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后主亡国为何坚决带美女躲入枯井?只因大臣出的主意实在太馊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后主陈叔宝,两件事最为著名。一是创制了《玉树后庭花》这首诗并谱曲为唱,因其亡了国,故后人目为亡国之音,千余年间,被嘲笑不已;另一件,就是亡国之时,与贵妃张丽华、孔贵人躲入枯井中,被隋军抓到,出丑一时。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陈叔宝为何觉得,躲入枯井中,乃是好计呢?

自然,这与他是个书呆子有极大关系。陈后主、李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他们,投错了胎,本来是做艺术家而非皇帝的料。陈叔宝想象丰富,头脑简单。以为躲起来,我不看见你,你就也不会看见我。套用一个成语,就叫掩耳盗铃。

陈叔宝“投”井,似乎是早有预谋的——他知道宫中有井,知道井的方位,更知道,这是一口枯井,爬下去,不会淹死——是故,当大臣奏报隋军已入城,他说,“锋刃之下,未可及当,吾自有计”——待到此刻还留在身边的两个大臣——其它百官,都已逃得远远的了——尚书仆射袁宪、后合舍人夏侯公韵看到所谓的有计,竟然是像乌龟一样躲到井中时,大惊失色,连忙劝谏,皇上啊,你千金之躯,怎么能落入污秽的井里面哟!你这一下去,一辈子的清誉就完啦!皇上啊,你这是对不起祖宗啊!皇上啊,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啊!皇上啊……皇上啊……皇上啊……夏侯公韵更是用身体挡住井口,跟陈叔宝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却架不住他们的皇帝要跳井的意愿。两人哇哇大哭——陈叔宝不为所动,张丽华与孔贵人,亦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两位大人,你们若有办法,就快想,或许现在还来得及,否则,就不要再挡着我们找活路好不好?

这时的陈国,内无能想出金点子的文臣,外无能抵挡隋军的武将。武将献关投降,文臣奔逃四散,估计也是打着白旗出去了——看似忠臣的袁宪和夏侯公韵,其实也就只有忠诚二字而已,脑子里也是乱成一团麻——主意嘛,还是想出了几个的,但陈后主一听,你们这什么破计策啊,比我躲井里还不靠谱啊——

到底他们除了阻止陈后主变成井底之蛙以外,想出过什么办法呢?

《南史 陈本纪》里写,“宪劝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之”。《陈书 袁宪传》里更详细,“后主谓宪曰:‘我从来待卿不先馀人,今日见卿,可谓岁寒知松柏后凋也。’后主遑遽将避匿,宪正色曰:‘北兵之入,必无所犯,大事如此,陛下安之。臣愿陛下正衣冠,御前殿,依梁武见侯景故事’”——陈后主“死”到临头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很为平日里自己待袁宪不是很好感到抱歉——但袁宪出的主意,在陈后主这个求生欲极强之人看来,是馊得不能再馊了。

梁武见侯景,是怎样个故事?

侯景本是北魏将领,后来投降梁朝,受梁武帝萧衍重用。548年,起兵反梁,将梁武帝围困台城,饮食渐减,最终饿死,时年八十六岁——梁武帝是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都还比他少活了四年呢——他曾经英明神武,文武双全,最终却未得好死。

此不过是发生在陈亡之前41年的事,陈叔宝怎么可能不知道详情呢?你袁宪竟然让我效仿梁武帝等死,我有那么傻吗——我会听你的骗吗——别人吃一堑,我要长一智啊!

袁宪和夏侯公韵既尽到了做臣子的本分,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要他们殉陈家对他们的恩情,他们又怕痛,于是出宫投降了隋军。

陈后主如愿带着两位美女躲入井中。果然,隋军来了。先朝下喊话,快上来,上来就不杀你!陈后主不应。隋军又吓他,再不上来,扔石头下去把你砸死!陈叔宝喊到,别,别,别,你们扔绳子下来……隋军士兵还以为陈叔宝是个大胖子呢,拉都拉不动,上来才知道,三人死死抱在一起,生怕把谁扔下面不管了——同是在井下,段誉、王语嫣、鸠摩智,比陈叔宝他们,可感人得多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