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卫星——第一次数据传输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第162篇文章
东方红卫星发射之后,先后飞过我国西部和东部上空,地面的观测站要将数据传送到西安的测控中心,中心计算机综合各站数据计算出卫星轨道参数,数据传输系统成为地面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学院路40号邮电部邮电研究院
五十年代北京邮电学院西大门
1964 年,邮电部配合卫星工程的数据通信设备研制,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邮电学院、邮电508 厂联合研制多种速率的有线和无线调制解调器、自动均衡器和相应的前向纠错的差错控制器。
1965 年, 邮电部6401 工程成立第10 大队,在北京邮电学院研发有线600/1200 比特/秒数传机,北邮有线系蔡长年主任和无线系主任周炯磐两位教授领导了方案设计和审定,组织技术攻关。调制解调器采用四相差分调制技术,使用磁芯晶体管逻辑电路实现纠错编码,年底完成实验性样机。
北京邮电学院有线系主任蔡长年教授、无线系主任周炯磐教授
邮电部邮电研究院副院长梁建
1966 年5 月3 日,国防科委成立了卫星观测系统管理局筹备处,代号701 工程处。701 工程处给邮电部(后为国家电信总局)下达任务,要建立卫星地面测控数据传输网络, 要提供有线150、600/1200、4800 和无线150、600/1200 比特/ 秒数传机等测控设备。1968 年12 月邮电部军管会下达有关701 工程数据传输的文件。是年11 月,在北京邮电学院集中有线系教工和20多位应届毕业生、邮电部研究院、邮电部设计院、第一研究所、北京长途电信局和北京邮电器材(506)厂的技术人员,为701 工程研发数传机。
中国第一批数据通信使用的调制解调器(红框内)
百年电报实际上是低速的数据通信
六十年代,没有电缆、没有光缆,计算机数据只能通过明线传输
1967 年,完成无线150 速率数传机的研发;1968 年中完成科研性样机,7 月在京沪间进行8个月的短波信道实验测试;1969 年3月,在北京邮电器材二厂小批量生产。1968 年8 月,邮电研究院完成关键设备误码仪科研样机。
1968 年,在北京邮电器材厂,会战单位在新成立的11 车间完成了工程所需的全部数传机生产样机。701 工程处和试验基地通信部队,从系统功能、总体方案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密切配合, 排除干扰, 解决困难, 在“文革”的混乱中,按时完成任务。各个基地的官兵,熟练地掌握了数传机原理、操作和维修。
从档案找到邮电科研参与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701工程)的依据。
1968年4月2日,701数据传输设备工程组和试验基地(8120部队)人员在位于酒仙桥的北京邮电器材厂(506 厂)合影
1968至1969 年,有线、无线数传机先后安装在东风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长春、莱阳、福建沙县、海南、拉萨、喀什、库尔勒、怀化、宣化等卫星测控站和渭南、华县等移动测控站。
1970 年,卫星轨道测轨预报方案实施,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数学所、西北计算所、701 工程处和发射中心组成专门任务组,在各观测点获得的卫星轨道数据通过邮电部研制的数传机传送到中心站。4月24 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地面数据传输任务圆满完成。1978 年,三项数据设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0 年,数据设备研制队伍从酒仙桥的北京邮电器材厂搬迁到位于学院路的邮电科学研究院,承接“708 工程”等使用的数传机。1972 年11 月,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和邮电部半导体研究所成立,我国的数据传输和编码、数据交换和数据终端科研从此快速发展。20 世纪60 年代邮电通信体系获得全面进步。
1961 年,邮电部技术司司长李荫苍(前排右四)、副司长马焕越(前排右五)等在北京电报大楼北侧合影。
《数据通信》创刊号
《溯源中国计算机》三联书店2015年隆重出版,现网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