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创新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自201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以来,伴随着政府、学校、社会的通力协作,北京市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开创了课堂内外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取得了可喜成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源起

我国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针对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相关要求在国家教育政策中时隐时现,在理论界也曾引发诸多讨论,在实践操作层面亦出现过多种“变体”。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促进了人们对课外活动的高度重视。

首先,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发布,开启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序幕;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开展一方面为课外活动的再度兴起提供了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为课外活动的实践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其次,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被人们誉为“新课改”的启动。新课改的实施,使人们对课程的内涵以及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人才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解有了新的突破。由此,课外活动的“边缘性”角色逐渐得以转变,其功能也逐步得到充分肯定。

再次,整个社会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关注也促使课外活动备受关注。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已成为客观现实,并且在既有的教育条件下学生难以从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教育中得到充分的“补偿”,这就为通过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契机,课外活动为改善青少年体质问题提供了平台。

201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提出主要围绕体育、艺术、科技三个领域,在全市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推行课外活动计划。北京市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需求、新要求、新标准,体现了对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深刻理解。

201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课后服务工作内容包括“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通过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的方式对其进行监督。

由此,北京市中小学学生课外活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在真正意义上沿着一条有系统并有规划的路径前行,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呈现出各种创新模式。当然,以崭新模式推进的中小学课外活动工作,在启动之初难免遇到各种矛盾,这其中既有实践模式的问题,也面临经费保障的问题;既有师资队伍的难题,也有管理监督的困境。

在这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断征得家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反馈,同时系统总结课外活动实施的成果,冷静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北京的课外活动工作可以持续推进并向全国推广经验。

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特点

为确保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北京教育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北京市通过配备专项资金推进课外活动的实施,这成为北京中小学生课外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北京市率先推进的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积极配合,系统规范了课外活动实施的实践架构。与以往有关学校课外活动的政策相比,北京市有关此项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了课外活动的地位、目的、实施范畴和途径、实践标准、管理机制与责任等问题,为课外活动的实践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宏观指导。

以科研为引领。为了保证中小学课外活动工作的有效实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课外活动计划研究室,研究室聘请教育行政人员、高校研究人员、中小学区级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组成专家顾问指导组,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展开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推广工作,各中小学校以子课题校的形式参与课题研究,对课外活动的实施模式进行探索、对开展的工作及其成果进行提炼。

创新性地提出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开展体育、科技、艺术等方向的课外活动。这一政策的提出,使得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学校教育,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挖掘社会艺术、科技、体育资源,国家非遗项目、戏曲、茶艺、冰球、冰上舞蹈、冰壶、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活动被引入校园,“名人大讲堂”邀请奥运冠军等人物为学生带来精彩的故事与演讲。同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学校还聘请家长为学生讲学,促进了家校合作。

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利用自己的优势,探索不同的实践模式。

例如,有的学校与社会上的传统文化组织合作,向青少年传递传统文化精华;有的学校利用家长资源搭建活动平台,邀请家长参与课外活动;有的学校利用课外活动的契机对学校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学校教师能够成为课外活动开展的主体;有的学校将某一特色课外活动纳入课程模块,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分层次、分类别推进。北京市有上千所中小学,所在区域不同、学校资源不同、学校历史不同、学校发展现状不同,因此课外活动的推广应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分层次、分类别推进。例如,有的学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资源,但是有的学校因为地域原因资源匮乏,就需要根据自身的现状进行设计,一部分学校以普及为目标,一部分学校以提高为目标,分层次推进。有的学校天文方面有特色,有的学校体育方面有特色,可根据学校所长,分类别推进。

跨区域、协同联盟发展。北京市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推行伊始即立足首都,以树立首都品牌为根本,而不是立足某所学校出成绩、某区的学校成为典型。在计划的推广过程中,北京市注重于校校之间的合作、区区之间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北京市的做法吸引了外省市的学校前来“取经”,进一步形成了跨省市的合作;北京市中小学利用首都的资源、文化优势,还积极开展了与国际优质资源的合作,进一步丰富了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提升了课外活动的质量与效益。

关于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未来走向的思考

越是崭新的事物,越是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也越是问题集中凸显的时期。从北京市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来看,这项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课外活动社会资源的问题。社会资源走入学校,为学校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外聘人员专业能力很强,但是缺乏组织教学的能力,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不了解,由此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外聘人员的稳定性不足,难以保证课外活动实施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外聘人员的资质审核有待完善,出现部分外聘机构工作人员鱼龙混杂的现象,以及对外聘教师的教学效果缺乏评估等。

关于课外活动特色的问题。很多学校对课外活动的本质与内涵缺乏认识,没有深入研究课外活动的功能,导致在行动中用力过猛、用力不当、用力不足。例如,不重视课外活动,只是随便请学校教师上几节课;或是对学校自身定位不清楚,没有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导致工作成效不明显。同时,课外活动实施过程中,由于区域及学校条件之间的差异,也造成了实施效果参差不齐的局面。

学校教师工作负担的问题。在前一个时期,因本校教师承担课外活动任务不得从课外活动经费中获得酬劳,出现本校教师“无薪工作”的现象,或是学校校外资源不足,本校教师必须承担部分任务;或是基于安全考虑,本校教师需要辅助外聘教师组织课堂、组织学生放学;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课外活动中增加的工作量影响了其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同时也对教师的家庭生活带来很大的挑战。

课外活动发展的不均衡问题。首先是内容体系上的不均衡,目前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内容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艺术和科技两个领域,体育活动的效果不够凸显,主要由于组织管理的困难、师资的匮乏、场地的限制等,但是目前青少年的体质问题颇令人担忧,如何通过课外活动予以破解需要思考;其次是学段发展的不均衡,目前主要以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为主,形式多样、成果丰富,但是初高中阶段因为升学压力,较难开展工作,因此需要探寻课外活动与中学实际情况的契合点,以此作为推广课外活动的突破口。

此外,在这项工作的操作层面,在具体问题背后还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课外活动与学校已有课程体系的关系尚不明确,反映出课外活动的定位不够清晰。课外活动形式效果与实际效果的关联不足,所谓形式效果是开设活动的数量和种类、外聘专家的数量、学生的参与规模等,实际效果则是学生受益的广度与深度、学校文化的建设与提升,如果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课外活动的开展难免落入追求形式效果的陷阱。

总体来说,新时期北京市中小学课外活动工作的推广,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同时,应进一步探索新的实施模式,突出学校特色、区域特色;应该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搭建学校与社会合作的有效机制与平台;应该充分考量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兼顾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的利益;应构建有效的知识动员机制,展开充分而广泛的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课外活动工作的开展。

纵观我国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发展,可以看出课外体育活动经历了从附属地位到主体地位的发展过程,其育人的功能日益凸显。放眼未来,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功能中的作用将更为重要,不可替代。这不仅需要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指引与支持,更需要一线体育教师、家庭、社会相关资源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当然,在课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我们也要审慎地思考如何做好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以及其他课外活动的衔接与协同发展的问题。

(作者:孙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外活动计划研究室主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