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真实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人总是有一堆标签的,所以我们需要名字。名字是文明时代永远不会落伍的产物,功能还挺多的,而且极致价值特别大,甚至宏观到能关系人类发展。当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在绑定身份和资本等基础生活范围外,这是一道归纳形象的公式。名字是以最简洁的方式在普及我们所有存在的不存在的要素,区别在于对应不同信息接受者,所对应的形象不是一回事。
这样的事实就造成一个现象,我们并不真实。如果缺乏人格魅力的话,再没保留联系方式,估计连名字都不具备可辨识性的。毕竟人际关系虽然到一定程度会退化,但个体终究会不断刷新交际圈具体名额,同时清理掉部分早已没有交集的记忆载体,最终保留经济版本的可联系范围。
以上是“我们并不真实”这个现象最边缘的一部分,在相对密切的认知方面,我们同样不真实。毕竟个体全部符合“忒修斯之船”定律的一种解释,即局部重组依旧对应整体。所有人都会随着大环境、经历、意外和现实的变化产生思想、习惯和趋势上的动态转型,最终虽然保持着跟过往相同属性的身份和形象,但本质上已经换套人生模式了。而在旁观者的视角内,可能还维持着原来的认知体系。
所以我们会变得不真实,有些改变即便庞大只要不推翻现实趋势就没被取代,于是会导致意识冲突,最终产生共同语言的势衰甚至消失。还有最重要的真相,我们永远不真实。如果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物,那就是动用全部的心理学和社科估计都无法完成该项壮举,所以人确实被趋势指引,但人是不可知的,包括自己都是局外人。毕竟个体输出的形象虽然复杂都不可能全部释放,还会随时都更新,而在生活惯用的版本数量有限。
结合互联网的话,个体的形象就会距离所谓的真实更遥远了。社交媒体动态是一回事,操作者基于造人设或者强调经历的目的进行官宣,也能造势。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强迫自己深造,刻意增加非自然选择习惯的行为,同样介于真实和不真实之间。如果对话者完全跟日常没有联系,比如上网逛论坛,那太多好事者就喜欢群魔乱舞了,简直就是换了套灵魂。这是人性的弱项,有种互联网版本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提倡暴力,阅读理解零分,太多心理变态。那样的群体,就更不真实了。
另外,我们自认为的形象和该形象被他人认知的结果,可能有巨大差别。不同人对相同事物的理解差别比较明显,就算无关意识形态也没办法统一思维,这反而是世界多样化的原因。一般来说,形象认知的差异化不影响我们的真实程度,除非利益相关,当事人就会牺牲个性去迎合外界的标准。太真实没有好处,而且未必跟随本能的反应才符合定义。
我们虽然并不真实,但不妨碍生活。因为“真实”只是概念,很难被绝对探索。如果讲究的话,最真实的定义甚至可以追溯到不可分割的夸克。没必要,我们认知大部分人,基本靠几个标签就够了。所以我们会误解别人,也会被别人误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