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清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林语堂说得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

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

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 夏曾佑 ,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

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让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在选择 孔孟老庄 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

读书,读什么书?读经典还是读时尚,读硬的还是读软的,读雅的还是读俗的,专家各有说法。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不同的学科。

我的建议是,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没用。

没听说谁靠读诗发了大财,或者因为读小说当了大官。今人读书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这不好。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很重要,这不用说,世人都晓得。我想说的是,审美趣味的培养以及精神探索的意义,同样不能忽略。

当然,如果说对于志向远大者来说,文学太软弱了,无法拯世济民;可那也不对,你想想鲁迅存在的意义。

饶宗颐 先生曾在北大演讲,提到法国汉学家戴密微跟他说的两句话:中国文学世界第一;研究中国,从文学入手是最佳途径。公开发表时,这两句话都被删去了,大概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以为是挟洋人以自重。可后面这句,其实很在理。

从文学入手研究中国,照样可以广大,可以深邃。而且,我特别看重一点:从文学研究入手,容易做到体贴入微,有较好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所有这些,都并非可有可无,不是装饰品,而是直接影响你的学问境界与生活趣味。你看外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著作中对于文学经典的引述与发挥,你就明白,中国学者对于文学的阅读,普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浅。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应该发扬光大,我想提醒的是,今天谈“传统”,有两个不同的含义。晚清以降,中国人与西学对话、抗争、融合,并因此而形成的新文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传统。

比如,谈文学,你只讲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不讲鲁迅,行吗?说到现代文学,因为是我的老本行,不免多说两句。不是招生广告,而是有感而发。尽管我也批评五四新文化人的某些举措,但反对将“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归咎于五四的反传统。

说到读书的策略,我的意见很简单:

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作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

古今中外,“劝学文”汗牛充栋,你我都听了,效果如何?那么多人真心诚意地“取经”,但真管用的很少。这里推荐 章太炎 的思路,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 陈平原 )

(0)

相关推荐

  • 思考经典与读经典书籍的意义

    一. 解读经典 1. 具体解释 1)      传统且具有权威性 2. 何为经典 1) 核心价值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的事物.称之为经典 2) 经久不衰.称之为经典 3) 典范性.权威性 4) 就有价值 ...

  • 每日荐书20211010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创作于1934年.全书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 ...

  • 16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中国文学书,全都给你...

    16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中国文学书,全都给你们整理出来了,尤其是学生,对于提升文学素养与探究社会人心,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作为家长,有一些中国经典文学书,一定是要让孩子读一读的,对于了解文学知识,提升文化 ...

  • 秋月无声自高冷

    秋月无声自高冷 作者:周彦军 微微细雨,丝丝柔风,斜倚窗前,捧一书卷,偷闲半日,这于我是最渴慕的时光.名曰读书,实为借书消遣,书亦无甚苛求,自我标榜开卷有益,不求甚解,颇有古人遗风之皮毛. 书虽捞之即 ...

  • 每日荐书20210930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流言>:张爱玲的随笔散文集.收录<私语><烬余录>等颇具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童言无忌><姑姑语录><公寓 ...

  • 《人生感悟荟萃: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日不读书,三日食无味》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是一种积累,是人由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的过程."一日不读书,三日食无味"就是读书的最好的生活写照.民国大家李霁野说得好:"读书应当是生活的一种享乐 ...

  • 陈平原: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说到读书的策略,我的意见很简单:   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作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 ...

  • 为你读书 | 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继续收听我们为您讲述的<愿人生从容>.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不保持学习的常态就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将自己不断提升到新的 ...

  • NY行记—argue是一种生活方式

    刚到纽约,租下房子,请川总带着去开电和燃气账户.川总提前给我们打预防针:在美国,账户不一定一次就能开成功.开成功后,收到账单也不一定数字都对.我家的电费就弄错过一位小数点,一百多变成一千多,后来找他们 ...

  • 圣贤是一种生活方式,成就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雪漠家道文化,打造智慧家庭 XUE MO CULTURE   选自<中华文明>第1期 主编:雪漠 忏悔不二过,自勉天相助 检讨更自责,忏悔寻常事.改过不二过,自勉常进步. 自信勿退转,自强 ...

  • 译研人物|把文学翻译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访青年汉学家达莎

    本文为汉学家翻译家系列采访之三,小编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能让读者持续了解和感受到,当下各国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以及翻译工作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达莎,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语文系教现代汉语,主持" ...

  • 体育,是一种运动,又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青少年体质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德.智.体.美"全面协调的发展,但是与我国的应试教育相比,我们的体育教育处于相对欠缺的阶段,而这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

  • 丁爸周报第8期: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录一下,本周的一些所思所想. 1.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我刚刚开始当教师的那几年,我喜欢这个职业的一个很大理由是,教书教书就要去看书. 那些年的认知中,刚刚毕业,以为,没有看书的教书是没有底蕴的. ...

  • “喝茶”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根在宋朝

    文丨<那些年>晓婷 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它:君子四雅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也是它!它可以尽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