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论道 | 昼夜长短同太阳直射点相关性规律探析
【首说明】
1 . 草根教师,一线团队,做有温度的教育。
2 . 本公众号纯属公益,她的诞生与坚持,源于地理人对地理的热爱与执着,欢迎投稿qdwycyz@126.com。
昼夜长短同太阳直射点相关性
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是地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高考往往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命题,质检模拟对此也是乐此不疲。此部分内容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往往是把昼夜长短同太阳直射点移动相分离,盲人摸象,难以融会贯通。本文精选习题,阐述两者关系,不到之处,恭请斧正。
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黄赤交角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昼夜变化的幅度及极昼、极夜的范围,若黄赤交角为0°,全球各地一年四季昼夜等分,正午太阳高度无变化。随着黄赤交角的变大,地球不同纬度(赤道除外)昼夜变化幅度增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增大。
下图为某科考队员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这一天他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空呈逆时针方向运行。据此回答下面1—2题。
1.该科考队员所处的纬度位置是( )
A.68°S B.68°N
C.90°S D.90°N
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
A.地球上的热带范围将变大
B.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C.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变小
D.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将变大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简记:点在昼长),全球昼夜长度变化规律: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由南向北白昼时间变长(极昼、极夜区域除外);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由北向南白昼时间变长(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地球表面昼夜长短的变化,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简记:点动昼变)。无论什么纬度,全年的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均为12小时。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时间
地点
当 日
次 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①
9:00
23∶00
8∶58
23∶02
②
7∶19
18∶41
7∶20
18∶40
③
5∶40
18∶48
5∶39
18∶49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特别强调的是:昼长夜短是指昼长大于12小时;白昼时间变长是指今天比昨天白昼时间长,白昼时间没有具体长度,昼长可以大于12小时,也可以小于12小时。
同一天,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昼、极夜区域除外)。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5—7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5.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6.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7.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8~10题。
①
②
③
④
R
2小时26分
24小时
0小时
5小时42分
H
43°26′
46°52′
23°26′
46°52′
8、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9、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
A、8小时2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
10、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时,①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则①地的经纬度可能为( )
A、43°26′N, 156°E B、23°26′N, 24°E
C、20°S, 24°E D、46°34′S, 156°E
一年之中,距夏冬至日愈近昼夜变化幅度愈大,距春秋分愈近昼夜变化幅度愈小。
下图中,虚线为某地某时段昼长逐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某地”最不可能是 ( )
A.北京 B.新加坡
C.纽约 D.开普敦
12.该时段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烈日炎炎似火烧B.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江淮平原—--—草长莺飞四月天D.北京西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道某地点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必须为当地的地方时),可以计算出该地白昼时间和黑夜时间。熟练掌握以下数据逻辑关系。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黑夜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白昼时间;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黑夜时间÷2=12-白昼时间÷2=24-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北京时间)示意图,读后完成13-15题。
13.该日最有可能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4.①地可能为 ( )
A.北京 B.成都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15.①地应位于②地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同一条纬线上昼弧所跨经度数值除以15就等于该地白昼时间;纬线上夜弧的经度数值除以15就等于该地黑夜时间。
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AMB为昼弧,α等于20°,回答16—18题。
16.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
A.21时40分 B.22时20分
C.10时 D.9时40分
17.此时过地心与M相对应的点的昼长为( )
A.9小时20分 B.10小时40分
C.13小时20分 D.14小时40分
18.α由0°增大到20°的过程中( )
A.地中海沿岸降水逐渐减少
B.天山牧民由山麓转向半山腰放牧
C.南极地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
D.悉尼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减小
同一条纬线上的所有地点,同一天的白昼时间的长短,日出、日落的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是相等。但海拔高的地方白昼时间会变长的。
19.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接近7时 B.5时多
C.不到5时 D.7时多
如图所示某年3月21日(春分日),站在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站在山顶的人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已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完成20---21题。
20.此日,山顶日照时长约( )
A.10小时 B. 12小时
C. 14小时 D. 16小时
21.此山顶海拔高度约为( )
A.800米 B. 1000米
C. 1200米 D. 1600米
同一天,纬度相等但分居南北半球的两个地点,其白昼时间相加为24(一地的白昼时间同另一地的黑夜时间相等的)
读下图,一艘由大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现,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22~23题。
22.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3.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相同的,晨昏线同经线的夹角相等且方向相同,因而白昼时间的长度是相等的。
关于春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但分居南北半球,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是一样,但倾斜的方向相反,因而一个日期的昼长同另一个地方的夜长是相等的。典型例子:夏至、冬至两个日期以春秋分对称,同一地方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冬至日的夜长。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24~27题。
24.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④地位于( )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26.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 )
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
④地的昼长约为( )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h ,因而太阳视运动每小时自西向东移动速度为15°/h ,物体影子移动的速度也为15°/h。这样可以根据太阳(或影子)一天或半天移动的幅度,推算白昼时间。
一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8~30题。
28.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29.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
A.滇 B.湘
C.皖 D.鄂
30.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大→小的变化。该月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熟练掌握特殊纬度冬至日(或夏至日)昼长,对地理试题精准计算大有裨益的。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纬度分布图
纬度
10°
20°
30°
40°
50°
60°
66.5°--90°
北半球
昼长
12小时35分
13小时13分
13小时56分
14小时51分
16小时9分
18小时29分
24小时
南半球
昼长
11小时25分
10小时47分
10小时04分
9小时09分
7小时51分
5小时31分
0小时
同一天纬度相等分居南北半球两地,昼长同夜长是颠倒的。因而掌握夏至日40°N昼长,便可以计算出14°S昼长。夏至日,20°N昼长为13小时13分,可形象记忆为123、123;40°S昼长为9小时9分,形象记忆九九归一;60°N昼长为18小时29分,形象记忆为二九一十八。
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31~34题
3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3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
A.30°~40° B.45°~55°
C.5°~l5° D.60°~70°
3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 D.4月、5时
3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下图中大圆表示北半球某纬线,读图回答35---36题。
35.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 )
A.21 时 30 分 B.2 时 30 分
C.8 时 00 分 D.3 时 30 分
36.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极昼、极夜范围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息息相关紧密联系。恰好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互余的。例如:太阳直射20°N,则70°N---90°N出现极昼;70°S---90°S出现极夜。纬度越高,出现极昼、极夜的时间越长,极点半年极昼、极夜,极圈一天极昼、极夜。大致上以极点为中心,每向低纬度移动4°,极昼、极夜的时间减小一个月。由于地球公转速度不均匀,导致北极地区极昼的时间多于南极地区极昼的时间。
37.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近日点)
1.471亿km
61′/d
30.3km/s
7月初(远日点)
1.521亿km
57′/d
29.3km/s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读下表,分析回答38—39题。
纬度
北半球
南半球
极昼期
极夜期
极夜期
极昼期
70°
72天
53天
69天
56天
75°
108天
93天
X天
98天
38.表中X的天数是( )
A.103 B.111
C.113 D.117
39.引起其极昼、极夜不等长是由于 (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公转速度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某人如果运动方向是向东的,白昼时间会明显变短;如果运动方向是向西的,白昼时间会明显变长。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3日12时,一架飞机从某机场(东经120度,北纬30度)起飞,以每小时15°的角速度沿纬线圈向东作环球航行,并返回原地。据此回答40-42题。
40.该飞机上的昼夜交替时间为 ( )
A.6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1.飞机从起飞到回到原地,共飞行了多少小时 ( )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42.飞行过程中飞行员能观察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 )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C.一次日出两次日落 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精选试题答案:
1------5 CCBCD 6-----10 BDABC
11---15 BDDAA 16---20 ADCCD
21---25 DCABD 26----30 CACAB
31---35 CDADB 36---40 ACABC
41---42 CD
注:此文作者为石家庄某中学陈占峰老师,打赏归作者所有。
【底说明】
新思想,新思路,新创意,是我们“讲地又讲理”的追求!不管您是地理“大家”,还是刚入地理门的“新人”——“讲地又讲理”,只要你敢讲,讲的是地,说的是理,我们就为你喝彩!因为,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地理人,你是一个活跃而负责任的地理人。欢迎发出咱们地理人自己的声音,欢迎您迈入“讲地又讲理”核心团队的行列-----投稿邮箱:qdwycyz@126.com。