一种新的风格,色彩明亮,闪耀着光芒,优雅的气息从我的模特身上发散而出。”(My goal, was never to copy, to create a new style, bright, luminous colors and to scent our elegance in my models. )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马乔里・费里肖像》 Portrait de Marjorie Ferry,1932,布面油画,100 x 65cm。佳士得(Christie's)伦敦 2020年2月5日 成交价 GBP 16,380,000。2020年2月5日佳士得(伦敦)拍出一幅过亿肖像画,将一位上世纪30年代风靡西方艺术界的女画家在近一百年后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内,她就是塔玛拉·德·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 1898-1980)。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汽车自画像(在绿色布加迪里的自画像)》Autoportrait(Self-Portrait in a Green Bugatti),1929,木板油画,35 x 26.6cm。私人收藏。兰陂卡出生于波兰,主要在法国和美国工作。正如佳士得这幅肖像画与她自己所定义的那样,兰陂卡创造了一种专属于她的风格。她善于给权贵、富人画闪亮优雅的装饰艺术(Art Deco)肖像画,还有极具个人风格的裸体画。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四裸体群像》Group of Four Nudes, c. 1925,130 x 81cm,布面油画。私人收藏。马乔里・费里是一个出生于英国活跃于巴黎的卡巴莱女歌手(cabaret chanteuse),被一个有钱的金融家看上后成为他的妻子。为了讨老婆开心,金融家不仅送给她一枚大钻戒,还委托当时巴黎最时尚最炙手可热的肖像画家兰陂卡给她画像。在《马乔里・费里肖像》中,我们看到了兰陂卡的成熟肖像画风格:高度古典化的现代主义,将20世纪20年代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以及安格尔的新古典主义都融入一种电影场景般的时尚想象中。这位叫做马乔里的巴黎演艺女以一种古希腊女神雅典娜雕像般的胜利姿态俯瞰着观者,背后的半柱、立柱以及整个阳台可能都是想象的,或者跟白袍、裸背一样像是从安格尔的女人们那里来的。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安条克与斯特拉托尼丝》Antiochus et Stratonice,1840,布面油画,57 x 98cm。法国尚蒂伊城堡孔代博物馆(Musée Condé , Chantilly)。安条克是塞琉古斯(塞琉古王朝开创者,亚历山大大帝部将)的儿子,爱上了刚刚成为他继母的斯特拉托尼丝。画中安条克卧病在床,斯特拉托尼丝来探望,安条克羞愧紧张,最后塞琉古斯成全了这对恋人。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的切割、体积与金属感并没有让观者对这个女人产生冷感与疏离感,实在是一种奇妙的平衡:明亮、闪耀却不失优雅,高傲、性感却仍有温度。兰陂卡说她不复制别人,但我们可以看见她学习和研究了许多风格,并总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突围而出,就如《四裸体群像》令人不可避免地想到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还有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但她的女人体更具喷张的情欲力。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土耳其浴室》The Turkish Bath,1862,布面油画,108 x 110cm。巴黎卢浮宫(Louvre, Paris)。她将四个女人体塞进一个拥挤的空间,更像是邀请画作前的女观众们一起进入空间嬉戏。她是以一种女人爱女人的视角进行创作,而非男性的凝视。喜欢她的女人体的必定对她装饰主义的炫目色彩与金属感下的古典主义仍然抱有欢爱之意。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视角》Perspective,1923,布面油画,130 x 162cm。瑞士日内瓦小皇宫博物馆(Petit Palais Museum, Geneva, Switzerland)。就在兰陂卡画了大量女性裸体的20世纪20年代,她与巴黎的名女人们保持着令人遐想的关系,其中包括小说家维奥莱特·特莱弗斯(Violet Trefusis)、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Vita Sackville-West)和科莱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还有一个俱乐部歌手。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绿色头巾》Le turban vert,1929,木板油画 oil on panel,41 x 32.4cm。佳士得(Christie’s)纽约2007年11月7日成交价 USD 2,169,000。兰陂卡1898年5月16日出生于华沙,当时属于沙俄。她的父亲是一位犹太律师,母亲是社交名流。据称兰陂卡10岁的时候她的母亲曾委托当地一位有名的艺术家为女儿作肖像画,但她不喜欢那幅作品,并且让自己的亲妹妹当模特,创作了她人生的第一幅肖像画。虽然这幅作品没有保存下来,这位女艺术家的个性大致成型了。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少女们》LES JEUNES FILLES,c. 1930,木板油画,35 x 26.6cm。私人收藏。1911年,兰陂卡的父母送她去瑞士的一所寄宿学校读书,她装病离校,反而跟着祖母去意大利旅游,并在那里产生了对艺术的真正兴趣。第二年她的父母离婚,她又和有钱的姑妈去圣彼得堡居住。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音乐家》La Musicienne,1929,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115.8 x 73cm。佳士得(Christie’s)纽约 2018年11月12日 成交价 USD 9,087,500。1915年,年仅16岁的兰陂卡遇到一位波兰律师,爱上了他并与之成婚。若不是俄国革命,夫妻俩流落到巴黎,女儿又在兰陂卡20岁的时候降生,使他们没办法维持之前的奢侈生活水准,兰陂卡可能不会这么快成为一个职业画家。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熟睡的女人》第一版 LA DORMEUSE (KIZETTE) I,1933,木板油画 oil on panel,31 x 41cm。苏富比(Sotheby’s)纽约2014年5月7日成交价 USD 2,741,000。这件兰陂卡画的就是女儿基泽。在后来成为建筑师的亲妹妹的建议下,兰陂卡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并且画了一辈子,她晚期的许多作品都是对早年作品的修改版,但似乎也失去了三十年代鼎盛期将雕塑感、立体感与肉感完美结合的功力。她混迹于富人名流圈,男性女性都不排斥,从不给自己设限。“我生活在社会边缘,正常社会的规则不适用于边缘地区的人们。”(I live life in the margins of society, and the rules of normal society don’t apply to those who live on the fringe)。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熟睡的女人》LA DORMEUSE,c. 1930,木板油画,38 x 45.8cm。私人收藏。一些评论家认为,在俄国革命期间,他的丈夫被苏俄秘密警察组织契卡(cheka)抓走,她一个20岁不到的女人是如何将丈夫营救而出的?身为犹太人,她又是如何在“二战”反犹中生存下来的?她与许多贵族有着桃色联系,又在一战后的巴黎异性同性社交圈游刃有余。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安德罗墨达》Andromeda,1929,私人收藏。安德罗墨达在希腊神话中是东方公主,因为她的母亲向海仙女炫耀安德罗墨达的美貌,得罪了海神波塞冬。海神派海怪摧毁了安德罗墨达父亲的王国,她被拷在海边等待被海怪吞食以息神怒。一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又是美貌与才华并存的犹太女艺术家,必定一生就是传奇。但再离奇的桃色八卦,也远没有作品本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