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梁 | 那一锅翠绿,解了千古乡愁

文化建设“一乡一品”之一市篇

编 者 按

宁海自置县以来已有1700余年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2017年开始,在县委宣传部的引领下,各地深挖历史人文资源,大力推进文化“一乡一品”建设,书写新的文化传奇。“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组织精干力量赴各乡镇(街道)采风,陆续推出各地“一乡一品”好故事。

先比较一下三门湾畔的石浦镇吃糅习俗

在我们老家,有一种美食叫“糅”,是用米粉加各种料理做成糊状的羹。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敞开大门,无论亲疏,大家都可到各自家里一起分享这一传统美食。

家东岙地处宁波台州交界,属宁波管辖,但离台州更近些,民风民俗也大多沿续那边的。东岙糅就是临海三门一带的习俗,但又有所不同。三门那边的羹都以番薯粉为主料,味甜,也有一些地方用苞谷粉,而我们老家是用米粉做的,以咸羹为主。

因咸甜口味不同,原料和做法也有很大区别,甜羹用料简单,一般只放蜜枣、荸荠、花生、红糖,倒入番薯粉后一搅拌,就算成了,样子有点象果冻甜品。咸羹就复杂多了,精肉、鱼鲞、香干、虾仁、蛎肉、花生,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它要加入一种特殊的菜——剥芥菜,叶大色绿、略带苦味,剥而食之,是不可或缺的,有它才有那一锅诱人的翠绿,吃在嘴里,记在心里。

做的过程很有讲究,所有用料都必须切得非常细,哪个先放,哪个后放,什么时候放,放多放少,火候如何,都不能有闪失。吃法也有讲究,不用任何工具,双手捧碗,嘴顺着碗沿转着吸,这是因为如果用汤匙、筷子一搅拌,很容易变成相互分离的水汤,吃起来就没味了。

每到正月十四(浙东一带传统的元宵节),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户大开;屋里媳妇小姑们切菜烧火,噼噼啪啪地忙着做准备,以迎接客人的到来。我们这帮小孩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洋铁罐,小铁瓢叮叮当当地一路敲着,开始向各家进发。

路线也是早已计划好的,一般家境不好的会准备的早一些,迟了怕没人光顾失面子,我们就先去这些人家,象征性地尝几口,算作预习;那些比较富裕的知道“羹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细细地准备,要以味美取胜,我们就留到下一步;不过计划的重点还是那几个新婚人家,他们是把糅当作大事来做的,不但早早筹划,还要咸、甜两种做齐,用料当然也更讲究,最关键的主厨必须是新娘子,这是新娘子居家过日子水平的衡量标准和公开展示。

有好东西吃,又有新娘子看,那自然是热点所在了。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我们会分工合作,几个重点处预先派人去守着,定好联络方法,差不多时一声招呼,大家便一拥而入。往往是各路好汉奋勇争先,碗、勺、锅、盆叮当乱响,分到的互相比着谁吃出的料理多,吃到一种就大声说出,说的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没有分到的只好等下一锅,主人家会一直煮下去,直到有剩余,讨一个年年有余的吉利。

已深,月正圆,还有我们的肚子也吃得滚圆。街头巷尾伙伴们交流着信息,对各家各户的优劣得失品评一番。有大伙都说好,我还未到过的,就赶忙查漏补缺;实在吃不下了就往家里搬,留待明天再见分晓;直到心满意足,才像企鹅一样摇摆着回家。

回到家,父母拿出准备好的新鲜樟树枝点着,一边转动燃烧,一边念念有词,有“十四夜,燀址界,腌糟垃什燀出去,铜钱银子燀进来……”,还有“燀燀樟树叶,铜钱银子叠加叠,燀燀樟树梗,铜钱银子根加根……”等等,和树叶烧出的噼啪声响成一片,称“燀址界”,类似于现在的鞭炮焰火,借此讨一个吉利,也宣告这年的结束。元宵是乡村的时间界点,过了元宵,读书的读书,外出务工的务工,等待着下一年元宵节的到来。

不知道这种习俗源于何时,又如何形成。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当年戚家军在抗击倭寇时军粮供给困难,只好把杂七杂八凡是能吃的都合在一起,煮成汤食充饥,百姓为其精神感动,群起仿效并敞开大门,热情欢迎他们的光临。

习俗的形成和民族的精神有关,也与生活的艰难有关,说到底,米糊羹毕竟是一种汤食,不管放多少料理,也用不了多少钱。当初也肯定比较简单,家家户户备一点,供村人和来客共享,无非是图一个节日的热闹,表达一种善意的友好。

不过这个习俗对于当时生活依旧艰难的我来说,就显得不同寻常了,试想以南瓜、番薯为主食的岁月里,它不但美味而且还可以放开肚子吃,挨家挨户吃,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因此直至离开家乡几十年,那份鲜美、那种痛快还是难以忘怀,比后来吃过的所有山珍海味都有味道。

宵做糅的习俗仍在家乡延续着,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用料越加精细丰富。一锅糅没放三五百元的食材,好客的主人们便担心不够鲜美。

近几年,媒体对一市的这一传统习俗宣传很多,作为传统民俗特色的小吃,它名声在外。每到节日,人流密集、交通拥堵,我反而很少回家品尝去了。有时仍在家乡的二姐也会带点过来,虽然是特意为我精心制作,但由于环境、心境的改变,已吃不出原先那种感觉了。现在的孩子们都没有我们儿时那样挨家挨户讨糅吃的经历,只觉得很稀奇,搞不清这到底是饭还是菜,当然就体会不出我们儿时的那种味道了。

儿子在城里长大,小时候不会吃糅,我手把手耐心地教他正确的吃法,现在轮到教孙女了。不管走到哪里,让他们都记得家乡这一锅翠绿,温暖着无数人,牵挂着无数人。

编后语

近年来,一市糅、东岙糅等名声在外,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品尝,这对推介宁海的传统文化习俗,增加宁海的美誉度无疑是有帮助的,当地政府在安保等方面做得也很好。但是人流的密集增加,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一些困扰,比方说百姓开支增大(据说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比方说安全隐患等。吃糅这种风俗宁海不单一市有,整个桑洲水港都有(象山石浦亦有),政府部门在推介这一民俗风情的时候可有意识引导游客分散;游客集中的地方是否与旅游部门结合适当考虑收费。我们在这里也呼吁游客到当地农户家品尝糅的时候,像自己走亲戚一样带点点拜岁包等,守礼仪规矩,让农户感到亲情温暖,把我们宁海这一特色风俗文化发扬光大。

□撰稿:陈方梁

□供照:乡土宁海工作室

□制作:天明小子

□审核:南方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宁波东胜”对“乡土宁海”微信平台的支持。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

(0)

相关推荐

  • 新娘子我带走了,你们继续!

    恭喜这位朋友开启了吹风机的隐藏属性 铲屎的,给我开稳当点! 登录就送圣诞时装 从娃娃开始就是人生赢家 竟然胖成这样,百兽之王的威严呢? 有一对夫妇创造了一种香烟叫玉希 前卫的遛狗方式. 千山万水也挡不 ...

  • 你别不信,白切鸡好吃到曾救过我的命

    来,今天小哥给你们补补松茸的课! 我对松茸的初印象还不是<舌尖>里被烤出漂亮纹路的蘑菇片,而是来源于<樱桃小丸子>.爷爷面对着两颗松茸老泪纵横:" 幸好我活到了今天呜 ...

  • 陈方梁 | 老灶头

    老灶头 作者:陈方梁 家乡于我们这一代不仅是精神的家园,也是偶尔回归的落脚之所,但整修过几次的老屋依旧抵不住时光的侵蚀,已难以承载不断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家人聚集.几个兄弟商量后,在老屋后面原来养猪. ...

  • “三保"诽新娘子

    “三保"诽新娘子

  • 章麒 | 师者有心,采撷智慧——读陈方梁教育随笔《在路上》有感

    师者有心,采撷智慧 --读陈方梁教育随笔<在路上>有感 作者 章麒 陈方梁老师作为浙江省优秀班主任.高中特级教师的宁海籍著名教师,著作颇丰.他是少数几位一直扎根宁海教育界的特级教师,在宁海 ...

  • 陈方梁 | 想做一只猫

    想做一只猫 作者:陈方梁 想做一只猫,在做了许多年人之后. 曾经很为做人自豪.在力大无穷的水牛被小小的我牵着走的时候,在手捧书本为动人的故事废寝忘食的时候--因此一直相信那段传说:上帝造了人类及万物之 ...

  • 陈方梁 | 高中生活二三事

    高中生活二三事 作者:陈方梁 作者高中毕业照 1974年初秋,一所区属高中在所辖的5个乡,招了两个班的高一新生,我是其中(2)班的一员. 一.特殊的开学典礼 报到的日子天已渐凉,但我们的心是热切的.这 ...

  • 陈方梁 | 我的二弟

    我的二弟 作者:陈方梁 二弟的墓 一 我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记得那天是小年夜,你29岁. 29岁就走完了一辈子,我们都没有准备.所以当我赶到医院,看到你已经没有呼吸的身体,我忘了悲伤.我不相信一小 ...

  • 陈方梁 | 我为西夏来

    我为西夏来 作者:陈方梁 病后三年第一次远行,宁夏--是此行的目的地.不因塞上江南的绿荫,不因贺兰山脉的雄峻,也不因大漠千里的孤烟-- 我为西夏来! 一 知道西夏,是因为我喜欢大宋.大宋的政体宽和,经 ...

  • 陈方梁|过冬

    征集民国那些事儿 "乡土宁海"向社会各界征集有关宁海民国时期的文章和相关图片,要求: 1.民国时期宁海的趣闻轶事: 2.只记录不评论,新旧文章均可,文章内容字数不限: 3.到时候结 ...

  • 乡土情怀 |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陈方梁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陈方梁 不管是忙碌还是偷闲,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还记得初上讲台时的紧张慌乱,转眼间已是二十几年从教岁月.一直在一所学校呆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周而复始中变得熟悉.人们都说熟悉的地方没 ...

  • 一张名方打天下,化痰祛湿,解油腻,专治:疑难杂症

    中医有句老话叫做"百病生于痰",还有一句话叫做"万病皆因痰而生",这两句话都表明痰湿是百病的根源.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怪病皆由痰作怪".这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