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 No.34 | 广工学姐向前冲!6个月完成作品集收获UCL、谢菲、曼大等四张offer
PolyU-Urban Environments Design
之前考虑到读研究生在国内工作的认可度相对比较高,所以原本想考研。后来选择出国是因为国内考研的竞争太激烈了。僧多粥少是根本原因。在准备的过程当中,会听到很多研友和一些学长学姐的分享,感觉还是比较难。而且现在我都23岁了,国内研究生是三年学制,如果读完三年之后出来我已经二十六七了。不想一直成为父母的负担,虽然现在还是在啃老。然后自己本来就很憧憬国外的一些文化教育生活这些,就想趁现在最美好的年纪最充沛的精力可以去闯一闯。
我的梦校其实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最主要是因为它强大的学术氛围和资源,也有机会认识到一些牛人同学。但是后面没有收到面试也没有收到其他通知。一开始挺难过的,但是后面收到了其他学校的offer,最后综合考虑选择了综合性排名比较前的UCL。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一点点庆幸的,去不成新加坡从另一方面来说就能促使着我去英国了(hhh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当然我是非常想去新加坡的,但如果一直在亚洲的环境里,生活文化各方面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去国外学习或许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而且伦敦是一个国际都市,UCL的学术和教师资源是顶级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接触到的一些同学,感觉他们都挺厉害的。在我们这种亚洲文化完全不一样的背景下能更加丰富我的知识储备。
2020年突然暴发疫情,我内心其实是挺恐慌的,特别是看到英国那么严重,后面病毒还变异了出现更多的这种病例。但我始终认为出国读书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将来出来工作之后很难再有这样的精力和时间去重新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这是拓宽视野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另外其实我20多年一直都在广州一个城市,一直生活在温室里,但我内心挺想出去自己闯一闯的。无论过程是否酸甜苦辣,这都将成为我人生很精彩的一部分。当我了解到2020届师兄师姐在那边学习的实际情况之后,我发现做好防护还是可以正常学习的,所以就更加坚定了我要冲出舒适圈的想法。
我的作品集大多是在我的本科课程设计,或者是一些比赛项目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修改的,所以我的风格可以说是比较“现实主义”,或者说“人文主义”,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当中我会更加注重人们的体验,人们对建筑环境的反思、愿景还有想法,考虑他们认为这是否是一个合适并且有趣的空间,配套是否满足需求,而不只是考虑建筑的造型或者外观。
在做作品集的时候,我的整个基调是从一个简单的单体建筑到复杂的城市群,以慢慢递进的逻辑来设置的。比如从小学再到一个比较大的站点,再到一个比较大范围的城市区域,更加关注的是平衡人跟空间、环境跟空间之间的关系。
我个人是希望能够继续从事这方面的设计,我觉得做作品集是一个很有挑战,也很有意思的过程。未来肯定是想继续做设计,在还有没完全消磨掉热情的前提下hhh。
在我们这个专业领域里面,参数化是现在比较前沿的技术。我知道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外学校都会比较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我也是很有兴趣去研究的,毕竟本科没有接触过,所以我是抱着一种好奇的学习心态去面对它的。有的人可能觉得参数化和建筑不会有什么太多联系,但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探讨过程,想着以后可以和老师、同学多多交流这方面,了解一些本科学不到的东西。
这是一个改造城市地铁站点及周边地区的项目。选点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地铁站,是广州市重要的交通枢纽,线路的多样使得客流形成叠加效应,每天都有庞大的客流量在此流动。然而,来自南边传统商业市场的噪音、高密度的人群,让乘客丧失逗留活动的热情,只把这里当做“冷冰冰”的中转站。研究发现,地铁站车站公共枢纽与周边地区的商业联系较弱;周边存在许多闲置的空间没有被利用,而地上停车场占了很大的面积;公共交通不成系统;周边未开发地块因城市发展而丧失生态特色等等。
因此,在设计中我提出了三个要点:MIX(混合)、CONNECT(连结)、SHIFT(转换)。首先,将地铁站转变为以交通为导向的开综合体,并加入了商场、酒店、公寓、多种公共交通接驳通道;其次是交通站点与外围步行系统整合起来,接着将这些空间环绕起来,发展促进步行的社区;最后,置换土地功能,比如将地面停车场转变为活动广场,增加人们的交际互动机会。同时,交通综合体的建立,影响周边城中村、工厂区创意品质提升,带动片区经济发展。
项目设计嘉禾望岗地铁站点涵盖交通、商业复合功能,强调城市地铁站的交通功能和新型商业办公建筑模式的探索,并根据现有场地路网,结合周边城中村小尺度街区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利用建筑的布局,有意识的创造引入城市步行绿道,做出跳脱于现有城市网格的另一层轴线关系,做到区域功能复合。
因为我比较晚才开始准备,基本上是大四结束之后才正式步入作品集当中,所以没有课设和作品集冲突的问题。大五学校基本没课,能比较专心地利用这个这段时间去做,但是我心里很清楚自己已经比别人落后很多了,所以趁着去年那个黄金暑假尽快进入状态去做。
但准备过程当中我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推进方案,我就经常去请教作品集老师和师兄师姐,看他们对我的方案有没有一些比较有用的建议,自己也会经常在上网去观摩和学习别人优秀的作品集是怎么去做的,还有提升自己的软件技巧。慢慢获取灵感,最终形成自己的内容。
我没有到上海线下上课,就是纯线上,在网上和老师一对一。很感谢Brenda老师,虽然我们一直是网友,但是在整个制作项目的过程当中,她一直都很耐心地指导和帮助我,从方案的构思到调整模型,再到出图排版她都给出了很仔细的建议,并跟进我的每个环节。同时她也很尊重我的想法,我对排版,或者是方案的呈现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她也会给出一些很实用的调整建议。特别是到后面出图阶段,每个星期都会督促我的进度。越到后面时间越来越赶,我就做得越来越快,每隔三两天可能就会发过去给她看一下。到后面选校的时候,她也根据我的情况给出了一些选校的建议。
感谢申请老师Alice,非常耐心。从去年七月份就开始监督文书,在申请上面有不懂的问她能及时给我反馈。感觉很靠谱,让我心中有了底,就不会很慌。特别是面试的时候,以及接到offer之后,要做的一系列签证准备比如存款,肺结核体检等等这些我其实是很懵的,但他就很耐心的一步一步教我就怎么做,很细心,所以我很快且顺利的就完成了。
选择LAC是因为师兄师姐推荐的,心里会更加信赖一些,也比较过一些其他机构,但是觉得LAC一对一的辅导会更加的有效,针对我个人的问题能够更有效率的提高我在方案上面的思路构想、逻辑分析、图面效果表达、软件技巧提升等方面。
平时比较喜欢看电影,这里顺便安利一部电影——《马戏之王》(没看过的都给我去看!!!)N刷的一部歌舞剧,剧情其实很俗套但背景设置又让人意想不到,但我更多的是欣赏这部电影的音乐和画面美感。首先里面所有音乐都很动听而且旋律激昂,很适合情绪低落的时候振作一下自己。我在赶图的时候经常听《Never enough》和《Tightrope》,里面的歌词也是很鼓舞人心的,“All the shine of a thousand spotlights, all the stars we steal fromthe nightsky, will never be enough”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激励我不应满足于现状,要勇敢地做出尝试。或许前方有很多的荒原等着去穿越,但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最终我们便有机会实现自己内心所求,心灵会变得更加强大,羽翼会变得更加丰满(当然电影剧情设置不是这个意思,这里只是我个人对歌曲的理解)。
画面美感更加毋庸置疑了。场景构图、画面色彩、拍摄风格都带来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冲击,看着很舒服很赏心悦目,完完全全就拍在我的审美点上。
平时压力大的时候就喜欢搞点烘焙解解压,看着一个个成品很有满足感(虽然卖相不咋地hhh)。
我也比较喜欢去旅游。国外的话,去过日本、韩国、还有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特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能够领略到当地不一样的文化。比如看他们那儿的建筑,那个几百年还没修建完的圣家族大教堂,还有高迪的作品——桂尔公园,那个也是大受震撼,奇形怪状但自成一体的风格,又很符合当地的环境,特别又不会觉得突兀,是一个很地标性的存在吧。
▲参观巴塞罗那的米拉之家(那边的蓝天像电脑填充的一样超级干净hhh)
▲北京银河SOHO,见识扎哈大师的作品
▲台湾九份,观赏《千与千寻》里顺应山势的传统建筑
▲南宁园博园
作为过来人给大家一些小建议~首先要及早准备语言考试,像我一直拖到快投递的时候再考是很不合理的。可能是我心态比较好吧,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是挺可怕的,如果考不出来就会错失去一些好学校的机会了。
然后平时要多积累一些素材类的图纸,这样在出图的时候能够及时想到对标的参考,比自己凭空创作要靠谱得多。比如一些大师的作品、国内外事务所的项目,还有导师和学员的优秀作品。来源的话像LAC公众号上就有一些素材,Pinterest、Gooood、ArchDaily网站,还有绿变变、全球设计竞赛这些微博公众号上会经常发一些设计图纸。可以存下来多翻翻多看看。
最后,我想感谢一下我的父母。从计划国内考研究生到转向申请国外的研究生,全程无条件支持我的想法,并给予我最强大的后盾。他们也会有些担心疫情影响。但是他们也很赞同我的想法,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应该出去见识、开拓一下视野,以后会有很不一样的世界观。
图文来源:J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