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出文物(053)|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48 厘米,重15.85千克
文物年代:西汉
出土信息: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
馆藏地点:河北博物院
长信宫灯,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铜制,通体鎏金,灯体中空,外形是一宫女跪地执灯。宫女左手执灯盘,灯盘可转动,便于调节灯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宫女右臂高高举起,垂下的袖管成为灯罩。最为突出的设计是它蕴含的环保理念,由于古代青铜灯多是用动物油脂为燃料,燃烧后会产生炭粒和灰烬,长信宫灯在使用时,烟尘能够随着热空气的推动徐徐上升,沿宫女的袖管不断进入中空的灯体内,逐渐冷却在灯体内部形成烟灰,避免了室内空气污染。
整件灯由分铸的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部分组成,便于拆卸组装,但是结合起来却天衣无缝,清扫积攒在内部的烟灰时极为方便。
长信宫灯上宫女的发式是汉代女子的挽髻,类似于今天的盘头。头上戴有头巾,叫巾帼,两侧垂带。后来巾帼又被作为女子的代称,如“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等。宫女穿的服装,紧窄合体,长可拖地,下摆像喇叭状,走路时不露脚。衣袖宽大,袖口镶边。衣领部分的交领很有特色,领口很低,露出里面的衣服。这种女子的服饰在汉代之后的两千多年间,尽管衣服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汉代服饰最初的样式,影响深远。宫女的坐姿身材挺拔,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目视前方,这种“危坐”的坐姿,展现了汉代端庄、肃穆、谦恭的礼仪风范。
灯体有9处刻有铭文,共计65个字。灯座底部周边刻有“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的铭文。推测曾为窦太后居所长信宫中使用,故名“长信宫灯”。但其字迹稍嫌潦草,可能是后来才刻上去的。灯体上6处“阳信家”字样的更像是宫灯原本归属。对于“阳信家”的解读,一种观点认为原属阳信侯刘揭家中所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汉武帝之姊平阳长公主(阳信长公主)所有。
破译长信宫灯之谜
李戈
“三易其主”的身世
长信宫灯主体为一宫女左手执灯,右臂高高举起,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灯罩由两块弧形平板组成,镶嵌于灯盘的凹槽之中,其中的一片可左右推动。灯盘直壁平底,壁分内外两重,形成凹槽。灯盘还附有把手以便来回转动。而灯盘中心的铜扦子是用来插火烛的,火烛点燃后,袅袅青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徐徐进入体内(体内中空)而不会污染外部环境,以保持室内的清洁。
在灯座、灯盘、灯罩屏板及宫女的右臂和衣角等处,刻有铭文9处共65字。上部灯座底部周边刻“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外侧刻“阳信家”。下部灯座外侧刻“阳信家,并重二钧十二斤”。灯罩屏板外片一侧刻两行,一行为“阳信家”,另一行为“并重二斤二两”。灯罩屏板内片两侧“阳信家”右侧刻“并二斤二两”。灯盘外侧及宫女右臂外侧分别刻有“阳信家”。宫女右下衣角刻“今内者卧”。
据有关学者研究,从灯上铭文的字体、刻工和内容等观察,显然不是一次刻成的。“阳信家” 字体工整,而“长信尚浴……今内者卧”则显潦草。通过铭文的内容来分析,此灯所有者几经变化,最后辗转到窦绾手中。在9处铭文中有6处刻有“阳信家” 字样,推测它原本属于阳信夷侯刘揭。
据史料记载,刘揭受封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在位14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中意继承王位。汉景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在中央政府与地方封国的连年争斗中,刘中意因参与“七国之乱”被废黜。因此,这件灯具被西汉少府的内者(官名)没收,后辗转至窦太后居住的长信宫中。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景帝时为皇太后。所以,在灯具的另3处铭文中出现了“长信”字样,这件灯具也因此而得名。
那么,长信宫灯为什么会在满城汉墓的中山靖王王后窦绾墓中出土呢?考古学家分析,窦太后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祖母,而汉代统治者的婚姻多讲究门当户对。由此推测,窦太后可能与窦绾有亲缘关系,而将长信宫灯赐给了中山靖王夫妇。仅从上面这点有限的史料来分析,长信宫灯就已是三易其主了。
服饰、发式凸显汉代特色
西汉服饰大体沿袭了秦制。东汉明帝时,重新制定了等级森严的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绶等依据官阶大小和品级高低有着很大的差别。从长信宫灯的人物服饰上看,她穿的正是汉代最流行的曲裾深衣。
一般来说,汉代着衣有以下一些特点:着外衣喜欢领大且弯曲,且喜欢暴露中衣的领型,衣物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宽一般为一尺二寸,衫无袖;着裘毛朝外,腰带极为考究等。常见到的汉代陶俑以长衣覆地不露足为多,服装宽大,袖子端立或双手摊开或作握物姿势,也有的微露双足。女人一般在头后挽髻,形象端庄持重、敦厚朴实。
从长信宫灯宫女的发式上看,也可以折射出汉代妇女非常讲究的发型。那时,发髻主要有单髻、双髻和多髻3种。发式有瑶台髻、迎春髻、垂云髻、盘桓髻、同心髻、三角髻等。
消烟除尘与造型生动相结合
从器形结构来看,长信宫灯的结构很科学。由于汉代人还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俗,所以常用的器物,如几、案、床、榻、灯具等都比较低矮。据史料记载,汉魏的独坐式小榻高度一般只有12厘米至18厘米。为了充分发挥灯具的照明功能,青铜灯具的尺寸一般都偏小而适宜人的视觉空间。长信宫灯高为48厘米,在精致的灯座上面置有灯罩,灯光从一侧泻出,与人们跪坐时眼睛的视线基本适宜。
生动的造型充分表现在处理人与灯的关系上。宫女跪坐,右臂自然举起,左臂伸向右方,手持灯盘;人体形态生动,神态端庄安详,衣纹疏密有致,简洁流畅。右臂下的灯盘点燃时,燃烧排放的烟通过右臂被吸入中空的人体内,丝毫不影响人们对灯具的关闭,反而由于灯火的映照增添了宫女形体的美丽,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
从环保角度来分析,青铜灯具中绝大多数是燃油灯,当时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而且油脂和灯芯同在一个灯盘里面。虽然点灯时灯盘里面的油脂沿着灯芯慢慢上升到火焰里,但是仍然会有一些没完全燃烧的炭粒和燃烧后留下来的灰烬,随着油面的上升和热气流挥发,造成室内烟雾到处弥漫,污染室内空气和环境。汉代的青铜灯具中,有一些在设计上就解决了如何消烟除尘、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长信宫灯也是如此。灯具上装有导烟管,体腔为中空,用以装清水。当灯盘中的灯火点燃时,烟尘通过灯罩上方的灯盖被吸入导烟管,再由导烟管使烟尘融于体腔内的清水,从而放置了灯烟污染空气,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这是汉代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在世界灯具史上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