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贷款中的个人房贷竟达90%

央行18日公布的《2016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5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实体经济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8%,同比高0.6个百分点。

近年来,有关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一直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呼声也一直很高。对此,管理层在制定和出台释放货币、增加流动性等方面的政策时,也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制度设计和安排方面做了充分考虑,如定向降准、对农村商业银行给予重点倾斜等。应当说,在决策层面,支持实体经济的态度是非常明朗的,认识也是一致的,必要的措施也是有的。但是,进入操作层面,很多政策就走形了,资金并没有按照决策层的要求“不忘初心”,没有如愿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而是继续按照银行自身的需要,进入到非实体经济领域。不仅如此,还在变相引导着社会资本“脱实向虚”。

客观地讲,我们并不怀疑央行对外发布数据的真实性,67.8%也确实可能是实体经济贷款余额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比重。前提是,实体经济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正如前些年的价格水平一样,不把房价纳入到居民消费品价格范畴之内,所发布的价格指数,就很难与价格的真实水平相吻合,尤其无法与居民的切身感受相一致。同样的,不把实体经济的范围确定好,不告诉外界实体经济到底包括哪些领域、哪些行业、哪些部门,单纯公布67.8%这样一个数据,其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会被认为是“做”出来的。

事实也是如此,以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例,按照企业分类,目前,很多地方的平台公司,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也为了能够继续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支持,纷纷换了马甲,将平台公司名称改为产业集团公司。如此一来,原本应当纳入政府债务范围的平台公司贷款,也就变成了企业贷款,再加上“产业”二字,也就摇身一变成为实体企业了,放给其的贷款,也就可以纳入到实体经济贷款范畴。实质上,这些公司所从事的仍然是平台公司的工作,贷款的去向,也主要是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那么,所谓的实体经济贷款,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到底有多大,值得管理层好好关注。要知道,在稳定经济增长急需实体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再让“数据”有水分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是不利于中央进行宏观决策的。

不仅如此,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银行为了减少眼前的信贷风险,或者说防止风险的即刻爆发,也有可能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继续给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投放贷款。这部分增加的贷款,数量如果较大,也会影响到实体经济贷款的“含金量”,出现只有规模扩张、没有结构的改善的现象,贷款数量越多,风险也越大。

事实上,从近几个月以来的情况看,新增贷款主要是靠个人房贷支撑起来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了4.72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达到了4.2万亿元,约占前三季度全部新增贷款的4成多。这里面,90%是个人房贷。再加上楼市火爆,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高涨,“地王”更是创了历史纪录,开发商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支持,也是推动贷款增速加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6月份,沪深两市137家上市房企负债合计超过了4.33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24%,房企的平均负债率则达到了77%。这其中,又是银行贷款唱主角。再加上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贷款、政府贷款,实际流到实体经济的贷款还有多少,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实体经济贷款余额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比重是如何提高的呢?提高的基础在哪呢?

不仅如此,在新增的实体经济贷款中,中小微企业、农户获得的贷款规模和比重又是多大呢?尤其是融资成本,有没有实质性地降下来,综合融资成本还有多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灾难。

所以,有关方面在公布相关数据时,能否象财政部门公布预决算一样,也公开细节,让外界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实体经济到底有没有得到银行的支持,支持的力度有多大,融资成本有多高,有没有损害到实体企业的利益等。只有这样,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才会更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