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聊苏轼
1
中秋节,祝大家节日快乐!
中秋是个团圆的节目,月圆,人全,中国人对这种意象的追求来自苏东坡。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在山东诸城为官,时逢中秋,想起与弟弟七年未见,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稼轩就是辛弃疾,已到南宋了,和苏轼隔了100年。所以,后人讲,自东坡之后词有豪放、婉约之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很豪放。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意思是这两个人有胸怀、有气度,别人模仿不来。
当然,二人确实有胸怀、有气度。
不过苏东坡把词的意境写大了,还真不光是因为他有胸襟,而是因为他五音不全。
我们知道词就是流行歌曲的词,并且这种流行歌曲还不是民间小调、乡野山歌,而是夜总会、卡拉OK的金曲,所以古代作词的人是按曲填词,曲就是词牌名。因为苏东坡五音不全,对音律把握不好,就不敢填词,所以他年轻时就没写过词。
我们知道苏轼后人给的最大名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指的是他们写的古代散文,而不是韵文的诗词歌赋。
虽然最早诗也是唱的,但诗是自我加调儿随便唱的。但到了词就不一样的,有了固定的词牌,你不能瞎唱,所以写的词就要求合音合律。而苏轼在这方面不行,不会唱歌,没有音乐细胞,所以,他就不填词。
但我们知道苏轼又是一个爱吃爱玩的人,勾栏瓦肆里没有女子唱你的歌,作为当代的大文人是很没面子的,常被人笑话。
苏轼虽然不识音律,可对于古文的韵律他还是懂的,因为写诗作赋都要押韵。他就把不同的词牌名按韵律扒下来,然后填词,结果一唱,果然不一样。
其实是不怎么符合原词牌的音律,只要符合原词牌的音律了,就是婉约的,就是靡靡之音。
正是因为他填的词不符合音律,才有了豪放感。再加上,他是用作诗的方法写词,古人讲诗言志,词言情,就一下子把词的意境写大了。日后被人接受,到了南宋,就有了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一点温情脉脉都没有了。
辛弃疾也写过不少中秋的词,一点都不温柔。其中一首是这样说的: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
我们通常把宋称之为弱宋,历史学界证明宋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民间最富足的朝代。现代人觉得宋代很弱是因为领土不统一,多个政权存在,而宋又为这几个政权纳贡,没面子。
但如果你从民生、百姓的角度想,或者是皇帝自身的利益讲,花钱能免灾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选择。前提是灭不了辽金西夏,每年交的保护费比战争的费用少得多得多。这是一笔经济账。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重视传统就代表社会的意识形态走向保守。你比如改革开放前,这些传统节目是不被重视的,因为那时要解放全人类。改革开放后,就越来越重视了,直接提出弘扬传统文化。这就是从激进走向了保守。但这几年不一样了,对传统节目重视的程度有所减弱,再次强调世界共同体。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也就是开放了,走出去了,人的意识形态却回归保守和传统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人离家了才思乡,走得越远觉得家越亲;人在家里被关得越狠,越想外面的世界,对家的传统越讨厌。
这个逻辑也反映在唐宋。我们一直说中国没有文艺复兴,这是因为儒家一直要回到三代。再加上中国没有神权可反,历朝历代都是法先王、尊祖训,也就是时时刻刻想的都是回归。
也就是一直不激进,这才有了所谓的世界上唯一的、文化一直没有中断过的传统古国。正是因为思想上的保守,才有了这个结果。
反映在唐宋时期的是回归古文运动。唐朝时就有新诗和古诗之分。我们中学课本上也有古诗二首或律诗二首的说法。律诗,也就是把押韵作为规则固定下来的诗是从唐朝开始的,这种诗就叫律诗,也叫新诗。相反,之前不太追求押韵的诗就叫古诗。
到了安史之乱之后,骈文大兴其道,也就是写个时政文章也追求押韵、对仗,讲究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说话也要一套一套的。韩愈、柳宗元则提出了“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学古文,习古道”的古文运动。意思是大家不要在玩花活儿上下那么多没用的功夫。
到了北宋之后,社会繁华,民间富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现在的一日三餐就是从北宋开始的,因为商业兴起,服务业发达,不宵禁了,临街为市,大家睡得晚了,两顿饭挺不过。这时的文坛,其实主要是官场官员之间出现了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称为西昆体。
对于这种现象,以大文豪欧阳修为代表的文人开始再次提出古文运动,因为欧阳修的地位特别高。为什么说他的地位高呢?
欧阳修文坛的地位不讲,他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副总参谋长)、参知政事(副总理),死后追封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史上皇上赐谥号“文忠”的一共有十个人,苏轼死后也得了这个谥号。
因为欧阳修的影响力,他的倡议带动了一批人。比如,他的同辈有苏洵,他的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加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就是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兴起的也是一场复古运动,回归纯朴,反对文体上的形式主义之风。
可以说这是典型的文艺复兴。可当时的宋朝面临着内部的更大压力是官僚体系的庞大,财政的紧张,也正是因为财政紧张在战争的选择上就比较谨慎,认可花少的钱买和平。
北宋仁宗时期启用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就是精简机构定编、定岗、定员。我们在九十代也搞过,谁都知道,当一个官僚体系形成之后,其间的利益就形成连带,最后是谁也简不了。范仲淹“庆历新政”一年零四个月后就宣告失败,范仲淹罢参知政事,去地方当了知州。
范仲淹搞的是人事改革,17年原本保守的王安石发动了只一场改革——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本身是经济改革、金融改革。为什么范仲淹、王安石能发动变法,因为皇帝想变法,但相对皇帝的革新而言,下面都是保守的儒家大臣,皇上说了根本不算。
这也是弱宋的一大特点,皇帝不强权,等于是社会精英和皇帝共管社会。
3
王安石变法这个话题太大,我们今天不说,只说一项,那就是王安石推行的高考改革。当下的高考改革也是一个大话题,年年说,年年改。但你会发现越改越糊涂。
北宋之前,采用的是诗赋取士,就是考做诗、做赋,这都是韵文,讲的是对仗、押韵。那么,这些诗人能当官治理国家吗?天天咿咿呀呀吟诗作对能干出什么正事呢?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王安石要改科举,从诗赋取士到考策论。策论就是考你治国理政的主张,写实用的议论文。
可以说,谁都认为这样正确,这样考出来的人才能做好官。
结果,苏轼反对,并直接上书皇上。他的意思是,没必要,科举本身不改,改考什么科目都是换汤不换药。
我们知道,自王安石变法之后,科举就不考写诗作赋了,改考策论。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科举改革没有废除,考策论最终演化为明清的八股取士,同样形式化了。正如苏东坡所言。
有意思的是,苏东坡在没有被罢之前,他以写实用言论时政文章为主,你比如他在京城做官时写的《稼说送张琥》,里面接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厚积薄发的出处。
苏东坡因为反对王安石的科举改革,被罢了官,后来又因为涉嫌写文章骂皇上的“乌台诗案”被流放黄州,后又流放海南。正是在他流放黄州之后进入了他的诗词创作高峰期,我们所熟悉的苏东坡的大部分诗词都是他流放之后做的。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唐朝要选择诗赋取士?
要知道唐初的科举考的是科目很多,也都是很实用的,你比如考算学、算理,为什么最后考进士以诗词歌赋为主呢?没道理啊?
其实最主要的是为了公平。
相对写应用文章和考那么多科目,写诗比较死板,唐韵也是固定的,对仗更是有固定规则的。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这等于是有固定的教材,有固定的答案,这比考写一篇时政评论的文章容易得多。因为对时政的评论就要有观点,而这些观点会代表不同的派别,谁对谁错完全不是靠是非判断,而是靠站队。但比诗词就不一样了,只是一个有规则的文字游戏,要公正得多。并且想在考题、评卷上做手脚也更不容易。
第二点,考诗词歌赋考的是一个人的情操,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即使是不做好事,也做不出来多大的坏事。但一个实用主义者就不行了,一旦做坏事,那也非常实用。
这就是苏轼后来提出的艺术即修行。也就是一个人有了一定的艺术修养,也等于是自己有了修行,这个人的品质才能有往好里发展的方向。
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也是这个方向,艺术本身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人品质的影响。
因为我们建国后推崇革命者、改革者,苏东坡和司马光在这方面是反面的典型,但没人能否定这两个保守派在文艺和史学方面的成就。
史实也证明,相对保守的作法比激进犯的错误要少,特别是重要大的错误都是因为激进。
苏东坡艺术即修行的理论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之深,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我们以后有空再聊。
祝大家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