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权同志:藏在儒家后面的法家

本文共计2274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讲好儒家在华夏的三个历史阶段之后,我们再来谈谈中华社会中另一大思想学说:法家。

法家对中国的影响是深长且全面的。人人常说的:“百代皆行秦制”。这个不是夸张、胡说。秦之后,我国的政治传统和政治思想确实都是法家,而并非嘴上说的儒学。
譬如,最典型的事就是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中所做的杀兄诛弟、拿刀逼父亲退位的事,在儒家政治学说中是大逆不道的。饱读儒家五经的满朝文武应该力挺嫡子正统、谴责李世民,天下受儒教影响的读书人应该起义、清君侧。但历史上这种事都没有发生。因为在法家思想中,这是可以接受的。
在法家中,一方面,皇帝本就没有朋友、亲人、盟友;另一方面,皇帝这位置本来就是虚职,关键是有个良好的官僚系统。有良好运作的全国官僚体统,皇帝就可以“无为而治”。其本身的好坏反尔并不重要。同时,官僚体系不失灵的情况下,如果皇帝可以由水平更高的人来做,也是可以接受的。
法家并不像儒家那个讲究嫡庶长幼这种政治秩序。
接下来,我尝试讲一下法家作为政治学说,比同为政治学说的孔学,即儒家的第一历史阶段、本源,在实际权力运行中更有效、更有用的方面。
同时,为了方便理解,以下所讲的儒家都是作为政治学说的儒家,是《儒家的三个阶段》中所说的孔学,不是后面经同法家改造的儒教和理学。
第一要说的是法家的实用主义或者说现实主义。
法家并不像儒家那样讲究传统、讲究以前的西周制度,用现在的话来理解,就是法家并不像儒家那样的“教条主义”、“复古主义”。
法家的许多结论都是基于人性的现实、社会实践中的事实推导得出。如“慈母多败子”之类会被儒家骂死的结论。
正因为法家在哲学上的“实事求是”,他们对治理社会的方法都是讲究有效性和实用性。他们只看结果,只相信结果。只要结果不对,法家才不会拘泥于所谓的“理论”而自束手脚。

所以在法家思想统治的中国上层社会对国家的治理都是很灵活的,什么有用,有效就用什么。同时也讲究方法的可行性、可推广性,讲究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我们古代很多治国方法都是法家经过实践慢慢摸索出来的。

一个著子的例子就是科举选拔制度。你别看后世科举考察的内容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这种只看比试的选拔制度是法家思想的产物。如果真按正统儒家思想来做,是不会用现场比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的。儒家讲究仁德治世,唯德是举,而这些是通过笔试是测不出来的,是要长期观察、考察的。
第二点,法家与儒家另一个大不同是施政路线:儒相信精英路线;法执行一定的群众路线。这个区别,也是我认为法家比儒家进步的一面。
这里加的“一定”这个限定主要是为了区别现在我党讲的群众路线。因为两者是深入和广度上有根本区别。
在国家治理层面,儒家所有的理论:能治理好国家的一个前提是必须要出明君圣人,它非常倚赖这个地区的统治集团。
在这个集团中出现一个圣人,然后靠圣人的能力跟品行管理好的国家。后来,在实践中证明这种是不可行的,是不长久的,是必定要失败的。

法家改革了这一方案:不用统治阶级中优秀的人的品行来管理,而是采用可进可出的官僚与不断完善的制度。由此来代替依赖个人品行和能力的封建制度。

按法家的原理,当最高统治者能力不强的时候,官僚制度能辅佐统治者管理好国家,也就是法家所理解并且是其理论领军人物韩非所推崇的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
当统治者能力强的时候,统治者一是可以借助官僚系统帮助其治理社会,所谓君臣共治;二其本身也是可以成为官僚系统中的一员,积极而有为。因为在这位皇帝之上,真正统治者是天,也就是儒家所说的民心之天。
所以,在法家的理论系统当中,国家是可以安置长治久安的。统治者能力弱,则有强大的官僚统治;能力强,则统治者和官僚共同治理好国家。
但在后续实践中,这套理论也出现了偏差:像权臣宰相的出现等。法家基于上述第一点说的:务实精神,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自身也在不断的升级改造。
上述所讲的法家原始理论是1.0版本,其主要成形于商鞅变法之后。后续在汉武帝时期完成了法家的2.0的改造,即把这套官僚系统完全推广与全国形成中央郡县制;在曹操时期完成3.0的改造,即官僚系统完成了对于外戚和宦官的打压;在隋唐时期完成4.0的打造,即官僚系统之内不得出现全权宰相,用三省六部制来代替、削弱原来的宰相;在辽宋金时期又完成5.0改造,即对于军队系统的绝对控制等等。

这些还仅仅限于中央权力运行,还不包括对儒家的改造,佛教的引进以及去毒化、本土化和道佛两教的统一等等一系列对民间思想的统一与改造。

以上法家的升级都是围绕着其“实事求是”和“思想解放”这两个原则进行的去精英化,都是在法家的理论框架(或者说实践,因为法家就是实践主义,现实为王)下完成的。
而法家之所以能走得这么顺,细细看这些改革,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它在国家治理上,走了群众路线,而且是不断地走群众路线,不断地强化群众路线。
我们还是回到科举制来说明。其的发明及后续的改造、完善,并且一直推广至辽宋金时期,才完成满朝文武皆是布衣这一历史成就。这样就能实现并完成了对于权贵的替代和打压。
这也使得或部分造成了,中华文明不至于走入政权发展的死胡同,不仅连绵不断,且时有复兴。这点不像世界其它衰弱的文明,如罗马文明那样分崩离析。

我们现在在现代社会中,在周边人群中,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传统法家的影响:比如我们中国人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功利主义;大到国家,小到公司的科层官僚机制;社会上的平民思想、无贵族痕迹等。以上这些其实都是法家留给我们的历史瑰宝。

在外儒内法的社会思维中,我们要处处留意藏在深处,不显山不露水的法家,反而淡化点铺天盖地的儒家。这样,我们才能看清历史的脉络,发展的逻辑。
(0)

相关推荐

  • 你是你,我是我。(第216篇)

    我一直比较喜欢法家.但其影响,不如其他学派.(当然只是一一般人这么认为.其实在领导阶层多是枕边书.刘备向来以仁义著称.但在弥留之际,给阿斗推荐必读的书目,是商君书,管子,韩非子等,基本是法家.权谋的著 ...

  • 扬权同志:儒家的三个阶段

    说到儒家,现代中国人对儒家的观感,好像其是一体的,统一而系统.此对,我不认同.虽然本人这方面没深入研究,也非相关专业,但这里想谈下我的个人看法. 从事实上说,一个传了两千多年的东西,在客观上是很难不变 ...

  • 组织能力决定胜负,儒家宗族瓦解法家基层管理机构,推动秦朝灭亡

    上篇文章(蓝字为链接)我们分析了儒法之争的本质,简单来说早期儒家脱胎于周礼,天然维护分封制. 到了战国时期法家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战争动员开始推行郡县制,与儒家产生激烈冲突. 郡县制 为了改造旧世界,法家 ...

  • 扬权同志:所谓35岁之后的中年危机

    本文共计2991字,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现在网上流行"贩卖"各种焦虑.一次我闲着无聊,恰巧和我喜欢的一位网络博客作者开了一场连麦,主题就是职场35岁之后人生危机. 在几位嘉宾纷 ...

  • 扬权同志:后发国家如何发展之巴西的发展

    本文共计1137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后发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如何做是好?>中讲了一些我理解的后发模式. 今天举个例子. 以前在一节目里看到有人聊当年巴西的发展.一个后发国家想搞制造 ...

  • 扬权同志:建议取消英语的高考主考课目

    本文共计3639字,建议阅读时间12分钟. 开宗明义:我本人建议取消英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资格,以及取消作为国内高考的主考课目的,改为选修课目. 第一点,我先要讲一下,由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的目的 ...

  •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座:周易、老子、法家、儒家智慧四讲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座:周易、老子、法家、儒家智慧四讲

  • 墨家思想到底是什么,为何没能像儒家和法家一样发扬光大

    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儒家和法家最为耀眼,一个是千载文脉之根,一个是富国强兵之法,除了两家之外,道家也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有一个思想流派,其贡献和影响均不可忽视,却和以上三者比起来显 ...

  • 管子既是法家鼻祖也是儒家先贤

    管子即管仲,他生于公元前 723 年,在诸子百家中最年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 被称为"春秋第一相",齐桓公尊他为&quo ...

  •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简介如下: 1.道家 道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代表人物有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老子.列子.庄子.慎到.杨朱.王诩等.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