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泉溪宗亲惠存
族谱研究
寄泉溪宗亲惠存
2021年10月5日,江西九江董连文宗亲与我谈及泉溪派迁徙,建议我整理一些研究泉溪董氏的关键性文章,方便与各地宗亲交流参考,特整理在网络发表的部分研究文章13篇,供惠存。
目录
1、 北宋董有林的文武兼修………………………………………………(2)
2、 从宋史与地方史论修谱需严谨………………………………………(8)
3、 名与字不同的董德昭不能固执乱混淆……………………………… (16)
4、 江西董氏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陕西初步统计………… (18)
5、 明清时期迁徙鄂西北的泉溪派董氏粗略统计………………………(24)
6、 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安徽、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迁徙考………(28)
7、 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四川、贵州的考证分析………………………(40)
8、 论钟山俊庸公先祖的迁徙来源不是浙江钱塘村……………………(47)
9、 浙江富春江董氏世系…………………………………………………(53)
10、 浙江富阳董槐后裔的世系分析………………………………………(55)
11、 泉溪董氏先祖董谦迁徙的初步分析…………………………………(61)
12、 迁徙流坑的人物、时间、事件………………………………………(82)
13、 研究族谱需要辨别杜撰伪造…………………………………………(107)
2021年10月5日董全吉整理
北宋董有林的文武兼修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董有林(1082~1154,72岁),字淑英,北宋建昌麻溪禾场里(今永修县虬qiu津镇麻潭大房董村)人。生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壬戌年(1082),殁于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四年甲子年(1144).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中进士,官至湖北荆州刺史。可是这个北宋人的先祖熹公(字德昭),偏偏有人把他的先祖作为南宋先祖的后裔?岂不荒谬。
1、 董有林在北宋灭亡后,善于写山水田园诗
北宋的董有林在《钦定四库全书.梁溪集.卷五二》、《南康府志》都有记载。同时,董有林还是一位词人。
《乾隆辛丑重修谱序》以及湖北江夏“豢龙.楚天”,把错误的流坑统谱,把后唐熹公(字德昭)之子珪公,作为南宋德昭之子,是明知错误,却依旧处心积虑把后唐德昭,当做南宋德昭,则明显属于动机不纯了。更有甚者,江西某位会长开给湖北武昌某位“认祖证”,也是把董有林的先祖熹公(字德昭)作为南宋德昭,并把有林公作为南宋德昭之后?也是不了解族谱做出的轻率表现。
那董有林又有什么作词,其词的风格属于什么呢?这样多的证据,那些即使之前固执,也应该放下身段了。
2、历史古籍与地方史记载董有林
北宋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一日,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正式即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权,是为宋高宗。
董有林作为武节郎,徽宗政和年间,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三十八阶为武节郎,约当于今日的“少校”。《钦定四库全书.梁溪集.卷五二.奏知赏罚董有林、冀景等札子》①记载:“窃见武节郎董有林,权知隆德府数月,修茸城池,招复逃散人户,极有风绩;……圣上曰:董有林与合职。” 李纲当时出任两河宣抚使,写给皇帝的奏章。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南康府志》(注:明太祖洪武9年(1376年),改为南康府,府治星子(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城),辖星子、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二县和建昌州(今江西省永修县),隶江西布政司。清世宗雍正9年(1731年),属广饶南九道。清末辖:星子、都昌、建昌(今江西省永修县)、安义(今江西省安义县)共4县。1913年废。)一处记载董有林,崇宁二年(1103,癸未年)霍端有榜;另记载:董有林墓在县北三十里。
这些记载,都表明董有林是北宋人。那么,固执把董有林的先祖作为南宋德昭后裔,则不攻之破了。
3、《永修古代诗文选注》选注了董有林的词
永修,古称海昏,后为建昌。永修古典诗歌极为丰富,至今保留下来的有250余首②,其中,包括了董有林代表作《殿前欢·居田园》(宋·董有林)。
淦家凰编著《永修古代诗文选注》(以下简称“选注”),2016年1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就收录了《宋。董有林(一首)》以及《宋。戴如愚(一首)》。
3.1、《宋·董有林(一首)》
淦家凰的《永修古代诗文选注》一书,有:《宋·董有林(一首)》《殿前欢。居田园》③,文中对董有林的世系,比较细致介绍:
董有林,字淑英,北宋建昌麻溪禾场里(今永修县虬qiu津镇麻潭大房董村)人。董有林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董熹曾任武邑令、临川太守,官至中书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祖父董珪曾担任安远将军(以安远大将军为武散官。从四品)、轻车都尉(相当于从四品。),后告老还乡,广置田畴chou成为富绅。父亲董屵(山字头加广字)生四子,长兄董园曾任户部尚书,董有林为幼子。董有林自幼读诗书,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中进士,官至湖北荆州刺史。董有林在荆州任职期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当地人民生活比较稳定。北宋亡后,他弃官回归故里。董有林殁后,葬于虬津鄱坂村张家山。至今古墓犹存,1993年出土墓碑残片,董有林墓现已整修一新。1127年,北宋亡后,他弃官回归故里。种桑植麻,自得其乐。董有林于是就写下《殿前欢》,这首词描写了故居田园风光,抒发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3.2、《宋·戴如愚(一首)》
文中介绍戴如愚中,也涉及到董有林:戴如愚(1086~1175),号悟斋,建昌(今永修人)。宋徽宗崇宁癸未年(1103)与好友董有林同登霍端友榜进士。1105~1120年任建昌县令,在任期间,宽仁厚义,忠国爱民。宋宣和二年(1120),适遇方腊农民起义,兵戈扰攘,乃弃官。因避兵乱难以回故乡婺wu源,加之好友董有林挽留,乃选择建昌穆坑山里定居。……
因此,董有林作为北宋人,他的先祖不可能是南宋德昭。
4、戴氏族谱介绍董有林
2019.05.14 简书网络(https://www.jianshu.com/p/80fd9537c466)载《探寻祖先的足迹》一文有建昌令戴如愚诗:《荫满甘棠海泽绵》④,在今天的永修县艾城镇粮站内的一座古墓的主人就是北宋的建昌令戴如愚。
戴如愚,号悟斋。宋哲宗元佑丙寅年(公元1086年)生于一官宦世家。其远祖戴护为唐兵马使,父戴泰(派名文彩)为宋朝平定军教授,世居徽州府婺源县桂岩村。戴如愚为次子,生母金氏。戴如愚自幼喜读诗书,宋徽宗崇宁癸未年(公元1103年),与好友建昌董有林同登霍端友榜进士。公元1105—1120年任建昌县令,在任期间,宽仁厚义,忠国爱民。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适遇方腊农民起义,兵戈扰攘,乃弃官。因避兵乱难以回故乡婺源,加之同榜进士好友董有林挽留,乃选择建昌穆坑(今永修木坑)山里定居。
结束语:湖北江夏“豢龙.楚天”整天背着自己的先祖去乱认祖宗,也不多读一读董有林的史料记载,早在清朝《董氏谱系订讹》就痛批的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统谱造成的“世系颠倒,祖宗混淆”, 然而,他却念念不忘他的伟大发现?整天念叨着那篇《乾隆辛丑重修谱序》,仿佛是拿着最后一根稻草作遮羞布。2017-04-02《开展学习<董氏谱系订讹>的大讨论》——忘却自己的祖宗等于背叛,该文就奉劝那些只知皮毛的多反省,多挖掘族谱的变化;同样,不了解族谱也是最大的可悲,拿着《乾隆辛丑重修谱序》自投没趣,还大笔一挥弄一个“查证世系”证明,那就更不光彩了。
2019年9月28日
注释:
①、《钦定四库全书.梁溪集.卷五二.奏知赏罚董有林、冀景等札子》全文:“臣契勘诸道,约日会合,进兵之初,须令赏分明,足以劝沮。窃见武节郎董有林,权知隆德府数月,修茸城池,招复逃散人户,极有风绩;武节郎杨志,昨随种师中先次收复榆次县,大兵既溃, 志不免退师。诸将散逸, 志独收集残兵, 保据平定, 屡次立功, 杀退敌马, 理须激赏。臣已便宜作奉,圣上曰:董有林与合职。杨志与免合降官,更转一官讫;冀景昨于石岭关失守,近又于文水县溃散,王用昨统守御司人兵中路溃散,近又于文水县败刼。理须重罚,臣已便宜作奉圣旨,冀景王何各削夺在身官职,令白身充统制候立到奇功与甄叙,讫谨具奏知,御笔”。
②、永修古典诗歌极为丰富,至今保留下来的有250余首②(艾城79首,吴城82首,云居山39首,柘林湖49首)。永修古典诗歌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如:山水田园诗《建昌晚渡》(唐·韦庄)、《殿前欢·居田园》(宋·董有林)、《东郭农耕》(明·许延邵)、《海昏八景》(明·蒲秉权) 、《海昏八景》(明·张焕)、《海昏八景》(明·汪应娄)、《海昏八景》(明·朱谋珲) 、《海昏八景》(明·徐中素) 、《杨津渡》(清·张回澜)。(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1e2210101hrbd.html)
③、《殿前欢。居田园》:禾场前,一泓流水绕庄旋,数间草舍楼樟掩,思恋桑田,踏雪访浩然,秉菊效陶潜,醉歌思王建,桑间摘茧,柳外欢莲。
④、建昌令戴如愚《荫满甘棠海泽绵》“修江作宰溯当年,荫满甘棠海泽绵;旧治卜居垂燕翼,执政功烈绘凌烟”。这首诗是歌颂建昌(今永修)令戴如愚功绩的。诗歌中“修江”是指永修的修河;“甘棠”是永修的一地名,现为甘棠镇,代指永修,“甘棠”又有“美德”之意。
从宋史与地方史论修谱需严谨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乱认祖宗可悲,来者不拒接纳可笑,甚至个别人提出“有谦公吗?”,这等低级错误行为不可取。泉溪熹公是后唐时期为官,其曾孙董有林为北宋时期进士,把南宋的德昭认作后唐德昭为一人,又以南宋德昭为世系,属于清朝乾隆辛巳年(1761)时期流坑董谟、董彦仪、董彩有等到处联谱造成的错误所致。由于迁徙,陕西镇安泉溪后裔保留这谱,某江夏土地堂人在宗亲不配合乱认祖宗后,数典忘祖,贻笑千古。
关键词:泉溪 熹公 有林公 北宋 德照
1.1、宋史记载的李纲有关联的董有林、杨志
《宋史·卷三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七》记载“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无锡。父夔,终龙图阁待制。纲登政和二年(1112年,北宋)进士第”;《宋史·卷三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八》记载李纲,“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纲具奏力辞,……诏以纲累奏,不欲重违,遂允其请。次年薨,年五十八。……纲有着《易传》内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论语详说》十卷,文章、歌诗、奏议百余卷,又有《靖康传信录》、《奉迎录》、《建炎时政记》、《建炎进退志》、《建炎制诏表札集》、《宣抚荆广记》、《制置江右录》。” 。李纲(1083—1140),邵武(今属福建)人。宣和元年(1119),京师发大水,他上疏朝廷,言当以盗贼外患为忧,朝廷恶其言,谪监南剑州的沙县(今属福建)税务。新兴的女真族建立金朝,并已多次打败辽军。次年(金天辅四年,1120),宋金订立“海上盟约”,联合灭辽。宣和四年(1122),宋军两次攻打辽南京(今北京)失败。李纲一生著述甚多,其遗文由其诸子编成《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于世,另着有《易传》等。
(1)、如何寻找李纲与董有林、杨志等关联证据呢?
据《钦定四库全书·梁溪集·卷五二·奏知赏罚董有林、冀景等札子》:“臣契勘诸道,约日会合,进兵之初,须令赏分明,足以劝沮。窃见武节郎董有林,权知隆德府数月,修茸城池,招复逃散人户,极有风绩;武节郎杨志,昨随种师中先次收复榆次县,大兵既溃, 志不免退师。诸将散逸, 志独收集残兵, 保据平定, 屡次立功, 杀退敌马, 理须激赏。臣已便宜作奉,圣上曰:董有林与合职。杨志与免合降官,更转一官讫;冀景昨于石岭关失守,近又于文水县溃散,王用昨统守御司人兵中路溃散,近又于文水县败刼。理须重罚,臣已便宜作奉圣旨,冀景王何各削夺在身官职,令白身充统制候立到奇功与甄叙,讫谨具奏知,御笔”,之后杨志改隶两河宣抚副使刘韐,于寿阳县界“攻击贼马及杀获近上首领, 赴坠崖谷, 死者甚众” 立下战功。此后其事迹史无明载。李纲当时出任两河宣抚使,这一奏章,是据军报上报的。李纲写给皇帝的奏章,在当时的情境下,可信度当是极高的。
董有林作为武节郎,徽宗政和年间,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三十八阶为武节郎,约当于今日的“少校”。
(2)、杨志的有关记载
评点水浒人物,青面兽杨志是不可或缺的,在小说《水浒传》中,有一位名叫杨志的好汉,他绰号“青面兽”,武艺高强,位列梁山泊第十七位。然而在北宋末年,确实有一位名叫杨志的人物,他也曾落草为寇,后被朝廷招安 。水浒传有许多的人物都是根据真实历史改变的,而青面兽杨志,他就是一个真实存在历史上的人物,抗击金兵,却被宋朝将领害死。
2014年5月14日,河南省济源市文物工作队考古人员在龙潭湖片区建设工地,挖出一座金代砖室墓,在墓内发现了一块“故赠登州防御史杨公墓碣”,对墓主人杨志的生平作了详细记述。由墓志铭可知,墓主杨志(1073-1127)与宋江是同时代人,为河南省邓州淅川人。杨志十六岁的时候因为伤人致死而充军,后因为在战斗中勇敢超群,屡立战功,官至武德郎,曾受到皇帝的召见赞誉。靖康元年(北宋末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打太原,都统王渊率师前往支持,杨志当时隶属王渊指挥,因王、杨私人之间存在过节,上下不睦,导致交战失利。墓志的记载 “时公受制于渊,不意缘私憾虚,坐失利”。靖康二年(1127,北宋最后一年),王渊假公济私,王渊居然趁机公报私仇,将杨志囚禁后杀害,“识与不识,闻者莫不痛悼”,以军法的名义将杨志杀害。在杨志死后三年,王渊激起了“苗刘之变”,结果被乱兵所杀。杨志也得到了朝廷的昭雪,被追封为登州防御使。
据【《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宣和四年(1123年),六月,……童贯至河间府分军。贯至河间府,分雄州、广信军为东西路。以种师道总东路兵,屯白沟。王禀将前军,杨惟忠将左军,种师中将右军,王坪将后军,赵明、杨志将选锋军;辛兴宗总西路之众,屯范村。杨可世、王渊将前军,焦安节将左军,刘光国、冀景将右军,曲奇、王育将后军,吴子厚、刘光世将选锋军。并听刘延庆节制。”;
《宋会要辑稿.兵八》:“宣和四年,三月二十七日,……遣童贯为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勒兵十五万巡边。……五月十八日,续遣少保、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蔡攸为河东河北路宣抚副使。于是西师稍集。种师道总东路之众屯白沟,王禀将前军,杨惟忠将左军,种师中将右军,王玶将后军,赵明、杨志将选锋,辛兴宗总西路之众屯范村,杨可世、王渊将前军,焦安节将左军,刘元国、冀景将右军,曲奇、王育将后军,吴子厚、刘光世将选锋,并听刘延庆节制。”;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又以七事献纲,……二曰:杨志昨在燕,曾受高托山赇赂。志贪财色,今闻在军,可说之要击。”等多处都有对杨志进行记载。
1.2、北宋的建昌令戴如愚与董有林
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县)公元104年设置,是汉朝海昏县地,南朝宋的时候,海昏被分拆和并入建昌,元朝升格为建昌州,明朝初始就被降为建昌县,属于江西南康府,直到1914年才改叫'永修县’。现在的修河当时叫建昌江。1492年,明孝宗分封张延龄担任'建昌伯’、1503年做'建昌侯’。
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镇粮站内,有一座古墓,古墓的主人就是北宋的建昌令戴如愚。一首建昌令戴如愚《荫满甘棠海泽绵》 “修江作宰溯当年,荫满甘棠海泽绵;旧治卜居垂燕翼,执政功烈绘凌烟。”歌颂建昌(今永修)令戴如愚功绩的。诗歌中“修江”是指永修的修河;“甘棠”是永修的一地名,现为甘棠镇,代指永修,“甘棠”又有“美德”之意。戴如愚,号悟斋。宋哲宗元佑丙寅年(公元1086年)生于一官宦世家。其远祖戴护为唐兵马使,父戴泰(派名文彩)为宋朝平定军教授,世居徽州府婺源县桂岩村。戴如愚为次子,生母金氏。戴如愚自幼喜读诗书,宋徽宗崇宁癸未年(公元1103年),与好友建昌董有林同登霍端友榜进士。
公元1105—1120年任建昌县令,在任期间,宽仁厚义,忠国爱民。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适遇方腊农民起义,兵戈扰攘,乃弃官。因避兵乱难以回故乡婺源,加之同榜进士好友董有林挽留,乃选择建昌穆坑(今永修木坑)山里定居。(摘自https://www.jianshu.com/p/80fd9537c466)
2、董有林的地方史记载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南康府志》一处记载董有林,崇宁二年(1103,癸未年)霍端有榜;另记载:董有林墓在县北三十里。
可见,有林考取进士,早于李纲在政和二年(1112年,北宋)进士第。与建昌令戴如愚同为宋徽宗崇宁癸未年(公元1103年)同登霍端友榜进士。
当然,天一阁藏明代方志,《南康府志》是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版本,其记载唐朝的内容,就同《钦定四库全书》增加墓碑等内容添加,唐朝部分的可信度难以全部与史料一致。但宋朝与明朝相距不远,可信度高。且董有林的记载与其他史料吻合,可采信。
3、泉溪派族谱记载董有林与墓碑
因历代修谱,现在保存的基本是清朝时族谱。而熹公之孙珪公第三子,之前写的是:“山字头加广”,现在的印刷字找不到,多用:“山广”或“旷”代替。根据兄弟取名,实际“屵”为:“高大”之义,比较符合。
3.1、族谱记载
熹公,字德昭,述幼子,居抚州府乐安流坑【注:其后,才有今流坑派始祖董合迁徙流坑。与今流坑派分】,贤良博学,后唐天成时(926-929年)为武宁令,转任临川太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为简略表述有林公世系,简图(如珪公、屵公的其他兄弟,略载)为:
熹-----珪(行明十七郎,字朝瑞,号梅隐,随父在邑。爱泉溪山水秀丽,遂居焉。公直而好礼,壬辰932年起兵,癸丑公元953年秋奉命领兵出戌淮徐,多历艰险,后以老病告归,乐田园以终老焉。葬建昌黄田畈(今永修县白槎乡))-----屵(an)----園、囿、圑、囮(官名有林)。
屵公,迁修坡,娶石溪雷氏,生子三:園(行杰三郎)、囿(行杰六郎)、圑(行杰八郎);复徙建昌麻溪,娶萧氏,生子一:囮(行杰九郎,又名有林);
囮,官名有林(1082~1144,72岁),字逊尧,号桂志,载登:宋徽宗崇宁二年进士(1103年),霍端有榜,任荆州刺史。墓志铭在县北三十里虬津新城乡董家岭江宅前,妣王氏,生子一:孝均(又名:仕)
孝均(又名:仕),生三子:汝明、汝霖、汝楫。
……
3.2、有林公墓碑铭
董公囮,字淑英【此官后字,另原字逊尧】,官名有林,江西建昌麻溪禾场里(今永修麻溪镇虬津麻溪村),生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802),登宋崇宁二年(1103)进士,历任荆州刺史。……公之墓,因十年浩劫之故,导致墓残碑毁,经合族后裔商定,复墓立碑。……公元二〇〇一年岁次辛巳季春,永修、九江、星子、都昌、新建、宿松数县合族重立。
4、有林公后裔修谱
从上述谱载证实:熹(字:德昭,号啸壑)------珪-----屵公-------囮(官名有林)-------孝均(又名:仕)---------汝明、汝霖、汝楫(生子二:艺伦、艺俊)-------艺伦、艺俊(生四子:硕、碏、砀、磎)-------硕(字:竹梅,随子由江右南昌迁湖广通山,娶何氏,生子一:艺道)---------艺道(行福三,娶周氏,生子:甫祥、甫寿)-------甫祥、甫寿 ……
这在多地泉溪派熹公后裔谱中,皆有记载。包括陕西镇安县,柞水县董氏族谱。
同时,《山溪口分迁序》“吾支祖山广公由其祖德昭公宦游武宁。长子珪遂家,泉溪,生嵩、崇、屵。屵居修坡旋迁建昌石门,至汝楫公迁麻溪禾场。后俊公长子硕,从麻溪迁湖北麻城。传一世至硕之子艺道字福三者,又由麻城迁通羊,石门,越其孙临六公迁咸峰山。迨十五世孙荣诏公由峰山迁义宁州四都、山溪口。又有从峰山迁武宁年丰乡三十一都大沙州者,则临六公十四世孙公策公也。其他有迁榔术源口、鸣泉牛、首岭河畈、长寿畈等处,及江夏之龙泉里。有登明进士官方伯讳进者,皆临六公裔也。”明确记载“硕之子艺道字福三”、“江夏之龙泉里”等其先祖是武宁珪公的后裔。
然有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堂的福三公后裔者,从陕西镇安谱查到了“艺道字福三”从此,了解一点祖源,却不知道《乾隆辛丑重修谱序》:“……辛巳年(1761)有流坑庠士谟烈族,彦仪、彩有常以联谱事,来得彼所携诸箧中者核对之无殊也”。一联谱,就把流坑无后的南宋德昭,用泉溪后唐的德昭接到南宋德昭混为一人?岂不让人耻笑。而这陕西镇安董氏族谱偏偏是这错误连接的谱。
幸好咸丰九年 (1859)《泉溪董氏谱系订讹》纠正流坑联谱的错误。
然而,有林公生殁明确了,后人修谱却把有林公后裔生殁在原有的六十甲子基础上标注皇帝年号,造成人为时间偏差,这也需要纠正。
5、江夏福三公后裔的错误溯源
本来,仔细研究族谱就会发现流坑清朝错误联谱泉溪的错误,不该把后唐德昭公认为是南宋德昭。
从时间看,德昭公其后裔在五代十国、北宋,难道他的后裔还在他之前?这本就荒谬了。
可是,就有那么几个以一己之私的宗亲,执意要把泉溪后唐德昭,当做流坑南宋德昭。于是乎,就有一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堂熹公(德昭)后裔,他一人“定好了带谱归宗时间,却不曾想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同行”。便独自一人于2015年11月跑到流坑乱认祖源,与几位所谓的“资深族老”确认,流坑印章一盖,弄了一篇《漫漫寻根路》在会议上大言不惭:“一字一句的在流坑宗亲联谊会办公地说:这薄薄一纸归宗证明,武昌董氏等待了近七百年,从此流坑家谱德昭公谱记那个止,永远没有了! ”,既可悲又可笑。
可悲的是数典忘祖乱认祖宗,可笑的是来者不拒一脸笑纳?甚至个别人提出“有谦公吗?”,这等低级错误行为不可取。
本文从史料、地方史、族谱、谱序等全方位揭示熹公即德昭公,属于后唐德昭公,不是南宋德昭公。
2019年7月27日15:19荷香月暖初稿
名与字不同的董德昭不能固执乱混淆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董希林,刚才你咨询有流坑的个别宗亲无视历史,一再试图“收族”的做法,我是很反感的;也鄙视流坑会长董克旺仅对族谱一知半解就对泉溪的董德昭乱“认证世系”的做法。你提到流坑个别人固执认为堂兄弟可以相距一百年左右,抱着流坑的族谱不研究,却连基本的事实不顾?但与董德元同一曾祖父出现相距近一百年的堂兄弟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我在外地,需要查找原来的资料,延迟才回复你:
为以正视听,我把两个世系列出:为方便对比,以泉溪迁徙祖熹公列为1,则世系如下:
1熹((文忠公,后唐天成时(926-929年)任武宁令,字:德昭,号啸壑)------2珪(壬辰公元932年起兵,癸丑公元953年秋奉命领兵出戌淮徐)-----3屵公-------4囮(官名有林,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1154,72岁)-------5孝均(又名:仕)---------6汝明、汝霖、汝楫(生子二:艺伦、艺俊)-------7艺伦、艺俊(生四子:硕、碏、砀、磎)-------8硕(字:竹梅,随子由江右南昌迁湖广通山,娶何氏,生子一:艺道)---------9艺道(行福三,娶周氏,生子:甫祥、甫寿)-------10甫祥、甫寿 ……
1熹(文忠公,后唐天成时(926-929年)任武宁令,字德昭)→2珪(壬辰起兵,癸丑秋奉命领兵出戌淮徐。查阅五代十国只有一个壬辰年为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只有一个癸丑年广顺三年公元953年);→3嵩→4圉→5仪→6碤→7艺靖(字:永,吉州太守)→8槐(槐宋理宗时拜中书右丞相,封许国公)、桂、椿。
流坑世系为:1董合→2祯→3文肇→4渊(1014中举)→5董任(有堂兄弟董傪1041解试)→6董子晋、(得俊。止)→7大椿→ 8德昭(止)、德辅(止)、德刚。 另外:流坑德昭的堂弟为:董德元(1096-1163);
对比可知:北宋的董有林在《钦定四库全书.梁溪集.卷五二》、《南康府志》都有记载,董有林其出生时间大致相当于流坑董德昭的祖父出生的时间。这从流坑德昭先祖渊公的中举时间以及董任的堂兄董傪解试时间,基本可以判断。
董有林的出生时间都早于流坑的董德元和董德昭,不用说董有林的曾祖父董熹字德昭的出生时间与事件记载,那更加早于流坑的董德元和董德昭了,仅仅从属于董有林的曾祖父就可以明确。
那就算如流坑繁衍那么密集,也起码不晚于董文肇时期,何况还要早于董文肇呢?
难道流坑的后裔想把董德元的堂兄董德昭与先祖董文肇并列为一代人或早于董文肇吗?那岂不错乱伦序?因此,固执把泉溪德昭作为流坑德昭,那麻城有个董德昭,他怎么不把麻城董德昭作为董德元的堂兄?为何不把麻城的董德元、董德昭当作流坑的董德元、董德昭??
2020年10月17日作于广西贺州
江西董氏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陕西初步统计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江西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主要迁徙至陕西的记载在:镇安、石泉、平利、商洛山阳、商州、安康(白河)、洛南、略阳、汉中、云昔、西乡(牛羊河)、南郑、凤县等地。陕西镇安的族谱记载:“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硕”这一熹公的谱系,该熹公字德昭属于后唐天成时(926—929)为武宁令(不是南宋董德元的兄弟董德昭);柞水的谱与泉溪谱完全一致。
关键词:泉溪 有林 镇安 陕西
从迁徙的记载与分布,我在《熹公后裔清朝时期迁徙集中在鄂西北与陕西的原因分析》一文,间接否定那些想当然的错误连宗的逆流,也在多篇文章对数典忘祖行为加以鞭挞;也为陕西等地的宗亲,用事实纠偏,给予明晰的思路。对数典忘祖者,若能够细心下来探讨研究,就会发现,江西泉溪派,虽在清朝一段时间,被错误统谱,但其迁徙记载,以及后裔的时间则给于有力的驳斥。
泉溪派熹公后裔从五代十国开始迁徙、宋明时期迁徙至安徽太湖、江西瓦家坝、丰城,河南、江苏、湖北等地再迁徙。一些不去研究的人,仅凭后唐董熹公字德昭与南宋的名德昭相同,就把南宋德昭之前的世系列在后唐天成时(926—929)为武宁令的董熹公字德昭之前,岂不让人耻笑,那些信誓旦旦以《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再论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某些网站也大张旗鼓因投其所好而一边倒,封杀不同的研究分析。然而,这些封杀,终究被事实戳穿其荒诞的行为。若以南宋董槐修谱世系世代间隔否定,却不知其先祖原本使用几百年的董槐谱,只因为自明朝万历不同修谱,不同主张,攀附以居士为居中,就忘却历史,忘却修谱修改的历史,甚至把嘉靖的修谱想当然理解为错误而没有出现在后修谱的谱序中?《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不去验证是否可信,董槐与德元同为南宋朝廷任职,若德元的兄弟名德昭是泉溪的字德昭,董槐是董熹字德昭公8世裔孙,本是南宋右丞相的董槐,宋史明确记载,把泉溪后唐的字德昭变成南宋名德昭,南宋董槐岂不是变成元朝的人,那岂不荒谬可笑?一个后唐的字德昭,其后裔都在五代、北宋,却变成是南宋人的后裔。这样的逻辑思维,该收敛了。
然也有把历代的老字辈有意删除者,想当然认为错误,却不知先辈改谱的错误;把什么郎与某地时间接近,就不考证时间,时间、记载内容,就列入自己的派系的做法,不值得效仿。
依据湖北阳新《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记载:司孟公(孟户肇迁祖,P59,第28世)生胜宗、胜全,生洪武六年1373,殁宣德十年1435,先祖迁徙麻城,后自麻城黄土坎迁大冶洋湖象鼻地转洪滨桥上董家硚,复迁山上垴下。司孟公派下迁居江夏、保安、罗田、西蜀(四川)、陕西、浠水等地。……本文,主要以记载的进行统计,不包括失考后迁徙以及分谱记载的迁徙。
(1)俭公(P251,第31世)同世代有生于正统己巳1449,董鑑垸外迁陕西董家铺;
(2)兴湛公(P,第33世,法名之子)葬象鼻地,子孙迁居陕西省立业。兴隆、兴贵、兴虎、兴柏兴灿葬洋湖象鼻地;
(3)第36世有记载生于万历癸丑1613年。兴谟公(P317,第36世,太通之子)迁徙陕西;
(4)第37世有记载正德丙子1516年生。朝升(P131,第37世,继宏之子)、朝安(P131,第37世,继瑚之子)俱迁居陕西石泉土门亚;瑞鹤(P305,第37世,生荣之子)、启瑞(P306,第37世,生知之子)、祥瑞(P306,第37世,生纯之子)、瑞岐(P306,第37世,生广之子)俱迁陕西;瑞仙(P312,第37世,汉仲之子)迁陕西白河宣化里杨树垅;之朝(P387,第37世,大恕之子)、之雁(P387,第37世,大佳之子)俱迁陕西平利县;
(5)第38世有记载嘉靖甲寅1554生。志贞公(第38世)由太湖迁陕西;日珍公(第38世,朝周长子)日珍公生于康熙甲寅1674,殁乾隆庚午,生四子:用梅、用柏、用相、用棋。柏公迁徙陕西;日珪公(第38世,朝周次子)生子五:用柱、用松、用材、用喜、用恒。迁徙陕西石泉县王家河,P131记载迁居石泉土亚门;日熙公(P175,第38世,朝绣之子)迁徙陕西山阳县;焕用公、焕龙公、焕朋公(P252,第38世)于1801年俱从董鑑垸外迁迁陕西省洛南县;守相公(P303,第38世,瑞欧之子)迁陕西汉中兴州城外儒学脑,今汉中略阳县;相文公、相宽公(P306,第38世)、成恒公(P357,第38世)俱迁陕西。成恒公之孙有象迁河南周口,有兴迁自和;成教(P314,第38世,元苾长子)、成政(P314,第38世,元苾次子)、成道(P314,第38世,元华之子)俱迁陕西白河;成樑公、成柱公(P315,第38世,元诚之长次子)俱迁陕西安康;
(6)39世有记载生于万历己亥1599年。国依公(P110,第39世,启龙之子)生子维本,用加公、用进公、用兴公(日安公之三子,P174,南豪庄迁出),至黑公(P250,第39世,字家会)、至五公(P254,第39世)、至端公(P254,第39世,字宏开)、至鳌公(P254,第39世,字胜鳌,生于乾隆壬午)俱迁陕西;用柏公(P160,第39世,日珍之子)用柏公与学华公(39世)迁陕西平利县岚域田乡何家铺。财天公(P304,第39世,相乾之子)迁陕西平利湖板房沟;用周公(P174,第39世,日兴之子)、用绣(P131,第39世,日铃之子)、用繍(P127,第39世)俱迁陕西石泉县;至礼公(P250,第39世)生子七:锡阳、锡雍、锡荣、锡实、锡贵、锡青、锡畅,迁徙陕西镇安;天源公(P303,第39世)陕西商洛山阳,又记迁陕西西安府山军县小河口。天佑公(P305,第39世,相仁公之子)迁徙陕西山阳;成家公子二祥云公、祥佑公(P314,第39世)、祥瑶公(P314,第39世,成佐之子)迁徙陕西白河;祥瑞公(P314,第39世,成倜之子)迁陕西安康;
(7)第40世。国将公(P120,第40世,字大猷,应璇公长子,生一子道龙),生于乾隆丁巳1737,殁于乾隆乙卯1795,迁陕西汉中西乡浹口州;维本(P110,第40世,国依之子)、锡普公(P253,第40世)俱迁陕西;学义公(P175,第40世,用权公之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兴安府石泉县毛家河,学成公(P175,第40世,用柱公长子)、学德公(P175,第40世,用柱公次子)两兄弟从古楼庄迁至石泉县毛家河、学蕃公(P175,第40世,用恒公之子)古楼庄迁至石泉县土门沟,俱迁陕西石泉县;学华公(P175,第40世,用柏公长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平利县岚河域田乡何家铺;学富公(P175,第40世,用柏公次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汉中府凤县刘氏株沟;学乾公(P175,第40世,用湖公之子)、果喜公(应该是国喜公的笔误,P175,第40世,用江公之子)俱迁陕西商洛山阳县;象如公(应该是相如公的笔误,P250,第40世)嘉庆庚申五年迁徙陕西云昔县后坝沟;有冈公(P314,第40世,祥瑢之子)迁陕西安康、有域公(P314,第40世,祥禹之子)迁陕西白河、有枬公(P357,第40世,祥琉之子)迁陕西、有化公(P357,第40世,祥瑁公之子)迁陕西白河柳树沟,四人皆从平地畈庄外迁【白河估计为陕西安康县内】
(8)永贵公、永伍公、永细公(P251,第41世,)兄弟三人随父迁居陕西。洪大(P412,第40世,字连义)随二子迁徙陕西;锡名(名锡应该是锡名的笔误,P405,第40世,字席尝)生于嘉庆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亥时,迁陕西平利县冻子沟;锡雅公(P412,第40世,字三学)生于嘉庆十三年,带四子迁陕西平利县四季河;洪儒公(P412,第40世,字连珠)带子迁陕西汉中府平利县四季河;
(9)第41世。天祥公(P250,第41世,生于乾隆戊辰年)、永兆公(第41世)、永学公(P253,第41世)、自雄(P357,第41世,有仙之子)、永国公与永邦公两兄弟(P252,第41世)迁徙陕西五郎沟,锡明公(P250,第41世)生五子:永、贵、嘉、庆、?,俱迁陕西;应高公(P303,第41世,子常之子)迁徙陕西镇安县;
(10) 第42世。长礼公(P108,第42世,道祯之子)、道顺生六子:长智(P108,第42世,生二子:朝寿、朝华)、长文(P108,第42世,生子三:朝宁、朝康、朝富)、长信(P108,第42世)、长全(P108,第42世)、长元(P108,第42世)、长清(P108,第42世)俱迁陕西商州;长富公(P109,第42世,道通之子)迁徙陕西南郑;生举公(P222,第42世,其升之子)迁徙陕西平利;来斯公、来既公两兄弟(P252,第42世),来五公(P253,第42世)、佳文公(P405,第42,生于乾隆十一年)俱迁居陕西;
(11) 43世。长智生子二:朝寿、朝华(第43世)、长文生子三:朝宁、朝康、朝富(P108\124,第43世)俱迁陕西商州;美迈(P175,第43世,时明之子)、本汉(P219,第43世,生仲之子)、本道(P219,第43世)、本荣(P223,第43世,生凤之子,迁居陕西牛羊河桃园沟,汉中府西乡县牛羊河)、惟理(P250、第43世)、钊朝(P142,第43世,生子五)、钊美(P142,第43世,生子二)俱迁陕西;生纪公生子二:本琦公(P194,第43世,乾隆戊午1738生,生子二:世海、世权)、本王喜公(P194,第43世)俱迁陕西山阳县长沟街道村;生珍生子二:本高、本明(P222,第43世)上董庄仁麒公后裔迁居陕西平利县石牛河;本高公(另一同名,P222,第43世,生余之子)迁居陕西石泉县桃源沟;本贵公(P224,第43世,生成之子)先迁居四川,复迁陕西汉中府西乡县牛羊河桃园沟;
(12) 第44世。世春公(P222,第44世,本玉之子)迁居陕西平利县蒋家关;世权公(P223,第44世,本大之子)迁徙陕西商州龙渠寨;
(13) 第45世。代钦公(P219,第45世,世庆长子)迁徙陕西;代镐公(P219,第45世,世庆次子)迁陕西平利县五柯树黄石板;
(14) 第46世。定常公(P222,第46世,代贤之子)迁居陕西平利县;
其余待补充完善。
2019年7月7日15:46荷香月暖草创于广西
明清时期迁徙鄂西北的泉溪派董氏粗略统计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五代时期就有湖北黄梅、蕲春、武穴、黄石、大冶等地;南宋主要迁徙至湖北麻城、蕲州、圻水、阳新、大冶、黄梅、通山、咸宁、武穴;如硕公、碏公的先祖迁徙湖北麻城后再迁通羊;起潜公迁徙湖北武穴连城山;佐公迁圻水;敦友迁蕲春、武穴;钟奇公迁徙都昌新蔡;元公迁通山浊港、矩公迁湖北咸宁等等,不一一列举。
湖北是泉溪派熹公后裔聚集人口比较多的地方。主要分布大冶、黄石、蕲春、武穴、阳新、通山、咸宁、蕲州、鄂州、黄梅、武昌、江夏、均州、郧阳、英山、房县、竹溪、襄阳、随州、竹山、圻水、浠水、荆州、麻城等地。
本统计迁徙,主要以明清时期为主。不包括分谱的记载以及失考的迁徙。
关键词:泉溪 鄂西北 湖北 硕公 矩公
(1)永环公(P361,第28世)迁徙湖北江夏;
(2)文韬公(P107,第30世)迁徙湖北武昌,由祖庄迁居鄂渚zhu落业,又谱载为江夏灵泉,迁鄂渚,查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
(3)盟禄公(字兴爵,31世,文举之子)由祖庄徙居湖北黄州府罗田县落业;盟贤公(字圣传,31世,文韬之子)由鄂渚迁居湖北江邑即江夏管林嘴;
(4)再四公(P140,第34世,大欣之子)生于万历壬午1582,殁于崇祯辛巳1641年,生子三:仕讚、仕祥、仕芳,P127记载迁居湖北英山县雷店镇杨桥村;
(5)傅公(P117,字义吾,36世,廷桂长子)生于万历壬子1612,殁于康熙癸丑1673,迁居武昌乌石垱,今鄂州长岭余家庄屋;伟公(P105,字俊卿,36世,廷桂四子)生子三:宗正、宗光、宗盟,生于天启癸亥1619,殁于顺治戊戌1670,由祖庄迁鄂州乌石垱(乌石垱庄为今鄂州市长岭镇余家庄屋湾),后转迁五卦山庄;仪公,生子三:宗舜、宗圣、宗贤,迁湖北黄冈;伸公(P105,,36世,廷桂五子)生子二:文先、应先,迁湖北黄冈英山;生禹公(P306,第36世)迁湖北房县;生财公(P306,第36世)、生意公(P306,第36世)俱迁湖北均州;大夺公(P387,第36世)、大炎公(P387,第36世)俱迁湖北郧阳;
(6)晞公(P180,第37世,元涌之子)迁湖北圻水;文先公与应先公(P109,第37世,伸公之子)迁湖北黄冈英山杨树沟,朝钦(P131,第37世,继高之子)迁湖北英山草鞋店;瑞官公、瑞典公与瑞杰公(P305,第37世,生义之子)、瑞篆公、瑞昌公与瑞启公(P305,第37世,生蛟之子)、瑞珍公、瑞瑚公与瑞瑛公(P305,第37世,生斌之子)、瑞瑶公(P305,第37世,生义之子)俱迁湖北郧阳;瑞裕公与瑞遐公(P305,第37世,生麟之子)、生聪公生子五:茂瑞、松瑞、槐瑞、柏瑞、梅瑞(P306,第37世)、生芳公生子四:元瑞、时瑞、呈瑞、善瑞(P306,第37世)、瑞梓公(P306,第37世)俱迁湖北均州;瑞件公与瑞建公(P305,第37世,生爵之子)迁湖北武昌西阳畈;瑞龙公(P306,第37世)迁湖北房县,瑞来公(P273,第37世,生名之子)迁徙湖北房县马尾塘;永宿公(P358,第37世)迁徙湖北荆州江陵;宗正公(第37世)生四子:启龙、启凤、启祚、启凰迁湖北鄂州五卦山,日纪公(P174,第37世,朝昱之子)迁湖北宜昌;
(7)志元公(第38世)由太湖湖北十堰竹溪,名相公(按字辈应是相名公,P306,第38世,瑞武之子)迁湖北竹溪;日华公(第38世,朝闢之子,P131)生于康熙庚申1680,殁于乾隆丙子1756,生子四:用尧、用舜、用禹、用贤,迁湖北黄冈英山东梓沟;朝元公生子三:日福、日禄、日寿(P174,第38世),南豪庄大删公派下迁徙至黄冈英山乐家冲庙儿湾;作相公(P303,第38世,瑞正之子)、相齐公(P305,第38世,瑞钰之子)俱迁徙湖北郧阳;相甫公(P304,第38世,瑞昆之子)迁徙湖北襄阳枣阳;相周公(P304,第38世,瑞琏之子)、相宏公与相唐公(P306,第38世)俱迁徙湖北均州;相贤公(P305,第38世,瑞吉之子)迁徙湖北武昌西阳畈;相纲公(P273,第38世),迁徙湖北麻城双庙关;相纪公(P273,第38世),迁徙湖北咸宁通城上堡龙潭坎;
(8)用达公(P174,第39世,日茂之子)迁湖北郧阳竹溪;用周公(P174,第39世,日兴之子)迁湖北鄂州石山;用梓公(P175,第39世,日瑚之子)从古楼庄迁湖北随州;至家公(字国桢,P254,第39世)从原八房垸迁湖北黄梅;天谋公、天树公、天喻公(P303,第39世)、天六公(P303,第39世,相焕之子)、天遂公、天谋公(P174,第39世,日茂之子)、寿天公(P174,第39世,守相之子)、天理(P304,第39世,相时长子)、天智(P304,第39世,相时次子)、天开(P305,第39世,相尧之子)、天志(P305,第39世,相安长子)、天伸(P305,第39世,相安次子)俱迁湖北郧阳;天达公(P303,第39世,相元之子)迁湖北武昌;泰天(P303,第39世,道相之子)迁迁郧阳府均州四家坡,天江(P304,第39世,相琏之子)、天昱(P304,第39世,相唐之子)俱迁湖北均州;天件公(P303,第39世,相仁之子)迁徙湖北随州五里亭沙街;
(9)国华公生二子:国极(第40世,应启之子)、维贵(P110,第40世,正纪之子)俱迁湖北鄂州;国茂(第40世)迁、维林(P110,第40世,国傅之子)子观(P304,第40世,蒂天之子)、天宗生三子(P304,第40世):子桢、子祥、子爵,俱迁湖北均州;维科、维恒(P110,第40世,国华之长、次子)俱迁湖北竹溪;用灿公生子三:学义、学礼、学信(P174,第40世)俱迁湖北竹山;学佾(P174,第40世、用经之子)、学伐(P174,第40世,用楠之子)、子瓒(P303,第40世,天智之子)俱迁湖北郧阳;应魁(P208,第40世,述信之子)生于明天启甲子1624,殁于清康熙癸亥1683年,迁湖北黄冈县;应奇(P208,第40世,述谋之子)生于清顺治庚寅1650,殁于康熙甲申1704年,湖北迁圻州;洪明公(字连升,P412,第40世)迁湖北麻城;天畅生子三(P274\269,第40世):子儒、子件、子俊俱迁湖北黄冈浠水佛主庙;
(10) 道衍(P108,第41世,国祯之子,生子三:长财、长贵、长仁)、道行公俱迁湖北黄冈圻州、道进(P108,第41世,国正之子)、道逊(P108,第41世,国安之子)俱迁湖北均州;新昂(P110,第41世,维铨之子)、新乾(P110,第41世,维镛之子)俱迁湖北竹溪;永细公(P254,第41世,字绍谟)生于乾隆四十五年,随父贸易,父子三人迁黄梅蔡山;
(11) 道远之子长位、道武三子长凰、长龙、长元(P108,第42世)俱迁湖北均州;生璿(其绣之子,P,第42世)、生书(其禄之子,P219,第42世)俱迁湖北郧阳;生远(其光之子,P222,第42世)迁湖北房县;谊峯(自明之子,P315,第42世)迁湖北汉口;
(12) 朝相(长财之子,P,第43世)、本俭(生琳之子,P219,第43世)、本龙(生玠之子,P224,第43世)俱迁湖北竹山;本相(生让之子,P222,第43世)迁湖北房县;生瑨公生四子,本柚、本岱、本光、本科以及生珘公之子本江公(P223,第43世),俱迁湖北十堰竹溪;本智(生財之子,P223,第43世)迁居湖北英山县五里碑;
(13) 裕乐(光埙之子,第44世)迁湖北鄂州;恩连公(美富之子,P175,第44世)迁湖北黄冈鲁家山;世前(本昶之子,P176,第44世)生三子代荣、华、遂,乾隆己亥1755生,嘉庆壬申1812殁,迁居湖北竹溪马家河长生村;锡熏(P412,第44世)迁湖北麻城百万处;
(14) 才乾(明富之子,P132,第46世)迁湖北武昌,P128半山董庄迁出至湖北武昌阅马场,长湖南村;
其余请各分谱完善。
2019年7月7日9:34荷香月暖初稿
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安徽、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迁徙考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安徽与湖北、江西近距离,迁徙也就自然产生。尽管迁徙江苏的,族谱以及分谱记载比较少,却记载出现人丁兴旺可喜记载,直到清朝才没有相互往来;至于董槐后裔,除了江西泉溪,江苏云阳、江苏盐城,广西钟山、广西钦州,浙江富阳等多地族谱记载董槐后裔之外,海南迁徙祖董信以及广西钦州谱二世祖讳梦璧,应该是董槐在广西四子的前三人世福、世禄、世祯的其中之一。至此,董槐在广西的四个儿子,基本确定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待考。
《盐城董氏明道堂》以谦公长子远公为迁徙淮安祖。然从不同记载中,依然保留董槐后裔的族谱记载,尚需进一步考证。
关键词:泉溪 盐城 富阳 董槐
据有关资料考证:安徽明初最早是山东,后迁江苏、江西,湖北迁入,湖北则多从湖北英山迁徙。明初江淮地区人烟稀少,明朝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其中,迁入安徽江淮地区的移民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江西人,迁入安庆、庐州、寿州南部,以安庆最多,向东向北移民递减;山东人,迁入霍邱,寿州北部;苏南浙江人,迁入凤阳府府城周边,约14万人,主要是无产业的下层农民。其他的和州,滁州,处于分界区,来自江西和浙江的并存。另:凤阳府北部部分,阜阳亳州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宿州主要来自山西和河北(参考:曹树基《明代初年凤阳府的人口迁移》)。当然,与安徽临近的湖北、江西也因地理距离较近,必有迁徙(下文的迁徙不包括失考的迁徙以及其后的再次迁徙)。
至于迁徙江苏,我在《扬州董氏与泉溪派董氏的关联性探讨》进行了初步统计;而迁徙浙江的比较少,族谱显示有:永必公(P358,第37世,兴珠公之子);锡寿公(P251,第44世)。
1、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安徽的记载
泉溪派熹公后裔谱《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湖北阳新版本:记载熹公后裔的主谱(不包括分谱),依据族谱尚存的记载:
迁徙安徽的初步统计:
(1)、衡公(P66,第23世)任安徽寿春知县,迁徙安徽寿春,衡公父为琚公(P64)宋时任宜黄县令;
(2)、学公生子七,真一直真七(P58\225,第27世),真三至真六失考。真七字乾易,生一子荣,后裔分布黄梅孔垅董家窑、安徽南陵县东乡;
(3)、自柳公(P367)迁安徽芜湖立林县大树下;仪公(P226\235,第31世,安公之子,字型之,号懒拙)生子四:桂(生于弘治乙卯1495年)、乐、柯、桥,迁武穴,安徽。后裔分居分居董尤家上下垸、董朝礼、董六房、连城桥、董八房、大董鑑、安徽宣城金宝圩、九段港、刘家墩、雁翅惠丰宝董家;常昭公(P162,第31世,志昌公之子)生子二:兴财、兴胜。后裔分布安徽、武昌、新疆;文先公(P395,第31世,材 隽之子)生子:晓,后裔分居陈家垅、青篙铺、安徽芜湖高醇县城;
(4)、格公(P225P236,第32世,字其次,号心斋)作公之子,生于成化1488,生子二:涞、演,后裔迁徙董代房、董五房、董二房、董新屋、社林山、举人山、徐家庄、大董鑑、窑洲、九段港、长岭上、安徽宣城县、金波围斗门、附近董家;
(5)、儒绅公(P285,第34世,自台衡,全璧之子)万历乙酉科举人,任江南徽州休林县知县,堂名琴堂,生一子:常柏。
(6)、伋公(P117,第36世,字祥吾,廷桂之子)宗华、宗芳、宗万、宗琪、宗文,生于万历乙卯1615,殁于康熙丁丑1697,迁居江南太湖赵家铺下南冲今岳西县冶溪镇白沙村,后裔分居水阁庄今岳西县冶溪镇白沙村、董形庄(今安徽太湖县百里镇柳青村);元龄公(P203,第36世,旭琳公之子)明弘治癸丑1493生,嘉靖癸丑1553殁,迁居安徽太湖县;
(7)、永珨公(P359,第37世,兴福公之子)安徽南陵麻桥;嘉璜公(P358,第37世,永敏公之子)迁安徽芜湖南陵;至元公(38世),由太湖迁湖北竹溪。志贞公(38世),由太湖迁往陕西;应仁公(P109,39世,志利公之子)由太湖迁四川;
(8)、有玙公(P358,第40世,祥恩公之子)迁安徽安徽宁国府南陵县(芜湖南陵);
(9)、应选公(P270,第42世)从牮楼庄迁徙至安徽金寨关庙乡;
(10)、美高公(P168,第43世,时云之子)生同治丙寅1866,立胞兄美明子恩祥兼祧tiao,迁皖郎溪县毕桥乡长溪村;钊炳公(P252,第43世,字光宗)生于同治三年,迁安徽宣城太湖岸;钊宝公(P252,第43世,字火宝)生于光绪十八年,迁安徽宣城县牛头围洪庙;全兆公(P251,第43世,号江木)生于民国六年,随父迁居安徽宣城红杨树清水团;
(11)、理淦公(第44世)六品军功芜湖县水师,咸丰七年,全家俱迁安徽省宣城县街。
(12)、明茂公(P219,第45世,恩泰之子)从湖北蕲春迁至安徽宿松;全柄公(P251,第45世,号荣龙)生于光绪十四年,自武穴董官房迁居芜湖宣城县西河街;茂凤公(P251,第45世,字金凤,号自元)迁徙的安徽黄山市大桥乡庄里村
2、江苏云阳(丹阳)谱与江苏淮安,记载先祖为南宋董槐
江苏云阳(丹阳)与《江苏淮安金湖董氏族谱 》谱为:“一世祖槐,祖籍濠州定远县,南宋理宗朝官右丞相,罢官後隐居鄱阳。六传而至复昌,明洪武间授丹阳令,偕其从弟复华、复显、复初、复泰之任。解组後,因爱兹土俗厚风淳,遂卜居城东後街,复华等则筑室城北草巷。复显之後再迁吕城,复初、复泰之後别居湖头。”明确以南宋董槐公为第一世。
1槐公,字庭植,登南宋嘉定癸酉进士,宝祐三年拜右丞相兼枢密院使,因丁大全奸佞免相,退居鄱阳。生绍熙二年(1191)辛亥三月初四日辰时,殁景定三年(1262)五月二十九日子时,享年七十一岁。敕赠太子少师,谥文清。配茅氏,封敕一品夫人,生殁无考,生子二 士玙、士琮-------2第二世,士琮,槐公次子,字席聘,登宝祐乙卯进士,任太常寺少卿,生南宋绍定六年癸巳十一月初四日寅时,无考。配王氏,敕封恭人,生南宋绍定七年甲午九月初六日,殁无考。生子一 承祯
《常菴公纂修族谱序》记载:《礼·大传》曰:“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以是知谱牒之作意至厚也。吾族受姓有虞,至始祖仲舒公学究天人,仕汉为江都相,历唐迄宋,代不乏人。然莫得而详考者十居八九。宋宝祐间槐公为右丞相,自以不能除奸佞,退隐鄱阳。越六传而至复昌公,前明洪武间授丹阳令,偕其同高高祖槐公者昆仲五人:长复华,次复显,次复初,次复泰,由鄱阳而赴任于斯,此吾董氏来阳之始也。公廉而明,善政彰彰载诸邑志,解组后因爱兹土俗厚风淳,遂卜居于城东之后街,复华公等卜居于城北之草巷,迄今湖头吕成,皆草巷之所分也,东门陵口花家渡皆后街之所分也。初录籍时,人寡丁微,居处城中常相聚首,无事于祠,亦无事于谱,绘宗支图以为春秋享祀之所托,一传再传,各相沿袭,由来旧矣!其后子姓日繁,有徙居镇江、扬州、江宁及金坛、宜兴与常州者,人远地隔,方将各自为宗,觌面不知,固然其无足怪。
3、盐城明道堂的先祖考,族谱有南宋董槐公的记载痕迹
结合盐城《董氏宗谱总序.董氏族原谱序》 董氏之世,系出自唐德宗时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陇西开国郡。公名晋,字混成,生四子:长全道,三全素,四全澥。皆善士,有学行,都簪缨。全素生二子:长完、次宥。完生三子:长达、次逊、三逵。逊生一子名戬,戬生六子:长浚、次淮、三涣、四溥、五淏、六清。淮生四子:长伯经、次仲纬、三叔系、四季纶。伯经生二子:长廷傑、次廷秀。廷秀生二子:椿与梓也。椿生三子:旭、丹、晃。晃生五子:羽、翦、翼、翚、羿。翚生二子,长让,次谦。公元九〇七年,唐哀宗李祝天佑四年,朱温推翻唐朝,建立了后梁统一中国。让公见唐朝不振,不屈受辱,隐居抚州扩源。谦公为江淮观察御史,梁移去唐析,留年幼长子董选,遁迁淮安,以存宗祀。……携次子遂、三子述,隐居而终矣。远公闻父隐避,欲归赴省,谦公寄手书曰……殆述之子名熹,征为武宁令转升临川太守,终为参政知事,赠文忠公。家声轰烈。而远公一支,守先人之遗命,未敢擅回。此远公为吾派啟迁之祖也。
(序略)世系:1远---2焘(字:照宇)---3璜(字:瑞符)---4峁(字:瞻高)、荃(字瞻岳。生一子:圉)----5圉yǔ-------6俍、修(生二子:居谊、居敬)、僎zhuàn---7居谊、居敬(生子:艺超)----8艺超---9有两种谱系:
(1)、楀 、楟、朴、桢(生一子:问渠)、榶
(2)、楀 、楟、朴、桢、槐(众闻焘公八世孙槐,录进士第,累升右丞相,兼枢密使,……数世先人之盧墓在焉……况吾支入淮安,已历十世,不细数来踪,必有误后……混公二十一世孙董桢敬谨,注:即董槐的兄弟桢公修谱)
依据《盐城董氏明道堂》吾一世祖晋公生于盛唐,中唐为官,治国栋梁,曾任署判官、秘书、少监、宰相等职,后人创谱时奉晋公为始祖。(吾支焘公始)之八世祖槐公易进士第,官累左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居河南十二世祖谦为江淮观察使,使梁移唐祚,誓不屈辱,留长子选改名远,居淮以存宗祀,为盐城董氏明道堂。这支脉传到明末崇桢八年二月,为避兵乱,我族三十四祖能壹、能武,文忠、文信迁至盐城,分居盐阜大地。支谱分始祖奉泉公古籍姑苏,元末兵焚时襁负而来姑苏闾门,“洪武赶散”时迁徙来盐散处不一,五世祖正治居住上冈镇西董家墩,迄今支派繁衍绵长。从洪武至今六百余年。三十七世祖寿芝公生六子,长子福宇娶胡氏,生二子元盛、元成,居马沟镇董家桥(南夏五组),子孙相延五十余世............... 次子三梧娶金氏,生二子秉宜、齐七,子孙相延五十余世……。三子完初娶张氏,生一子,尔玉,子孙相延五十余世................... 四子奉泉娶朱氏生三子,长子伯祯娶王氏子孙相延六十余世;次子涵实娶蔡氏生二子厘、锡,子孙相延六十余世;三子图麟娶祁氏,生三子均球、均平、均翼,子孙相延五十余世 … … 。五子魁梧娶陈氏生四子太如、太桢、太礼、太宇子孙相延五十余世… … 。六子振梧娶王氏生二子秉孝、仁甫,子孙后相延五十余世……。本支谱十六世祖天然公娶马氏生二子,长子文虎娶陈氏成家后迁往通洋港落户为北门头,次子文选公娶倪氏成家后落户长荡,子孙分別居住兴桥、长荡,新坍等地为南门头。支谱至十二世国缙公于乾隆十一年重肇,后经十四世孙祥云公、廷梁公,十五世孙芝山公、大山公、十六世枚亭公,居安公续修至今近百年,其间子孙日繁,所居难觅。十九世孙加东退居二线,多次走访青墩、长荡、新坍、海河、兴桥、盘湾、马沟、通洋、阜宁、吴滩、沟墩、施庄等族众, 公元二〇 — 〇年十月二十日修谱作序。
因此,从《盐城董氏明道堂》,虽以董槐兄弟董桢之名写序,与董槐谱系基本一致。
然桢公之弟有两种写法,槐公与榶公。以盐城《董氏宗谱总序.董氏族原谱序》以及董加东的《盐城董氏明道堂》是存在董槐公的,则盐城应有董槐后裔,则应该以董槐公为一世祖。
4、浙江富春江董氏考,有一支属于泉溪派熹公后裔以董槐公为一世祖
2015年4月7日我作了《粗略分析槐之子董丽避难富春阳陂湖董家弄的宗谱》,谱系《浙江富阳宗谱》摘选为:58.晋:(724--799)唐德宗时为相,陇西郡开国公,斥朱泚之不臣,讼元秀之非罪,士大夫皆壮其节。-----59.湲:商州刺史、御史中丞,生四子:居中、居正、从直、居敬。-----60居中:善诗,为张藉所称 ------ 76.敏:(董元?)唐乾宁年间(894--897)为婺州判司,迁吴宁县怀德乡,浙江之始也。一说生于梁(907--923)仕于后唐(923--936),为唐潞王清泰二年(935)兵部尚书。一派居婺州吴宁县,一派迁范阳(河北)------77.宗本:字庶中,携子从契丹南奔投后汉(947--950)为随州刺史兼领戎事,远近畏服,后周时(951--960)告归隐居乐林泉,生五子,长子遵训为本宗,次子遵谦居临安,三子遵诲(926--981)居四明,四子遵谋为池州刺史居凤阳府天长县,五子遵谟,生一子隽,任安吉县尹-------78.遵训:字道明,谥文亮公,为集贤校理、任抚军、后为吏部尚书。一说北宋建隆年间(960--962),一说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一说南宋绍兴元年(1131)。生三子:长子祈为员外郎,是肖山---稠溪之祖,子董正为浙江行都司事。次子旺。三子隆为富春江北杜墓、大根里之祖------79.隆,生一子董槐-----80.董槐(1191--1262)为宋理宗时为相,槐子董丽为尚公主驸马。
2018年11月22日我再作《浙江富阳董槐后裔的世系分析》认为:从史料分析,董槐不是董宗本的后裔。《宋史.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因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则董遵诲(925--981);依据该谱系变成董槐是董遵诲(925--981)的侄孙,却侄孙相距265~266年出生,因此,错误连接董宗本的世系就会出现相互矛盾。可见,富春江北杜墓、大根里的世系应该以董槐为一世代,或以董丽为始祖。乾隆五十七年《重修董氏宗譜序》早就明确:“始迁始祖以宋贤相槐为率,其后瓜绵瓞衍,棋布星罗下埠头、董家塘、马秣桥、稠溪、大根、杜墓皆统此大宗”。 (富阳新义乡大根里村,2001年8月,新义乡并入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富阳区北部,距市政府5公里。富阳市高桥镇洪庄村有包括杜墓、大根里等37个自然村)。
浙江富阳董顺庆宗亲作有:《富春董姓由来》:“宋后期我支董氏到千一公董龙从上董迁到富春望仙。当年望仙即今八一村、高阳村一带,县志记载有望仙桥,在村南之低河里畈,低河在清朝时还是一条能并排停泊十八只粮船的大河道。神话传说仙女董双成就在这里升天,故曰望仙;肖山上董一支为小九公,先迁河上店之凤凰坞,该村董姓今有1300余人。凤凰坞一支辛三公又继迁富阳大源山里之稠溪;另一支是宋末宰相董槐之子尚公主驸马董丽,宋末元初之际,一为奸臣所害,二为元兵入侵,为避难先迁富春阳陂湖董家弄,后又迁江北大根里、杜墓、金沙里。尚公主在元乱中尽节,时仅21岁;还有一支从肖山上董迁浦江县,从浦江又分迁永康、富阳常安董家。元末明初时,富阳望仙董氏有董功,功生三子,思敬——下埠头之祖、思实——谊桥陇之祖、思德——董家塘之祖、堂弟思义先居马秣桥,后迁大源口大庄里一带。下埠头思敬派一、二、三房为士兴、士安、士常,又分小桐州董家、鸡笼山出门浦口、徐婆桥、里山水竹蓬、杭州等地。而四房士忠先迁永康后又迁东阳栗罡坞,四百年后他们还不忘根本,循原地名寻根而来,宗谱上所记还是老地名——下埠头”。
据此,大根里、杜墓、金沙里,为泉溪派熹公后裔董槐派衍。
5、从浙江、广西谱,对照海南始祖董信与钦州谱祥符公
广西钟山槐公后裔族谱与浙江富阳的槐公后裔谱,有相似的地方,董槐前面部分是不可采信的,然从槐公始与史料吻合。
《宋史 卷四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记载:“六年(公元1246年),召至阙,辞。出知静江府(今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又辞。权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宰相移书槐曰:“国家方用兵,人臣不辞急难,公幸毋固辞。”槐即日就道,至邕州(今南宁),上守御七策”。董槐广西后裔谱载有:世福、世禄、世祯、世祥。除世祥公(下一世为元字辈)分谱明确记载外,其余不见详载,迁徙失考。
5.1、广西钦州族谱记载的董槐后裔
广西钦州董焕升宗亲提供的代表性的族谱:【广西钦州谱1】(见照片1554173510722,钢笔字书写)记载:祖讳董鳞,字兆龙,号越腾,寓为玉龙变化,飞跃腾云之意。官至粤西武缘(今武鸣)县宰,继迁宣化【其他族谱亦载宣化县宰,但分开叙述,且没有详细记述就变成定居钦州。故此谱顺序比较详细】。始祖考,明勒授承事郎越腾公,原籍广东潮阳三水县,今距城三里之大朗村,即是故乡也。公生于明万历神宗辛巳(公元1581年)九年,孩颖异,长克歧疑, 嗜读书,年三十(公元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举孝廉,出仕广西今武鸣县,廉洁爱民,有政声。继迁宣化县宰。时年五十有一矣。及僻民变,于怀宗九年(指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解甲抵钦之竹山村,遂开我董氏之宗。妣陈氏,竹山村人,丰妇德,育三男:长子茂茗、次子茂熙、三子茂兰。
广西钦州董焕升宗亲以及广西钦州董国全宗亲提供同一个版本的谱,记载:
我族乃祥符公之后裔也。祥符公讳槐,字躇天,号祥符。事宋为右丞相,南宋理宗甲寅(公元1254~1255.甲寅公元1254年,《宋史》:三年(公元 1255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三十年受此职。世居天中,即河南省开封首府祥符首县宋仙镇,在府城南;二世祖,讳梦璧;三世祖讳士。……十三世讳孔,字继道,号东昌,宦居中宪,正四品官,解组游粤,明嘉靖为潮州太守,至庚寅年(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解组。见潮州潮阳首县,山水明秀,风景人物俊美,遂因而庐焉。……
同时,广西钦州董国全宗亲增加提供(照片1561880627303)……十五世祖讳鳞字,字兆龙,号越腾,由孝廉作宰官粤西宣化县。于万历九年(岁在辛巳公元1581年,此为笔误,把出生作为解组)解组抵钦州,聚族附版。计时,指文瑞生于康熙甲辰(公元1674年)年,凡四百有八年矣。按龙州纲鑑及易之录:南宋理宗辛亥年(公元1251年)十一月以公签枢密院事;乙卯年(公元1255,《宋史》记载:《宋史》:三年(公元 1255年,宝佑三年,乙卯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八月以公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丙辰年(公元1256)六月,因乍丁大全之姦,丁大全上章劾公,诏罢相。住以观文殿大人学士,提举洞霄宫。【与《宋史.董槐传》时间任官与事件的时间基本一致】
越腾公明万历神宗辛巳1581年生于广东三水,三十岁(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官至粤西武缘(今武鸣)县宰,继迁宣化县宰(今南宁市内,为邕州宣化。明朝洪武元年(1368),改南宁路为南宁府, 隶属广西布政使司。南宁为府治所和宣化县治所),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解甲,从宣化定居钦州竹山村,娶竹山村陈氏,育三男:长子茂茗、次子茂熙、三子茂兰。
因此,越腾公从三水到武鸣,再到宣化任职,没有到过化州任职,其三子有茂,与茂名纯属巧合。
从钦州谱董槐公后裔的第三世记载讳元,与广西钟山谱的董槐公的第三世元字辈,是否存在内在联系?从记载钦州的13世东昌公为嘉靖时期,与钟山谱的董槐十三世董元瑀嘉靖碑刻,基本在一个时期。因此,此谱二世祖讳梦璧,应该是董槐在广西的四子的前三个儿子世福、世禄、世祯的其中之一。
2、海南始祖董信,应是董槐在广西的后裔
董姓入琼始祖为宋朝的董信,原籍广西浔州府贵县,曾任宾州清江县巡检司,后调任琼州,升特简主薄事。这是海南董氏官方的记载。尽管海南三亚等地,有不同记载,如其他姓氏从福建莆田迁徙,董氏有飘海而来的传说。
我在2019年3月26日海南三亚崖州区全国董氏宗亲联谊会上,作《与三亚宗亲交流入琼董氏溯源》专题发言,在2019年3月23日发表拙作《入琼董氏溯源考》
广西玉林地区之前所辖县(市),包括玉林、贵县(贵港)、桂平、平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等8县市。今玉林兴业,从朝任公,朝举公到今己十八代。从世代数记载,不属于南朝,而是明朝才迁徙到贵县;广西境内在宋朝有董氏记载的,仅仅是董槐后裔;广西周边的化州董氏后裔,第九世才开始分居,不在南宋时期,广东德庆董隲公迁徙到德庆,距南宋灭亡仅仅10年左右时间,况且还要从咸淳初年(1265年~1269年)自南雄府宝昌县沙水村刚迁徙,需要迁徙到高要大迳乡,继移居德庆悦城。先于沙利村,到后及洛阳寨。频繁迁徙。况且后裔在广东德庆先繁衍。短暂的时间无法符合在迁居贵县,到宾州清江县巡检司,后调任琼州。结合其族谱,确定董信不是董隲公的后裔。
因此,董信应是董槐在广西的四子的前三人世福、世禄、世祯的其中之一。
那么,董槐在广西的四个儿子,基本确定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待考。
2019年7月5日18:13荷香月暖初稿
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四川、贵州的考证分析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明清时期,四川移民剧增,由其以清康熙乾隆年间为盛。董氏江西谊、让、谦三大庭之一的泉溪派熹公后裔,大规模迁徙四川的也是清朝时期,是继熹公后裔迁徙鄂西北、秦岭陕西、河南之外,迁徙较多的地方。然而,族谱记载的麻城支系至今已经失考,是迁徙四川、陕西还是河南,至今成谜,难以查询;“湖广填四川”也因族谱有很多失考,外迁失考而无法考证。
通过族谱已有的记载,进行归类整理。 以供各地寻根溯源。但愿能够得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泉溪 湖广 四川 迁徙
1、四川移民元末明初大量迁徙,以清康熙乾隆规模最大
“湖广”,是指今湖北、湖南两地。元朝设置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方。明清虽已分省,因相沿成习仍称湖北、湖南两省为“ 湖广” 。据史料记载“湖广填四川”, 《资州志·杂编》记载:“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粤省,四闽省,五赣省。”,陶澎在《蜀輶日记》中说:“今则楚人半,而吴粤之人亦居其半”。明清时期的从湖广到四川的大规模移民潮。其中,从清康熙十年(1671年) 大规模开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为止的移民运动堪称规模最大,历时105年之久。
在元末明初,曾发生移民活动:一是元至正十一年( 公元1351年),红巾军刘福通起于颖州( 今安徽阜阳) ,张士诚起于高邮,徐寿辉和明玉珍在湖广起义。被血腥屠杀。居于湖广地区特别是湖广东北部随、麻、薪、黄一带的百姓躲避战乱相继 “避地入蜀”“避乱入蜀”“ 避兵入蜀” ;二是徐寿辉1357年派部将明玉珍攻取四川。1360年,徐寿辉被陈友谅所杀,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大汉。明玉珍不服陈友谅,便在四川建立了“大夏国”,大量以农民军身份入川的湖广人,而且多是湖广东北部之随州、麻城一带人。明玉珍失败后,这些人仍留在四川定居;三是明初入川“实蜀” 的湖广人。朱元璋在打败明玉珍、攻占四川后,下令迁移一部分湖广人到四川开垦。嘉庆修《宜宾县志》就说:“大抵来自元明者多吴楚”人。
康熙时期有政策性移民,到乾嘉时期流民自发迁移,并最终形成大规模浪潮,从祟祯六年( 1633) 起到崇祯十七年( 1644),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一直转战于湖广各地。崇祯十一年( 1638) ,张献忠曾在湖广西北部的谷城假降于明总理熊文灿,农民起义军由起初的两万人发展到十万人。祟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曾在湖广的麻城、武昌、长沙和荆州等地区数次扩大部队。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率领大西军主力西进四川。大多数人都在四川居住下来。
清军入关后,顺治二年,清政府在湖北设立“湖广四川总督”一职。顺治三年,清军由汉中入川,在西川射杀张献忠,之后进军到成都、重庆。紧接着是清政府的政策性移民。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招民垦荒、鼓励湖广人入川开垦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同时,清朝初年,湖广地区数十州县经常性的发生水灾、旱灾、蝗灾和疽疫,造成大量灾民不得不逃亡外地。康熙二年,湖北武昌等十八个州县发生大水灾,康熙六至八年,湖南衡阳连续三年大旱,康熙十年,石首、武昌、均州、枣阳等二十个州县先后发生了水灾、旱灾和瘟疫,而湖南邵阳一带则发生了旱灾和螟灾。
康熙六年(1667),朝廷开始下达更加严厉的行政令,敦促川民回川。有“招民授职”都在设法吸引移民。康熙十年(1671) ,清政府并明令规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 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政府又作了关于“以四川民少而荒地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的规定。同年,还作了凡他省人民“在川省垦荒居住者,即准其子弟入籍考试分”的规定。到了乾隆时期还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康熙时期移入大约155万人,雍正时期限制流入,到了乾隆时期,由于一味放任,连带着嘉庆时期,一共流入400多万人口。
2、较少记载泉溪派麻城的熹公后裔迁徙之谜
翻阅湖北阳新的《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会发现很多湖北的熹公后裔迁往四川、重庆。如四川金堂、南充、万县、达州、巴州、黄龙溪、成都、仁寿、瞿县、开县、云阳,贵州安顺、毕节、贵阳等地。但是,泉溪派麻城的熹公后裔至今失考,记载麻城迁徙四川的反而不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曾几何时,流传有“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 在四川,如果你问他们祖先在哪里,他们会说湖广的人填在了四川,而麻城就占了湖广迁移人口一半。许多家谱都有江西等地迁来湖北及转迁四川等地的记载。在当时明清统治者强迫移民推力下,江西的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几乎同时涌出迁往四川,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移民潮之一。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川渝两地70%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自麻城孝感乡,印证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说法。而根据移民宗谱内容显示,由湖北麻城、宜昌、武汉等最终经长江三峡水路,进入四川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一条主要路线。
元明大战,湖北作为各方势力角逐的主战场,同时,由于战乱、天灾等原因,造成了大量族谱名讳与迁徙失考。从湖北阳新的《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就发现,每一世代都有失考的先祖,有时候辈分相同的十几人在族谱中列名记载的也只是几人。因此,很多迁徙无法在族谱中反映出来;同时,由于迁徙之后,失去联系;再者,各分谱有自己的相对详细的记载。
如:“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硕”硕公由湖北麻城迁通羊,生子一艺道(行福三,葬石门洞,周氏葬咸丰原),艺道生子二:甫祥(失考)、甫寿(P80字康成,葬事峯山原。生子一:临六。临六,咸峰山武宁大沙州义宁州山奚口祖也,生子四:信一、信五、信七、信十……);湖北阳新的《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P55记载的世字辈21人,但有标注的只有一人即世章公,字均文,号竹亭,妣胡氏、熊氏、赵氏,生子七:希明(失考)、希能(任开封府项城县令,转升广西太平府通知)、希泰(失考)、希宪、希青、希斌(迁陆安)、希贤(失考)。希宪与弟希青宦游麻城白藁铺,希宪公遂留家黄土坎,希青公自黄田迁居巡司坑。希宪公生子一:司孟(字仲文,生于洪武六年1373年,自麻城黄土坎徙大冶洋湖象鼻地。生子二:胜宗、胜全),希青公生子四:司铎duo(字仲圣,号朝封,生元至正十年1350年,失考)、司才(字仲能,自麻城白藁铺迁大冶白岩山下。复迁大冶洪口,生子七:必荣、必华、必富、必贵、必广、必远、必先)、司祥(字仲熊,迁大冶县果城里,复迁安昌乡啟一里,生子一:山)、司情(字仲态,迁道士洑,失考);P297瑞潮公长子相纲公,字安方,迁徙麻城双庙关,葬于麻城金家冲。生万历甲午年,陈氏生康熙丁酉年,生子五:天训、玉、俊、玙、乐。失考。同样,P296~P298仅仅记载12位相字辈董氏,生有天字辈的有44人,但天字辈标注记载的只有9人。天字辈后的子字辈也很多失考;与乾坑开基祖仲卿公(见P70)同辈的,记载55人就有45人失考。可见,失考人数众多。P412洪明公,生于乾隆四十二年,从迁麻城县城北门外九十里旧饭店湾。锡熏公,生于乾隆十四年,迁麻城县百万处;P27伯权,迁徙麻城。
至今麻城仅仅保留有流坑派合公后裔,这些泉溪派熹公后裔失考的包括迁徙居住麻城后,也就成为谜一样消失?是迁徙至四川,或是陕西,还是其他地方呢?至今失联。
3、迁徙失联与族谱失考,无法考证迁徙
泉溪派熹公后裔分布江西、湖北等地,包括在江西等地迁徙失考的,就无法进行记载了。
加之地名变化,如隋开皇十年(590年),废庐陵诸郡,置吉州,改石阳县为庐陵县。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庐陵郡复改吉州,吉水属之。武德八年(625),改吉州为庐陵郡。十国吴高祖天佑七年(910年,用唐年号),杨吴占领吉州,沿承唐制。升吉水镇为吉水县,元宗保大八年(950年),吉水由场复县,仍隶吉州。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析吉水县之兴平、明德、永丰、龙云(含报恩镇)、云盖五乡置永丰县。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吉水由州复为县。洪武九年(1376年),江西行省改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之下设道,吉安府属湖西道,吉水县属之。
从湖北阳新的《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记载的是主干,发脉于江西泉溪。
如:仪(泉溪里)--碤(葬德安学堂冲)---艺靖(吉州太守)---董槐(南宋右丞相,封地安徽定远);涛公长子三奇公(P239),字贞卿,又号积布,原居广济今武穴董官房垸,生于嘉靖庚申1560,万历辛卯举乡试,以国子监任吉州,调四川达州六年,承恩擢zhuo夔州府府尹。生子四:职、赋、式、铎。后裔分布吉州、达州、夔州。那么,很多人会以族谱记载吉水县,却忽略了迁徙的失考。
同样,P66记载,佐公,行十六郎,由江西瓦家坝迁圻水。也证明佐公之前的先祖迁徙至瓦家坝。查其上一辈与其父辈同辈的出生时间,记载有道揆公生于绍熙三年壬子1192,殁景定三年壬戌1262。那么,在瓦家坝生活的泉溪派熹公后裔实际已经失考。
嵩公之孙固公之子杰公(P47),字尚仁,为蜀州司户,后调官鄱阳县令,遂家焉。同辈分的有林公之子孝均公,生于北宋哲宗赵煦元符三年庚辰年(公元 1100年)出生;懋长公(生于同治十年),从荆竹小坡迁往鄱阳黄源坝;也与鄱阳产生关联……。
4、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四川的记载
乾坑开基祖仲卿公(见P70,第23世)生子三:彦通(字文运,生一子恭,失考)、彦达(失考)、彦道(失考)。同辈分的思贤生于永乐戊戌1418年,殁于天顺甲申1464年。
谱载:(1)、司孟公(P59,第28世),孟户肇始祖,自麻城黄土坎迁大冶洋湖(大冶陈贵杨董),生子二:胜宗、胜全。司孟公派下迁居江夏、保安、罗田、西蜀(四川)、陕西、浠水等地。
(2)、伯瑜公(第29世)的子锡舞,孙永强、永盛、永成迁徙四川(见后);
(3)、桂公(P367,第29世)生子五:益敏、益清、益福、益荣、益芳,孙嗣:兴爵公迁四川,益清迁河南淅川,正竞迁大冶,孙嗣谊兴迁汉口,自柳迁安徽芜湖。
(4)、兴节公(P113,第33世),明正德年间(1506~1521)子孙迁居西蜀西坝落业(金堂县刘场),兴爵、兴祥、兴福、等葬董家硚。
(5)、应舒公之子惟琳(P317,第33世)、应瑗公之子惟仙,俱迁四川;应时之子惟秀的子孙俱迁四川云阳。
(6)、涛公长子三奇公(P239,第34世,见上文),后裔分布江西吉州、四川达州、四川夔州。
(7)、啟祥子二:太乾、太坤(P317,第35世),啟绪子三太明、太茂、太光,啟康子三太荣、太华、太富,啟富子二太官、太贵,啟礼之子太栋,11人俱迁四川;
(8)、仕常公之子继必(P175,第36世),从董垸庄迁徙四川;名公之子生虔(P304),太信之子兴隆、永传之子兴诰(P317,第36世)、太文之子兴宗、太麟之子兴亨、太国之子兴玉,俱迁四川;太远之子兴序,迁四川云阳。
(9)生得之子(P304,第37世)瑞普、生璧子三天瑞、应瑞、保瑞,俱迁四川;瑞廷,迁徙四川成都;兴智之子永升、大炯之子志忠,俱迁四川。
(10)、朝介之子日喜(P174,第38世)、朝块之子日子、朝璋之子日证,俱迁四川;相裕迁四川成都;永忠之子嘉荣迁四川,永幸之子嘉智迁四川云阳;
(11)、志利公子二应仁(P109,第39世)、应智,志奇子英春、志举子二应成、应继,志齐子二应荣、应昌,俱迁四川;日恩之子用川迁四川为县梧桐桥;相堂之子天楷、相原之子天化、亨相之子奉天,俱迁四川;相谟子二天泰、天度迁四川开县;相吉子二天俊、天盛俱迁四川南充地充;
(12)、应国之子国祥(P108,第40世)迁四川重庆金堂县,应亿子国任、应舒子二国富、国贵,应成子国暹、应昌子国现,以及锡舞,俱迁四川;
(13)、国杰之子道烘(P109,第41世)、锡舞子三永强、永盛、永成,俱迁四川;国棣子道燿迁四川重庆金堂县;子常之子应道迁四川瞿县;承试迁四川黄龙溪;
(14)、其禄之子生汉(P219,第42世)、其光之子生万、其逢子四生敏、生周、生礼、生盛,俱迁四川;其泰子四生琏、生璠、生衍、生珍,其贵之子生志,俱迁四川达州;其盛之子生邦,迁四川巴州;其健之子生洪迁四川成都仁寿县;
(15)、生柱之子本朋(P219.第43世)迁四川万县;生国之子本富、生文之子本荣、生福之子本麟,俱迁四川达州;生淮长子本有、生忺之子本胜,俱迁四川仁寿县;生淮次子本千,迁四川井监县;
(16)、本秲之子世李(P224,第44世)迁四川
(17)、登云公(P267,第45世)迁徙贵州安顺普定,鸿阳之子全荣(P251,第46世)迁贵州贵阳,银川(P267,第47世)迁贵州毕节纳雍。
2019年6月27日18:24荷香月暖初稿
论钟山俊庸公先祖的迁徙来源不是浙江钱塘村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宋史》明确记载唐德宗时期,董晋为平章事(宰相),其曾祖、祖、父都是山西虞乡人(今山西永济),不是浙江钱塘府钱塘村。因此,钟山董槐后裔(或另外称呼董槐公后裔的俊庸公的后裔)以先祖从浙江钱塘府钱塘村迁徙是错误的、完全与历史不符;至于个别以神台神龛把常言的“木之有本”作为“木本村”更是不存在, “木之有本”是溯源的雅称而不是祖居地,若存在木本村则与钱塘村相互矛盾;宋朝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江西海口的董乂与明朝嘉靖年间流坑的董开尧修谱作序,记载董晋为山西虞乡人都与《宋史》一致,而不是浙江钱塘江一带。广西董槐后裔的族谱,董槐前面部分(不包含董槐)推断是谱匠所为。广西钟山董槐公后裔的俊庸公与他支派董氏后来迁徙至同一地方的董氏相遇,开始轮序作为钟山的第一代,其六世孙殁于嘉靖癸巳(1533年),第二年(1534年)立碑的立碑保存至今的《明故董公墓记表》碑文明确记载为董槐后裔,是可采信的。
本文的目的在于明确阐述:钟山董槐公后裔或者俊庸公后裔的先祖迁徙,不是来源于浙江钱塘江一带。若以董晋的祖辈,则迁徙于山西永济;若以董槐先祖,则迁徙于江西武宁泉溪。
关键词:董晋 董槐 南宋 墓碑
1、董晋在唐肃宗时期为平章事(即宰相),曾祖至董晋皆为山西永济人,不是浙江钱塘人
史料记载唐朝董晋: 《赠太傅董公行状》曾祖仁琬,皇任梁州博士。祖大礼,皇赠右散骑常侍。父伯良,皇赠尚书左仆射。公讳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万岁里人。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勋累升为上柱国,爵累升为陇西郡开国公。娶南阳张氏夫人,后娶京兆韦氏夫人,皆先公终。四子:全道、溪、全素、澥。全道、全素皆上所赐名。全道为秘书省着作郎,溪为秘书省秘书郎,全素为大理评事,澥,为太常寺太祝:皆善士,有学行。《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九十五》记载“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五年,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七十六》“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德宗立,授太府卿。……帝还京师,迁左金吾卫大将军,改尚书左丞。”也就是董晋在唐德宗时期为平章事(即宰相),山西永济人,先祖在永济。
虞乡有虞氏部落的栖息地。或作"虞舜故乡"称作虞乡,今山西永济市。山西永济县今属于山西运城市管辖。运城,古称河东,运城地处山西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河南济源毗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及洛阳相望。永济古称蒲坂,史称舜都,扼蒲津关口,当秦晋要道,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永济市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是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永济在南北朝时期隶属于泰州、蒲州,唐朝两建中都,蒲州成为六大雄城之一。
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的董乂的江西《德兴海口中村董氏族谱序》记载:“季唐时,惟河中仁琬三世孙晋,相德宗”;明嘉靖丁未年流坑静轩董开尧《董氏世次考》记载“唐贞元间丞相晋,封陇西郡公,故董姓者郡曰陇西。陇西本河中人,唐末宦游江南,值李氏乱,避居抚之临川扩源,晋生溪,溪十三世传生清然”,董开尧同时作《董氏宦官记录拔》。都证明董晋的先祖不是钱塘江,而是山西。
2、董晋的曾祖、祖、父的“三进士坟”皆葬于山西永济
董晋未能安葬祖居地山西永济,但其三代先祖皆葬于永济。据《虞乡县志》记载,虞乡为古虞国,后为梁解,为解县,改为虞乡,又复为县,分置虞乡。因为董氏世代祖居该村并屡出才人而得名的。董村被称为"万岁里"。山西省永济市卿头镇董村东南的“董氏三冢”,在《虞乡县志·卷八·古坟考》载:“唐太傅董公墓在县东十六里董村南,有三冢,碑碣无存,《临晋志》以为董晋墓,考权文公董公神道碑,称晋葬河南县万安山之原,则非晋明矣。按神道碑言,公考伯良,赠尚书左仆射,此太傅当属伯良墓,上二冢疑一为公曾祖梁州博士仁琬墓,一为公祖右散骑常侍大礼墓,今土人惟称三进士坟云”。也就是“董氏三冢”为“三进士坟”属于董仁琬、董大礼、董伯良三位先祖安葬地,而董晋葬河南万安山。据说是董丞相在汴雅善文公,丞相卒,文公护丧归葬,又述行状,因此建而祀之。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初三,七十六岁的董晋病逝于任上。韩愈遵照他的遗嘱,迅速处理丧事,三天后(初五)即入棺成殓,并陪同其家属护送棺木离开汴州。他们出发后的第四天(初八),董晋的部下举兵叛乱,交通阻绝。当节度行军陆长源、度支营田判官孟叔度、观察支使邱颍、观察推官韩愈一行护送灵枢走到假(yǎ)师(今河南偃师)附近时,汴州大乱的消息传来,于是在匆忙之中草草将其埋葬。
3、广西董槐后裔族谱,董槐前的记载不可采信
在2018年在江西武宁召开“泉溪董氏宗亲联谊会”之后,钟山桥背、万安、马山、护塘等地董槐后裔,对广西董槐后裔谱,为何采信从董槐始可信,而对前面部分不可采信,仅仅作为历史资料参考。很多人弄不明白、疑惑:说老一辈以及之前的先辈都以口传“浙江钱塘县钱塘村”,以族谱记载“始祖董姓,陇西人氏,世居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钱塘村……唐朝肃宗元年董寀公和伯父、仲叔、伯兄、季弟、幼子、童孙,徙于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谱系为:始祖,讳董寀公,庠生;二世祖,讳宦公,唐朝进士,后为肃宗御史;三世祖,讳晋公,为唐朝德宗平章事……”。
至此,董晋与上面的史上记载的虞乡的董晋是同一个人。不管以先辈记载的名、字、号的不同记载,对照宋史“祖仁琬,皇任梁州博士。祖大礼,皇赠右散骑常侍。父伯良,皇赠尚书左仆射”。则对族谱予以标注,分别为:缺□----仁琬(进士,梁州博士,山西虞乡人);董寀(唐肃宗时期迁徙,庠生,浙江钱塘村人)---大礼(进士,赠右散骑常侍,山西虞乡人);宦公(进士,山东青州乐安县人)----伯良(进士,山西虞乡人);董晋(唐德宗平章事,山东青州乐安县人)---董晋(,山西虞乡人,唐德宗平章事)。
这样,广西董槐后裔以先祖从“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钱塘村”迁徙的,明显错误了。因为,董晋的曾祖、祖、父都是山西虞乡即今日山西永济人,不是浙江钱塘村。
那么,董槐其上(不包含董槐)的世系简单,时间迁徙简略,应是谱匠所为。
至于个别以神台神龛把常言的“木之有本”作为“木本村”更是不存在,首先该“木之有本”不是祖居地,而是溯源的雅称;其次,若存在木本村则与钱塘村相互矛盾。
4、广西俊庸后裔属于董槐后裔比较可信,故先祖迁徙于江西
从董槐开始,兄弟迁徙,出生时间开始记载,相对内容比较丰富。广西钟山董氏,因董槐公后裔的俊庸公与后迁徙至钟山的其他支派董氏相遇,作为钟山董氏第一代开始伦序。俊庸公的六世裔孙元瑀公的墓碑《明故先考董寿七公主之墓》:“生于成化乙酉年(1465年)十月二十七辰时,其殁嘉靖癸巳(嘉靖十二年1533年)二月二十九巳时”。 嘉靖十三年甲午岁三月二十九丙申立碑保存至今,《明故董公墓记表》碑文记载:讳元瑀姓董氏,宋右丞相董槐之裔孙。世居钱塘。后徙居山东青州。至宋朝徙至粤西。谱系已有可考。自槐公以下十四代。
既然,墓碑与族谱都记载属于董槐后裔,且董槐在任职时候,到过静江府(广西桂林)、邕州(大致相当于今天广西的南宁、邕宁、武鸣、隆安等县市)。因此,以董槐开始迁徙广西,是符合历史,比较可信的。
荷香月暖2019年6月22日19:00作于广西贺州钟山
浙江富春江董氏世系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富春江谱系》敏(907—923,是赵弘殷即赵匡胤的父亲的朋友)------董宗本----------长子遵训(字道明,谥文亮。生三子),次子遵谦、三子遵诲(926--981)、四子遵谋、五子遵谟-----遵训生三子:长子董祈、次子董旺、三子董隆---------董隆生董槐(?约1191 --1262),董槐为宋理宗时为相,槐子董丽为尚公主驸马。
董遵诲与侄孙三代相距出生265~266年,是不符合的。因此,董槐不是董宗本的后裔。应该以董槐为第一世。
该富春江世系的族谱在乾隆五十七年《重修董氏宗譜序》记载:“始迁始祖以宋贤相槐为率,其后瓜绵瓞衍,棋布星罗下埠头、董家塘、马秣桥、稠溪、大根、杜墓皆统此大宗”。
依据富春江谱序,以董槐为迁徙祖。应该有其依据的。只是在其上连接出现问题。既然是以“始迁徙祖”,则字义以董槐为富春江第一世。由于其后董氏联谱,因浙江也一样,本身存在不同的支系。然而,既然是迁徙的始祖,又与其他支派时间不同的,那明显属于联谱造成连接为大宗,出现连接的错误。因此,有董宗本派,但此派不是董槐派。 董槐支派应该独列富春江乾隆重新修谱。
依据是:
1、谱序是证据之一。既然是迁徙祖以董槐,则属于董槐为第一世;
2、嘉定六年(公元 1213年),董槐登进士第,调靖安主簿。查:靖安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因此,董槐娶妻在江西;董槐绍定二年(公元 1229年),迁镇江观察推官。明年春(公元 1230年),入为主管刑部架阁文字。秋,兼权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特差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则在江苏有后裔;董槐后裔在广西繁衍,准确来说,源于董槐嘉熙二年(公元 1238年),兼权知湖南常德府,……淳祐六年(公元 1246年),召至阙,辞。出知静江府(今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至邕州(今南宁)淳祐六年(公元 1246年),召至阙,辞。出知静江府(今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至邕州(今南宁);董槐在淳祐七年(公元 1247年),进宝章阁待制。……九年(公元 1249年),召赴阙,封定远县男。……宝祐三年(公元 1255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因此,才出现浙江富春江族谱记载的:“槐子董丽为尚公主驸马”,应该不是皇帝亲生女儿,而是敕封的公主。
如《宋史》记载董槐在各地频繁任职。依据各地族谱记载,则董槐分别依江西、江苏、广西、浙江的顺序,留有后裔,分枝散叶、枝叶繁茂,裔孙蕃衍,瓜瓞绵绵。
作于2020年10月22日于广西贺州
浙江富阳董槐后裔的世系分析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我在2015年04月07日粗略作《粗略分析槐之子董丽避难富春阳陂湖董家弄的宗谱》,今日,本文探讨认为:浙江富春江北杜墓、大根里等地之祖,应该以董槐为第一世或以董丽为始祖。供各位研究者探讨,不足之处敬谅。
一、该族谱记载的董槐先祖世系中最近的祖辈的时间都不符合
浙江富阳董顺庆: 腾讯QQ'富春山越 ’425795907,之前在网络公开了浙江富阳董氏世系。然而,世系源流有待探讨。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从《宋史.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借父势,太祖每避之。”,史料记载了“董宗本,是赵弘殷(赵匡胤的父亲)的朋友。赵匡胤21岁时离开开封,南下随州,去投靠董宗本。”。而族谱记载宗本公第三个儿子遵诲(926--981),基本与赵匡胤同一时期,因此族谱记载其祖辈的时间记载明显不准确,与其后的董槐世代间隔也明显不符合。
假定董敏生于梁,仕于后唐,则后唐在923---936,起码有20岁左右,则基本确定以907年出生,董敏与董槐相距4世代,204年,每一世代出生间隔51岁,超出正常的30岁左右的一世代的大概率时间;第二:既然,董敏确定在907年出生,其第三个孙子遵诲(926--981),相距19年,且两代人,时间不符合;就以长子为(926--981),距离以董槐(1191--1262)为孙记谱,相距265年,因此这不符合常理。
因此,该董槐的世系有错乱接谱之嫌。
二、从史料分析,董槐不是董宗本的后裔
既然,董宗本,是赵弘殷(赵匡胤的父亲)的朋友,年龄应该基本相当,赵弘殷(899年-956年),
《宋史.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 》: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因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则董遵诲(925--981),与浙江富春江谱的董遵诲(926--981)一致。但把董槐的祖辈连接“宗本生五子,长子遵训,次子遵谦居临安,三子遵诲(926--981)居四明,四子遵谋为池州刺史居凤阳府天长县,五子遵谟,”而浙江族谱以“遵训:字道明,谥文亮公,为集贤校理、任抚军、后为吏部尚书。生三子:长子祈为员外郎,是肖山---稠溪之祖,子董正为浙江行都司事。次子旺。三子隆为富春江北杜墓、大根里之祖,其后人董槐(1191--1262)为宋理宗时为相,槐子董丽为尚公主驸马。”则依据该谱系变成董槐是董遵诲(925--981)的侄孙,却侄孙相距265~266年出生,可见,富春江北杜墓、大根里的世系应该以董槐为一世代,或以董丽为始祖。(富阳新义乡大根里村,2001年8月,新义乡并入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富阳区北部,距市政府5公里。富阳市高桥镇洪庄村有包括杜墓、大根里等37个自然村)。也与乾隆五十七年《重修董氏宗譜序》一致:“始迁始祖以宋贤相槐为率,其后瓜绵瓞衍,棋布星罗下埠头、董家塘、马秣桥、稠溪、大根、杜墓皆统此大宗”。
三、浙江富阳董氏分布
据董氏董广生留言:浙江省富阳市人。这里有四五个董姓集居处,人口约一万多人。
《浙江地区联谊董氏群 148208458》资料上传:自董思敬公富阳始徙居:元末明初时,富阳望仙董氏有董功,功生三子,思敬——下埠头之祖、思实——谊桥陇之祖、思德——董家塘之祖、堂弟思义先居马秣桥,后迁大源口大庄里一带。下埠头思敬派一、二、三房为士兴、士安、士常,又分小桐州董家、鸡笼山出门浦口、徐婆桥、里山水竹蓬、杭州等地。
据董仁青(春江山月)《富春董姓由来》:“宋后期我支董氏到千一公董龙从上董迁到富春望仙。当年望仙即今八一村、高阳村一带,县志记载有望仙桥,在村南之低河里畈,低河在清朝时还是一条能并排停泊十八只粮船的大河道。神话传说仙女董双成就在这里升天,故曰望仙;肖山上董一支为小九公,先迁河上店之凤凰坞,该村董姓今有1300余人。凤凰坞一支辛三公又继迁富阳大源山里之稠溪;另一支是宋末宰相董槐之子尚公主驸马董丽,宋末元初之际,一为奸臣所害,二为元兵入侵,为避难先迁富春阳陂湖董家弄,后又迁江北大根里、杜墓、金沙里。尚公主在元乱中尽节,时仅21岁;还有一支从肖山上董迁浦江县,从浦江又分迁永康、富阳常安董家。元末明初时,富阳望仙董氏有董功,功生三子,思敬——下埠头之祖、思实——谊桥陇之祖、思德——董家塘之祖、堂弟思义先居马秣桥,后迁大源口大庄里一带。下埠头思敬派一、二、三房为士兴、士安、士常,又分小桐州董家、鸡笼山出门浦口、徐婆桥、里山水竹蓬、杭州等地。而四房士忠先迁永康后又迁东阳栗罡坞,四百年后他们还不忘根本,循原地名寻根而来,宗谱上所记还是老地名——下埠头,由此引出我《下埠头考》一文。东阳栗罡坞有一千余人,由于泥水木匠手艺,子孙又分迁许多县市。7、我思实派今分居谊桥陇、水竹园、栗树园、滩上、火烧秧、书房里、富阳城、杭州城、临安、青岛、洛阳、新加坡等地。董诰之承继人就是出在这一派,原董诰台门不久前还尚存,可惜今已不復存在。”
据富阳大源董氏后人自行筹建宗族祠堂后,《重现百年宴祠盛景,传承优良家族文化》记载:“董樟法介绍,在《董氏宗谱》上有记载:500年前,富春董氏始祖辛三一家从萧山凤凰坞迁移到大源,带着儿子元四公和孙子海三公,然后开始绵延子孙。董氏一族人丁兴旺,到现在已有23代传人,如今董家村有1000多董氏后人”。“ 董樟法介绍,除了稠溪的董氏后裔分布春江街道八一村、谊桥龙村等地,当天前来参加活动的就有各地的董氏后人代表。除了富阳地区的董氏后裔,前来祝贺的还有来自萧山凤坞的董氏宗亲。'我们真是500年前是一家,稠溪的董氏从家谱记载是从我们萧山凤坞迁移过来的。而且多年来,我们都有宗亲之间的走动。’来自萧山凤坞的董师傅说”。
丹阳古镇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丹阳镇本是一个整体,清朝乾隆年间,被一分为二,以一条小巷为界,北属江苏省南京江宁县,南归安徽省当涂县(现马鞍山市博望区),形成了两省共一镇的局面,称得上“一脚踏两镇,鸡鸣闻两省”。丹阳镇的董山里村,自古至今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些遗迹遗物。遗迹资源有:董氏宗图、董氏族谱、董氏宗祠、董氏墓地以及山水相连的江苏丹阳镇境内的大傅村。董山里村的董氏后人不仅为董永建了墓,还完整保存了《董氏宗图》。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董氏族人“吃宗酒”都要挂上《董氏宗图》对着宗图上的祖先牌位顶礼膜拜。宗图上清楚地描画着七仙女与董永“路遇”情景。天上仙女下凡处,人间爱情第一村。董山里村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黄塘村东北角,距马鞍山市区20分钟车程,距南京禄口机场30分钟车程,北接南京市江宁区西岗社区,东临丹阳镇工业园区。户籍人口326人。而《宋史.董槐传》记载:“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我注:以封地称呼)。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收。槐貌甚伟,广颡而丰牙牙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父亲为董永(名,与字不同)。
从这些分布与传说来看,浙江与江苏丹阳等地的“七仙女与董永”与董槐是否有关联,尚待考证。
四、董氏谱牒研究者的其他世系分析
《董孝忠致宗亲董顺庆------关于安丘董氏家谱序言中的关键句的说明》一文:“顺庆:你在短信中所说的董邦达董诰的渊源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讨节点。安丘董氏家谱序言中有如下重要记载:“......吾祖先世原籍广川,江都相裔,明初迁居青郡,分处益都寿光。盖有自远代先迁而出者,故族也,如安丘丞相公支,益都兵部公支。有自近代后迁而出者,本族也,如莒州中堂公支,平原总督公支是也......”。莒州中堂公在清代肯定是董诰.平原总督公是董讷。董讷的渊源已经完全解读,资料也颇为充分完整。而董诰被写进安丘家谱序言也绝非空穴来风。为此,我曾与莒州博物馆联系,恰巧联系人是我董姓一位女同宗。她曾找到博物馆原馆长咨询馆藏董诰字迹贡献者。后来她通知我说,字迹是解放初期收集到的,捐献者早已过世,无法查证董诰在莒州的佐证。”
因时间主要论述明初迁居青郡以后的世系,我不再赘述。也因资料缺乏,不作分析。
2018年11月22日15:13
【附注】:《宋史.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 》全文: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遵诲之舅也,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二年,讨秦、凤,大将韩通又表遵诲自随。与贼战于唐仓,先登陷阵,擒蜀招讨使王鸾以献,克秦、凤二州。师还,录其前后功,补东西班押班,又迁骁武指挥使。四年,从世宗征淮南,攻合肥,下之。六年,从韩通平雄、霸二州。
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借父势,太祖每避之。遵诲尝谓太祖曰:“每见城上紫云如盖,又梦登高台,遇黑蛇约长百尺余,俄化龙飞腾东北去,雷电随之,是何祥也?”太祖皆不对。他日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自是紫云渐散。及即位,一日,便殿召见,遵诲伏地请死,帝令左右扶起,因谕之曰:“卿尚记往日紫云及龙化之梦乎?”遵诲再拜呼万岁。俄而部下有军卒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十余事,太祖释不问。遵诲益惶愧待罪,太祖召而谕之曰:“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又问遵诲:“母安在?”遵诲奏曰:“母氏在幽州,经患难睽隔。”太祖因令人赂边民,窃迎其母,送与遵诲。遵诲遣外弟刘综贡马以谢,太祖解其所服真珠盘龙衣,命继赐之。综曰:“遵诲人臣,岂敢当此。”太祖曰:“吾方委以方面,不此嫌也。”
会李筠叛泽、潞,令遵诲从慕容延钊讨之,迁马军都军头,因留之镇守。三年,召归,再迁为散员都虞候。乾德六年,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太宗即位,兼领灵州路巡检。
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在通远军凡十四年,安抚一面,夏人悦服。尝有剽略灵武进奉使鞍马、兵器者,遵诲部署帐下欲讨之。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自是各谨封略,秋毫不敢犯。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帝轸悼久之,遣中使护葬,赗赙加等,录其子嗣宗、嗣荣为殿直。
泉溪董氏先祖董谦迁徙的初步分析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董槐谱序中泉溪董氏董谦公在唐末时期“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监察御史品级仅正八品下,内外官吏均受其监察,权限甚广,颇为百官忌惮。员额,唐为十五人。观察使也是监察官,是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依据其“按行江淮”,则属于到江淮“出行巡察”, 董谦属于唐朝末期朝廷任命淮南道的地方军政长官。天佑元年(904年) “各藩镇都是以兴复为借口,扩大自己的势力,且相互并吞,并没有真正的讨伐朱全忠。”董谦巡察感知“各据不发”,天佑三年(906年),唐哀帝李柷(原名李祚)被鸩杀,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称帝,国号梁。在此时任官,监督地方已经没有必要;杨行密藩镇割据时,“在南方政权中,南唐最强”。但天佑二年(905)杨行密病殁, “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董谦感觉失去希望;况且,905年,杨行密任命招讨使逐步兼观察使,行使“掌管镇压起义、抗御外敌、招伐叛等”。从事镇压职能,将迫使一些原来的观察使退出;因此,在天佑五年(908年)张颢、徐温发动兵变之前,董谦在天佑四年(907年)至流坑隐居,成为在流坑最早居住的董氏第一人。
泉溪董氏最明确记载的迁徙先祖是唐末时期的董谦公,虽然其后抚州等地的地方史没有记载留下其隐居流坑的历史,通过谱牒结合相关史料分析,董谦公是迁徙流坑的最早的董氏开基祖。当然,不能因为记载谦公隐居流坑就属于今流坑支系,这是泉溪董氏后裔应该辨析的,以免引起混淆。
本文意在通过谱序,对照有关史料,探讨泉溪董氏先祖谦公的迁徙。
关键词:梁移唐祚 诸镇强横 江淮 观察使 节度使
1、 两份董槐谱序(见《泉溪与流坑不一样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
泉溪赐进士第累官右丞相兼签书枢密院事熹公八世孙槐谨撰《宋·泉溪董氏原谱序》载:“董氏之世系,出自唐德宗时,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讳晋,字混成之后裔也。公子四:长全道,为秘书省著作郎;次全溪为秘书省秘书郎;三全素,为大理评事;幼全澥,为太常寺太祝,皆善士有学行。素则吾派祖,生子二:长曰完、次曰宥。完子三:达、逊、逵也。逊生戬,戬子五:浚、淮、涣、溥、淏。淮生子四:伯经、仲纬、叔系、季纶。经子二:廷傑、廷秀焉。秀生子二:椿与梓也。椿生子三:曰旭、曰旦、曰晃其幼也。晃生子五:羽、翦、翼、翚、羿,翚行四,生子二,谦与让也。让见唐国事日非,隐居抚州扩原。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谦仰天叹曰:“我自拜爵以来,屡受国恩,欲与国同休戚。今势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生子三:长曰远、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与熹。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珪、璋、珮、琨、瑗。时珪随父在邑,好游观骑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乐乡二都泉溪里,爱其山秀泉清,遂买田筑室而家焉。然虽家自珪公,实由熹之令武宁始也,故曰肇迁祖。珪生子三:嵩、崇、山广。嵩之子姓守旧业,崇之子姓居同乡四都、尚漳,山广之子姓居同都之修坡,各择其地之胜者而居焉。夫自肇迁祖卜居于此,贵而不矜,富而不骄,贫而不滥,世惟礼义之是尚。呜呼,泉之源深者流必长,木之根固者叶必茂,吾族宜其流长而叶茂也。顾吾窍思之,祖宗之所爱者,子孙也,以吾叨积德于祖宗,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如吾祖宗何?因而有志辑谱,商诸族众,而众皆有难色,谓此固义举也,亦难事也。盖谱必聚族而居,春秋时会拜于墓,祭于祠,序长幼,别尊卑,得以合而序之,始可溯流而知源。今吾族属之盛,有出仕者,有居别墅者,分适四方,一时莫能遍访。且工程浩大,约费多金,恐难遂子之愿也。予曰:“否否”,从来修谱以叙世系,盖使人不忘其本,古者虽立宗子法,人究有不知其来踪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焉。至谱牒又废,而人愈不知其来踪,不过百年之久而骨肉无关,虽至亲恩谊亦薄矣,如之何不谱!至费无可虑焉,余既志存岂惜费哉!族众闻而羡之曰:“善”。由是各出支系以从事,而予亦废乎先大夫之贻产,以成金谱一帙,散诸各宗。区区此举,聊体祖宗遗爱耳。故述此以俟之后达者,特有感于斯焉。”
【流坑支派松溪版】《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明朝嘉靖流坑董开尧修改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与万历三十八年董发春的《明。泉溪董氏旧谱序》对比:【附注:【】部分为泉溪谱存有,“”是松溪谱存有。红色部分对比《宋·泉溪董氏原谱序》属于新增部分):“ 董氏之世系,出自唐德宗时,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讳晋,字混成之后裔也。公子四:长曰全道,为秘书省著作郎;次曰全溪为秘书省秘书郎;三曰全澥,为太常寺太祝,幼曰【泉溪谱为三曰全素】全素,为大理评事;皆善士有学行。溪生【泉溪谱为素生】二:长曰完,为谏议大夫、幼曰宥,为宏文馆学士。完子三:长曰达,为卢龙节度使;次曰逊,为益州刺史;幼曰逵,为中书门下舍人。逊生子曰戬,为左仆射。戬生五子:长曰浚,为司空;次曰淮,为安东尉;三曰涣,为门下【另谱《明。泉溪董氏旧谱序》为:兵部,不是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注,该引号内一句《泉溪。明旧谱》没有发现,后面中引号部分《泉溪。明旧谱》没有记载】;四曰溥,为御史“大夫”;幼曰淏,为荆州刺史。淮生四子:长曰经,为荆州都督;次曰纬,为黄门监司空;三曰丝,为中书检括“同平章事”;幼曰綸,好仙术,【另谱区别:有:道号五经,隐居万安山】,累徵不仕,“遂隐居万安山”。经生二了:长曰廷杰,为平原太守;幼曰廷秀,为兵部尚书“参掌枢密院事”。秀生二子:长曰椿,御史“大夫兼国子祭酒”;幼曰梓,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椿生子三:长曰旭,为太仆射;次曰旦,为太尉“赠司空”;幼曰晃,“观为容宣尉处置使”【另《泉溪。明旧谱》有:为宣讨使】。晃生五子:长曰羽,“为节度使兼”盐铁使【《泉溪。明旧谱》为:为盐铁使】;次日翦,为户部侍郎;三曰翼,中书门下舍人;四曰翚,建州刺史;幼曰羿,苏州刺史。“翦生子一,曰谊,仍居霍源”。 翚生子二: 长曰让,幼曰谦。让见唐国事日非,“不受官禄,隐居”抚州扩原。“幼为”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处”,各据不发,谦仰天叹曰:我自拜爵以来,屡受国恩,欲与国同休【另谱有:戚】。今势力不能匡“扶”【另谱《泉溪。明旧谱》:救】,“岂肯”忍俛首“而仕”【另谱《泉溪。明旧谱》:事】他人乎?。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 【另《泉溪。明旧谱》连接谦公之后有:生子三:长曰远、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与熹。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珪、璋、珮、琨、瑗。时珪随父在邑,好游观骑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乐乡二都泉溪里,爱其山秀泉清,遂买田筑室而家焉。然虽家自珪公,实由熹之令武宁始也,故曰肇迁祖。珪生子三:嵩、崇、山广。嵩之子姓守旧业,崇之子姓居同乡四都、尚漳,山广之子姓居同都之修坡,各择其地之胜者而居焉。】“然自今日之流坑,惟让公之子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迁居于此,三传至合公而始盛焉!夫地之胜者,族大支繁,世不绝官”。“盖自始祖卜居于此”【另《宋。泉溪董氏原谱序》以及《泉溪。明旧谱》记载为 :夫自肇迁祖卜居于此】。贵而不矜,富而不骄,贫而不滥,世惟礼义之“所”【《宋。泉溪董氏原谱序》以及《泉溪。明旧谱》:是】尚。呜呼,泉之源深者流必长,木之根固者叶必茂,吾“家一”族宜其流长而叶茂也。顾吾窍思之,祖宗之所爱者,子孙也,以吾叨积德于祖宗,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如吾祖宗何?因而有志辑谱,商诸族众,而众皆有难色,谓此固义举也,亦难事也。盖谱必聚族而居,春秋时会拜于墓,祭于祠,“叙”【《宋。泉溪董氏原谱序》以及《泉溪。明旧谱》:序】长幼,别尊卑,得以合而“观”【《宋。泉溪董氏原谱序》以及《泉溪。明旧谱》:序】之,始可溯流而知源“矣”。今吾族属之盛,有出仕者,有“分”居别墅者,分适四方,一时莫能遍访。且工程浩大,约费多金,恐难遂子之愿也。予曰:否否,从来修谱以叙世系,盖使人不忘其本,古者虽立宗子法,人究有不知其来踪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焉。至谱牒又废,而人愈不知其来踪,不过百年之久而骨肉无关,虽至亲恩谊亦薄矣,如之何不谱!至费无可虑焉,余既志存“余”岂惜费哉!族众闻而羡之曰:善。由是各出:支系以从事,而予亦废乎先大夫之遗产,以成金谱一帙,散诸各宗。区区此举,聊体祖宗遗爱耳。“况圣人设教,亦以笃亲为重,可不急讲欤”,故述此以俟之后达者,“将”【《宋。泉溪董氏原谱序》以及《泉溪。明旧谱》:特】有感于斯焉”。
2、 谱序叙说董谦的内容
“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谦仰天叹曰:“我自拜爵以来,屡受国恩,欲与国同休戚。今势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
关键词:观察御史、按行、江淮、梁移唐祚、征兵讨乱、诸镇强横、拜爵、屡受国恩、不能匡救、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
3、 江淮的历史背景
3.1、江淮的地理方位
“
天下财赋,十九江淮”,这是唐朝时的话语。后成了“十九江南”。 “江淮”指的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块地域,其实不是,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才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江淮熟,天下足”,后来也演化成了“苏湖熟,天下足”。江淮地区是指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大别山以东、黄海以西的广大地区。也就是大唐淮南道的政区与大宋淮南东路、西路的政区范围,现在广义上也包括连云港即海州、武汉北部地区、沿江下游南岸等地。隋唐时期 江淮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得到恢复,时有“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天下以江淮为国命”等说。
而从“江东”、“江左”而变为“江南”,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被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 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3.2、唐末经济重心南移江淮与“诸镇强横”
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唐朝中叶以后﹐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时期﹐由于均田制瓦解,建立于其基础上的府兵制亦随之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形成对抗中央的藩镇割据。唐朝出现了藩镇,而这些藩镇具有很大自主权力,基本不给朝廷交税。安禄山就是凭藉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
董槐谱序中的“诸镇强横”是指什么呢?
是指晚唐时期,唐僖宗以後,社会矛盾激化,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唐朝中央徵集各镇士兵围剿,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如杨行密、董昌、钱鏐等,伺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黄巢攻破长安,唐朝中央政权瓦解。黄巢叛将朱温投降唐朝朝廷,并且平定黄巢军,得到了唐僖宗的信任,朱温做了节度使,势力范围远远超过当时控制范围最大的藩镇李克用。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到了唐昭宗时,朱温还把朝政大权牢牢的控制住了。最后到了唐哀帝(唐昭宣帝)。藩镇并未随著唐朝灭亡而消失,整个五代十国时期都可以视作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只不过部分藩镇或许选择不承认中原政权而完全独立,以建立王国或帝国。一直到宋太宗灭掉北汉之时,才消灭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时随着北方不断开发,环境破还很大,首都都从长安到洛阳了,北方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虽然,上元元年(760),因为江淮税赋重地有人叛乱了。但安史之乱波及到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没有经历安史之乱,少有乱军波及。睢阳显得尤为重要,守住睢阳,可以保证运河不阻塞,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保住整个后方半壁江山。坚守10月之久到公元757年10月睢阳陷落。安史之乱后,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当时江淮、江南一带富甲天下,东南藩镇以其丰厚岁供支撑着苟延残喘的唐朝统治。韩愈感叹:“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据十九”。在江淮地区破坏后,唐朝就没钱了,基本就瓦解了。
3.3、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
开元末年以后,朝政腐败。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 755年,安禄山与步将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初,王仙芝起义,六月,黄巢起义响应,转战遍及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中和二年(882年),四川的唐僖宗反攻,九月,齐军将领朱温在同州(今陜西大荔)与王重荣交战中,投降唐军,被任命为右金吾大将军,赐名全忠。唐军李克用部一万余人南下,黄巢于中和三年四月撤出长安。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春天,李克用率兵五万,自河中南渡,连败齐军于太康、汴河、王满渡。是年六月十七日,黄巢“死”。昭宗天复初年(901年),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3.4、唐末江淮战乱
唐朝江淮弩手运用到极致。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唐朝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造反。叛军宁陵之战是江淮弩手的代表之战。
黄巢占据长安后,河朔强藩朱温和李克用夹击黄巢,迫使其退出长安,义军转而向东向南发展。唐乾符年间(874年―879年),江淮群起而反。乾符二年(875),王仙芝攻陷濮州、曹州,众至数万。为保卫东南财赋重地,唐政府急调荆南节度使高骈为镇海节度使,又改命高骈为“淮南节度使,充盐铁转运使”。 广明元年(880),“高骈遣其将张璘等击黄巢屡捷”,黄巢屡败,诸路大军云集,但“骈恐分其功,乃奏贼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遣归”。黄巢见大军“已北渡淮,乃告绝于骈,且请战。骈怒,令璘击之,兵败”,“巢势复振”。高骈私心作祟,抵抗效微。淮南将领毕师铎“言于高骈曰:'朝廷倚公为安危,今贼数十万众乘胜长驱,若涉无人之境,不据险要之地以击之,使逾长淮,不可复制,必为中原大患。’” 但高骈“自度力不能制,畏怯不敢出兵,但命诸将严备,自保而已”。[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广明元年庚子 同年,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蜀中。当时高骈正在“大阅军师,欲兼并两浙,为孙策三分之计。” [旧唐书。卷一八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二],中和元年(881),高骈野心暴露,朝廷“遣中使趣高骈讨黄巢,道路相望,骈终不出兵。”,朝廷对高骈已经毫无约束之力。中和二年(882年)辛丑由于吕用之弄权,诸将怨愤,高骈陷入孤立境地。此时,中原强藩酝酿进犯淮南,这就为杨行密的崛起而创造了条件。唐中和三年(883年),杨行密被唐廷招抚,被封为庐州刺使。
杨行密寻找当时炙手可热的高骈为政治肩膀,伺机出山。之后,兵出扬州,试剑淮南。唐光启三年(887年)四月,淮南都将毕师铎在扬州发动兵变,囚禁淮南节度使高骈,并召宣州秦彦进入扬州(今属江苏),杨行密欲救高骈却不能进入扬州,屯军于蜀冈。毕师铎率兵数万攻打杨行密,毕师铎大败,单骑逃回扬州城,并杀死高骈。杨行密进攻西门,进入扬州。
秦宗权虽屡败于朱全忠,但兵力仍强,企图染指富庶的淮南地区,杨行密明显处于劣势。因为江淮久乱,朝廷任命朱全忠为淮南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朱全忠“遣内客将张延范致朝命于杨行密,以行密为淮南节度副使”。 文德元年(888)二月,“朱全忠奏以杨行密为淮南留后”。“孙儒袭扬州,克之”。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孙儒攻陷扬州,于是杨行密退到庐州。杨行密出走,儒自称淮南节度使。文德元年戊申杨行密按照袁袭的计划,汇合孙端、张雄所部,包围宣州。唐龙纪元年(889年),杨行密攻下宣州,唐朝拜杨行密为宣州观察使。人心既附,杨行密实力大增。
孙儒欲乘杨行密立足未稳遣兵攻打庐州,守将蔡俦投降。杨行密趁孙儒军还未进攻宣州;朱全忠打败秦宗权后,决不允许孙儒淮西兵卷土重来。在他解决了感化(今江苏徐州)节度使时溥之后,便派大将庞师古率大军从颍上(今安徽阜阳)直趋淮南,声援杨行密。
唐昭宗李晔即位后,为宦官所困,继又藩镇相挟,名虽帝王,实同傀儡。当此唐室衰徽之际,天下纷扰,割据自谋,战乱频年。朱全忠经营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十年中,以奉唐室为名兼并河南,攻掠河北,加兵河东,及至晋王李克用之势既衰,则转兵西向关中,置昭宗于掌握之中,迁唐室于洛阳,于是篡唐建梁之势便成为定局 。
大顺元年(890),庞师古军沿庐、寿、滁一线,“与孙儒战于陵亭,师古兵败而还”。利用孙儒军回救的有利机会,杨行密调整部署,在拉锯战中,杨行密面临严峻的形势,在孙儒看来,解决了东线,杨行密就成为瓮中之鳖。杨行密“遣其将刘威、朱延寿将兵三万击孙儒于黄池,威等大败。”“孙儒军于黄池,五月,大水,诸营皆没,乃还扬州,使其将康暀据和州,安景思据滁州。”杨行密得天时地利,赶紧“遣其将李神福攻和、滁,康暀降,安景思走”。
朱全忠在北侧一直觊觎淮南的。唐景福元年(892年),五月,杨行密在宣州城下,大破孙儒军,斩孙儒;同年八月,杨行密再入扬州, “……朝廷以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同平章事,以田頵知宣州留后,安仁义为润州刺史”。乾宁二年(895年),杨行密“表朱全忠罪恶,请会易定、兖、郓、河东兵讨之”。揭开了反击朱温南渐的序幕。
乾宁二年(895)董昌据越州自立为帝,以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但钱镠仍“表董昌僭逆,不可赦,请以本道兵讨之”。董昌称帝为杨行密进击南部藩镇揭开序幕。朝廷“以钱镠为浙东招讨使,镠复发兵击董昌”。董昌求救于杨行密,杨行密“遣泗州防御使台濛攻苏州以救之,且表昌引咎,愿修职贡,请复官爵。又遗钱镠书,称:'昌狂疾自立,已畏兵谏,执送同恶。不当复伐之’。”又“遣宁国节度使田頵、润州团练使安仁义攻杭州镇戍以救董昌,昌使湖州将徐淑会淮南将魏约共围嘉兴。钱镠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救嘉兴,破乌墩、光福二寨。淮南将柯厚破苏州水栅”。唐乾宁二年(895年),杨行密加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王 ,升州刺史冯弘铎前来归附。
杨行密又分派人攻下淮河以南、长江以东各州。明年,“淮南兵与镇海兵战于皇天荡,镇海兵不利,杨行密遂围苏州。钱镠、钟传、杜洪畏杨行密之强,皆求援于朱全忠”。杨行密战略触角并没有因此收缩,“淮南将安仁义攻婺州”, 战火依旧在吴越腹地燃烧,同时将战争触角转向江西等纵深之地。
乾宁四年(897年)初,朱温破郓、兖二州,朱瑾与晋王李克用手下的大将李承嗣、史俨等投奔淮南。“诏以杨行密为江南诸道行营都统,以讨武昌节度使杜洪”。杜洪为杨行密所攻,求救于朱全忠。“全忠遣其将聂金掠泗州,朱友恭攻黄州。行密遣右黑云都指挥使马珣等救黄州。黄州刺史瞿章闻友恭至,弃城,拥众南保武昌寨”。癸亥,“两浙将顾全武等破淮南十八营,虏淮南将士魏约等三千人。淮南将田頵屯驿亭埭,两浙兵乘胜逐之。甲戌,頵自湖州奔还,两浙兵追败之,頵众死者千馀人。”(光化元年(898年),淮南杨行密的苏州被浙江名将顾全武攻打,杨行密派周本率军救援,另派秦裴率三千兵攻打浙江钱鏐的昆山。周本被顾全武击败,秦裴攻下昆山后率兵驻守。据《新五代史》载,守兵一千人。苏州粮尽援绝,被顾全武攻破。随即顾全武率一万余人反攻昆山,秦裴虽然人少,却还能屡屡出战并击退浙军)。朱友恭飞驰报捷:大破淮寇于武昌,收复黄、鄂二州。朱温多年的怨恨,在一纸报捷书的诱发下,王稔借着月光在林荫中下马与之步战,杀伤甚众,汴军知不可夺,乃解围而去。
杨行密虽有扬州,但淮南侧翼不稳,朱全忠南下志在江淮。杨行密当时两头作战,向北,杨行密“浮淮至泗州”,又“攻濠州,拔之”。淮南重镇寿州,最是兵家必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乾宁二年(895)“丁亥,行密围寿州”。失去寿州,朱全忠岂能罢休?未几,汴兵数万攻打寿州,乾宁四年(897)的清口(今江苏淮安西)之战,则奠定了南北分野的区域基础。九月,朱温遣庞师古率徐、宿、宋、滑数州之兵7万余众,从淮河下游入攻淮南,遣葛从周率兖、郓、曹、濮诸州数万之兵从淮河中游入攻南。十月,庞师古奉朱温之命屯兵清河口(在今江苏淮阴西南,是古泗水流入淮河之口),将入攻扬州;葛从周屯兵安丰(在淮河南岸,今在安徽寿县西南),将入攻寿州;朱温亲自坐镇宿州。淮南大为震恐。杨行密与朱瑾将兵三万拒汴军于楚州,别将张训自涟水引兵会之,行密以为前锋。行密引大军济淮,与瑾等夹攻之,汴军大败。自此役之后,杨行密踞保江、淮间,朱温终不能与之争。
光化二年(899),杨行密与朱瑾用兵数万攻打徐州,将与朱全忠的决战引向徐淮地区。
天复二年(902)三月,昭宗任命左金吾将军李俨为江淮宣谕使,写御札赐给杨行密,授予杨行密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吴王。“遣江淮宣谕使李俨拜行密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封吴王”。 杨行密发兵讨伐朱全忠,杨行密攻宿州,没有攻下,终于因为粮运供应不上而退兵回广陵。 此后杨行密以淮南为根据地,转战江南、占据江右,遏止了北方藩镇南渐的势头,为五代十国政治格局的形成举行了奠基礼。
天复三年(903年)八月二十五日),杨行密派润州行营招讨使王茂章攻打安仁义,徐温奋力攻击,把安仁义打败。
天复三年(903年),昭宗被朱全忠押解回京,朱全忠发兵将宦官全部杀死。
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提迁都洛阳,长安宫室因此被毁。三月二十日,昭宗派遣密使以绢诏向西川王建、淮南杨行密和河东李克用等告急,令纠合诸镇兵攻朱全忠,以图匡复。西川节度使蜀王王建得御札即遣王宗祜为北路行营指挥使,将兵会李茂贞迎车驾,至兴平(今陕西汉中)遇汴兵,不得进而还。自后王建始自用墨制除官,云待车驾还长安后表闻。各藩镇志在扩土,并无勤王之兵。天复四年(904)四月,促昭宗早发洛阳,闰四月十日,车驾至洛阳,十一日,赦天下,改元天佑,以天复四年为天佑元年。“六月,李茂贞、王建、李继徽传檄合兵以讨朱全忠;全忠以镇国节度使朱友裕为行营都统,将步骑击之;命保大节度使刘弃州,引兵屯同州。癸丑,全忠引兵自大梁西讨茂贞等;秋,七月,甲子,过东都入见;壬申,至河中;西川诸将劝王建乘李茂贞之衰,攻取凤翔。建以问节度判官冯涓,涓曰:“兵者凶器,残民耗财,不可穷也。今梁、晋虎争,势不两立,若并而为一,举兵向蜀,虽诸葛亮复生,不能敌矣。凤翔,蜀之藩蔽,不若与之和亲,结为婚姻,无事则务农训兵,保固疆场,有事则觇其机事,观衅而动,可以万全。”建曰:“善!茂贞虽庸才,然有强悍之名,远近畏之,与全忠力争则不足,自守则有余,使为吾藩蔽,所利多矣。”乃与茂贞修好。丙子,茂贞遣判官赵多如西川,为其侄天雄节度使继勋求婚;建以女妻之。茂贞数求货及甲兵于建,建皆与之。……时李茂贞、杨崇本、李克用、刘仁恭、王建、杨行密、赵匡凝移檄往来,皆以兴复为辞。全忠方引兵西讨,以帝有英气,恐变生于中,欲立幼君,易谋禅代。乃遣判官李振至洛阳,与玄晖及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等图之。” ,也就是此时,各藩镇都是以兴复为借口,扩大自己的势力,且相互并吞,并没有真正的讨伐朱全忠。
同时,“淮南将陶雅、陈璋拔婺州,执刺史沈夏以归。杨行密以雅为江南都招讨使,歙、婺、衢、睦观察使;以璋为衢、婺副招讨使。……杨行密长子宣州观察使渥,素无令誉,军府轻之。行密寝疾,命节度判官周隐召渥。……行密以润州团练使王茂章为宣州观察使”。 905年,置歙、婺、衢、睦四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见《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五卷》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e8a0c6aecb.aspx)。
天佑元年(904)八月二十八日,立辉王祚为皇太子,更名祝,太子于柩前即位,是为哀帝。
天佑元年(904)十月,光州(今河南潢川)叛淮南,降朱全忠。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遣兵围城。十一月,朱全忠自将兵五万渡淮南下,屯军霍丘(今安徽),并分兵救鄂州(今湖北武昌)杜洪。杨行密释光州之围回广陵(今江苏扬州),按兵不出战。全忠分命诸将大掠淮南以困杨行密。
杨行密擅长外交。初联合朱温、钱镠对付孙儒。孙儒灭亡后,朱温拥兵自重,他就联合李克用、王建、李茂贞来抵制朱温,并打出拥唐讨逆的旗帜,以保存自己。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派刘存攻鄂州(今湖北鄂州),焚烧城池,城中军队突围而出,城破,俘获杜洪,斩于广陵。
同年九月,朱温军攻破襄州(属湖北襄阳),赵匡凝奔归杨行密。朱全忠与杨行密双方的第三战发生在天佑二年(905年)八月,朱全忠因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东与杨行密相通,西与王建结姻。初九令武宁节度使杨师厚领兵先行,十三日自率大军继后,进兵淮南。朱全忠发兵二十万攻破襄州,梁军趁势攻打光州,寿州,十一月梁军在光州刺史柴再用的严防死守下无功而返,柴再用趁机出兵邀击,杀梁军三千,缴获辎重数以万计。对梁王朱全忠的三战三胜基本奠定确立了杨氏家族在淮南地区的统治地位。此战也成为杨行密生前对朱全忠的最后一战。
同月十一月,一代枭雄杨行密病亡。唐哀帝天佑二年(905)杨行密病殁,因奉唐正朔,谥武忠王。杨行密之子杨渥嗣位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王。天佑二年(905)十月,朱全忠迫使哀帝下诏称其系秽乱宫闱自杀谢罪,追废为庶人。
天佑三年(906年),唐哀帝李柷(原名李祚)被鸩杀,
天佑四年(907年)正月二十五日在开封称帝,国号梁(后梁),改元开平。自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时期 。
杨渥嗣位后,但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天佑四年(907年,此时唐已亡,吴不承认后梁,仍沿用唐年号),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
天佑五年(908年) 五月,张颢与徐温派人将杨渥杀死,时年二十三岁。张颢杀杨渥,立其弟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弘农郡王。张颢随即又被徐温所杀,至此杨吴大权尽掌握在徐温之手。
在南方政权中,南唐最强,皆因杨吴基础坚固。
4、分析董谦公迁徙的时间、原因与任职地
4.1、董谦迁徙于梁移唐祚时期
上文的董槐谱序涉及到“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
【祚】《广韵》昨误切《集韵》《韵会》存故切《正韵》靖故切,音胙。福也,禄也,位也。
“唐祚”指大唐的时运、命运。引申自梁移唐祚,是指后梁篡夺了唐朝的政权,唐朝末年朱温参加了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后又投降了唐朝,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逐渐发展成了当时最大的藩镇军阀,并被封为梁王,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帝,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这就是“梁移唐祚”一事,“祚”是指皇位。
查阅有关资料,如《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五卷》载:癸卯,蒋玄晖矫诏称李渐荣、裴贞一弑逆,宜立辉王祚为皇太子,更名,监军国事。又矫皇后令,太子于柩前即位。宫中恐惧,不敢出声哭。丙午,昭宣帝即位,时年十三。……先是,全忠急于传禅,密使蒋玄晖等谋之。……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疾玄晖权宠,欲得其处,因谮之于全忠曰:“玄晖、璨等欲延唐祚,故逗留其事以须变。”玄晖闻之惧,自至寿春,具言其状。……言权忠怒曰:“柳璨、蒋玄晖等欲延唐祚,乃郊天也。”璨等惧,庚午,敕改用来年正月上辛。”,此外,“柳宗元 (公元773年~公元819年),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唐祚难振兴,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称其为“媚娘”。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都不是把唐祚明确指向唐末最后一位皇帝 “天佑元年(904)八月二十八日,立辉王祚为皇太子,更名祝,太子于柩前即位,是为哀帝。”都是指唐朝国运。
“天佑元年(904年),晋王李克用之势既衰,朱全忠则转兵西向关中,置昭宗于掌握之中,迁唐室于洛阳,篡唐建梁之势形成至天佑四年(907年)正月二十五日在开封称帝,国号梁(后梁)”。
905年,杨行密任命陶雅为江南都招讨使,歙、婺、衢、睦观察使;任命陈璋为衢、婺副招讨使。陈璋攻打暨阳……。有关资料显示:置于唐贞元年间。后遇战时临时设置,常以大臣、将帅或节度使等地方军政长官兼任。掌管镇压起义、抗御外敌、招伐叛等事。唐代招讨使作为行军统帅,与元帅、总管,都统对比有其优越性,元帅因其职权过大,在人员的选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为亲王担任此致,或是在全国性的战争中由大臣担任,且也是多任为副元帅,不常设。早期的浙西节度使管辖升、润、宣、歙、饶、江、苏、常、杭、湖十州,宣州、歙州和饶州处于摇摆之中,然后浙东浙西两道分分合合,差不多到了790年左右,基本上稳定了浙西观察使的地盘,润州、常州、苏州、杭州、湖州和睦洲。据根据《新唐书·方镇志五》757年,置江東防禦使,治杭州。758年,置浙江西道节度兼江宁军使,领升、润、宣、歙、饶、江、苏、常、杭、湖十州,治升州,寻徙治苏州,未几,罢领宣、歙、饶三州,副使兼余杭军使,治杭州。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领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治越州。置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兼莫傜军使,领洪、吉、虔、抚、袁五州,治洪州。置宣歙饶观察使,治宣州。759年,废浙江西道节度使,置观察处置都团练守捉及本道营田使,更领丹阳军使,治苏州,复领宣、歙、饶三州。废宣歙饶观察使。
杨行密任命招讨使逐步兼观察使,行使“掌管镇压起义、抗御外敌、招伐叛等”。从事镇压职能,将迫使一些原来的观察使退出。
4.2、董谦迁徙原因“诸镇强横,各据不发”
天佑元年(904年)七月“皆以匡复为辞,联合发兵讨伐朱全忠”董谦在江淮,遇到“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的事件,但是,“各藩镇志在扩土,并无勤王之兵”,“杨行密以拥唐讨逆实则保存自己”,正如上文阐述“各藩镇都是以兴复为借口,扩大自己的势力,且相互并吞,并没有真正的讨伐朱全忠。”于是,董谦才有“各据不发”的感慨。
况且,唐朝名存实亡,天佑三年(906年),唐哀帝李柷(原名李祚)被鸩杀,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称帝,国号梁。在此时任官,监督地方已经没有必要,因此,董谦是在朱全忠称帝后隐居。
依据当时杨行密藩镇割据,“在南方政权中,南唐最强”。但天佑二年(905)杨行密病殁, “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天佑四年(907年,此时唐已亡,吴不承认后梁,仍沿用唐年号)”,因此,董谦感觉失去希望,在天佑五年(908年)张颢、徐温发动兵变之前,隐居流坑,因而董谦在天佑四年(907年)隐居比较合理。
4.3、董谦的官职与任职地
依据董槐谱序“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 查: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检察员。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品级仅正八品下,无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只能由侧门进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开元初才取消限制。但因内外官吏均受其监察,权限甚广,颇为百官忌惮。员额,唐为十五人。而观察使:也是监察官,同样也是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上文:“唐龙纪元年(889年),杨行密攻下宣州,唐朝拜杨行密为宣州观察使。人心既附,杨行密实力大增。”。
中国古代行政系统的巡视又称巡察、巡查、巡行、循行,是行政监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监察的重要方式之一。巡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监察活动,而是指通过巡行这种方式进行的、以纠察百官、扬清涤恶为主要目的的巡察巡视活动。中国古代的巡视主要有帝王亲巡、帝王遣使巡视、中央监察机构对地方进行巡察,以及地方行政长官和监察机构对所属州县巡视四种主要形式。以定期或不定期的行政巡视方式,自上而下地对行政及吏治状况进行明察暗访,举报弹纠,以保证中央政府的政令制定和贯彻执行,惩罚儆戒官员违法乱纪,在监察官吏、反腐肃贪和维护吏治清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唐玄宗开元年间,正式将之固定和规范下来,全国分为十五道巡察区,每区设一名采访处使为长官(中宗时称巡察使或按察使,玄宗时称采访使,后来又有称观察使)。唐朝监察巡行体系中,除了御史、按察使、观察使、黜陟处置使巡行政务、惩贪罚佞、激浊扬清外,还有专门督察财政税收金融流通等经济政务的租庸使、税钱使、铸钱使等。唐开元前,这些财政监察的事情由尚书省来管理,开元以后,则根据需要,既有常设的专项巡察使,也有临时设置名目的巡察使,如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常平铸钱盐铁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唐朝的御史台通过对税收、仓库、铸钱、盐铁等专项事务的巡行监督,对官吏的经济犯罪进行察访和弹劾,非常有效地加强了对国家财政的监察,保证了唐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任甚重。唐代后期全国渐分至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重者为节度,次者称观察,并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查找唐朝藩镇节度使名录:元和四十八镇(前为元和时的地名简称,括号中为当时或者之后通用的军号)中的淮南道:淮南节度使;江南道:黔州观察使(武泰军)、湖南观察使(武安军)、 福建观察使(威武军)、 江西观察使(镇南军)、 宣歙观察使(宁国军)、 浙西观察使(镇海军)、 浙东观察使(镇东军)、 鄂岳观察使(武昌军)。淮南节度使长期管辖扬州、楚州、滁州、和州、庐州、寿州、舒州。相当于江苏省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区。
由于观察地位低于节度,故对中央较为顺从,唐后期财赋所出的东南八道多为观察使所领,但也有自观察升格为节度的。如果节度使是省委书记加省长之职,观察使就是省委书记。观察使偏重于监督,直接服从中央。
从唐僖宗乾符二年至唐亡(875年~907年),是藩镇相互兼并的时期。唐僖宗以后,社会矛盾激化,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唐朝中央征集各镇士兵围剿,并委任都统、副都统为统帅,实际上指挥并不统一。许多节镇利用时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如杨行密、董昌、钱镠等,伺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黄巢攻破长安,唐朝中央政权瓦解。这时在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有的原是唐朝的节度使(如高骈)﹔有的则是自己形成一个武装集团之后,被唐朝授予节度使(如杨行密、董昌、钱镠)。这样,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而淮南节度使是吴王杨行密(唐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割据江淮,被拜为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902年),唐朝封杨行密为吴王,此时吴国政权初具雏形,国号“吴”由于此),天祜十六年(919),杨渭(隆演,杨行密次子)正式建吴国,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改元武义。吴天祚三年(937),南唐灭吴,以金陵(今南京市)为国都,以扬州为东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后周改江都府仍为扬州。
董谦不是节度使也就不会藩镇割据,那么则属于“观察使”。因此,董谦公为唐末时期的官员,依据其“按行江淮”,则属于到江淮“出行巡察”,属于朝廷安排的“四十余道”中的淮南道地方军政长官。朱全忠在天复三年(903年)押解昭宗回京、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又迁都洛阳,直至天佑四年(907年)正月二十五日在开封称帝。董谦向谁履职,又如何监督“举报弹纠”。这就是“观察使”的无奈。
同时,905年,杨行密任命陶雅为江南都招讨使,歙、婺、衢、睦观察使;任命陈璋为衢、婺副招讨使。陈璋攻打暨阳……。因此,招讨使逐步兼观察使,行使“掌管镇压起义、抗御外敌、招伐叛等”。从事镇压职能,将迫使一些原来的观察使退出。董谦也应如此。
2019年9月11日20:44荷香月暖
【说明】:本文据相关谱牒中,进行分析推敲,依据历史与常理,分柝探讨,目的在于探讨董谦公的迁徙。若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纠纰。若有不实、不敬或有冒犯,敬请宽容指正!
迁徙流坑的人物、时间、事件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明朝嘉靖年间以五季开平(公元907~910年)迁徙, 与五季开宝(968~976),一字之差,造成后人对迁徙的误解和错误记载。
【摘要】董合迁徙流坑在南唐时期,就否定在杨吴时期迁徙;董谦是唐末观察使也是监察官,属于朝廷安排的“四十余道”中的淮南道地方军政长官。905年,杨行密任命招讨使逐步兼观察使,行使“掌管镇压起义、抗御外敌、招伐叛等”, 在此时任官,监督地方已经没有必要。杨行密病殁,“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 天佑三年(906年),唐哀帝李柷(原名李祚)被鸩杀,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称帝,此时唐已亡,董谦在907年感觉失去希望,在天佑五年(908年)张颢、徐温发动兵变之前,董谦隐居流坑,实际应该是逃命至流坑了;南唐(937年-975年)与开平(公元907~910年) ,不是一个时期。因此,董合不是在开平时期迁徙,况且开平时期早于董合的祖辈万一在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创建黄山寺时间,明显不是开平时期迁徙,毕竟董合的祖辈父辈还世;董合在南唐建立初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杨吴以保境安民为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万一正是扩大置买田地的时期,也不是迁徙时间,况且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万一公尚在人世,与昇元年间(937~943)相距10~22年,这期间两代人要完全去世,也不符合常理。毕竟,董合三兄弟需要在父辈去世安葬之后,才分迁。因此,周鸾书以五代升元年间作为董合迁徙的时间,即没有迁徙的动机,也没有迁徙的必要,且父辈尚在世不可能迁徙。因此,以此升元时期迁徙,缺乏充分的历史依据;
倒是在此时期,随熹公至武宁的珪公父子是迁徙时间。熹公六子, 董熹的长子董珪,珪公“壬辰(长兴三年公元932年)起兵,癸丑(广顺三年公元953年)秋奉命领兵出戌淮徐,为安远将军轻车都尉”。葬建昌黄田畈(今永修县白槎乡),其墓1970年因修建柘林水库淹入水中(现名庐山西海)。珪公之孙董有林(1082~1144,72岁),字淑英,北宋(见《钦定四库全书.梁溪集.卷五二》、《南康府志》)建昌麻溪禾场里(今永修县虬qiu津镇麻潭大房董村)人。熹公四子琨公,居洞里源;熹公六子辅公,由江都仕籍任新蔡令,乔居黄梅山麓,复迁蕲春之东关因世家焉,后迁广济。其余三子:璋、珮、瑗,居流坑。董熹公后唐年间任武宁令,转任临川(江西抚州)任太守,终为中书,宋建隆二年(961)二月,为避后周锋芒,李璟迁都洪州,称南昌府。董熹公为中书,后回到璋、珮、瑗三儿子居住的流坑,不久董熹公以及妣刘氏夫人相继去世,追赠文忠公(参知政事),璋、珮、瑗及其后裔宗谱未记载迁徙,应从流坑迁徙外地;
赵匡胤971年啃掉了南汉一个硬骨,南唐则成了唯一的对手。赵匡胤要的不是南唐的低眉顺眼,而是要彻底臣服。当南汉被灭后,赵匡胤加快进度训练水军。南唐后主李煜,暗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采取反间计,将南唐主战派林仁肇杀害。三年后,水军战力已成。宋灭南唐之战是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至八年(975年)十一月,在北宋统一战争中,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等率水陆军渡江,攻破江宁消灭南唐的著名作战。因此,董合是在祖辈、父辈去世,并安葬在黄山寺周边后,三兄弟分别迁徙,迁徙时间是即将动乱前,开宝六年(973年),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在973~974年迁徙有了充分理由。董合迁徙流坑推定973年。
开宝年间消灭南唐前,还是在没有完成国土的统一。因此北宋的开宝年间也属于五季时期。嘉靖时期以董合五季开平迁徙与五季开宝年间迁徙,一字之差,但对后世导致混淆混乱。
关键词:开平 开宝 升元 南唐 董合
我在《董合迁徙流坑立村在开宝六年至开宝七年(公元973~974年)》、《谦公及其后裔在流坑的初探》、《从碑文记载考证董谦董合两支派的流坑迁徙》、《黄山庵、黄山寺、杨筠松与流坑迁徙》、《江西三大庭中的“谦公”先居住流坑的记载》论证董合在973~974年为迁徙时间;不是五季开平初,也不是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
“开宝六年(973年),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在973~974年迁徙有了充分理由。董合迁徙流坑推定973年。
因此,开平(公元907~910年) 与开宝(968~976),一字之差,造成后人对迁徙的误解和错误记载。
1、 董合迁徙流坑不是五季开平年间
1.1、记载开平年间的事件与时间的相互矛盾
明朝嘉靖年间, 黄霖作《重修黄山祠碑记》“宜黄黄山寺始唐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广川郡董公万一居士所施创也。”又载: “董氏当唐时自河涧徙居临川之霍源,五季开平初(公元907-910年)徙居流坑,科名宦业甲江右。”。同期,南京礼部主客司郎中前翰林国史编修邹守益《董氏新谱序》也以“至赠司徒公合,当五季开平初,始迁流坑时,地隶庐陵,曰庐陵派”
同在一个《重修黄山祠碑记》,万一的孙子董合迁徙在(公元907-910年)时间早于万一创建黄山寺时间,明显不符合。董合的祖辈万一,在五季顺义间(921~927年)还没有去世,万一考妣、尚三去世安葬在黄山寺周边,其后董合才迁徙。因此,不符合实际。
1.2、五季开平年间不在南唐时期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一般又简称“五代”,五代并不是一个指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中国本土为止。
五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宋秦观《淮海集巻十三进策》《安都》:“故汉唐定都皆在周雍,至五季以来,实始都梁”。宋叶绍翁《南屏兴教磨崖》:“钱塘自五季以来,无干戈之祸”。宋史上说:“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
公元907年,军阀朱温篡夺皇位,建立后梁,为中国带来黄金时代的大唐王朝,终于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从朱温篡唐到赵匡胤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之间约有五十年的时间。
在这"五十年中",中原地区先后有朱温建立的后梁(907年~923年);
李存勖建立的后唐(923年~936年);石敬瑭建立的后晋(936年-946年);
刘知远建立的后汉(946年~979年)(后汉950年以后只局限在太原一带); 郭威建立的后周(951年-960年)
这5个短命王朝,故曰"五代"。
因此,南唐(937年-975年)的时间,是董合迁徙的时期,与开平(公元907~910年) ,不是一个时期。
2、后周与南唐的历史
2.1、后周“陈桥兵变”的历史
907 年,朱温在开封定都,当了后梁皇帝,改名朱晃,这就是后梁太祖。 后来他被其子朱友球所杀。 朱友球杀死朱晃后,自己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朱友贞就是后梁末帝。他在位期间 跟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为争夺地盘,进行了激烈的战斗。923年,李存 勖灭掉了后梁政权,建立了后唐,都城设在洛阳。
后唐李存勖是血战20年而得天下的。魏州发生了兵变。李存勖派李嗣源带兵去镇压。没想到,李嗣源反与魏州士兵联合,推翻了李存勖,自己进洛阳当了皇帝。李嗣源 是李克用的“养子”,历史上称他为后唐明宗。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叫石敬瑭,是一个野心家。他趁着后唐混乱的时候,于936年请 契丹统治者帮助,从太原起兵进攻洛阳,灭了后唐,建立后晋。
946年,契丹进入开封,烧杀掠抢,被中原人民起来赶跑。 后晋随之灭亡。
这时,太原节度使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政权,带兵进入开封,成 为中原的统治者。950年,邺都留守郭威带兵攻入开封,灭了后汉,建立后周政权。
此间,南方十国也处于分立割据之中。唐末,王建据有四川,后又取东川,907年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建都成都。925年,庄宗派兵攻灭前蜀,934年孟知祥称帝, 建元明德,重建蜀国,史称后蜀,仍都于成都,965年为宋所灭。
唐末,杨行密占据淮南28州,902年受唐封为吴王,927年其子杨溥称帝,937年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己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次年改姓名为李升,改国号唐,史称南唐。 951年南唐出兵灭楚。975年南唐被宋兵所亡。
钱镠在唐末占据杭州地区,后吞并浙东,占有两浙10余州之地。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978年吴越亡。 王潮、王审知兄弟在唐末占有福建,909年后梁封王审知为闽王。945年闽为南唐所灭。
马殷在唐末占有潭(今湖南长沙)、衡(今湖南衡阳)诸州,后梁开平元年(907 年)被封为楚王,951年为南唐所灭。
唐朝末年,刘隐据有西至邕州(今广西南宁)、东至潮州(今属广东)的岭南广大地区,917年其弟刘岩称帝,国号越,不久改为汉,史称南汉。971年被宋所灭。
907年,后梁大将高季兴驻守江陵。924年,后唐封他为南平王。963年为宋所灭。
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是北汉。951年,刘崇在山西太原称帝,史称北汉。979年被宋所灭。 后周时,政治才有所改革,生产也有所恢复。 增强了后周的实力,为后来后周的赵匡胤(即宋太祖)统一全国、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可见,赵匡胤是在一国后周建立北宋,天下割据势力林立,天下尚未统一。 北宋初期依然属于五季时期。
2.2、南唐建立的历史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混战。其中,杨行密掌握的淮南镇是当江南最具实力的藩镇。唐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割据江淮,被拜为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902年),唐朝封杨行密为吴王,此时吴国政权初具雏形,国号"吴"由于此。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吴国是第一个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使得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战火虽然平息,但江淮间长期存在的地方武装集团依旧活跃,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定。杨行密及时采取有效政策,以求迅速安定乡里。“先是江都多盗,令虽严,莫能禁止,及是为简获者,必询其部分姓名所盗之物,尽其面,于是寇窃皆息。”同时又利用当地土豪熟悉情况的优势,以求整治社会环境。“行密得淮南,以霍邱地界南北,盗贼交会,难可防限”,于是利用当地人朱景“且伺北鄙之奔突。”“景招合无赖年少,得绝技者百余人,抚驭之,尽与捕猎,暮分巡警,月余而材技疆力,无有及景者,以是服从如一,沿淮群盗莫敢犯之。”这些举措是的人民得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生产,从而顺应了民心,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江淮之间本为富庶之地,但是经过长期混战,早已经变得疮痍满目。“八州之内,鞠为荒榛,圜幅数百里,人烟断绝。”杨行密见此情景,立即“招合离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同时他本人也务行节俭,“赐予将吏,帛不过数尺,钱不过数百,而能以勤俭足用。非公宴,未尝举乐。”。为解决财政困难和物资短缺的问题,杨行密本想通过以茶盐换取民间布帛的方法来充实军用。这时幕僚高勖建议道:“兵火之余,十室九空,又渔利以困之,将复离叛。不若尽我所有,以邻道所无,足以给军。选贤守令,劝课农桑,数年之间,仓库自实。”杨行密采纳了该意见,结果“未及数年,公私富庶,几复承平之旧。”为杨吴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吴国开创者杨行密在与其他割据势力争夺江淮地区时施行了招抚流离、恢复农业经济的劝农政策 。杨行密在高勖的建议下对外发展贸易,对内劝农兴业,减轻徭役,少征赋税,建立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
为区别于前春秋战国之际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称之为杨吴;919年(唐天佑十六年),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者并未称帝,仅称吴王。
905年十一月,杨行密去世,时年五十四岁,其长子杨渥继立,907年,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杨渥杀死,时年二十三岁,接着拥立杨隆演继位。杨隆演建立吴国后并不快乐,于是放纵自己,以致生病卧床,第二年便去世了。张颢随即又被徐温所杀,至此杨吴大权尽掌握在徐温之手。大将徐温通过权力斗争逐渐独掌大权达20年之久。其间杨氏虽有立国称王,史称杨吴。但不过是徐氏控制下的傀儡。天佑十六年(919年)晋吴国王,改元武义,自是与唐朝断绝法统。920年,杨隆演病逝,拥立杨溥继任吴王。927年,杨行密第四子杨溥称帝。杨隆演去世后,徐温立其弟丹阳郡公杨溥为吴国王,改元顺义。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去世,养子徐知诰继其权位,徐温义子徐知诰操纵吴国朝政。子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吴国朝政。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吴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
徐知诰一方面对杨氏旧臣竭力怀柔,"高位重爵,推与宿旧";另一方面则积极扶持自己的势力。大力招徕、奖拔北来士人。日后南唐政权中著名的北方人士如韩熙载、常梦锡、马仁裕、王彦铸、高越、高远、江文蔚等,都在此时聚集于徐氏身边。其次,江南一带的著名人士如宋齐丘、陈觉、查文徽、冯延巳、冯延鲁、边镐、游简言、何敬涂等,也在此时由徐知诰提拔起来。经过10年苦心经营,徐知诰不仅完全获得了杨氏旧臣的支持,而且触合了北方人与江南人两大势力,所谓"羽翼大成,伸佐弥众"。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终于在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废吴帝杨溥,登上皇位,国号大齐,年号昪元。 "上下顺从,人无异意","国中夷然无易姓之戚"。
937年,杨溥让位于权臣徐知诰,杨吴灭亡。徐知诰改国号为齐,又自以唐室之后,复姓李,易名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2.3、董合迁徙在南唐,在杨吴内部权利争斗时期迁徙的是董谦。
董槐谱序中泉溪董氏董谦公在唐末时期“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监察御史品级仅正八品下,内外官吏均受其监察,权限甚广,颇为百官忌惮。员额,唐为十五人。观察使也是监察官,是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董谦公为唐末时期的官员,依据其“按行江淮”,则属于到江淮“出行巡察”,属于朝廷安排的“四十余道”中的淮南道地方军政长官。“淮南将陶雅、陈璋拔婺州,执刺史沈夏以归。杨行密以雅为江南都招讨使,歙、婺、衢、睦观察使;以璋为衢、婺副招讨使。……杨行密长子宣州观察使渥,素无令誉,军府轻之。行密寝疾,命节度判官周隐召渥。……行密以润州团练使王茂章为宣州观察使”。(见《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五卷》。杨行密藩镇割据时,“在南方政权中,南唐最强”。天佑元年(904年)“各藩镇都是以兴复为借口,扩大自己的势力,且相互并吞,并没有真正的讨伐朱全忠。”董谦巡察感知“各据不发”, 况且,905年,杨行密任命招讨使逐步兼观察使,行使“掌管镇压起义、抗御外敌、招伐叛等”, 在此时任官,监督地方已经没有必要;从事镇压职能,使董谦等人感觉失去希望,将迫董谦观察使退出。天佑二年(905)杨行密病殁,“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 天佑三年(906年),唐哀帝李柷(原名李祚)被鸩杀,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称帝,国号梁。天佑四年(907年,此时唐已亡,吴不承认后梁,仍沿用唐年号)”,因此,董谦在907年感觉失去希望,在天佑五年(908年)张颢、徐温发动兵变之前,董谦隐居流坑,实际应该是逃命至流坑了。(见《泉溪董氏先祖董谦迁徙的初步分析》)。
而董合迁徙流坑是在南唐,因此迁徙流坑的时间晚于杨吴时期的董谦。
3、周鸾书以南唐升元年间为董合迁徙流坑,缺乏充分的历史依据
3.1、南唐初期,息兵安民,迁徙缺乏必要的动机
南唐立国后,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同时结好契丹以牵制中原政权。江南地区于是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社会生产逐渐复苏并迅速发展。同时,政府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商业。商人以茶、丝与中原交换羊、马,又经海上与契丹贸易。烈祖的"息兵安民"国策,造就了江淮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李昪设太学,兴科举,广建书院、画院。安定、富强的南唐,成为饱经战乱沧桑的文人士大夫理想的栖身之所。
升元七年(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公元916~961)即南唐元宗,有保大、中兴、交泰三个年号。
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董合作为宜黄富甲一方的,南唐昇元年间(937~943),南唐安定环境,943年前在南唐有良好的经商环境,是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以后,是清然的儿子董万一广置田地家业的梁海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安定环境下,没有战争,迁徙的动机是比较少的。何况迁徙到当时比较偏僻的流坑,相距百里。不利于管理家业田地。
昇元年间(937~943)以后,有战争,但不在升元年间。因此,周鸾书把董合迁徙流坑仅仅凭借董傪《登科题名录序》“李氏据有江南”,就以南唐建立时间开始,至南唐灭闽前的升元年间,对董合的迁徙时间进行确定,缺乏充分的历史依据。
同时,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万一公尚在人世,与昇元年间(937~943)相距10~22年,双江聂豹撰《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抚州宜黄之黄山寺,盖自霍源董万一所创建,寺址旧为庵。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葬其考于庵后(蜈蚣形戌山辰向),妣儒人乐氏于庵前之右(人形巽山乾向),于是捐何陵塘常稔田一千三百亩,鱼塘八口,火佃三十二所。因月轮和尚持为寺僧年间,于所施田分百亩之人,以奉时祭,备董氏来者供应。……万一君偕其配邹氏葬寺前右畔(凤形巳山亥向)其冢。子尚一偕其配吴氏葬杨梅坑(冲天凤形申山寅向),配杨氏葬北源陈家坑(团凤形卯山酉向)。盖皆所嗣葬云。”这期间两代人就要完全去世,也不符合常理。毕竟,董合三兄弟需要在父辈去世安葬之后,才分迁。
3.2、董熹的任职与其长子董珪为武官,与时间吻合
董熹,约897年出生,在吴国在顺义七年(927)杨溥称吴皇帝的后唐天成年间(926-929年)30岁左右为武宁令。后唐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东接海滨,西括陇右、川蜀,北带长城,南越江汉;族谱不使用南吴年号的原因,是925年至933年,南方诸国除南吴、南汉外皆奉后唐正朔;董槐《宋·泉溪董氏原谱序》载:“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后唐天成年间(926-929年)征为南昌武宁令,生六子:珪、璋、珮、琨、瑗、辅)。珪父熹公任武宁令,珪公爱泉溪山水壮丽,遂留家焉,后葬建昌黄田坂上;珪公生嵩、崇(崇徙居尚漳港蔡,生子渊)、屵(山加广字)。屵公祖居修坡,元配石溪黎氏夫人,生子三:園、囿、团,均守旧业,厥后屵公复迁建昌石门,娶萧氏生子一:有林。
因为,参知政事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后唐恢复枢密院,设院使、副使。后唐庄宗时候,用武臣为枢密使,从此,文事任中书,武事任枢密。枢密使分宰相事权,有“枢相”之称。五代以“使”名官的现象相当普遍,据《五代会要》所记,有30多种。重要的是三司使。十国官制也效仿唐朝。各国一般都设有省、台、寺、监等机构,官名有平章事、尚书、侍郎、枢密使、翰林学士、御史、郎官等。有的还设有丞相,有的不称丞相,而称参知政事、参相府事。地方州、县仍设刺史、县令,上面也有节度使等。族谱中的“追赠文忠公”,我认为应该是与“参知政事”一起追赠。
3.2.1、李景即位后的对外战争,与董熹转任临川太守
李景继位这一时期中,南唐与吴越间战祸频起,而吴越国的军事行动往往与中原政权互相呼应。李景(初名景通)继位之后,董熹公转任临川(江西抚州)任太守,终为中书(应不是族谱的中书参政知事)。
为了对付吴越,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南唐乘闽国内乱之机出兵占据建(今福建建瓯)、汀(今福建长汀)、漳(今属福建)三州,灭亡闽国,俘闽主王延政。形成了对吴越三面包围的形势。而吴越国也乘势出兵与南唐争夺闽国之地,并夺得福州(今属福建)。
保大七年,淮北因处于晋、汉朝代交替的混乱之季,李璟见有机可趁,派皇甫晖出海、泗诸州招纳正相互混战的各路豪强武装和因战乱四散的流民。
保大九年,马希粤与马希祟兵戎相见,南唐遂借机出师,一举灭马楚,马希崇降。后来,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唐军,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楚地得而复失。
3.2.2、后周入侵与迁都,是董熹及其儿子辗转流坑的原因
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
董熹的长子董珪,珪公“壬辰起兵,癸丑秋奉命领兵出戌淮徐”(查阅五代十国只有一个壬辰年为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只有一个癸丑年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多历险阻乃老病告归。熹公长子董珪为武官,奉令领兵出戌淮、徐,为安远将军轻车都尉。葬建昌黄田畈(今永修县白槎乡),其墓尚在,1970年因修建柘林水库淹入水中(现名庐山西海)。珪公字朝瑞号梅隐娶王氏俱葬建昌黄田坂、七星赶月地,坐北向南(见《珪公田记》),珪公之孙董有林(1082~1144,72岁),字淑英,北宋(见《钦定四库全书.梁溪集.卷五二》、《南康府志》)建昌麻溪禾场里(今永修县虬qiu津镇麻潭大房董村)人。生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壬戌年(1082),殁于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四年甲子年(1144).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中进士,官至湖北荆州刺史。有林生孝均,均生子三:汝霖、汝明、汝楫,复迁潭后,子姓有分石下龙潭、霞源、中津、廷分、湾头、缨分星子、宁州力田、厚塅……(见《屵公支派序》);熹公四子琨公,居洞里源;熹公六子辅公,由江都仕籍任新蔡令,乔居黄梅山麓,复迁蕲春之东关因世家焉,后迁广济。其余三子:璋、珮、瑗,居流坑。
吴越国就心甘情愿替后周作战。吴越国是后周的盟国,在后周攻南唐之战中,吴越国作为后周这边的参战国家,派出了水军进攻南唐的军队。南唐也联络了很多国家进攻后周,后蜀就是南唐这边的参战方,还有契丹。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至交泰元年(公元958年),周朝三度入侵南唐,唐军一溃千里,淮河水军全军覆没。南唐尽献江北之地,包括淮南十四州,及鄂州在江北的汉阳,双方“划江以为界”。南唐对大周称臣。去帝号,称国主。去交泰年号,称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凡天子仪制皆从降损,李璟为避周讳,改名景。同时,南唐奉周正朔,用其纪年。自此大唐国力大损,不复昔日强盛。这次战争以后,南唐没有了争霸的实力,只能龟缩于江南之地。
宋建隆二年(961)二月,为避后周锋芒,李璟迁都洪州,称南昌府。
董熹公为中书,后回到儿子璋、珮、瑗居住的流坑,不久董熹公以及妣刘氏夫人相继去世。董熹公享阳春65岁左右。而后,璋、珮、瑗及其后裔宗谱未记载迁徙。应从流坑迁徙外地,应该也没有什么墓碑。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驾崩,因其长子李弘冀已亡,其六子李煜(初名从嘉,937~978)继位,复都金陵。后周攻南唐此时的南唐国内政治、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经济上,自淮南战败后,南唐每年要向中原缴纳高额贡奉。南唐原先地跨长江南北,江南北之间的经济有互补性,如江南乏盐,而江北产盐。而失去淮南后,南唐失去了重要的盐产地,自此要花巨资向中原政权买盐。财政因之日益窘迫,使南唐政权不得不加重赋税,以至怨声载道。南唐后期的政治也日益混乱。随着新主登基,朝廷内部新一轮的党争开始了。当宋军从周围步步紧逼时,南唐仍陷于周而复始的内争中,人心涣散。李煜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不通晓政治,便把国政托付给做太子时的幕僚张洎。然而,对宋朝还是采取的备战。
4、宋朝消灭南唐作战前的准备时期是董合迁徙流坑的原因
4.1、宋朝消灭南汉
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决策,决心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遂于建隆三年九月,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北汉南掠;选择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开始了统一战争。
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
建隆三年(962年)十月,赵匡胤决定以假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长沙),威逼朗州(治武陵,湖南常德)。 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宋求援。乾德元年正月,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 二月初九,攻占江陵(属湖北)城,荆南遂亡。 时周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阳)。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 。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乾德三年(965年)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969年)六月,赵匡胤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公元970年(开宝三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临贺,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兴王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及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 十二月,进至韶州(治曲江,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其阵,占领韶州。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军攻克英(广东英德)、雄(治浈昌,广东南雄)州。二月,进至马径(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兵,继攻陷兴王府,刘鋹降,南汉灭亡。
4.2、南唐开始转变政策暗中备战,北宋反间灭南唐主战派
显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钟谟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钟谟至饶州,封李煜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洪州(今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留守金陵(今南京)。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更名为李煜,建隆三年(962年)三月,泉州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病发身亡,其子留绍镃袭称留后,李煜降诏追赠留从效为太尉、灵州大都督;四月,泉州部将陈洪进以留绍镃勾结吴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举张汉思为清源留后。六月,李煜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贡北宋,宋太祖释放南唐降卒千人。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顾彝入汴京进贡。乾德元年(963年)四月,泉州副使陈洪进废张汉思,自称留后,李煜就以陈洪进为节度使,以维持泉州对南唐的隶属关系。七月,李煜奉诏入京面见宋太祖。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请求罢除诏书的不名之礼(李煜继位后,尊奉宋廷,故宋对南唐的诏书不直呼李煜的名讳),改为直呼姓名,未得许可。乾德二年(964年),任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主持贡举;又命徐铉主持复试。三月,颁布铁钱。九月,封长子李仲寓为清源公,次子李仲宣为宣城公。十月,仲宣卒,皇后(大周后)感伤而逝,李煜撰《昭惠周后诔》。十一月,太祖遣作坊副使魏丕吊祭,李煜亦遣使入宋,献银二万两、金银龙凤茶酒器数百件。乾德三年(965年)九月,母亲钟氏去世;十月,太祖遣染院使李光图吊祭。乾德四年(966年)八月,李煜遣龚慎仪持诏书出使南汉,相约臣服宋朝,龚慎仪至南汉,被扣留。乾德五年(967年)春,李煜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值班光政殿,咨问国事,每至深夜。开宝元年(968年),境内大旱,宋太祖赐米麦十万石。十一月,立周氏为皇后(小周后)。
开宝四年(971年)南汉灭亡。收复南汉后,南边只剩南唐可抵抗。南唐后主李煜,明臣服以求自保,暗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李煜对赵匡胤是卑躬屈,目的是在乱世保位置,赵匡胤的目的当然不止于此。他要的不是你的低眉顺眼,而是要彻底臣服。当南汉被灭后,赵匡胤加快进度训练水军。这摆明了是将矛头指向南唐。李煜此时才发觉自己已经深陷重围。必须要转变政策了。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971年年底,他派弟弟李从善到开封来拜见赵匡胤,表示臣服,将南唐国号也去了,以后自己就只是江南国主了,南唐则不复存在。而背地里,他开始募兵备战。并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朝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从善。同年,有商人告密,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千艘,请求派人秘密焚烧北宋战船,李煜惧怕惹祸,没有批复。
赵匡胤将计就计,热情的将李从善留下,又是封官,又是赐第,还叫他写信给李煜,请李煜来朝。李煜自然不肯,只好再额外增加给赵匡胤的朝贡。赵匡胤不缺这点钱,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杀掉林仁肇。毕竟他是南唐名将,有勇有谋。关键这人是个强硬的主战派。一年多前,赵匡胤得知消息,林仁肇密谋起兵攻宋。赵匡胤这反间计用得炉火纯青,除去了心头之患。
开宝五年(972年),唐后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将林仁肇杀害。正月,李煜下令贬损仪制:下“诏”改称“教”;元宗时,虽臣服后周,但金陵台殿皆设鸱吻(殿脊的兽头);乾德年间,宋朝使者到来,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后再复原;至此,遂撤去一应器物,不再使用。太祖晋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在汴阳坊赏赐宅院,暗示李煜入京降宋;李煜遣户部尚书冯延鲁为李从善所受封赐道谢,冯延鲁入汴京,因病未能朝见宋太祖而返。
4.3,北宋准备征服南唐进行训练水军时期
赵匡胤971年啃掉了一个硬骨头:南汉。南唐成了唯一的对手。这一仗赵匡胤考虑得很充分。南方多水泽,所以要顺利攻下来,必须把水军练好。当时北宋军队主要是步兵和一定数量的骑兵,水军极少。老赵不愧是成大事者,命人日夜修建战舰,加紧训练水军,三年后,水军战力已成。 开宝六年(973年)夏,太祖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册封爵位,被拒。十月,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衰弱,上书极言劝谏李平为尚书令,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亦自缢狱中。开宝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秋,宋太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太祖闻信,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答,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
4.4.灭南唐之前是董合迁徙流坑的时期
升元年间的安定环境,到其后的对外战争,都不影响宜黄的经济环境。但是,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后,一场大决战就要到来。训练水军的阵阵杀声,战鼓齐鸣,百姓早有所闻。南唐被统一,也是近在迟尺了。董合三兄弟不得不在父辈去世之后,开始变卖财产,开始着手迁徙。在973~974年迁徙有了充分理由。董合迁徙流坑推定973年。
宋灭南唐之战是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至八年(975年)十一月,在北宋统一战争中,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等率水陆军渡江,攻破江宁消灭南唐的著名作战。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经几年准备,三年后水军形成战力。于开宝七年九月,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屑浙江)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秋浦,安徽贵池),占领采石(安徽当涂北)。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
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进逼常州,诛杀皇甫继勋,权知州事禹万诚献城投降。六月,宋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留后刘澄投降。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军。朱令赟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櫂都虞候王晖皆被擒(皖口之战)。外援既灭,北宋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离奇暴死,享年50岁,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南唐覆灭后,公元978年宋太宗又用强大的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的钱和漳、泉的陈洪进相继纳土归附。至此,"先南后北"方略的"先南"部分完成了,剩下来的就是北方了。
以上的战争准备阶段可知:开宝四年(971年)南汉灭亡,赵匡胤加快进度训练水军。而南唐的战争准备是在拒绝入朝以后,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水陆并进;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闰十月,宋军攻下安徽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明显进入对抗阶段。这个时期,山雨欲来风满楼,有钱有头脑的,更是先觉。因此,973~974年是董合迁徙流坑的时间。
也与泉溪谱记载董谦、董熹以及董熹的几个儿子在流坑,在董合迁徙前就居住流坑时吻合的。
5、开平与开宝,一字之差,但对后世导致混淆混乱
开平是五季时期,确定无疑;正因北宋建立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在北宋北面,有强大的辽和辽扶植下的北汉。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较大的割据政权。另外,周行逢在湖南、留从效在泉州、漳州还建立着一些小的割据政权。然开宝年间消灭南唐前,还是在没有完成国土的统一。因此北宋的开宝年间也属于五季时期。同期其它政权年号有:
天会(957年至973年):北汉-刘钧、刘继恩、刘继元之年号;广运(974年至979年五月):北汉-刘继元之年号;大宝(958年八月至971年二月):南汉-刘鋹之年号;应历(951年九月至969年二月):辽-辽穆宗耶律璟之年号;保宁(969年二月至979年十一月):辽-辽景宗耶律贤之年号;顺德(968年):大理国-段思聪之年号;明政(969年至985年):大理国-段素顺之年号;元兴(976年起):定安国-乌元明之年号;天尊(967年至977年):于阗-尉迟苏拉之年号;太平(970年至980年):丁朝-丁部领、丁璇之年号;安和(968年八月十五日至970年三月二十五日):冷泉天皇与圆融天皇年号;天禄(970年三月二十五日至973年十二月二十日):圆融天皇年号;天延(974年十二月二十日至976年七月十三日):圆融天皇年号。
明朝嘉靖年间,流坑修新谱,以及《重修黄山祠碑记》,错把五季开宝年间认为是五季开平年间, 开平(公元907~910年) 与开宝(968~976),一字之差,但对后世研究的族谱就容易导致混淆混乱。如万历十一年间修谱的陈炌kài撰郭奂伊书《董氏重新族谱序》“立季时,董司徒公合始徙居今乐安流坑。遂为流坑董氏,源厥原始曰:惟溪”(见流坑六修谱第95页)把连接董溪作为源流。又有董燧以:“清然,讳居中”的首创。
虽然,宋初开宝,还在五季时期,毕竟975年南唐被宋兵所亡,况且北汉还没有被灭,没有统一全国。依然属于五季期间。当然,宋朝建立,南唐虽然未灭,也可以作为北宋初期。
2020年3月20日
研究族谱需要辨别杜撰伪造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摘要】研究族谱不可全信,不可照搬照抄,毕竟明朝杜撰伪造买谱盛行。本文从流坑事例研究,提示研究族谱需要辨别杜撰伪造。流坑族谱本源于董槐谱的世系沿袭,至明朝嘉靖董开尧时期还基本保留董槐谱系。之前元末开始伪造董傪名义描述第一个流坑科举的董文广,明朝以董德元名义撰《董氏历代源流考》连接董仲舒、墓碑董齐公阳寿的改变、杜撰北宋时期的《关约》,甚至是唐末风水先生的故事。都在揭示族谱有造假的存在。研究不可不察。
关键词: 题名录 董文广 关约 杨筠松记 董德元
吴澄(1249~1333)大元至顺癸酉(1333)五月望日吴澄撰序《董氏族谱序》(也就是《云盖乡董氏族谱序》),“董之裔有庆,重修族谱甚悉。其弟天泰,持以示予,予于是益详董氏之盛。每贡举之年,与荐名或七或六,或五或四。自祥符八年乙卯至咸淳七年辛未,擢进士科近三十人,武举、特奏、世赏异路而仕者不与。”意思就是五月吴澄还健在世上。《元史·吴澄传》“天历四年六月,澄卒,年八十五。”然,查天历四年为至顺元年庚午年(1330年),若吴澄去世于1330年是不会在至顺癸酉作序的,那么,至顺癸酉(1333)五月作序后,次月也就去世了。
那么,董有庆始什么时间修谱呢?董友善,文晃公房洙派第十五代孙,名尚,洪武四年(1371)征辟。同兄董与(养)性征至京中选,仕至武进知县。当官25年就“归老田里”。洪武丙子年(洪武二十九年1396)友善谨识的《旧谱事略》“吾宗家谱,当元初兵燹之余,惟罗坑一帙仅存而已。后经诸老成增修考订,续所未有,载所未备。前列《登科记》、《衣冠图》视旧加详。元至顺癸酉(1333年),嗣孙有庆令弟天泰持以谒吴文正公,因请序之。”可见,董合十四世孙文肇滋派的董有庆是在吴澄为流坑董氏作序的癸酉年。
既然以“经诸老”,那么曾与文肇淳派人董定得为同年之友,宋咸淳七年(1271年)进士,定得先逝,吴澄感怀这位有才华的友人,特作诗以挽之,并为纪念董定得所建的进士坊题写匾联;起潜辨证施治,吴澄十分佩服,特作《赠董起潜序》,吴澄元贞元年(1295年)游豫章(今南昌)西山,讲学于郡学,董天衢(字方达)是吴澄的得意门生,元至治三年(1323年)董天衢江西乡试中举,次年,即泰定元年(1324)应礼部会试,被特恩长龙兴路宗濂书院修业三年(注:推测应该是1327年),其后,赴京应吏部选。因此,可能参与此时流坑修谱的会有:董有庆、董天泰、董天衢、董惠、董起潜、董元善等人。因董定德早于吴澄去世,必定无法参与修谱。
元仁宗延佑己未(1319年)三月戊申,萧泉养蒙书《董氏衣冠袭庆图跋》;至元戊寅(1338年)二月,刘岳申作《董氏谱跋》:“翰林学士临川先生吴公(注:指吴澄)序董氏族谱,……予与参政诸孙天衢游,是谱重修,实出其手,有尝辱知临川,故提之后”。以刘岳申作序之口,证吴澄为董氏写序为真;至元五年(1339年)己卯正月望日,文安公揭徯斯书《董氏衣冠袭庆图又跋》。
《乾隆辛丑重修谱序》:“考乐安于元季(注:指修谱于元朝)时天衢公修者,曰:原谱;尚公修者,曰旧谱”则实指吴澄、董天衢、董有庆等人在癸酉(1333年)为第一次修流坑族谱。那么,流坑为何要伪造杜撰比南宋董槐修谱还早的“修谱”呢?又有哪些是杜撰伪造的《谱序》、事件、世系呢?
1、以董傪名义杜撰伪造北宋至和元年甲午(1054)作《董氏登科提名录》
流坑六修谱第150页《董氏登科提名录》(简称《题名录》)记载:“……至于伯祖文广,始以通经为儒,不事章句,东游金陵。值李氏政乱,乃叹曰:'是不足事,以污吾祖。’弃而西归。即而王师平江南,乃与吾祖议曰:'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幸而生见太平,当有子弟以儒名家。’悉出金帛,多营书史,大启黉舍,招延学徒,士自远方多归之。至祥符中,吾父一举擢进士第,乡里以为荣。……”
董文广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明法科(乡里推荐,因称“明法”)中选【松溪谱记载宋大中祥符二年己酉(1009 己酉 ) 为荐举,中明法科三朝官不赴,乡里推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文肇的四子淳、湘、滋、渊解试全都中举;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董傪的父亲董淳进士及第,成为流坑董氏登进士第一人;董傪登科为:庆历元年辛巳(1041)解试一举、庆历二年壬午(1042)进士。
合---祯---文肇---淳---傪。董傪作为进士,必定精通历史,不会不知道其父解试时间与文广明法科相距仅仅4年。因此,应该知道董文广不是在南唐时期到金陵。
《题名录》以董文广到金陵去,当然不是“东游金陵”的旅游,而是参加省试,省试通过要进京科考。因“不是致力于文章的章节句读”而名落孙山,“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如此,不能当官,在秀才的名下,回家开办私塾教育了,正符合北宋的重文轻武。既然杜撰了“值李氏政乱”的南唐,毕竟南唐李煜时期的京都在金陵。但显德七年(960年),后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 ,改元建隆,不是建都金陵。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如此杜撰伪造也不圆满了。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其“始以通经为儒”是指进入仕途,有个别宗亲把他作为“通经文的儒生、儒士”认为不是指董文广“明法科”的时间,试图为不是杜撰伪造辩护?
解释为“虽以通经为儒,但做学向不讲求章句。而东游金陵,又正逢南唐李氏战乱,975年,赵匡胤一举消灭了南唐。看到都城一片混乱,深为叹惜地说:成是不足,事与愿违,愧对祖宗,扫兴而归。而接着又值王师平江南,宋朝建立后,大开科举,重用儒生,文广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明法科中选。然而,文广因年岁已高,朝廷三次调他为官,皆不赴任,文广便与我祖父文肇商议:'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幸而生见太平,当有子弟以儒名家’”。
然而,若把此时间作为董文广到金陵的通经为儒时期,会出现如下重大矛盾:首先《重修黄山祠碑记》(见:六次修谱《流坑董氏合公族谱》P192~193);“宜黄黄山寺始唐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广川郡董公万一居士所施创者。寺后厥考清然墓,而居士与其子尚一、尚三墓亦在焉”,那么,顺义间(921~927年)至975年仅仅相距48~54年,万一……尚三……合……祯……文肇,就变成五代同堂了;其次,流坑迁徙并不是南京礼部主客司郎中前翰林国史编修邹守益(1491-1562)嘉靖年间修《董氏新谱序》 “至赠司徒公合,当五季开平初,始迁流坑时”的“五季开平初徙流坑”,开平(公元907~910年) 早于顺义间(921~927年),不是流坑迁徙时间;再者,嘉靖癸亥岁(公元1563年)季秋吉旦,赐进士、荣禄大夫、兵部尚书,吉永丰,双江聂豹撰《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抚州宜黄之黄山寺,盖自霍源董万一所创建,寺址旧为庵。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葬其考于庵后(蜈蚣形戌山辰向),……自清然生万一、万一生尚一、尚二、尚三。尚一生仲一、仲二,尚三生仲五。……首其事者为刑部郎燧,而相与赞成则文林郎极,学博侃、廷皋、国子生焕、庠生润、特、希尧、文瑞、良娥、鸿渐、文炳、国器、佩等,耆彦、开尧、国华、赞韵、万奇、北源派则有董含等。余并纪其名,且以见董氏之多贤云”。因此,也不是周鸾书把与顺义间相距10~20年不可能就去世两代人四个以上的先祖南唐升元年间(937~943)作为流坑迁徙时间;而是与开平年间一字之差的开宝年间迁徙流坑。
该《题名录》在1054年,是考取进士12年之后,就算真假难辨的民间版载有宋真宗《敕令文武群臣各修家谱诏》真有存在需要考取进士要提交《谱引》“备述乃祖之本末以进。朕得览”,也是在考取进士时间,不是过了十二年;况且北宋以欧阳修、苏洵创民间修谱先河,著有《欧阳氏谱图序》,欧阳修《谱图序稿》,实际上包括《欧阳氏谱图序》和《夜宿中书东閤》七律一首。从跋文中可知欧阳修最早在宋仁宗赵祯至和二年丁酉年(1055)。可董傪1054年的《谱引》比欧阳修修谱还要早?不符合民间修谱历史。
因此,以流坑科举最早的董文广事件,作为流坑伪造杜撰的事例,进而混淆是非且推前时间,都已经不攻自破。
延佑己未(1319,元朝)三月戊申萧泉养蒙书《董氏衣冠袭庆图跋》“余尝谓读族谱引,而无油然而念者,不可与言仁” (见流坑六修谱第151~152页),那初步判定《董氏登科提名录序》首创于元末。
然吴澄至顺癸酉(1333)五月望日吴澄撰序《董氏族谱序》此重修是对董槐谱的重修(见)以及“考乐安于元季时天衢公修者,曰:原谱”的矛盾,实则为流坑第一次修谱(南雄修谱宋咸淳己巳年(1269,晚于董槐1262年去世时间)十四世原道公(即董玮十四世孙)到水松核对迁徙组源流,列董玮为流坑派;万历己巳年(1605)江泰和罗明卿用极父敬书,以“唐贞元迄今万历七百余岁董氏之谱,盖五编而三修矣,宋咸淳己巳(1269)十四世原道公迨肇编,元至正(1335~1369元末)其孙华七始刊成之”。虽以南宋始编修,但晚于流坑元末癸酉(1333)吴澄撰序时修原谱刊版。况且原道公的《董氏谱跋》:“予与庐陵刘百梅先生未中举时交久矣。故请其作此谱系章稿初成,未遂刊板。因题数字于后,吾子孙宝之!宋咸淳五年己巳六月朔”是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松溪支系元至德十一年(应该是至元十一年1274年或大德十一年1307年)吴瓊(琼字)作《水松董氏族谱序》以“唐丞相晋之后二十三世孙玮”、嘉靖丁未冬十月朔日二十二代孙流坑静轩开尧识《董氏世次考》“……唐贞元间,丞相晋封陇西郡公,故董姓者郡曰陇西。陇西本河中人,唐末游宦江南。(南唐)值李氏乱,避之抚州扩源。晋生溪,溪十三传至清然”、 万历乙巳二月甲子江泰和罗明卿用极父敬书 “……流坑肇陇西郡,公晋十四世孙居中(注:以董燧修谱的“清然,讳居中”),居中九世孙玮,……”、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1751)仲秋乡进士黄飞腾拜撰《松溪董氏族谱序》“……河中晋陇西郡公后尤盛,公之后裔自河中徙之抚之临川。十四传至清然,清然九世至玮”等皆证明源于董槐谱世系。)
2、明朝杜撰淳祐元年(1241)辛丑《宋旧谱议庄关约》
《宋旧谱议庄关约》“吾族始祖司徒公,塟于三十八都,地名长坑岭斗牛形。始祖妣罗氏夫人,塟于三十九都,地名瑶坪上黄蛇形。而小四郎司空桢,司空子也塟于本里油麻坑富原山。司空夫人邓氏,塟于本里隔江,地名白龙塘上之飞鹅形。……淳祐元年辛丑(南宋理宗赵昀年号,公元1241年)九月初五秋祀之日,侄孙季渊叙述其事,以为关约”。
明朝实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明太祖采用卫所制,于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才设置都司管理。宋朝没有“都”行政划分,只有明朝出现“都卫”,该《关约》出现三十八都、三十九都。那么证明该《关约》是明朝时期伪造。
3、杜撰早于董槐的南宋董德元《董氏历代源流考》
以董德元(1076--1163),名义作《董氏历代源流考》出现“缵李荐之晋丁滂之槐”,李沁荐举董晋为相是唐朝事,但丁大全宝祐四年(1256)驱迫,弹劾董槐的事董德元死后的事情,董德元怎么能知道呢?董德元状元郎能预见以后近百年即以后93年的事?简直是未卜先知了?把“斩蛟有功”的董乂长子董全福,与董乂的三子“白马将军”、谥曰“端公”董全桢,而端公才与道教“许旌阳”挂钩。就在《董氏历代源流考》变成一个人:董三。变成把乂公为董申,把董申的弟弟董三,实际是把乂公儿子集于一身的化身。伪造该序是在所谓买谱后的明朝初期。
4、墓碑杜撰去世先祖董齐公的阳寿
《万崇镇董齐公墓碑铭文》:“大觀戊子正月二日,終於寢,年八十有六。”出生时间错误导致,实际为68岁,则宋徽宗即位董齐61岁年过花甲“新皇即位,受到恩赐,提升为奉议郎,赐章服,加勋”才符合实际,因此,以“我都快七十了”这是不符合的。从董齐四举,若以错误的86岁阳寿,则变成38岁在一举在嘉佑五年1060年,48岁四举在熙宁三年1070年,就不是弱冠时候学业有成了。
“上即位,蒙恩,转奉议郎,赐章服,加勋。”,作为在蔡确被贬后哲宗才即位,时间是不符合的。且与“况人生七十自古所希,季将及矣”的矛盾、以及“几冠传学”与“年八十有六”的矛盾。碑铭文以“大观戊子正月二日,终于寝,年八十有六”推导出生于生于北宋干兴元年壬戌(1022年),对比实际生于北宋仁宗赵祯康定元年庚辰年(1040年),则应该是干兴元年与康定元年之误。推测应该是算错了一个皇帝及年号所致。
5、杜撰风水先生《杨筠松记》
《重修黄山祠碑记》立碑记载:“宜黄黄山寺,始唐五季顺义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921~927),广川郡董公万一居士之所施创者也……”万一还活着。也就是董合的爷爷还或者,董合的父母还没有去世。但“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却去世了。流坑把去世的人说在后来出现。可见,这与历史不符。
流坑的开基祖董合一辈子没有做过官没有功名,是因为他的第八代孙董德元官至参知政事,被朝廷追封为“司徒”,夫人罗氏追赠为豫章夫人,没有官职的董桢被朝廷追封为“司空”,夫人追赠为南阳郡夫人。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卒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今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名益,别号玄赤,世称“救贫先生”。董合的曾祖清然去世于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这个时间杨筠松都死去了;没有到董合迁徙的时候,却留下记载流坑司空公合南阳郡夫人的《杨筠松记》?为何要伪造这些《杨筠松记》,篡改迁徙时间。可见下足功夫杜撰修改。
6、明朝万历年间董燧把“居士”董清然攀附为董晋的孙子“居中”
流坑万历的《董氏重新族谱序》以“厥原始曰惟溪”不是全溪的“公讳溪,字惟深”。然《宗派志·明·董燧》记载:“宗派志者志董氏一本。之所以始而万殊,之所以分者也,常稽吾董受姓虞舜,封豢龙于鬷川,传至广川仲舒公,仲舒公传至陇西郡晋公。按昌黎集陇西公,命韩文公作东西水门记,方註董晋本仲舒之裔,自广川徙陇西,晋公自河南游宦江南,值李氏乱避居临川之扩源者。清然讳居中,生万一.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墟墓皆在黄山寺,万一割田地山基创寺以守之;尚一生全、含二子。尚二无嗣,尚三讳伸,生合一子。含仍居临川,今为宜黄北源派;全徙鄱阳,今为德兴海口派; 合徙庐陵,今为乐安流坑派,即始祖五司徒公也!三派乃纲领其余:如崇仁、吉水、永丰、瑞昌、麻城、监利、泾县、余干、安仁、乐平、广东诸派。乃条目也由纲领而分条目,由条目而寻纲领,庶几乎一本万殊而万殊,一本合之而无余析之而不乱者也!董氏原委观于此思过半矣!……”则改变董槐谱世系,直接把“居士”清然作为董晋之孙居中“清然讳居中”?
《新唐书·卷七十五下·.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的“表格”记载董晋的儿子全溪(762~811年):“溪,商州刺史。三子:居中、从直、居敬【因长曰全正,惠而早死。正史上未记载全正】”;《权德舆传》亦云:“董溪、于皋谟以运粮使盗军资,流岭南。宪宗悔其轻,诏中使半道杀之。明年,立皇太子,有赦令,许归葬。其子居中,始奉丧归。元和八年十一月甲寅,葬于河南河南县万安山下太师墓左,夫人郑氏。 公凡再娶,皆郑氏女。生六子:四男,二女。长曰全正,惠而早死;次曰居中,好学,善为诗,张籍称之;次曰从直,(下或有次字。)曰居敬,尚小。 ”;韩愈的《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二十九·碑志六》以及《全唐文·卷五百六十四》记载了《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公讳溪,字惟深,丞相赠太师陇西恭惠公第二子。(陇西公,董晋也。生四子:全道、全全素、全铭。溪,即全也。)……元和六年五月十二日,死湘中,年四十九。……明年,立皇太子,有赦令,许归葬。元和八年十一月甲寅,葬于河南河南县万安山下太师墓左,夫人郑氏。公凡再娶,皆郑氏女。生六子:四男,二女。长曰全正,惠而早死;次曰居中,好学,善为诗,张籍称之;次曰从直,(下或有次字。)曰居敬,尚小。长女嫁吴郡陆畅;其季女后夫人之子。公之母弟全素,孝慈友弟,公坐事,弃同官令归,公殁比葬三年,……问铭于太史氏韩愈(元和八年正月,公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愈则为之铭。”。董溪的墓志铭中载:“居中好学,善为诗,张籍称之”。 张籍(766-830),居中受教于他,并得到他的尝识和提携。由此推断居中应生于790年左右。全溪去世于元和六年 (公元811年),生后还有两弟一妹。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葬其考于庵后”那岂不是清然为100岁以上?可信吗?
7、明朝杜撰伪造族谱不亚于他人造谱
陆容《菽园杂记》中记载:成化年间,常州有个孔姓暴发户,提出通谱的要求。当得知孔士学去世的消息,便再赴太仓,重提此事。只花了一船米的代价就把孔氏家谱买走了。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赝谱”条中,就记载了假家谱买卖的事。明末松江人李延昰的《南吴旧话录》记载赝谱专卖店招募了一些贫穷的读书人按百家姓编制,“姓各一谱,谱各分支”,列为始祖的都是历史上的皇亲贵戚或达官显宦。前来购买者一旦决定附认于哪一支,店铺中的雇员就当场填入购买者及其祖、父辈的姓名。那些家谱都是“贵显者则有画像,及名人题赞,无不毕具”,为了使购买者能将它炫耀于人,店铺制作时还故意“以旧绢为之,成粉墨剥落,或字画糊涂,示为古迹”。
当然,《旧谱事略》描述的“癸卯春,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经宁都苎畲,偶值乡亲彭时中馆授于彼。因言则善翁乱中流寓,因家于此,所依族谱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购求得之,乃令良玉携归珍藏之。乙已复土,即以献之养性史。”,流坑作为明朝名人的地方,除了董友善的购谱之外,杜撰伪造也不亚于他人造谱。
2020年4月20日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