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两家秋雨一家声

1
湛江刮风,小城下了一天雨。
雨太大,没进家桥,上天台看花草。
有雨水滋润的花草,连枯黄的叶子都显得郁郁葱葱。白色午时花没太阳依然开,没有太阳时的妖艳,开得亭亭玉立开成小家碧玉开得如林黛玉。
从平云山带回来的菖蒲,混在铜钱草的瓦盆水养,有风有水长得旺盛。
前天和昨天入家桥寻竹子,昨日出来在门口看到三两支的小竹,用一个绿色的花盆种着,我跟摩才讲,看到目标了。
天台有竹子,大约有三十公分高,年头种到现在,拼多多买的,种了差不多一年了,也算是经历了日晒雨淋。种了这么久,从来没见过它蓬勃过,一直都是叶子一半浅浅的绿一半浅浅的黄,我想,大概是发大件(发育不良)了。
三角梅和月季都长出新芽了,看着有些欣悦,只是心里多了一层担心,不知它们几时突然枯萎。
2
整理书籍第十日,清理出两百八十册书,余光中的文集十册,十册书读了两年,不怎么喜欢读余光中的文字,曾经被他的“一张船票”俘虏。
鲁迅的四册小文集和《聊斋志异》是旧书,是从普者黑一个卖旧书的朋友网店买到的。鲁迅《华盖集续编》扉页盖“武汉铁路分局武昌俱乐部图书专用章”的椭圆红章,编号是K5511 6-1。《徬徨》盖着“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图书资料室”小方形红章,扉页盖章,有分类号:I210. 6/3,登记号04626。这两册书后扉页都贴着书卡。另外《且介亭杂文》书皮有写着“郭惠娟”字样,还有一册《二心集》。四册书的标注定价是0.37-0.44元之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3年出版。
《聊斋志异》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9年4月第1版,1981年2月第2次印刷,定价2元。书的扉页有原书主人用蓝色圆珠笔写着“王新,81.8.29”。
《茶战》是刘杰与赖晓东合写的书,这书是19年11月在斗门文华书城一楼六折书架买到。写中国茶叶的一些旧事的书。
《中国自助游地图版》,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09版。还有旧笔记本。当年就是凭着这册《中国自助游地图版》和笔记本流浪各地,现在翻日记,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满纸艰辛满纸尴尬满纸窃喜。
清理出来一套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这是六十册版本的,曾经有过一套四十八册版本的。
记得买《三国演义》小人书的第一册是《虎牢关》,八九岁去外婆家的供销社,看到有小人书就买了,接触《三国演义》就是从《虎牢关》开始,紧接着买到《长坂坡》《小霸王孙策》《煮酒论英雄》《铁笼山》《白门楼》。看到刘备战败了,心里无限悲怆。当时挺喜欢小霸王孙策和赵子龙。父亲总是说我只能是孙策,做不了赵云,并且说我如果演电视剧最多第三集就完蛋没戏。问父亲为何?父亲摆着手说,贼性太深。
3
最近看范伟主演的电视剧《雷哥老范》,范伟演的是低层的市井小民范春雷,管老婆叫领导,拿着银行卡密码却在老婆那里。被易拉罐砸中脑袋,无意中救了自杀的米粒儿自己掏钱为其办理治院。总被岳母说他办事办秃噜了。看他办的事不靠谱,其实他每件事都办得妥妥当当的,并且是最靠谱的事。

下午,雨稍微小点,上天台检查花草有没有被风刮倒。黑色遮阳网被风刮得啪啪作响,花草倒是安然无恙。

搬些红砖到楼梯屋后面,堆起一个方形花池,底下垫一块泡沫,然后铲泥土过来。这时雨大了起来,但风大把雨吹得稀里巴拉的,故雨很疏。

把两棵开出幼芽的三角梅和月季迁过来种下,转身铲泥时地滑,摔了一跤,摔个四脚朝天。

换衣服时,把静心斋的小菖蒲和一盆兰草带到天台,小菖蒲放到菖蒲盆,兰草换土。倒兰草的泥土出来,找来两块半截的红砖砸碎,然后把颗粒土放盆底,铲一点松土进去,种上兰草,填上红砖小碎块。

家桥发来两个视频,第二个视频发来时说,阿哥,没电了,如果不进来就不来,明天再来。第二个视频拍的是小水坝流水,浑浊的水翻滚着压向竹林下的溪沟。

家桥昨日在茶舍喝茶那时正下雨,他指着对面花圃的一棵刚种上不久的蕉树对我说,雨打芭蕉。种了蕉树,下雨了雨水滴在蕉叶,那就是雨打芭蕉。

农庄西南边的坡地,种了两大块地的圣女果,青翠的苗缠着小竹竿爬。那一片的坡地插满了小竹竿,密密麻麻,像插满了箭。

如果行情好,家桥年尾就有好收成了。心里祈愿家桥的圣女果大丰收,卖个好价钱。

叔的“谁家的田园,谁家的稻香,谁家的凤尾,谁家的桥”的牌子爬着雨珠,后面的稻田稻穗沉垂,黄亮一片。

静心斋画字,西窗外雨水斜成线,换了洗笔盆的水,抄了杨万里的《秋雨欢十解》,爱其两句: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抄好后,看着自己刚画的字,又笨拙又丑,但心里却万分欢悦。

画字读书种花去家桥听雨或写自己东拉西扯的文字渐渐坦然。做着做着这些事,心里顿悟,把所有的江湖转化为生活的模式,甘心情愿去做街头田野山岭间的一个老男人,除了亲情和几个知己友人之谊,其它不重要了。

辛丑年九月初四日,整理于小城静心斋

大雨,大风,台风日

(0)

相关推荐

  • 喜欢秋雨

    按:缘起缘有尽,似水的年华里,一纸沧桑中我惜了谁?轮回的相识中,我又成了谁的过客?昙花一现里,到底谁是谁的谁?如有来生,我仍然守望在等你的彼岸,一目窥尽前世今生不怨悔.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老去. ...

  • 【似与不似】扉页 / 邱春兰

    文学纵横 · 作家专栏   扉页 诗行 在空间直立,那就是雨的痕迹 雨滴驻留在素笺上 弧形透明.张力把向往凝聚 愉快地晶莹着 湿润的轮廓线 浸染出一朵幽静的兰 淡淡香气 宛如雨后蝶衣轻展 从文字的缝隙 ...

  • 【随笔杂记】一夜秋雨洗乡愁

    【随笔杂记】一夜秋雨洗乡愁

  • 【随笔杂记】小城读书郎

    三月份里,永忠告诉我,南门头小学准备筹办一间读书吧,供学生和村民阅读,叔打算让我捐赠一批书籍. 后来,叔也跟我提起捐书这件事.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与永忠.华哥等人在高涧村旧址喝茶时,华哥是南村村委会的 ...

  • 【随笔杂记】城北的凤凰花

    雨霖岳母家后面的树,景乐拍 七十年代初,舅公是村里的生产队长. 记得奶奶讲过舅公的一个故事,有年农忙时期,舅公经常犁田耙田,裤筒卷到小腿位置.舅公每天在水田里劳作,这卷起的裤筒湿了干,干了湿,一穿就是 ...

  • 【随笔杂记】与老树相遇

    上周跟永忠打侧边鼓,我的意思是打算在周六或周日再骑一场长途. 永忠说:周六要上班,周日滨海收藏协会有一场会员交流日活动.周日有空吧?要不你也参加活动吧.叔也回来. 周六晚十点半左右,叔打了两个电话给我 ...

  •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 【随笔杂记】山水之间有清契

    今日立夏 四月里第二次去活竹村,在离村不远的下坡路旁边的石头,碰到有个老者在凿字,当时凿成的字是:出入文明.下句大家猜是"欢迎再来." 昨天,海哥在"三七"骑行 ...

  •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 【随笔杂记】母亲三两事

    母亲这个习惯,记不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兄弟姐妹们出门,母亲都会发红包买水. 记得小时候,每回到小镇玩,母亲除了给买东西的钱外,还要把一毛钱放进我另外一个口袋嘱咐我:这是救命钱,不到万一不要用. ...

  • 【随笔杂记】南山庐的真柏小盆景

    题记:去南山庐喝茶,写几段文字以作记录.等璁儿长大了,他读到这些文字,就会知道爷爷带他去过哪里,跟谁在一起. 图片来自南山庐 初夏夜,南山庐里两道茶,一道龙井,香郁味醇,齿颊生香.一道普洱熟茶,茶香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