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全纪录:比电影要精彩很多
壹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东线部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彻底逐出了朝鲜东北部,同时也标志着麦克阿瑟“圣诞节攻势”的彻底破产,毛泽东对此次战役的评价是“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对这场战役的评价也十分的高,《时代》周刊杂志称“长津湖作战”是“美军历史上无可比拟的……是坚韧和勇气的史诗……”。
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将这一场战役视为其骄傲的资本,把战役中陆战一师的突围行动称之为“奇迹”,并且在战役结束后颁发了17枚荣誉勋章和50枚海军十字勋章,为美国陆战一师历史上之最。
美国西点军校甚至将这场战役作为经典写进了教科书。
因为交战双方在战后对这场战役都大加褒扬,加之公开的文献资料颇少,因而一些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
随着电影《长津湖》的上映,加之国内关于描述长津湖战役的档案资料被逐步公开,健在的志愿军老兵也开始了口述,部分媒体开始相继去挖掘和报导,这才有了当今网络上、媒体上对于长津湖战役的议论。
长津湖战役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美在朝鲜东北部地区的战略态势,而且从一定程度使得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宣告破产。
不过,由于长津湖战役的惨烈程度超乎异常,在那个年代很少被人提及,而且在各大教科书上提到的第二次战役也仅仅是对西线部分做了详细描述,而东线部分的长津湖战役只是一笔带过,很少有人深入了解,以至于这样一场重要战役几乎鲜为人知。
现参考资料和史料,对长津湖战役进行详细描述。细看之下,比电影情节要激烈得多。
贰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我军第9兵团与美陆战1师之间。
一志愿军方面,我第9兵团在1950年11月7、12、19日,其下属20军、27军、26军分别渡过鸭绿江隐蔽开进朝鲜,在东线长津湖地区秘密完成了战役集结,并在柳谭里、下碣隅里对美陆战1师分割包围。
事后此点让西方军事观察家惊叹不已,纷纷惊呼:“这是战争史的奇迹。”
事实上这个奇迹的完成,一方面是第9兵团高超的伪装,隐蔽的开进;另一方面完全是因为美陆战1师自身的消极怠工、违抗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命令(陆战1师隶属于第10军),不肯快速突进,导致自己落入志愿军的包围圈。
本来按照双方的速度,第9兵团绝对不可能先敌赶到,如果美陆战1师先赶到,志愿军将被迫改变战场,就很难秘密地完成对其分割包围了。
柳谭里和下碣隅里一线是彭德怀选定的预设战场。这一带通往美军的目的地江界只有一条公路,而美陆战1师的指挥所设在下碣隅里,后方在真兴里和古土里。
这样一来前出的部队就像一根触角远远伸在前面。而保障右翼的美第31团战斗群在长津湖东侧的新兴里一带,有一条公路与下碣隅里相接,但与美陆战1师前出部队第5、7团战斗群被长津湖隔开,在地形上被天然地分割。
当美军进至此处,志愿军将占据极大的地形优势,这就是彭德怀在此设战场的原因所在。
11月27日,美军情况如下:新兴里,美国陆军第7步兵师第31团战斗群;柳潭里,主要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陆战1师第5团、7团战斗群;德洞山口,陆战7团2营F连和陆战7团1营C连;下碣隅里,主要是陆战1团和7团各一个营,陆战1师前指及师直属部队;古土里,主要是陆战1团团部及2营以及英军第41特遣队;真兴里,主要是陆战1团1营。
美军总兵力约为18000人。此外,陆战1师还能得到配属给它的第1航空联队的密切支援,并由第1航空联队派出老资格的飞行军官作为前进航空火力控制人员随同地面部队行动,召唤及引导空中支援。
志愿军方面的情况如下:20军89师267团在柳潭里西北,27军79师在柳潭里北,20军59师在死鹰岭一带,美陆战一师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联系已被割断。
20军60师占领了富盛里、小民泰里一线,切断了位于下碣隅里的美陆战一师南逃的退路;20军58师已进至上坪里地区,三面包围了下碣隅里,27军81师(欠242团)占领了赴战湘西侧,准备阻击美7师西援部队,27军的80师(配属81师242团)包围美7师第31团战斗群于新兴里一带。
美7师在后浦、新兴里、内洞峙的部队与美陆战1师已经分别被分割包围。20军89师265团和266团在社仓里防止美3师增援美陆战1师。27军94师是预备队。26军还在后方。
战场态势对志愿军极为有利,敌人已经被分割包围,而且号称美军第一王牌的陆战1师还没发现。二柳潭里,是下碣隅里通往江界道路上的一个交通要点,位于长津湖以西约10公里。
叁
11月27日,战斗首先在柳潭里打响。
当日晚10时,20军89师267团和79师向柳潭里发起进攻。经过一夜激战,重创美军两个团战斗群,并夺取了一些要点,在美军防御圈打开了缺口。
按道理,在柳谭里的美军实力远远强过79师和267团,这种仗很难打,可志愿军却强攻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这是因为美军里面出了两个软蛋,影响了战局。
一个是美陆战7团3营营长威廉·哈里斯中校。开战没多久,他担心离前沿只有一英里的指挥所的安全问题,就下令撤退,让部队躲到了陆战5团背后去。
要知道,往别的部队阵后躲这简直就是军人的耻辱。
另一个是美陆战5团3营营长塔普利特中校。战斗中,躲在指挥帐篷里的塔普利特中校一直没被发现,28日凌晨3点,他通过电话指挥他的G连向1384高地发动了反击,眼看着G连就要拿下1384高地了,而塔普利特中校却莫名其妙地命令他们撤退,他把G连都撤到了柳潭里正上方的一个无名高地上。
原来这位塔普利特中校指挥部队反击的目的只是把他从帐篷里救出来,一旦他脱困,他才不管要不要夺回阵地。
这个时候,只要三野头号主力20军的主力师之一59师扫清柳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公路上的美军,柳谭里的两个美军团战斗群就将插翅难飞。
此时,20军军长张翼翔肯定在军指挥所里骂娘,为啥?看看他的几个师就知道了。如前所述,20军4个师被分拆得很远,一句话,一个拳头分散了没了合力。
第9兵团对20军的部署是长津湖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津湖失利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59师了。
美军在这一带保卫补给线的是1419高地的陆战7团C连(欠1个排)和福克斯高地的陆战7团F连。
应该说美军在这一带布置的兵力少了点,这是美军的失误。
当晚,59师决心以175团攻击1419高地,可是175团过于重视抢占周围的高地,攻击兵力严重不足,美军稳住阵脚后打退了志愿军进攻。
后来这个C连被柳谭里美军派援兵救出。59师的177团负责攻击福克斯高地。
肆
28日凌晨2点半,177团1营发起奇袭,在最初的惊慌失措后,F连稳住了阵脚,根据志愿军攻击情况调整了火力网,177团虽然还是连续发动猛攻,均无功而返。
美军仅20人阵亡,54人负伤,而且阵地全部没失守。
28日59师占领了新兴里、死鹰岭、西兴里一线,好像是切断了柳潭里和下碣隅里美军之间联系,可还有个定时炸弹在59师阵地之中,随时会爆炸。
分给59师的任务是:“该师主力应按时进入庆城以东抢占新兴里、西兴里二侧阵地,切断下碣隅里与柳潭里之联系,并以有力一部由东南向西北配合27军攻歼柳潭里之敌,另以一部逼近下碣隅里,协助58师围歼下碣隅里之敌。”
其中的“并以有力一部由东南向西北配合27军攻歼柳潭里之敌,”和“另以一部逼近下碣隅里,协助58师围歼下碣隅里之敌。”这两个任务59师没执行。
原因就在于命令的第一部分“该师主力应按时进入庆城以东抢占新兴里、西兴里二侧阵地,切断下碣隅里与柳潭里之联系”,59师都没能完全完成。
打了一晚上仗,两个美军连一个都没能吃掉。这样一来,59师的全部精力都得用在攻击自己阵地范围内的美军上。
这是长津湖之战的关键点之一,只要能拿下这两个连,柳潭里的美军就被彻底包围了,战局将对第9兵团非常有利,会有极大的机会吃掉美陆战1师。
可是59师太让人失望了,导致第9兵团失去了全歼美陆战1师的最好机会。
另一边,29日时,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命令对F连实施第二次营救,这种营救是必需的,如果不打通补给线的话,柳潭里的美军随时会完蛋。
这次出场的是陆战7团3营为主的混编部队。该营整整一天攻击1419高地就是无法得手,美军只好撤回。
30日,美军指挥官利兹伯格上校决定突围。命令7团3营首先出击,攻打1542高地、1419高地。拿下这两个高地美军就有了前进的立脚点,然后大部队出发打通道路,7团1营迂回行动去救F连。
美军计划两个拳头在德洞山口会师。美国海军和空军向史密斯保证每天会有300架次以上的战斗机、轰炸机协助部队行动。
在这时志愿军已经有大面积的冻伤出现,甚至冻死的都很多。虽然79师和59师对美军形成包夹之势,预备队94师也正在赶来,态势蛮好。
可我们别忘了这已经是战斗打响后的第5天了,由于我军后勤补给跟不上,部队缺衣少粮没有弹药。
伍
12月1日上午8时,陆战5团3营以本营唯一一辆坦克开道,美军开始突围。
战至晚上7时30分,在近百架次的飞机协助下,美军终于冲上1419高地,守卫高地的志愿军100余人全部牺牲。
而陆战7团3营另外两个连拼尽全力也没拿下了1542高地,到了晚上,该营居然只留部分人员警戒,开始睡觉了。当日晚,志愿军对美军突围部队展开殊死攻击。
79师235团转入1542高地对陆战7团3营发起反击,很多美军在睡袋中毙命。
后来的国防部部长迟浩田时任79师235团3营副政治教导员,他率该团7连一个排半个小时内又连夺4个小高地,但因兵力不继,未能进一步发起进攻。
在1581高地,235团1营对陆战5团3营发起勇猛攻击,一波接一波冲向美军阵地,陆战5团I连伤亡大半后终于守住阵地,该连还剩下40余人。
当日凌晨,陆战7团1营拿下1520高地。高地上的志愿军仅60人,而且全部冻伤,无力阻击,更重要的是,志愿军没想到美军会这样行动,也没防备。
这时,59师发现美军试图迂回死鹰岭和福克斯高地,27军命令94师迅速南下,防止敌夺路东逃,但已经来不及了。94师因各种原因,未战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2日11时,迂回美军抵达福克斯高地,这意味着美军在突围的路上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立足点,这是突围成功的关键。
2日白天,突围美军整理编制再次前进,前出反击1419高地得手,59师175团2营副政治教导员方策率6名战士发起最后一次反击,无人生还,一直到1954年才在高地主峰上找到他的尸体。
中午时分,美军各部在空中掩护下与79师脱离接触,美军成一路纵队继续前进。59师在美机不间歇的空中火力压制下还是奋起阻击,但在这种空中火力下,志愿军已无法集结,只有少数班组为单位的战士冲上了公路,但随即遭到美军火力压制。
2日晚,59师已拼尽全力无力再战。
这时美军成一路纵队行军,且也遭受惨重伤亡,正是美军最薄弱的时候,但我们真的是无兵可用了。美军突围组织其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种一字长蛇阵根本不适合突围战斗。
前面提到94师未战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要是94师的2个团这个时候能加入战斗,胜负还是未知之数。
同时,福克斯高地的美军为接应突围部队,主动发起进攻。志愿军177团没想到福克斯高地之敌会突然出击,措手不及,部分阵地被夺。美军打通了死鹰岭通路。
177团1营剩余60多人全部被冻在冰雪里无法动弹的情况下,打退美军8次进攻。最后美军发现这个高地已经无法威胁公路美军撤退,于是放弃进攻。
到3日黄昏,师长戴克林发现该营没有撤下来,便打电话向177团询问情况,177团政委胡益回答:“手脚都冻坏了,爬都爬不下来!”最后伤员是被背下山的。
3日,打通死鹰岭的美军继续突围,下碣隅里美军也派出英军第41特遣队加强一个坦克排,试图打通最后通路。
177团2营死战不退,一直坚持到黄昏。其6连全部冻死在高地上,最后发现他们的是58师的部队,他们登上高地时看到,177团2营6连的125名官兵一个个持枪俯卧战壕,保持着战斗姿势,但已全部冻死在高地上。
58师师长黄朝天当场失声痛哭。4日傍晚,柳潭里的美陆战5团、7团战斗群全部进至下碣隅里,突围成功。
在上述战斗中,被美陆战1师突围的根本原因在于兵力不足;另一个原因是59师作战不力,没能肃清美军补给线上的1个连,还被这个连牵制了1个团的兵力,沉重打击了部队士气。
比如177团3营营长沈锡金,在反击死鹰岭战斗中“故意四次弄错方向,拖延命令不执行,自己畏缩,有恐美保命思想,脱离和推托指挥责任,跑去西兴里2营防空洞逃避战斗”。
陆
新兴里那边的美军是第7步兵师第31团战斗群,由美7师副师长豪斯准将和美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指挥。这个31团就是我们熟悉的“北极熊团”了。
我们则是27军80师和81师,其中80师和81师242团向新兴里运动,81师主力在赴战湖一线警戒东侧的美7师32团。
27日晚11时,在北侧的内洞峙,80师240团首先佯攻1318高地,见美军已经被欺骗,虚晃一枪就转入内洞峙西侧的1476高地。美军不备,遭到了惨重打击。
当240团主力正在内洞峙激战时,27日志愿军80师239团从东南和南方发起攻击,80师238团从北对新兴里美军发起攻击。240团2营夺取了新兴里公路桥,进而夺取1324高地,割裂了新兴里与内洞峙两地美军的联系。
在27日晚的混战中,志愿军各部均冲入新兴里,但由于夜暗,很多美军在遭受打击后纷纷躲藏在各个角落和山沟。志愿军由是产生误判,误以为美军仅一个营,已基本歼灭,各部在天亮后开始打扫战场。这时被美军乘机集结起来反扑,志愿军遭受重大伤亡,被迫退出新兴里,但还是依托夜晚夺取的高地打退美军反击。
美军反击失败后开始收缩防御圈,被志愿军压迫在方圆不足2公里的狭小区域内,形势岌岌可危。
新兴里的战斗中,本来80师利用突袭,获得了极为有利的战场态势,美军各部已经被分割为数个小块,可惜大意轻敌,误判了形势,导致功败垂成,部队还遭到重大伤亡,这点对战役全局也很有影响。
28日早晨,第7步兵师副师长豪斯准将,听说昨晚新兴里和后洞峙的美军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战。作为美7师31团战斗群最高长官,豪斯将军当机立断,乘坐一辆坦克就此离开了战场,用美国人自己的话来说:“他再也没有回来。”美31团战斗群就此失去了最高指挥官。
28日夜,80师继续向内洞峙和新兴里美军发起进攻。240团轻松撕破美军防线。
在29日凌晨5时,美军开始突围。当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率领断后部队在通过丰流里江口时发现南边来了一支部队,他居然认为这是他期盼已久的2营,当32团1营向这支部队开火时,他愤怒地大喊:“笨蛋!停止射击!这是我的手下!”并迅速向那支部队跑去。
不幸的是,他数次被子弹击中,都倒在冰面上,但顽强的麦克莱恩上校每次都站起来向对岸跑。
可是……那不是美军31团2营,而是一支志愿军部队,随后32团的官兵们眼睁睁看着志愿军中跑出几个士兵把麦克莱恩给拖走了,这一幕实在太震惊了,以至于32团1营的官兵们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4天后麦克莱恩因伤死于去战俘营的路上。战斗打响两天后,美军第7师31团战斗群失去了他们第一任指挥官豪斯准将和第二任指挥官麦克莱恩上校。
现在美32团1营营长唐·费斯中校成了这支被围困的美军第三任指挥官。
28日晚6时,在新兴里,238团转入东南和西南方向的239团同时向收缩防御的美军再次发起打击。
这个时候新兴里的美军被压缩在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如果志愿军有足够的火炮,对美军将是非常致命的威胁。
问题是志愿军不仅缺乏火炮,更缺乏炮弹,整个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共发射炮弹549发,其中大部分还是在西线;而美军往往对我军一个连阵地进攻就会发射1000余发。
志愿军当时一线作战缺乏炮火支援有一部分原因并不是没有炮,而是部分师团指挥员不懂得炮兵技术、战术,不重视炮兵作用,嫌炮兵累赘行动不便,有的还觉得炮兵会引来美机不愿意用炮兵。既然缺乏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那么当美军被压缩在狭小区域内的时候,其实是很不利于志愿军进攻的。
在狭小的区域内美军重火力没有很大的损失等于是火力密度大大提高,这样一来志愿军想要分割美军再加以歼灭的难度就大大提高,在缺乏重火力打击的情况下就只能用人命去穿插分割,一旦受阻就会前功尽弃。
29日,此时80师各团均减员严重,第9兵团根据全局态势决心先歼灭新兴里之敌,急调81师师部率241团赶赴新兴里加入战斗。
12月1日天亮后,新兴里低云密布,美机无法支援作战,27军副军长詹大南当机立断决定继续进攻,力争一鼓作气拿下美军。
美军指挥官费斯决定突围,并向陆战1师请求,请其在突围开始后出动最大架次飞机支援。美军进至1221高地时,遇到等候已久的242团。
31团战斗群第三任指挥官费斯被手榴弹炸伤,不久就伤重而死,失去了第三任指挥官后美军彻底崩溃,已不能再称之为军队,只有2000多乌合之众在四散奔逃。继任的指挥官罗伯特·琼斯少校事后称:“费斯被击中时,这个部队就不复存在了。”
最终,新兴里的美31团战斗群共计逃出约1050人,其中只有385名幸存者肢体健全。其余2238人和美31团的团旗被击毙和俘虏,美军伤亡高达2903人。
柒
第二次战役东线,志愿军9兵团与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交手后,美军部队从柳潭里和新兴里往南撤退到了下碣隅里。
下碣隅里是长津地区的一个交通枢纽。西北方向是通柳潭里的公路,向南是通古土里的公路,北偏东是通新兴里的公路。西南边,有一块平坦的开阔地,美军工兵在此修筑机场。东边,是长津江。江的东岸有一个向东北延伸的高地——东山,其1071高地就是下碣隅里的制高点。
按志愿军第9兵团的计划,奉命攻打下碣隅里的是20军58师,时任师长兼政委是黄朝天。但因为路上耽搁,其他方向战斗都已打响,58师失去了对敌进攻的突然性。美军在下碣隅里共3913人。
人数虽然少于58师,但美军通过空中侦察基本摸清了58师的部署,指挥官里奇中校判断志愿军的主攻方向将是南和西南。
基于这一判断,里奇将主力放在环形防御圈南面和西南面,并以坦克和双联高炮以及机枪车构成环形防御圈的主体。
在环形阵地的前沿,美军设置了大量地雷、定向炸药、汽油桶、铁丝网和照明弹绊索。28日晚,58师向下碣隅里发起进攻。58师可以说是非常轻敌而且还骄横,居然在伪装成朝鲜老百姓的韩军间谍面前吹牛,扬言天亮之前攻克下碣隅里。
在东面,58师172团进攻东山,这边的美军战斗意志不强,美军工兵在志愿军的攻击下直接放弃了1071高地。172团控制了全部东山。里奇这时意识到自己部署的失误,迅速调集大部分火炮对东山进行了压制射击,一个多小时内发射了6000多发炮弹,并打掉了172团的炮兵阵地。
这样的火力密度形成的火墙,别说是志愿军,任何生物都没法生存,因此志愿军无法利用东山这边形成的突破。172团在东山转入防御。
西南方面,58师173团发起进攻后曾两次突破西南面陆战1团I连阵地,但该连连长显然很有反冲击战斗经验,采取迫击炮急速射的方式来封闭突破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1700发炮弹的威力下,两次形成突破口两次都封闭成功。
正南面的H连阵地是173团的主攻方向,这里被173团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大批志愿军战士从这里涌入,但正是这里出现了大问题。
由于夜间冲击,部队的建制出现了混乱,173团的很多指战员居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既没有向纵深发展也没有向美军侧后迂回,而是在突破口与部分美军陷入近战。这是因为部队训练水平不足,战术素养不高。
美军对这点看得很清楚,就直言不讳:“(志愿军)很懂得如何去突破,可怎么利用他们所形成的突破却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28日晚,58师在下碣隅里西南和南面的进攻失败,部队受到很大伤亡,而美军仅伤亡79人。
58师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骄傲轻敌,自以为是三野头牌,就不把美军放在眼里。
27日,20军60师已经奉命进至古土里以北,抢占了有利地形。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切断古土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联系。29日早上,面对下碣隅里危如累卵的局势,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严令陆战1团团长普勒上校,迅速从古土里派出援军增援下碣隅里。
接到史密斯严令后,普勒组织了29辆坦克以及汽车140辆编成增援下碣隅里的特遣队,兵力922人,由英国海军陆战队中校德赖斯代尔指挥。
29日上午,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在地空火力掩护下开始向下碣隅里推进。德赖斯代尔中校采取交替掩护的战术,把英美两个作战单位交替占领前进中的山头掩护后面的部队开进,试图以这样的蛙跳战术推进至下碣隅里。
战至中午,特遣队只前进了全程18公里中的4公里。德赖斯代尔发现前进困难,于是呼叫普勒,要求配属坦克迅速到位。
13时30分,17辆美军坦克赶到后,德赖斯代尔改变战法,步兵全部上车,坦克分散在车队中,利用空中掩护,一边向公路两边开火压制志愿军的火力,一边沿公路向北强突,争取尽早赶到下碣隅里。
可是这时美军坦克连长克拉克上尉认为应该发挥集群坦克的强大突击力,不能让坦克分散配置。他决定把坦克集中在最前方。这样一来,行军队形就成了一路纵队。
而这么多年来,我军对于打一路纵队行进的敌军,经验实在是太丰富了。60师已占据公路两侧高地,师长陈挺选择的阵地非常适合伏击,路的两侧都是巍峨的高山,特遣队必须从谷地通过。
志愿军可以充分发挥地形优势,给予企图强行通过公路之敌以沉重打击。后来这个谷地被美军称为“地狱火峡谷”。志愿军用的还是拿手的“拦头截尾斩腰”战法,专门盯着汽车司机打。
敌军以坦克打头阵,志愿军实在是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因此无法有效阻击德赖斯代尔特遣队的先头部队。
不过克拉克上尉显然不知道二战时苏德部队的坦克用生命换来的经验——不要停下来对抗近距离的敌军。他只要一遭到志愿军攻击就马上让坦克停下来反击,可后面的车队也得全部停下来承受志愿军火力。
可怜的特遣队因为坦克连奋勇杀敌的行为反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很多车辆被打着起火,这又进一步阻挡了后续的车队,后方的部队一片混乱。
在美军坦克奋勇作战两个半小时后,整个纵队才前进了6.5公里。这时,克拉克上尉向德赖斯代尔中校报告:只有坦克连和前面的部队能冲出去了。
于是,美军坦克和美陆战1团G连、部分英军抛弃了后面的车队,径直冲向了下碣隅里。见美军坦克已走,志愿军直接从高地上冲向剩余的500多敌军。
被抛弃的敌军斗志已失,在志愿军冲击下做鸟兽之散,大多被击毙或俘虏,其中240人向志愿军投降。这支投降的美军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美军成建制部队投降的先例。
大约300名步兵和17辆坦克在29日下午抵达下碣隅里,大大增加了下碣隅里的战斗力量。但这已经是整个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伤亡最小,战果最大的一战了。60师干得不错。
捌
我们把目光回到下碣隅里的东山。
敌我双方都知道东山的战术价值。从29日8时起,下碣隅里美军就持续反击东山,由于美军密集的火力压制,东山的志愿军很难得到增援。
9时左右,美军展开第九次冲击,当美军靠近山顶时,一名志愿军军官突然抱着炸药包从阵地上一跃而起,毫无畏惧地向仰攻而上的美军扑去。
他叫杨根思。杨根思(1922—1950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江苏省泰兴县人,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曾获得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等称号。
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
1950年11月29日,在长津湖南侧的下碣隅里战斗中,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8岁。“特级英雄”这一荣誉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
危急时刻,援军7连和机枪连及时赶到,美军对东山的反击宣告失败。29日夜晚月光明亮,美军F4U几乎倾巢出动,炮兵火力整晚射击,对东山周围志愿军所有可能集结的地域进行地毯式打击,志愿军无法集结起来发起进攻。
30日白天,刚刚抵达下碣隅里的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奉命再次对1071高地发起进攻,但也毫无进展。这时志愿军58师接到9兵团命令,要求58师于30日攻歼下碣隅里之敌,并命令27军3个团配合作战。
这是一道莫名其妙的命令,27军正在围攻新兴里的美军,从哪里去拿出3个团来配合58师作战呢?但58师师长黄朝天并不知道,根据上级命令,他决心以东山为主攻方向,而南面进行佯攻牵制。
30日晚10时50分,志愿军58师以决死的气概将最后能战斗的12个连1500人全部投入进攻,决心歼灭下碣隅里之敌。南边的牵制进攻声势很大,被美军误判为主攻方向,说明58师173团的牵制进攻完成得相当出色。
172团以2个突击排左右夹击夺回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172团剩余部队跟进想向下碣隅里发展进攻时被M26坦克集群阻拦,美军调集英国海军陆战队和全部工兵才顶住172团攻势。天色渐明,命令中的27军3个团始终没有出现,172团只能转为防御。至此,58师再也无力对下碣隅里发动进攻了。
之后,172团又与美军在东山连续恶战六天五夜,依然坚如磐石、不动如山。最后当172团奉命移交阵地时,只能编为8个排。
58师虽然在第一个晚上的进攻中轻敌大意,但在随后8天的战斗中,他们用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意志,打出了三野头等主力师的血性。
当柳潭里的美军两个团到达下碣隅里后,对于9兵团来说,没有全歼美军。到了12月6日,志愿军26军因空袭和冻伤,已不满3万人。
20军与27军已基本没有战斗力。而美军这边由于不断龟缩,下碣隅里的总兵力达到约1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第9兵团还想着把预备队26军用上去,来歼灭下碣隅里美军。毕竟,美陆战1师还是在第9兵团的包围之中。看起来预备队26军将是压垮陆战1师的最后一根稻草。
实际上,打到此时9兵团只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而战役目的——围歼美军陆战1师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及。
正面围攻下碣隅里的26军不足3万人,敌我兵力对比不到1∶3,火力处于绝对劣势。
进行阻击的20军58师和60师仅剩3800多人,而且这2个师已经弹尽粮绝,御寒无力,极度疲敝,其实根本无力再战。
更重要的是美军虽然还是被包围,但已从最初分割为三块变成了一个整体,第9兵团想要再次分割美军已经不可能了,没有能力分割美军,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歼灭。
在宋时轮调兵遣将的时候,美陆战1师也在紧张的部署突围。
当26军还没完全到位时,美军已经准备突围了。为了掩护陆战1师从下碣隅里的撤退,美国海军的7艘航空母舰聚集到兴南港外的海面上,500架飞机被投入到了陆战1师撤离下碣隅里的掩护行动当中。
12月6日凌晨4时30分,史密斯命令陆战7团战斗群利用浓雾掩护,以偷袭的方式夺取了下碣隅里西南方的一处高地,作为全师突围的前进阵地。
因为大雾未散,天也没亮,失去空中支援的美军毫无作为,被26军76师牢牢压制无法动弹。
美军随即迅速调整部署,加强了突围的正面力量,以主要兵力兵器在前开道,打开通路以保障后续部队跟进。
同日7时,美陆战5团战斗群向下碣隅里的东山发动猛烈进攻,不控制这座高地,志愿军随时可利用这个突出部对准备突围的美军实施打击。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命令陆战5团战斗群务必夺取东山。守卫东山76师一部在苦战了5个半小时后,东山失守。
这样一来,美陆战1师实现了他们的第一步目标,牢牢把握住一头一尾两个要点。16时30分,76师上报美军突围,26军随即命令76师和77师全力出击。
美陆战7团战斗群在改变攻击部署后,在8个小时内又向南前进了6公里,到达了地狱火峡谷入口。此时美军居然被志愿军一挺机枪阻拦了整整2个小时。
这时,志愿军最有力的时机终于到了。凌晨2点,26军76、77师全线展开,对美军两个团战斗群发动猛攻。
现在正是陆战1师最薄弱的时候,一方面,是夜晚——志愿军最有利的时间;另一方面,美军队形被拉长;而且车队又停了下来,现在再不打就再也没机会了。
但是由于88师还未到位,志愿军实际只有两个师加入战斗,要对付美军2个超级团战斗群,这点兵力实在是不够用。
虽然情况不利,76师和77师还是发起了殊死进攻。但76师对东山的反击毫无悬念的失败了。防卫下碣隅里的是整整一个加强的陆战5团战斗群,实力相差太过悬殊。激战一晚,美军依然牢牢控制阵地。
在陆战7团战斗群那边,志愿军取得了一些进展,左翼的陆军暂编营被志愿军赶上了公路,因此美军不得不抽调原来保护辎重队的陆战7团3营去接替他们。
志愿军战士在进行迫击炮和机枪火力急袭后,以班为单位冲向公路,与美陆战7团展开残酷的近战。眼见情势不妙,美军夜航战斗机紧急出动,对志愿军进行近距离攻击,勉强抵抗住了志愿军的攻势。
最终凭借航空兵投掷的凝固汽油弹的阻隔作用,美陆战7团战斗群稳住了阵脚,并冲破志愿军的阻击。7日上午10时,美陆战7团战斗群进入古土里,突围成功。
在7日凌晨,美陆战5团战斗群开始出发。此时88师262团、263团终于赶到,进入阻击位置。但是76师激战1天1夜仅能集结5个营1500余人参战。77师伤亡过半。
从7日8时激战至15时,88师阵地终于被美军突破,88师付出重大伤亡仍然无法阻拦美陆战5团战斗群。到了7日晚上,陆战5团战斗群先后到达古土里,陆战1师顺利完成突围第一步。
相对于志愿军的惨重伤亡,美军仅付出了616人的伤亡的代价。8日,9兵团司令宋时轮意识到了问题,他向彭德怀报告了情况。
9日彭德怀回电:“(27军)79师已处极端严重困难,其他各军、师想来大体相同,十分悬念。除力促用一切办法加强运输接济外,望速解决当前战斗(如吃不消可放走一部)。越过黄草岭数十里南,即较黄草岭北温和得多。围敌一部,打援计划,应即停止进行。”
随后,宋时轮做出如下调整:26军迅速南下,尾追撤退之敌;27军向咸兴穿插,迅速攻占咸兴、兴南,断敌从海上撤退的道路;20军60师配属58师残部占据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的天险黄草岭一线阻击,20军89师继续向真兴里、麻田洞之间穿插,切断公路,全力阻击美陆战1师沿长隘路的撤退。
要求各部:不顾一切追歼敌人。四12月7日晚,在古土里的美军决心经古土里至真兴里至咸兴的道路,迅速向咸兴前进。
先以陆战7团战斗群从古土里向南进攻,在其掩护下架设水门桥。完成架桥后,师第1、第2辎重队在第7团战斗群的掩护下,过桥后向真兴里前进。
随后按第7、第5和古土里的第1团战斗群的序列跟进。全部40辆坦克在最后。
另一方面,命令从真兴里的陆战1团1营向北进攻,占领1081高地一线,掩护师主力通过,然后转为后卫。
8日8时,古土里美军开始向真兴里突围,经过白天的恶战,美军未能冲破志愿军阵地。58师参谋长胡乾秀和174团政委郝亮在战斗中牺牲,胡乾秀也是长津湖之战中牺牲的志愿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员。
然而8日夜晚特别寒冷,气温降至零下35度,58师坚守阵地的人员大量冻伤减员,美军得以突破志愿军阻击。
玖
9日上午11时,美军先头部队进至水门桥北端。在边上的一座小山头上还有50名58师172团官兵在固守——他们的任务是以火力封锁水门桥——这是美陆战1师的生命要道。
陆战7团1营立即向该高地发起冲击。高地上的志愿军没有开枪,冲上山顶后美军发现阵地中50名志愿军已全部冻僵在壕沟里。
这时是12月9日正午12时。美陆战1团向1081高地攻击前进。1081高地地势险要,位置非同寻常:站在该高地上,向北可以瞰制水门桥,向南则能瞰制黄草岭山口。
此时防御1081高地的志愿军60师180团2连打退了美军进攻。
9日再战,180团部只知道2连没有还击,美军就爬上了高地。
10日打扫战场时才发现这个连全部冻死在高地上,战士们的手已经冻结在步枪枪栓上,无法分开。
这是敌军的记载:“此处的中国兵,没有1个人投降,全部坚守阵地而战死。”“这个阵地的中国第60师,忠实地执行了它的任务,顽强战斗到底,无一人生存。”
现在我们只说水门桥被修好是陆战1师逃脱的重要原因,但就算水门桥晚一天修好,第9兵团又能把美军怎么样?在旁边高地阻击的部队都冻死了!
10日17时,美军主力越过黄草岭。
12日,美陆战1师在美3师北上接应下,顺利到达五老里,终于彻底逃出志愿军的重围。
15日,美陆战1师全部乘船离开兴南。
24日,兴南港美军全部撤出,战役结束。
战后,9兵团总结了五点经验教训:对作战环境调查研究不够;仓促进入战斗准备不充分,对地形、道路侦察不清楚,尤其是敌情不明;26军南调时间过迟,兵团二梯队军使用不及时;缺乏必要的对美军作战经验与应用军事教育;后勤工作组织不良,特别是运输工具不能适应作战需要。
敌人对第九兵团士兵的评价是:“中国军队的这种勇敢战斗精神和坚韧性,到底来源于什么呢?大概不单纯是强制和命令。可能是因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帝国主义的憎恶,坚信现在进行的这次战争是正义战争,这些都渗透到了中国军队官兵的心灵深处,不,已渗透到骨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