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养生秘话|花好月圆,共团圆!
月到中秋,你会想起什么呢?
千里之外的明月,是思念之中的团圆,还是其他?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中秋,这个中国传统佳节,在绵延千年的传承里,早已融合了时令、饮食、医药、民俗文化等多种元素,成为蕴含“中国味”的符号与象征。
《素问》中曾经记载:“中秋,水天一色之时也。”根据中医理论,肺主天气,肾主水;水天一色,即肾水应上交于肺,肺金宜降而生水;肺、肾本为一气。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若水天之气不相交,则容易发生虚喘等疾病。
中秋处于湿与燥交替转化之时,人体即易受湿邪,又易受燥邪。而燥易伤肺,湿伤脾胃,所以此时,人们患病多为肺燥胃湿。
中医古籍上记载,中秋之时是我们养生的一个重要时期。《类修要诀》就有歌诀记载“不得中秋真种子,去年徒费万年心。得之守之宜秘隐,不秘不隐遭天嗔。”所以,在中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抛开俗事,调整呼吸,使心清静。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的身体是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进入秋季以后,人的精气慢慢收敛、闭藏,如果在夏季过度消耗又未能及时补足,人就容易出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秋乏”。
此时最好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做到起居有时,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
中秋时节,气候适宜,正是人们参加户外运动的大好时机。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排解烦恼,然而秋天的运动不能让其气散,所以,运动不能过急,也不能剧烈,量也不能过大,最好是微量出汗为妙。人们可以选择登山、慢跑、骑车、散步等运动方式。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但是需要记住的是,运动量不要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华佗告诫:“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燥是秋季的主气,而秋燥又是外感六邪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各种秋燥症状。
肺主秋季,入秋后气温由热转凉,早晚寒气渐盛,越冷越干燥。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不耐寒热,且肺喜润而恶燥”,最易受秋燥所伤。
因此秋季最易伤肺,也是最需要养肺的时节。其次还需要补充津液,津液濡养不好,更容易出现身体上的问题。平日可以多喝大米汤补充津液,还可以加点梨煮熟润肺,但切记梨不可多食,寒性极易伤脾胃。
中秋节前后气候稍凉,空气中普遍缺乏水气,在饮食上,应少食辣椒、葱、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同时应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体弱的老人还可以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螃蟹和月饼是中秋经典美食,但食用不当却会损害健康。糖尿病人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月饼,月饼含糖量极高,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损害较大,儿童脾胃比较脆弱,食用月饼过量或造成食欲不振甚至不能进食。成年人过量食用月饼也会对肠胃造成较大负担。
大闸蟹味道鲜美,肉质细腻,营养丰富,但在享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六忌:忌吃生蟹、忌吃死蟹、忌吃久存熟蟹、忌吃太多、忌喝茶水、忌吃柿子。蟹肉性寒,如果不小心吃多了腹泻,可以煮一点生姜水喝,温里散寒。
如果月饼不小心吃多了,可以煮一杯消食茶:
原料:山楂6克、陈皮3克、炒麦芽6克
做法:将山楂、陈皮、炒麦芽放入适量的水中,大火烧开小火煮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山楂可以帮助消化月饼的油腻,炒麦芽可以消化月饼里的面食,月饼吃多容易助湿壅滞,陈皮可以理气化湿。传统的五仁月饼里,加入了红绿丝,很多就是用橘子皮、萝卜丝作为原料,帮助月饼更好消化。
道生中医提醒您,此时节较易发生的几种病症:
一要预防感冒或肺部感染,因此段时节早晚和白天温度差较大,较易出现感冒、咳嗽,且多缠绵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