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拍得越来越好看,这帮香港北上导演功不可没
“当主旋律电影有了港味。”
1997-2017,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回顾港片史,70年代强势崛起,80年代黄金岁月,90年代由盛转衰。
走过时代拐点的这二十年间,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经历盗版潮、金融风暴、好莱坞入侵、政权变动等处境,票房一蹶不振,人才流失殆尽,随着大环境几经沉浮。
2003年,陆港两地签订《内陆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即CEPA),香港电影自此转入合拍片时代,大量港导顺势北上,融入大华语电影的版图。
市场、删减、本土、内陆,喜忧参半的新环境中,机遇与危机同时并存。
二十年来,务实的香港影人,拿出各自的应对之道,探索出迥异的创作之路。
王晶刘镇伟们,在一次次炒冷饭的骂声里消耗着自己的名声;陈可辛尔冬升们,全面融入后开始拍起内陆题材的戏;彭浩翔陈嘉上们,凭借一个爆款系列在新市场站稳脚跟;杜琪峰王家卫们,靠着自己的创作班底,续写着个人的风格传奇。
王家卫、王晶、尔冬升的合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股港导北上的潮流中,小十君发现了一批“神奇”的作品。
它们虽然看上去都是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浓厚的“主旋律”电影,但操刀的又都是最会玩商业娱乐片,最不讲宣传教化功能的香港导演。
从陈可辛的《十月围城》,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到许鞍华的新片《明月几时有》,再到刘伟强将要上映的《建军大业》,这种创作趋势近年来愈发明显。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主旋律”与“香港导演”,到底是怎么联姻的呢?当主旋律电影焕发新港味,又会有怎样的特别之处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小十君先来说说“主旋律”这边。
所谓的主旋律电影,一类是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片,譬如《开国大典》;一类是贴近群众生活,弘扬主流价值,体现人性光辉的片子,譬如《焦裕禄》。
将它的主题扩展开来,用邓小平的话来说,“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
自从这个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问世后,主旋律电影一直是大陆出产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随着电影开始市场化,它的内涵一直在改变。
“主旋律电影传递了基本的主流的价值观,原来大家把主旋律电影理解成歌颂性电影,其实这是比较片面性的思维。一个人可以为信仰牺牲,这就是主流价值观......以前主旋律电影跟观众之间有一道‘墙’,所以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把这个墙拆掉。”
说这话的人叫黄建新,第五代著名导演,早年间曾经拍过一些风格凌厉的电影(详见文末的第一条推荐),现在主要忙着给人做监制,对主旋律电影进行改造。
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扭转他们心中的刻板印象,作为《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导演的他,依靠强大的资源背景,请了一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明星,创造了一种“数星星”的新型主旋律电影。
《建党伟业》群星剧照▼
为了让主旋律电影叫好又叫座,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他用商业化手段对电影进行包装,尽量减少说教与宣传戏份,而是想要用故事本身打动人。
“电影犹如一个梦,让观众陷入幻觉之中,”他说,“如果我们用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故事、最好的演员,拍摄一部最好的电影,再输入价值观,观众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
《建国大业》“延安窑洞庆功”场景▼
可惜的是,这种尝试在经历了两部献礼片,以及《辛亥革命》这样低口碑的同类型电影后,逐渐陷入了一种疲态。
如何将主旋律的商业化改造进行下去?瓶颈之中的黄建新,将眼光投向香港导演。
再说说香港导演这边。受制于水土不服的文化环境,前途不明的政策风险,起初北上的港导,对于怎么在内陆拍片,拍什么题材的电影会受欢迎,一直摸不到头绪。
因此,选择内陆本土的业界力量进行合作,就成为了他们最为明智与保险的选择。第一个率先在内陆开了工作室的陈可辛,走的正是这么一条路。
2009年2月,黄建新找到陈可辛,以及负责发行的博纳影业,共同成立了“人人电影”,拍摄了开山之作《十月围城》,从此拉开香港导演执导主旋律电影的先河。
《十月围城》,一个各界义士保卫孙中山的革命故事。
回头看来,这部紧接着《建国大业》上映的港味“主旋律”,虽然遭遇了片场事故、票房扑街等厄运,老江湖陈可辛也没有亲自执导,只是挂了个监制的名。但从长远来看,它还是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北上港导们,开拓了一条出路。
“有人说《十月围城》是一部主旋律作品,对于这种说法我并不反对,但是在我看来,这个主旋律也是‘民营的主旋律’,而非‘国营的主旋律’。”陈可辛如是说。
顺着陈可辛“民营主旋律”的思路,博纳影业找来了另一位大导徐克,将红色样板戏搬上银幕,拍出了一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智取威虎山》,成为了北上港导开拍主旋律电影的行业里程碑。
从此,各种主旋律项目纷纷向香港导演抛出橄榄枝。无论是彭顺拍朝鲜战争的《我的战争》,麦兆辉拍缉毒警察的《非凡任务》,还是吴宇森拍家国乱世的《太平轮》,许鞍华拍抗日游击队的《明月几时有》,都是“又红又专”的题材。
其中,博纳影业出品,林超贤执导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以11.8亿元的超高票房一举成为业界黑马。这种亮眼的市场表现,不但引出了它的姊妹篇,讲述也门撤侨的《红海行动》,还催生了博纳参与的刘伟强的《建军大业》。
对于北上的港导来说,将自己的能力放在主旋律电影,目前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湄公河行动》▼
比起以前那些传统的主旋律电影,香港导演拍的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香港导演为主旋律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娱乐性。“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香港电影,用类型化元素搭建了一个娱乐世界,消解了主旋律的许多严肃成分。
《智取威武山》中,为了做出一个逼真的老虎,花了一年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特效团队;为了搞一个大新闻,在结尾扒飞机,秀爆炸,刺激年轻观众的视听感官。技术狂魔徐克,突出了原作正邪对抗的部分,用武侠片方式,重新演绎红色经典。
《湄公河行动》中,除了领导讲话时很伟光正,战场上的双雄主角自拍、嘟嘴、比剪刀手,身为警务人员还一言不合就爆粗,一点儿也没个正型。导演林超贤用这种反英雄的人物形象,配合行云流水的警匪片套路,悄然完成主旋律的宣传任务。
其次,香港导演为主旋律电影带来了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个人表达。
虽说主旋律电影的重要任务就是宣扬主流意识形态,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在看完后接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但到香港导演这里,还是能看到一些个性化的东西。
譬如,最近上映的《明月几时有》里,许鞍华一反抗日主旋律的俗套,在表现我方游击队员的作战英勇之余,还关注了乱世中被卷入革命的一对母女,用许多生活化的闲笔去描写这种小人物,保持着她作为导演的一贯趣味。
又譬如,即将上映的《建军大业》,虽然是一部目标明确的献礼大片,但你还是可以从对白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刘伟强作为《古惑仔》系列导演的江湖气息。
加入“港味”的主旋律电影,能否焕发它的第二春?找到出路的港导们,能否拍出行业标杆的好电影?
曾经的南下,孕育了港片的奇迹;如今的北上,是否能重拾华语电影的骄傲呢?
互动话题
你最喜欢哪位北上香港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