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最爱的并非林黛玉,而是这个骄傲的女孩

晴雯的粉丝一定比鸳鸯多。尤其现代的解读,把她更多的理解为具有现代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勇于反抗封建思想,奴隶压迫的女性代表。喜欢她心直口快,率性而为,勇补雀金裘,反抗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怒摔箱子,撕扇子,讽袭人,撵坠儿,满身都是刺儿。都让我们觉得痛快。到最后晴雯惨死,谁不为这个傻丫头悲惨的一生掬一把同情泪。但这些,都是我们旁观者用现代的思维来观察分析晴雯,而身在局中的她,这些行为不但不智,甚至还渐渐害死了她。对。晴雯的死,她自己要负绝对责任。现在越来越有一种声音,说晴雯的不好,对小丫头相煎何太急。但如果有耐心看下去本文,从另外一个视角审理晴雯,你会发现晴雯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她只是个真心对人就觉得别人也真心对自己的天真的傻丫头!

袭人和晴雯都是在怡红院伺候贾宝玉的丫鬟,都身处贾府四大丫鬟之一,是《红楼梦》一书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在怡红院的地位上,刚开始的时候显然是袭人的地位比晴雯要重要一些,袭人和贾宝玉的之间更为亲密。但袭人因为有事回家一阵子返回贾府之后,她的地位明显没有晴雯高,贾宝玉在这个时候更依赖晴雯,且晴雯不拘泥于封建礼法,跟贾宝玉一心喜欢的林黛玉很相似。

袭人很小的年纪就被卖在了贾府,而晴雯十岁以后才来到贾府。她不像袭人那样,都是从小长大的朋友,像鸳鸯、平儿、紫鹃、金钏等等都是发小。即便晴雯很要强,可实际上各房主子的大丫鬟跟袭人的关系都非常亲密,对待晴雯只是面子上的关系,很一般。

袭人是王夫人的人,一旦得罪袭人,少不了要在王夫人面前煽风点火,造谣诽谤。晴雯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造成的,若不是性格太直太鲁莽,也不会得罪这么多人,更不会被“仇家”这样报复。

袭人面子大,薛宝钗喜欢,林黛玉敬重,平儿、鸳鸯相知,又是贾母的人,王夫人的心腹。可谓八面玲珑,十方欢喜。晴雯和袭人完全不在一个地位上,即便晴雯日后也成为宝玉的姨娘,也远远不如袭人,或者会变成翻版的赵姨娘。

虽然只是个丫头,但却生的不俗,因为这份不俗和桀骜不驯的性格,让她并没有因为她的美而享受到不同的待遇。相反,因为晴雯比别的丫头生的好,再加上嘴伶俐些,平时得罪人不少,还有她的性格和形象不符合领导的审美观,所以领导王夫人对她印象不好。再加上那次抄捡大观园之前,她得罪了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王善保家的又在王夫人面前说了她一堆的坏话,自然原本就对晴雯印象不好的王夫人,对她更是不满。

于是,王夫人让人喊来了晴雯,并当晴雯的面,说她整天打扮的跟个病西施一样,勾引宝玉。其实,晴雯虽然伶俐些,又轻狂一些,但说勾引宝玉,王夫人确实是冤枉她了,所以被人当面侮辱的晴雯,面对王夫人的无端指责,没有选择忍让,而是针锋相对的辩解。在王夫人看来,晴雯的话,处处就是雷区,所以顶撞了上司王夫人,可以想象晴雯的结局,她先是被王夫人羞辱,然后就是撵出园子,永远不许再入园子,更不可以再接近宝玉。这还不算是最惨的,因为晴雯没有亲人,一个远方的表兄和她的媳妇,不但不关心她,还虐待她,再加上自己所受的羞辱,晴雯在生病期间,病情加重而死。晴雯死后,宝玉虽然为她写了感人的祭文,但到底晴雯还是惨死了,这样的结局不值得庆幸,更不值得原谅。有人说晴雯虽然遇到了一个不好的上司王夫人,但她还遇见了一个好上司宝玉。

晴雯的死,可谓红楼梦中一大冤案,直至今日仍是众人争议的话题,争议的内容有袭人告密说,以及爱袭者之自取灭亡说。我们读这一段故事,难免为晴雯抱不平。事情始发于三十一回,睛雯因袭人挨了一脚,兔伤狐悲,为袭人抱不平,向宝玉耍性子,不料与袭人起了口角,讥讽袭人:“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晴雯连宝玉袭人的秘事也说了出来。此时袭人下了狠心,要除掉晴雯。然后晴雯一并连宝玉也得罪了,宝玉气不过便要撵她。这里晴雯就犯了一个大错,不该点出来的,心里知道就好,袭人和宝玉的微妙关系不容她质问。在七十七回里俏晴雯撵出大观园,别说宝玉无情,宝玉终究去看了晴雯,又做了诔文。宝玉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晴雯一出园子,便躺在床上了。所幸宝玉及时来看望,一见宝玉便后悔了好些,又说:“竟担了虚名,我可也是无可为何了!”换了袄儿,送了指甲,又哭道:“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像还在怡红院一样了!”导致晴雯被撵的直接原因,是傻丫头误拾绣春囊,王夫人在王善保家的挑唆下检抄大观园。如果没有发生检抄大观园事件,王夫人也许就不会采取极端的手段,那么晴雯或许就可以拖延一段时日。晴雯的死,贾宝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王夫人之所以驱逐晴雯,是因为她认为“好好的宝玉”“被这蹄子勾引坏了”。封建贵公子出身的宝玉,不喜读书,不懂人情世故,无疑是一个反叛形象。手忙脚乱的王夫人,只能从客观上寻找原因,将责任归咎于宝玉所钟爱的丫鬟们身上。贾母喜欢晴雯伶俐,“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而将她放在了宝玉房里,王夫人既不能违背贾母的意愿,又无法对身为小姐的黛玉进行直接的打击。于是,作为黛玉影子的晴雯,就很自然的成为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如果晴雯不是宝玉的丫鬟,或许还能好点,或许晴雯就不会死,或许悲剧不会太惨烈。心比天高的晴雯,薄命司的女儿泪,令人嗟嘘。宝玉在其中也是有责任的,写下祭文忏悔,也终究是人去人空。晴雯是骄傲的,但晴雯也是有骄傲的权限的,晴雯和袭人都原是贾母身边的人想,想那玲珑通透的贾母手底下调教出来的人,那肯定个个是精品,但论自身父母所生的精神面貌则各有所长。在容貌上,袭人是没有可选项的,就因为她的对手是晴雯,贾母评晴雯说,我看她甚好,言谈针线,其他丫头们都不及她,将来想着给宝玉使唤的。而撵她出去的王夫人也给晴雯一个比较肯定的评价:她色色比人强,只是不沉重。不管是贾母,还是王夫人,都给了晴雯一个比较高的评价,而相比袭人,晴雯是有骄傲的资本。在同为贾宝玉的一等丫鬟中,晴雯自许不输袭人,或者,对于早早献身贾宝玉的袭人,晴雯表示很不屑,更多是不齿。不齿袭人的献身,是因为晴雯心里有杆秤,她是希望自己是正经的明公正道的成为贾宝玉的人,在贾母把她给了贾宝玉后,这杆秤一直在她心里衡量着。纵使她明白贾宝玉对她的宠爱更甚于其他丫鬟时,她也没有主动献身,她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名正言顺的时机,晴雯会骄傲的告诉自己,我是在合适的时机把自己奉献出去了,我有了名正言顺的信仰。模样标志,口齿伶俐的晴雯,致死都没有完成她的信仰,骄傲的晴雯最终含恨而死,魂归大地。没有等把贾宝玉变成自己的信仰,晴雯把自己活成了自己的信仰,没名没分的献身我不要,不公不正的奉献我也不稀罕。晴雯的死终究不是一场意外,就好比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人,总是在骄傲中毁掉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